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案精品教育.doc
- 格式:doc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11
苏教版五年级上《黄果树瀑布》语文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课时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sīxiao liao ling tang di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谛听(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课题黄果树瀑布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5.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重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李白写过一首赞美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2.今天我们去我国的贵州省,看看那里非常有名的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学生背诵诗歌。
学生听讲。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黄果树瀑布简介。
2.教师读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说,展示自己总结的答案。
这篇文章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及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展示生字、词语、多音字,词语解释。
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
听课文朗读,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思考这篇课文围绕黄果树瀑布写了哪些内容。
学习生字,对不会的字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黄果树瀑布。
对课文有初步认识。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学会会写的八个生字:哗缝隙叠隔轰膛醉(2)教师订正读错的。
(3)课文重点词语展示。
(4)学习多音字。
展示字、音,学生自己组词,教师展示自己组的词。
(5)学习词语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展示正确解释。
二、新课讲解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部分(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2.学习第一部分。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这是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惊叹、赞美。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文章学习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景色及特点。
2.了解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习俗。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使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更深入地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确不同段落的意思,理解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气候,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掌握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和景色。
2.难点:让学生理解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并能从文化和旅游角度谈论黄果树瀑布的特点与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视频并进行回答问题(15分钟)教师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美丽和壮观。
播放视频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黄果树瀑布上有几道舞台?有何不同?2.黄果树瀑布附近有哪些景点?帮助学生加深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 阅读文章并进行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文章《黄果树瀑布》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完文章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被称为“万里风景第一瀑”?2.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除了黄果树瀑布,黄果树附近还有其他哪些景点?4.如果你有机会去黄果树瀑布旅游,你会做什么准备?在讨论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本,明确文章结构,注意文字表述和观点分析。
4. 语文写作训练(30分钟)教师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进行写作练习。
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描述个人对黄果树瀑布的感受;2.分析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3.以旅行游记的形式描述自己的黄果树之旅。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框架和表达方式的指导,让学生提高文章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 总结(10分钟)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概括本次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思维方法。
17.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4.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三、分段朗读课文自渎—指名读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1.抄词2.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重点难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一)自主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词;3、查找黄果树瀑布和徐霞客的资料二、课内探究(一)激趣导入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曾说过:“旅行于年少者乃教育之一部分,于年长者乃经验之一部分”。
跋山涉水既让我们开阔眼界,又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十一”长假即将来临,我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大屏幕,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先去游览一番。
(播放视频)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这个地方是哪里?(生齐答:黄果树瀑布)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美”。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
你对黄果树瀑布了解多少?(找两名学生说一下),你们善于搜集资料,真是会学习的好学生,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检查预习1、同桌互查生字词地认读()(过关的在导学案上画)杰作喧嚣缝隙悬挂隔着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折叠撩过来雷声轰鸣凝神谛听人喧马嘶山回谷应漫天浮游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2、同桌互查课文地认读()(过关的在导学案上画)3、教师抽查(抽查第2、3、4自然段)(三)自主学习看了视频、读了课文之后,你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美了吗?请你借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黄果树瀑布!(生: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板书:杰作)看来,黄果树瀑布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其实作者主要就是从“声音、形态”(板书)这两个方面来呈现黄果树这部大自然的杰作。
学生默读课文认真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各有什么特点?(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圈划重点词句,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人喧马嘶、喧嚣、訇然作响、宽幅白练、凝神谛听、沉醉等词语的意思;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2.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欣赏等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Ø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让学生通过黄果树瀑布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Ø教学过程一、欣赏录像,揭题课题1.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录像。
(课前)2.揭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人喧马嘶喧嚣雷声轰鸣訇然作响宽幅白练直泻而下聆听凝神谛听沉醉(2)指名读,学生跟读(3)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意1.再默读课文,具体从哪里体会出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反馈预设板块一:学习声音的语句句段一:交流第2节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2.反馈:重点理解感受“哗哗、人喧马嘶、喧嚣、潮水般涌上来”等3.感情朗读4、抓词语指导赏读(1)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想想作者哪些动词用的特别精彩,为什么?(2)交流品读“飘”、“拂”、“涌”、“盖”5.齐读句段二:交流“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指导朗读句段三:交流第6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出示句子(2)与庐山瀑布比较,从而感受黄果山瀑布的非凡气势(3)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4)通过想象指导赏读:黄果树的瀑布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气势非凡、雄伟壮丽,字里行间还充满了如诗如画的美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下载)《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如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课时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sīxiao liao ling tang di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谛听(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第一段(1 ):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黄果树瀑布》教案【精品】《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1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黄果树瀑布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3.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评价任务:1.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3.诵读,与开初的朗读比比,哪一次更读出了雄壮的感觉?4.作者的独特用的感受有哪些?5.品味美妙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临水骋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面对自然的山水,古今中外的许多仁人志士,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自己生命的情怀。
自然界中的山水给了作家们无穷无尽的灵感。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写了小石潭的清澈,表达了心中的凄苦、悲凉、忧伤。
自然的山水,除了给予作家排遣忧愁的灵感,还会给作家们对于壮美生命的感叹。
因为自然之水不仅有静静的潭水的姿态,还有壮阔的瀑布、汹涌的潮头,同样给予作家们深刻的生命的启示。
本文中诗人于坚面对奔流而下的瀑布,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图片中的瀑布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图片,增强学生对瀑布的感性认识。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感知瀑布的形象。
简介有关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三、走近作家由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
学生相互补充。
教师补充: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
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
1994的长诗《0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著名诗集有《空地》、《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忆没穿过天空的钉子》、《作为事件的诗歌》《飞行》,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黄果树瀑布本教案是针对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黄果树瀑布单元,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认识黄果树瀑布,了解其基本情况。
2. 学习课文(20分钟)通过阅读课文《黄果树瀑布》,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瀑布的景点和特色。
同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中的描写,理解文章中的意思。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交流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作文练习(30分钟)根据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就自己最喜欢黄果树瀑布的景点、特色进行写作,要求字数在150字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课堂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让其他同学听取他们的讨论和作文,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黄果树瀑布的作文,要求字数在200字左右。
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作业的修辞分析,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具体应用,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黄果树瀑布教案教学,让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课堂讨论和作文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历史文化名胜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sīxiaoliaolingtangdi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谛听(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1、指名读,理解“杰作”。
(超过一般的作品)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啼()撕()玲()堂()3、造句。
(1)……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笔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的第二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
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板书设计:6黄果树瀑布闻其声杰作看其形凉丝丝的谈感受乐池沉醉课后笔记:(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4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三、分段朗读课文自渎—指名读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1抄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细读第一段: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
板书。
5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1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2填空。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齐读1——4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2讨论、交流。
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
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
“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
“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灌:浇,灌注。
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导读第八自然段:(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三、赏读全文:1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2填空: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四、作业:1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造句。
3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