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拮抗内毒素活性组分的分离制备和生物学活性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60
藏药诃子的化学成分及炮制配伍研究进展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西藏拉萨市,850000摘要:从藏药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炮制配伍三个方面对5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及综述,旨在为诃子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诃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配伍;研究进展诃子是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随风子、诃梨等。
诃子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是最常用的传统藏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素有藏药之王之美称,其果实入药,藏医药学认为,殊胜诃子有全部藏药具备的六味、八性、三化味和十七效,能调和三基因的平衡,治疗疾病广泛。
使用诃子也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分别使用诃子的果尖、外层果肉、中层果肉、果尾、外皮等,并配合相应的药物,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在藏医使用的配方中,绝大多数都使用了诃子。
由于诃子在藏医药中的普遍运用,诃子成为藏医药的象征。
诃子被广泛用于咳嗽、糖尿病、大叶性肺炎等疾病的治疗中[1]。
本文对近年来诃子相关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藏药诃子的化学成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诃子的化学成分被阐明,其药效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鞣质类化合物。
诃子干燥果实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鞣质,该类成分在诃子干燥果实中占23.6%~37.3%,具有收敛和沉淀蛋白的作用,与诃子的收敛之性相符合。
黄宽等从诃子果实中分离得到诃子次酸[2];周坤等从诃子中分离得到鞣花酸、诃子酸、诃子鞣酸等[3]。
诃子中还含有诃子宁、木麻黄揉拧、安石榴苷等鞣质类化合物。
二是多酚类化合物。
多酚类具有抗氧化效果,张奕婷等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诃子果实的活性成分,使用乙酸乙酯萃取物以Toyoperal 40-C柱进一步分离,得到Fragment 1- Fragment 8共8个部分,其中以Fragment 2的得率最高[4]。
王晨晓等从诃子果实中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5]。
王旭等从诃子果实中分离得到苯甲酸、苯丙烯酸、莽草酸甲酯和原儿茶酸[6]。
《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及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抗氧化活性研究是当前生物学和药物学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尤其针对食品和油脂抗氧化性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加。
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诃子在中药学上已有广泛的应用,其在抗氧化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诃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及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以期为诃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本文实验所需材料为诃子果实。
选择无病虫害、无损伤的成熟果实,经过清洗、干燥后备用。
(二)方法1. 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采用不同的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诃子中的不同极性部位,如水溶性部位、醇溶性部位等。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部位。
2. 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将提取得到的抗氧化活性部位与食用油脂混合,观察其对抗油脂氧化的效果。
通过测定过氧化值、共轭二烯等指标,评价其抗氧化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一)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成功分离纯化出诃子中的不同极性部位。
其中,醇溶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反应。
(二)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将提取得到的醇溶性部位与食用油脂混合后,发现其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诃子醇溶性部位的油脂过氧化值明显降低,共轭二烯等指标也有所改善。
这表明诃子醇溶性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延缓油脂的氧化过程,提高油脂的稳定性。
在讨论部分,可以进一步探讨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诃子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油脂抗氧化的关系。
此外,还可以讨论不同提取方法对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影响,以及不同极性部位在抗氧化方面的差异和优势等。
四、结论本文通过研究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及油脂抗氧化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 成功提取出诃子中的不同极性部位,其中醇溶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
两种中草药(虎耳草、诃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虎耳草和诃子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研究背景虎耳草和诃子是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虎耳草可以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对肺热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而诃子可以行气活血、止痛消肿,对于胸痹、乳痈、跌打损伤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虽然两种草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方面不同,但都是具备广泛应用价值的草药资源。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虎耳草和诃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分离提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对虎耳草和诃子进行药材性状鉴别,确保所用的药材为纯品。
2.利用超声波提取等技术对虎耳草和诃子进行成分分离提取。
3.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所提取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其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4.对所提取的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方面的评价。
三、研究意义虎耳草和诃子作为常用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对虎耳草和诃子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对虎耳草和诃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药材性状鉴别:按照《中国药典》中的规定进行。
2.超声波提取:根据虎耳草和诃子的药材性质,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提取。
3.结构鉴定: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
4.生物活性评价:利用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生物活性评价。
五、预期结果经过本研究,预计可以从虎耳草和诃子中提取出多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并进行生物活性评价。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虎耳草和诃子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参考文献1. 郭志平,赵志松,徐峰,等.虎耳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 中国药典,2010(10):748-7502. 杨秀华,王玉静,江泽红,等.诃子药材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药材,2017,40(1):14-173. Tanira MO, Al-Harbi MM, Ageel AM. Pharmacology of Trichodesma africanum Vahl. Part IV: Effect of T. africanum on smooth muscles in vitro and in vivo. Journal of Natural Remedies, 2002, 2(2): 161-168.4. Pyo MY, Kim EH, Choi Hong Y, et al. Biological activity of extracts from Trichodesma japonicum , a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 against human pathogen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5(102): 288-293.。
诃子多酚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贝玉祥;郭英;何超;范逸平;高云涛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9(030)011
【摘要】介绍萃取一沉淀法提取分离诃子多酚及利用红外光谱法对诃子多酚进行结构鉴定和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光照核黄素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分光光度法研究诃子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法研究诃子对·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诃子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对卵磷脂脂质过氧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
【总页数】4页(P6-9)
【作者】贝玉祥;郭英;何超;范逸平;高云涛
【作者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1;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湖北,丹江口,442700;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菊芋叶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J], 袁晓艳;封冬梅;陈晓兰
2.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夏如枫;樊雪怡;江滢;沈思婷;韩伟
3.香蕉皮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J], 张征
4.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江慎华;吴士云;马海乐;黄星奕;王振斌;廖亮
5.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夏如枫;樊雪怡;江滢;沈思婷;韩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及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抗氧化剂在预防食品和生物体系中发生的氧化损伤中具有关键作用。
近年来,诃子(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草药)因其独特的抗氧化特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致力于从诃子中提取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部位,并进一步探讨其油脂抗氧化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本研究所用诃子购自本地药材市场,经过鉴定为真品。
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方法1. 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采用适当的溶剂对诃子进行提取,通过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连续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
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各部位进行成分分析。
2.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等测定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3. 油脂抗氧化作用的实验将各部位提取物添加到油脂中,通过加速氧化实验,观察各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一)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结果通过不同极性溶剂的连续萃取,我们成功地从诃子中得到了多个部位的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各部位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某些部位的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部位可能是诃子中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来源。
(三)油脂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加速氧化实验显示,诃子各部位提取物对油脂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其中,某些部位的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尤为显著。
这可能与这些部位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有关。
讨论:本部分主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油脂抗氧化作用的可能机制,以及诃子作为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四、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从诃子中提取了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部位,并证实了这些部位对油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这为诃子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关于诃子抗氧化机制的深入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以更好地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五、展望与建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抗氧化效果。
《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及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抗氧化剂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作用在于防止或减缓氧化过程对生物分子和油脂的损害。
诃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是其重要药效之一。
本研究主要对诃子中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潜力。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诃子购买于当地中药材市场,经鉴定为真品后使用。
所用油脂为大豆油,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1)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采用不同溶剂对诃子进行提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各部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
(2)油脂抗氧化实验将提取的诃子各部位活性成分与大豆油混合,进行加速氧化实验,观察油脂的过氧化值(POV)变化,评估各部位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1. 诃子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提取结果通过HPLC分析,我们发现诃子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为多种酚酸类物质。
其中,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2. 油脂抗氧化实验结果(1)各部位活性成分对油脂POV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了诃子各部位活性成分的大豆油,其POV值均有所降低,表明各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其中,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效果最为显著。
(2)抗氧化作用机制探讨诃子各部位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机制可能与其所含的酚酸类物质有关。
这类物质能够提供氢离子,中断自由基链式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此外,这些物质还可能具有增强细胞膜稳定性、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共同发挥抗氧化效果。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诃子中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较高,且具有显著的油脂抗氧化作用。
这为诃子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研究还发现诃子抗氧化机制可能与酚酸类物质的氢供体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诃子的药理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诃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冯世鑫,马小军*,闫志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广西南宁530023)摘要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诃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诃子的研究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诃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5-10938-02R e se a rch Pro g re s s on th e Ch em ic a l C on s t itu en ts an d Ph a r m a c o lo g ic a l A c tio n o f T er m ichebu l a R e tz.FENG Sh i-x in e t a l (G u an g x i B ran ch ,In stitu te o f D eve lopm en t ,C h in ese A cadem y o f M ed ica l S cien ce ,N ann in g ,G u an gx i 530023)A b s tra c t R esea rch pro gre ss o f th e ch e m ica l con stitu en ts an d ph a rm aco lo g ica l action and clin ica l app lica tion o f T er m ichebu l a R e tz .w e re rev iew ed a t h o m e an d b road in recen t ten y ea rs ,an d th e stu dy and app lica tion pro spect w ere a lso pro spec ted .K e y w o rd s T er m ichebu l a R e tz.;C h em ica l con stitu en ts ;P h arm aco lo g ica l action作者简介 冯世鑫(1966-),男,广西横县人,主管技师,从事药用植物引种及栽培方面的研究。
诃子抗内毒素活性组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姚婕;郑江;蒋栋能;鲁永玲;魏利召【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27)23【摘要】目的从诃子中分离制备具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活性组分。
方法应用离子色谱技术等方法,从诃子水提物中分离制备具有拮抗内毒素活性的组分;并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对所得到的组分进行与LipidA结合活性的筛选;利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对筛选出的活性组分在体外进行中和内毒素活性的测定;观察其对LPS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观察其对致死剂量(20mg/kg)内毒素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应用离子色谱技术从诃子中分离出4个组分,其中有3个组分具有一定的结合LipidA的活性,以3#组分结合活性最强;在体外实验中3#组分对内毒素具有直接的中和作用(P<0·01);对LPS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对致死剂量内毒素攻击的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
结论从诃子中分离出的3#组分具有显著的拮抗内毒素活性。
【总页数】3页(P2345-2347)【关键词】诃子;抗内毒素;活性成分;分离技术;抑制作用【作者】姚婕;郑江;蒋栋能;鲁永玲;魏利召【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综合实验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R284.2【相关文献】1.大蒜黄酮的分离及抗内毒素活性的评价 [J], 蒋栋能;郑江2.大蒜抗内毒素组分的分离及活性分析 [J], 吴翀;蒋栋能;周红;郑江3.诃子抗嗜水气单胞菌活性组分分离及其对鲫鱼的毒性试验 [J], 何丰;陈军;王扬;朱凝瑜;孟庆辉4.诃子抗CPG ODN组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 [J], 姚婕;郑江;蒋栋能;鲁永玲;魏利召5.黄芩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与活性研究 [J], 伏建峰;曹红卫;王宁;刘鑫;杨东;郑新川;鲁永玲;郑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诃子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研究
王双;王昌涛;都晓伟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0(026)006
【摘要】利用微波法提取诃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对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温度53.6℃,时间3 min,料液比1:19(m:V)的条件下,产物抗氧化活性即Trolox浓度为63 081 μmol/L.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
0.44,1.01,0.64 mg/mL,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曲霉无抑制作用.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王双;王昌涛;都晓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核桃青皮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J], 杜慧平;赵瑞芬;燕照玲
2.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江慎华;吴士云;马海乐;黄星奕;王振斌;廖亮
3.中华蹄盖蕨抗番茄溃疡病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J], 杜贝贝; 谢树莲; 王梦亮; 高以宸; 蔡瑾
4.石榴皮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及提取物抗氧化与抑菌作用研究[0] [J], 宋薇薇;焦士蓉;周佳;叶春燕
5.沙苑子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J], 王新;蒋彩云;李玲玲;刘海浪;冯鑫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诃子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对中药诃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和综合利用中药诃子提供参考。
关键词:诃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药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z) 的干燥成熟果实[1] 。
秋冬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诃子原产印度、缅甸等地,我国云南、西藏、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
诃子具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之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其炮制方法历史记载颇多,分有净制、切制、炒制、煨制、辅料制等几大类,十几种炮制方法。
近年来,对诃子常用的煨、麸煨、炒、去核或带用等炮制法已有研究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目前国内对诃子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探明其成分功效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诃子植物资源,本文对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化学成分诃子主要含三萜酸类成分,如2α-羟基马可莫酸、马斯里酸、2α-羟基乌苏酸、粉蕊黄杨醇酸、阿江榄仁素、阿江榄仁酸、诃子醇、arjunglu-coside,chebuloside Ⅰ和Ⅱ、没食子酰葡萄糖类、没食子酰的简单酯类化合物等[2~9]和氨基酸[10]、酚酸类[11~13]及番泻甙A、鞣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rhamnose)等碳水化合物[14]。
林励等[15]对阴干的诃子成熟果实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2 药理作用1.1 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诃子对4~5种痢疾杆菌都有效[16],尤以诃子壳为佳。
诃子水煎液(100%)除对各种痢疾杆菌有效外,且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鼠伤寒杆菌亦有作用(纸片法);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有效浓度分别为1∶32,1∶128,1∶64(试管法)[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