小学美术 三年级感受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694.50 KB
- 文档页数:7
课题:感受声音(一).说教材和学情:说教材:《感受声音》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五课的内容,属于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
声音不仅仅是与外界沟通的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听觉艺术。
这一课把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从美术这个独特的视角去诠释声音,尝试在声音里感受点、线、面及色彩的美术语言。
并运用这些造型语言,以作画的方式去表达音乐所反映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也为下一课继续学习第六课《迷彩服》奠定基础。
说学情: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仅停留于基础的造型训练上。
而这节课结合音乐,通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有意识的对这些基本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展开想像,表现最真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知目标: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方法,在制造、捕捉、欣赏声音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2、能力目标: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传递的情感表现出来。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
3、情感目标:感知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艺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初步掌握运用点线面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教具准备:教具:、各种声音素材、音乐、小道具、学具:彩色笔或油画棒、画纸(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语言激趣法:运用充满童趣的儿化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有趣味。
2、游戏法: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是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我让学生邀请彩笔跳舞,当个小小指挥家在有趣的游戏活动轻松突破教学重点,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美术课件-第课-感受声音--人教版共张
(1)
小学美术课件-第五课-感受声音--人教版共8张
第一张:导入
在课前引导学生听声音,例如敲打门的声音、打电话的声音、雨声等,让学生从声音中来感受物品的特点、形状等。
第二张:感受音乐
教师选取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让学
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曲调等,向学生展现音乐带来的美妙体验。
第三张:感受自然声音
播放鸟鸣、风声等自然声音,让学生感受自然的声音给人们带来的宁
静与和谐,启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第四张:感受城市声音
播放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的城市声音,让学生感受城市的喧嚣与繁忙,让学生明白城市与自然的差别。
第五张:感受动物声音
介绍不同动物的叫声,如猫叫声、狗叫声等,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
声音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学习动物的特点。
第六张:感受人声
通过播放各种不同语言的对话、歌唱等,让学生感受人的语言能力的丰富多样,启发学生学习多种语言的重要性。
第七张:感受想象的声音
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图片中的场景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如草丛中的蝉鸣、海边的海浪声等,让学生通过想象出现在某个场景中的声音,推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八张:总结
通过这堂以“感受声音”为主题的美术课,让学生在感受声音的过程中理解生活中的声音多种多样,声音的特点、调子、音量、来源等各方面都不一样,并在日后的生活中注意感受声音,了解声音的美妙和响亮。
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感受声音》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方法,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2. 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3. 情感目标:感知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艺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初步掌握运用点线面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学生律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二、欣赏感悟,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运用。
(一)感受声音播放音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潺潺的溪水声、鸟的鸣声、打雷声。
)(二)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运用。
1.出示范画,引导学生分析点、线、面的表现运用。
2.启发学生想象,并尝试绘画。
分析线条所表达的感受,并板书。
引导学生从色彩方面表现声音带来的感受。
(三)欣赏感悟,深入理解点、线、面和色彩的运用。
播放三段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想象画面,并且说一说。
展示三幅用点、线、面、色彩完成的作品,,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猜一猜,找出相对应的画面,解读这三幅作品。
三、欣赏音乐师生合作,掌握创作方法。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畅谈感受,集体分析构思共同完成一幅画。
学生上台画,教师指导补充。
在引导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提出几个设问:“还需要加点什么色彩?还需要补充什么样的点线面?”引导同学们逐步完善画面。
四、创作表现。
组织学生绘画表现声音,并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活动。
六、总结延伸。
三年级第五课美术感受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从各种风格、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
2. 从各个方面、多种形式感受和表现音乐。
3.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大胆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抽象的表现音乐感受。
课前准备:1 . 学生准备:美术作业纸、彩笔、油画棒、彩色纸等。
2 . 教师准备:包含多种声音和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步感受声音的美妙我们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多彩的大千世界,有了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耳朵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出示课件,播放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小鸟清脆的鸣声,清澈的流水声,老虎凶猛的吼声,婴儿的啼哭声,两只坏狗打架的声音,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曲。
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呀,多么奇妙的声音,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才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有旋律、有节奏的声音——音乐。
出示课题:感受声音二、深入感受、表现音乐1. 走进音乐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我们的手脚,跳出你心中最美的舞姿。
连续播放三段音乐:轻柔的《致爱丽斯钢琴曲》、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一首刺耳的摇滚音乐。
师生听音起舞,用身体的语言表达音乐感受。
2. 同学们跳的真起劲,这三段音乐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你的理由。
A :《致爱丽斯钢琴曲》生:我喜欢它的优美动听……,师:你用了好多漂亮的形容词,说的真好。
当你欣赏这段音乐的时候,会在你的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师:有谁能用一种表情来表现这段音乐?把它画在黑板上。
一生在黑板上画哦,是一个恬静的笑脸。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师:拿出你的笔,尝试着用线条来表现你对第一段音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