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16例
- 格式:pdf
- 大小:90.02 KB
- 文档页数:1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74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74名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
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后记录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加味,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引言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而且还会影响其工作和生活。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疗效也较为有限。
黄芪建中汤加味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们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74例。
其中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20-60岁。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
治疗方法观察组: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每剂50ml。
黄芪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山楂10g、泽泻10g、枸杞子10g、玄参10g、川连15g、砂仁10g。
以上入水2000ml,煎至800ml,加入少量蜜调味,分成两次口服。
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剂等)和不规则饮食管理。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分别观察患者在餐后2小时内发生的疼痛发作时间和疼痛程度,并记录胃溃疡面积的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指标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包括明显疗效、有效、无效。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
现代人脾胃虚弱,尤其是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很容易引起胃溃疡,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疏肝,温胃,可以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
配方:黄芪6克,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个。
用法:把这六味药,以水5杯,熬剩两杯,去药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早晚各服用一杯。
注意:方子里面的黄芪一般用炙黄芪,但用生黄芪不会上火,也可以。
此方治疗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
这个方子,对男子虚损,阳气不足,脾胃虚弱,效果甚佳。
此方对于脾胃虚寒证,效果很好,尤其是西医诊断的胃溃疡,效果甚佳。
因为我们所见的胃溃疡,多是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引起的,特点是,上腹部疼痛,且以饭后疼痛为主,经检查有胃溃疡。
此时如果出现虚寒证,舌质淡白,身体怕凉,可考虑此方。
因为这个方子有柔肝,缓肝的作用,对于肝气不舒导致的横逆克脾有阻止作用,同时建中补脾,将脾胃强壮以后,也会免肝木之克。
如果肝气不舒过于严重,当然还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气之药,但是对于脾胃虚弱严重,再加上肝木来克的,适合此方。
各位如果有此类问题,可以请教附近的医生,帮助大家诊断。
然后再看是否适合此证,此方。
【黄芪建中汤+溃疡散: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首先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溃疡都是周期性节律性的腹痛,区别是胃溃疡往往是餐后腹痛,就是说吃饱了疼,一直疼到食物消化的差不多了就不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正好相反,是空腹腹痛,胃里东西消化差不多了,饿的时候开始疼,疼到什么时候呢,疼到吃点东西肯定不疼,这是一些症状上的简单的区别。
但是如果想确诊的话往往需要做胃镜或者呢做这个X线胃肠钡餐透视,这样的话就能够明确诊断了。
如果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确诊了,那么今天的方法应该说是一个选择,这个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两个方法:第一个黄芪建中汤,第二用溃疡散,一个汤剂一个散剂来解决问题。
黄芪建中汤有些一定基础的朋友知道黄芪建中汤,现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啊,胃癌,都有一些人在用并且反应效果还不错。
黄芪建中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现代剂量桂枝(9g,去皮)甘草(9g,炙)大枣(3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黄芪(4.5g)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阴阳气血俱虚证。
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
这个方中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药缓急止痛;饴糖补益缓急。
有人说这个方还可用于治慢性肝炎,治阳虚感冒的,治便秘的,治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也好;还有人说这妇科用的也好,盆腔炎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痛经都不错。
这就是中医讲的异病同治,不是一个病,但是你只要属于脾胃虚寒这个证,就能把不同的病都能用同一个方法来治疗。
这是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能镇静解痉,解除这个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子宫平滑肌痉挛的痛经呢而且还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还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有止血,调节粘膜组织代谢的作用,甚至能降血糖,提高免疫等等。
二十九岁男性,一个十二指肠球溃疡七八年的人。
换句话说,二十岁左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就确诊了。
那么他这次发病的时候,腹痛,而且疼的受不了。
胃溃疡?试试黄芪建中汤(文中有医学干货)胃溃疡是一种多发疾病,患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食欲降低、腹部胀满、反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lang=EN-US>。
临床主要以常规西药为主治疗,但长期服药效果不佳,所以需要改进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痛”、“痞证”的范畴,认为其与寒热错杂、脾胃虚弱及升降失常等有关,导致气机痞结lang=EN-US>。
脾胃虚寒型是胃溃疡的主要类型,中医学者认为益气补血是调理胃溃疡的主要方式,可减少疾病发作,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鉴于此,本文就黄芪建中汤辨证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进行了研究。
纳入烟台市莱山区圣莱恩康复医院符合本研究条件的50例胃溃疡(脾胃虚寒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采用随机抽签原则将我院50例患者分为各25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
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3~51岁,平均值(34.67±2.54)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2.55±0.28)个月。
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2~52岁,平均值(35.52±2.43)岁;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2.83±1.22)个月。
对比上述两组病例介绍的基本情况,结果可进行比较研究(P>0.05)。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患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符合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中医诊断标准;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工作。
①排除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的脏器功能疾病;②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③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常规西药法):给予奥美拉唑(生产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治疗,口服,20mg/次,2次/d;给予阿莫西林(由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0726)治疗,口服,0.5g/次,2次/d;给予克拉霉素(生产企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16)治疗,口服,0.25g/次,2次/d,期间间隔12h。
胃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因过多分泌胃酸促使胃黏膜表面溃烂,患者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以及暴饮暴食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1],患者发病之后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胃出血、胃穿孔等,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现对我院诊治的64例胃溃疡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胃溃疡患者64例,经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胀气、反胃以及呕吐等症状,排除肝肾功能不健全、全身性疾病等患者。
分组形式为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
参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5.23±3.23)岁;病程7d~15年,平均(8.22±0.65)年。
试验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4.83±4.11)岁;病程8d~14年,平均(6.99±0.98)年。
两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参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口服西咪替丁400mg,3次/d;晨口服洋托拉唑钠胶囊1粒,进行30d连续服用;口服阿莫西林1.0g,3次,口服替硝唑0.4g,2次,进行15d连续服用。
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予以中药黄芪建中汤,组方中包括炙甘草5g,白芍15g,陈皮10g,延胡索10g,高良姜10g,桂枝10g,金铃子10g,大枣5枚,乌贼骨20g,黄芪30g,饴糖30g。
大火煮沸,随后小火煮15min,早晚饭后服用。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0d的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胃镜检查,溃疡症状与临床体征、溃疡面积均消失;②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胃镜检查,溃疡症状与临床体征得到显著改善,且溃疡面积改善显著;③无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胃镜检查、症状变化不显著,且溃疡面积变大。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统计学方法:本次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输入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取χ2检验。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一年后的复发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应用。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胃溃疡;复发率;总有效率【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56-02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胃中分泌的胃酸过多可造成胃黏膜表层溃烂现象,引起该病的原因有生活不规律、过度的抽烟酗酒、心理压力过大以及暴饮暴食等。
但是胃溃疡的治疗如果不及时,容易引起胃穿孔、胃出血等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2.8±3.9)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1.5±2.6)年,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1.9±4.1)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1.6±2.7)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阿莫西林500m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2次/d,法莫替丁20mg/次,2次/d。
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生姜3片,炙甘草6g,饴糖20g、大枣3颗。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引言: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胃痛、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是溃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目前,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中加味黄芪建中汤与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联合应用更是备受推崇。
本文将探讨这种联合疗法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一、加味黄芪建中汤是什么?加味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温中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胃痛、腹泻等症状。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具有补脾益气、祛寒止泻的作用。
二、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是什么?瑞巴派特(rabeprazole)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是将瑞巴派特与两种抗生素(通常是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应用,用于根除胃部幽门螺杆菌,防止溃疡的复发。
三、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1.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加味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益气、祛寒止泻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与单独应用瑞巴派特或抗生素相比,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在治疗溃疡病的同时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减少胃部不适的发作。
2. 减轻不良反应研究显示,加味黄芪建中汤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溃疡的作用,可以减轻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联合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汤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 防止溃疡的复发加味黄芪建中汤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溃疡的复发。
而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主要作用是根除幽门螺杆菌,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溃疡的复发率。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安逸医生】安逸记得刚有点小名气不久,一个本院的职工领一个20多岁的男孩来找他,说刚做完胃镜,报告是胃溃疡,溃疡深到肌层,外科要给做手术,担心日久穿孔。
可妈妈接受不了,看看中医有什么高招,也说慕名而来。
安逸刚想说胃病是我们副主任专治啊。
他就说:就信着你了。
安逸想也好,也不能一辈子就治个脉管炎吧?看到病人时,面色萎黄,少气无力,泛酸,胃痛,空腹痛,服凉食后加重。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弱。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用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
”安逸想起大学老师讲黄芪建中汤时专门说可以治疗胃溃疡。
并且脉证都符合,他就选择黄芪建中汤加乌贼骨、浙贝。
用了几天胃就不痛了。
【治法介绍】黄芪建中汤:黄芪、党参、生姜、白术、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饴糖。
【功效和主治】具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功效。
用于治疗腹中时痛,温按则减,舌淡白,脉细弱,心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咽干口燥等中焦虚寒、气虚明显的症状表现。
【方解】小建中汤方中饴糖为君药,益脾气养脾阴,温补中焦,兼可缓肝之急,润肺之燥;桂枝温阳气,芍药益阴血,并为臣药;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桂枝益气温中,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为佐药;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而升腾中焦生发之气而行津液,和营卫,也为佐药。
气虚明显加黄芪益气。
我们在黄芪建中汤基础上加乌贼骨、浙贝母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乌贼骨、浙贝母具有具有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之功效。
【体会心得】胃溃疡的治疗首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变坏往往引起“肝失条达”“肝郁乘脾胃”而引起溃疡病复发或不易愈合。
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快乐每天伴随着你。
血瘀引起的经脉不通也是胃溃疡不易恢复的原因之一。
运动是减少血瘀的最好方式,要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让血液在自己的身体内周而复始、畅通无阻,通则不痛。
当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不要吃凉的食物外,还要少食肥腻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生的葱姜蒜、辣椒以及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
黄芪建中汤■损脾导致皮肤、口疮或胃黏膜、肠黏膜溃烂久不愈
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高良姜煅瓦楞子姜半夏元胡大枣甘草)
——主治:胃脘痛。
凡胃脘痛、饥饿、受凉、进冷食易发或加重,进软食热饮缓解,或泛酸呕吐清水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皮肤、口疮或胃黏膜、肠黏膜溃烂久不愈怎么办?中医认为这是脾土的问题,脾土主肌肉功能减退。
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当一个人脾脏受损后,吃进来的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去修复供养肌肉,新鲜的气血难以取代局部腐败的溃疡死肌。
虚则补其母,什么能够生土?唯火可以生土!所以用益火生土法,选用黄芪建中汤。
不仅修复慢性口腔、胃肠溃疡效果良,更能够强壮小孩体质。
小孩脾常不足,容易面黄肌瘦,小腹冷,容易外感风寒。
益火生土,散寒则风邪祛,补土则胃口开。
药尽五分力,养生五分力。
什么能够损脾?一者大饱喂养过度伤脾,二者饮食生冷伤脾,三者思虑过度伤脾。
此三者当谨守而防之,不患病之不愈,而患病之复起。
参芪建中汤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参芪建中汤[药物组成] 人参(白参、西洋参) ,或党参、太子参可用,炙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加减:泛酸者,加海螵蛸或煅瓦楞子;便溏者,加炒白术,山药;黑便者,加侧柏炭、藕节炭;病久有瘀血之症者,加丹参。
人参、黄芪的用量可根据患者形体肥瘦各有偏重,胖者重用黄芪,而瘦者重用人参。
[适用病症] 上消化道溃疡。
·[用药方法] 每天1剂,水煎服。
[病案举例] 张某,男,42岁。
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曾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为胃溃疡,经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后经纤维胃镜检查见一溃疡约0.6厘米X0.6厘米。
诊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面色少华,神疲畏寒,纳差泛酸,舌苔白,脉沉细。
证属脾胃虚寒,中气不运。
治以建中运脾。
其人较胖,故轻用人参而重用黄芪。
处方:炙黄芪30克,白参3克,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各10克,海螵蛸20克,红枣10枚。
服药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后改白参为太子参10克,共服50余剂后症状消失。
经纤维胃镜复查溃疡已愈合。
随访1年未复发。
按:上消化道溃疡属中医学胃痛之范畴。
病初起多为饮食不节,酒烟厚味所伤,湿热内蕴,日久胃阴不足;继而伤阳,致阴阳俱虚,临床出现阴阳失调,脾胃虚寒之证。
治宜建立中气,使中气得以四运,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阴阳得以协调。
参芪建中汤以人参、黄芪益气阴;用甘草,大枣之甘以建中缓急;生姜、桂枝之辛以通阳调卫气;白芍之酸收敛营气;体胖者多用黄芪,盖多气虚;瘦人重用人参则偏于阴虚之故。
使用本方应注意甘草、生姜、大枣皆为主药,少则效减,服药当须耐心,亦可将上药研末为丸服之。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嗳气、泛酸、食后腹痛,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虚寒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机之一,因此针对这一病机进行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味黄芪建中汤作为治疗脾胃虚寒的经典方剂,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
而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是一种现代治疗溃疡的常规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加味黄芪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中药组成。
《伤寒论》中记载:“伤寒脉浮者,白术黄芪汤主之。
”又由《金匮要略》中认为“舌上带白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由此可见,加味黄芪建中汤主治脾胃虚寒证已有悠久的历史。
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温中祛寒,茯苓健脾祛湿,甘草调和各味,使本方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散寒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则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流方法之一。
瑞巴派特,又称“泮托拉佐”,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胃酸,从而减轻溃疡的刺激。
三联疗法还包括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的应用,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胃酸刺激和保护胃黏膜,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消化性溃疡。
对于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结合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既能充分发挥中药温中益气的优势,又能利用现代药物的快速有效作用。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的治疗方案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明显。
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温中益气,祛风散寒,改善脾胃虚寒的病理状态,缓解疼痛、胀气等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
瑞巴派特三联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的刺激,保护胃黏膜,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疗效。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医的116例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观察组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随证加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复发率为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复发率为10.34%,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溃疡;加味黄芪建中汤;临床疗效;观察胃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消化性溃疡,各年龄层均可发病,与患者饮食习惯、精神状态、胃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病的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呈隐痛、钝痛、胀痛等,往往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
如果延误治疗不仅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而且由于溃疡面具有潜在发病风险,还会引起黑便、呕血、穿孔等并发症[2]。
目前临床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多,近年来中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接诊收治的116例胃溃疡患者,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取的116例胃溃疡患者,均为2013年8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病例,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疼痛,均结合病史、内镜检查与X线钡餐检查确诊,符合胃溃疡临床诊断标准,已剔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全身性疾病者。
按照患者就医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偶数者纳入观察组(n=58),编号为奇数者纳入对照组(n=58),观察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44.30±4.15)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2.78±0.54)年,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5.13±5.27)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3.11±0.49)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笔者自1994~1996年对我院住院及门诊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15~29岁5例,30~59岁15例,51~69岁13例,7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47.7岁。
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体溃疡31例。
临床表现: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500ml,无明显循环障碍症状,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
2治疗方法药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同时给予补液支持疗法。
方药:炙黄芪12g,白芍、煅瓦楞各30g,桂枝、炙甘草各5g,炮姜6g,怀山药、海螵蛸各15g,白及10g,大枣7枚,饴糖30g(冲服)。
气虚甚者加党参;湿滞者加焦白术、半夏;气滞者加砂仁、陈皮;阳虚甚者加熟附片。
1剂/d,分二次煎服。
连服7天为1个疗程,如第7天出血未止者加用洛赛克治疗,用法:20mg口服,2次/d.3治疗结果显效:(3天内出血止,大便潜血阴性,症状体征消失)11例,有效:(4~7天出血止,大便潜血阴性,症状体征消失)21例,无效:(7天以上仍出血不止,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减)4例。
总有效率为88.89%.4典型病例章某,男性,19岁,1997年6月18日诊。
患者于昨天觉头晕乏力肢软未引起重视。
今晨起床又感眼前昏暗,汗出肢冷,解下柏油样黑便约400ml.既往有胃中嘈杂、饥饿感,但未作胃部检查。
刻诊:面部无华,精神欠佳,kPa16/9.33,HR84次,律齐,腹软,无明显压痛点,HGB8g/L,RBC3.8×1012/L,大便隐血试验()。
舌淡苔薄,脉细而软。
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证属中阳亏虚,气不摄血。
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之。
方药:炙黄芪、焦白术各15g,桂枝5g,白芍30g,白及、炮姜各6g,煅瓦楞30g,海螵蛸20g,地榆炭、焦山楂各10g,饴糖25g(冲服)。
3剂后大便已转黄,隐血试验阴性,惟精神欠佳,仍宗原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