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小庙中学校内资助管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公正和透明,制定本制度。
二、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范围资助学生经费主要用于中学的学费、书费、生活费、交通费以及其他必需的支出。
三、资助学生经费的申请1.学生所在班级需要提供资助学生名单。
2.学生家庭需要提供收入证明和资助申请表。
3.学校将根据资助条件和资金限额审核资助申请。
4.资助学生名单经过审核后,由学校发布并告知相关家长和学生。
四、资助学生经费的审批1.学校设立专门的资助经费审批机构,负责审批资助学生经费。
2.资助经费审批机构应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审核申请材料,确保资助资源的合理分配。
3.资助经费审批机构应及时处理申请,并告知申请结果。
五、资助学生经费的发放1.资助学生经费按月发放,以确保学生正常上学和生活所需。
2.学校将通过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或者直接发放资助学生经费。
3.学校要确保资助学生经费发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资金浪费和挪用。
六、资助学生经费的管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制度和相关档案,确保资助记录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2.学校要进行资助学生经费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
3.对于发现存在滥用、挪用资助学生经费情况的学生或家庭,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制裁措施。
七、资助学生经费的监督与公开1.学校要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资助学生经费的监督。
2.学校要定期公示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情况,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和评议。
八、附则本制度的具体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九、生效和修改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校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解释。
以上就是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制度的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中学贫困生助学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中学贫困生的学习权益,促进其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扶贫政策和中学贫困生救助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地中学贫困生助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学贫困生助学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原则,通过资助、帮扶措施解决中学贫困生学习问题。
第四条中学贫困生助学应尊重、保障和实施中学贫困生的学习权益,关注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第二章助学资助第五条国家应加大中学贫困生助学资金投入,确保所有中学贫困生享受助学政策。
第六条中学贫困生助学资助范围包括学费、书籍费、生活费、交通费等。
第七条中学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应采取科学、公正的方式,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资助标准。
第八条中学贫困生资助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较低的贫困生能够受益。
第九条中学贫困生助学资助应重点关注农村贫困生、残疾贫困生等特殊群体,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
第十条中学贫困生助学资助应采取直接资助、间接资助等方式,确保补助资金直接用于中学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章心理辅导与帮扶措施第十一条中学贫困生助学工作应加强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调整心态,树立自信,积极面对困难。
第十二条中学贫困生帮扶措施包括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给予帮助,提供生活照料、学习指导、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帮助。
第十三条中学贫困生帮扶措施应由学校、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形成合力,确保帮扶工作的效果。
第四章指导与监督第十四条中学贫困生助学管理工作由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
第十五条中学贫困生助学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助学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六条中学贫困生助学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中学贫困生的全程监管和服务。
第十七条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对中学贫困生助学工作的检查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中学贫困生助学工作中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经费的使用和监督,确保资助学生经费的合理利用,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学的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工作。
第三条资助学生经费指中学为资助学生提供的各项经费,包括生活费、书籍费、交通费等。
第四条中学应建立完善的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使用范围、资金来源、资金管理责任等,并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机制。
第五条中学应积极争取各类资助学生经费,通过政府资助、社会捐赠、校内划拨等方式筹集资金。
第六条资助学生经费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使用,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第七条中学应加强资助学生经费的监督管理,严禁挪用、私分、浪费学生经费。
第二章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第八条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应以资助学生为目的,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
第九条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生活费:用于学生的饮食、住宿、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等。
2. 书籍费:用于购买学生所需的教材、参考书、学习用具等。
3. 交通费:用于学生的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用。
4. 医疗费:用于学生的医疗保健费用。
5. 学习活动费:用于支持学生参加学术研讨、实践活动等。
第十条资助学生经费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
中学应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品行表现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每位资助学生的经费标准。
第十一条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应当公开透明,中学应向资助学生及其家长提供相关的经费使用明细和财务报告。
第三章资助学生经费的管理第十二条中学应设立专门的资助学生经费管理部门,负责资助学生经费的申请、分配、使用、监督等工作。
第十三条资助学生经费的申请应当经过学生及其家长的申请,并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如家庭收入证明、学业成绩单等。
第十四条资助学生经费的分配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合理的调配,确保经费的公平分配。
第十五条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应当由学生及其家长提出申请,并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支出。
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学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树立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是: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助力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多样化的资助方式,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倡导公平公正的学生资助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立足校园,依法管理,科学、公正、公开、透明;注重综合发展,鼓励自立自强;注重分类施策,因学施教;注重社会参与,共同助力。
第四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包括经济资助、奖励资助、精神资助和就业创业资助等内容。
第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体系,明确学生资助工作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
第六条学校要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提高资助工作质量。
第二章经济资助第八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经济资助制度,确保资助对象明确、资助范围广泛、资助标准公平、资助程序透明。
第九条经济资助主要包括助学金、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形式。
学校要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情况,合理确定资助对象和资助标准。
第十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经济资助申请制度,明确申请流程和申请条件,保障学生的申请权益。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经济资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确保资助对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保护学生的隐私权,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经济资助评审机制,确保评审的公正公平。
评审时要注重个案分析,综合考量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情况。
第十三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经济资助发放机制,确保资助及时、准确。
对资助款项的使用要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四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经济资助工作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资助对象的情况,对资助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三章奖励资助第十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奖励资助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2024年资助贫困生实施细则为保证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学,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强组织领导1、成立资助贫困生管理工作小组;保证资金及时支付;建立贫困生档案;组织申报工作。
2、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申请和初审,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____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对象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资助资金的使用原则和救助条件a、资助资金使用原则:用于老、弱、病、残子女救助,用于特困户子女救助。
b、享受资助资金的学生的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
2、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入学、辍学或即将辍学的学生。
3、下列情况学生,优生资助。
(1)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1、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
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2、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____和资助形式,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____,审核确定。
3、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确认。
五、账户与资金管理资助资金实行专帐,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六、监督和检查1、受资助学生____、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档案,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2、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生。
第四篇。
资助贫困生报道____,信息与控制学院辅导员老师。
(职位),自。
时间。
至。
时间。
无私的资助了。
专业班级。
的贫困生____完成了(多长时间)的学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校资助工作,确保资助政策的落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第三条我校资助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 按需资助、分类施策原则;3. 帮助与教育相结合原则;4. 依法依规、规范管理原则。
第二章资助对象与范围第四条资助对象: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 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3. 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4. 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第五条资助范围: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勤工俭学等。
第三章资助申请与审核第六条申请流程:1. 学生向所在班级提出申请,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2. 班级评议小组对申请学生进行评议,形成初步名单;3. 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初步名单进行审核,确定最终资助名单;4. 学校公示资助名单,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
第七条审核标准:1. 家庭经济困难程度;2. 学生学业成绩;3. 学生思想品德;4. 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章资助资金管理第八条资助资金来源:1. 国家财政拨款;2. 学校自筹资金;3. 社会捐赠。
第九条资助资金使用: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执行;2. 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侵占;3. 定期对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资助工作监督第十条学校设立资助工作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学校定期对资助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学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资助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我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提高中学学生的福利待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中学实际情况,为中学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其他形式的帮助。
第三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是: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中学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第四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应注重激励和帮扶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资助,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确保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资助对象和范围第六条中学学生资助的对象为中学在校生,包括寄宿生和非寄宿生。
第七条中学学生资助的范围包括经济资助和其他形式的帮助。
经济资助主要包括助学金、奖学金、补助和减免学费等;其他形式的帮助包括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
第八条学校应根据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资助对象的确认办法,确保资助对象的准确和合理。
第三章资助标准和扶助措施第九条中学学生的资助标准应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习成绩等因素确定。
第十条中学学生资助的扶助措施应包括经济资助和其他形式的帮助。
第十一条经济资助的扶助措施包括助学金、奖学金、补助和减免学费等。
助学金的发放应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学习情况等因素确定;奖学金的评定应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品德表现等因素确定;补助的发放应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减免学费的实施应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学习成绩等因素确定。
第十二条其他形式的帮助包括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辅导工作机构和帮扶制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章资助申请和评定办法第十三条学生家庭可以向学校提交资助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学校应根据学生资助的专门部门或专门工作组,对申请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提出资助建议。
XXXX中学学生资助工作认定细则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X教办字(2023)42号文件要求,为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经费有效的落实到贫困学生手中,我校"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工作评审和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紧紧把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原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具体细则如下:一、认定原则:1、要坚持实事求是、保重客观公平。
详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要求尺度统一,确保公平公正。
2、过程公开透明与内容保护隐私。
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公开透明,又要在审核和公示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3、引导与自愿申请相结合。
对于学校了解情况的,做到引导申报,期中也要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以自愿申请为原贝%二、认定依据:1、家庭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力及职业状况、家庭财产及收入、家庭负担等情况。
2、特殊群体因素。
主要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重点困境儿童、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情况。
3、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主要指校园地、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情况。
4、突发状况因素。
主要指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事件等情况。
5、学生消费因素。
主要包括学生消费金额、消费结构等6、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次可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等二至三档。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特殊困难:1、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3、城乡特困供养学生;4、孤儿;5、重点困境儿童;6、烈士子女;7、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8、因其它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学生。
9、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通过认定的,应取消其受助资格:(一)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提供虚假信息的;(二)由于家庭建房、购房、购车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三)由于生活奢侈浪费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四)有其它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管理,确保资助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公平分配,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学资助学生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包括生活费、学习用品费、校服费、课外活动费等。
第三条中学资助学生经费主管部门为学校教务处和财务处,具体负责资助政策的制定和经费的管理分配。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资助学生经费的专项账户,用于接收和管理资助经费。
第五条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其中政府拨款应按规定用于资助学生经费。
第六条中学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规定,不得有滥用、挪用等行为。
第七条资助学生经费应按贫困程度和个人申请情况进行评定,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帮助到真正需要的学生。
第八条资助学生经费应注重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定期对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章资助申请第九条学生及其家长可以自愿申请资助学生经费,需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
第十条资助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经济状况证明、家庭收入证明、家庭负债证明等。
第十一条学校应保护申请人的隐私权,对申请材料进行保密处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第十二条学校应组织专门的评审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评定,评定结果应公示,并可向申请人提供申诉渠道。
第十三条资助学生经费的申请和评定工作应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照结果及时发放资助。
第三章资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第十四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资助经费管理机构,负责资助经费的接收、管理和使用。
第十五条学校财务处应对资助经费进行专门账务管理,确保经费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六条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资助政策进行,详细列明资助项目和金额,并记录资助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申请材料。
第十七条资助经费的使用应经过申请、审批和报销等程序,确保经费的合规使用和审计查验。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资助学生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保障贫困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教育公平,根据《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是指为资助中学学生,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困难,促进其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生活条件的工作。
第三条学生资助工作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依法实施。
第四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是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激发学习的动力,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第五条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实施,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二章资助对象与范围第六条贫困学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和其他学习费用,并符合相关资助政策规定的中学学生。
第七条学生资助工作的范围包括:(一)助学金: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补助,解决学费和书本费等费用。
(二)生活费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
(三)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秀、品德好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学风。
(四)文化活动资助:对学生参加文化活动、艺术培训等提供费用补助。
(五)特殊困难补助: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生活窘迫的学生提供特殊补助。
第三章资助标准与评定第八条学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标准和评定方法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开于校园内和网站上。
第九条资助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地域差异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并进行动态调整。
第十条资助评定应当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四章资金来源与管理第十一条学生资助工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和学校自有资金等。
第十二条政府应当将财政教育投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学生资助工作,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资助工作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助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公开透明。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及时将资助经费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学生,并建立健全资助经费的发放台账。
小庙中学校内资助管理细则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皖教助[2010]4号)和合肥市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关于印发《合肥市全日制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合教【2011】46号)文件精神,为了切实做好普高学生资助工作,加强校内资助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小庙中学校内资助管理细则。
一、校内资助项目,资助标准,资助对象
(一)奖助学金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学校决定在高中阶段设立奖学金。
奖学金以学期为单位。
凡是在籍在校的普高学生,根据学期末考试总成绩,获年级前15%的学生将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学金。
一、二、三等奖学金的比例为5%、10%、15%。
高二、高三文理分科后,文理科获奖比例为4:6,一、二、三等奖学金的奖金分别为400元、300元和100元。
(二)特殊困难补助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设立了在籍在校高中学生特殊困难补助金。
特殊困难补助金档次为孤儿:500元/人;单亲家庭:300元/人;其他(如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等):200元/人。
三、免学费
为了减轻我校在籍在校高中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高中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决定对以下学生实行学费减免。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或孤残学生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
2、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者;
3、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
4、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遇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
5、享受农村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
6、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子女且经济困难的;
7、有其他特别困难情形者。
凡是符合以上条件,每生每学期免除学费100元到350元。
二、校内资助办理流程
1、奖助学金在每学期开学由教导处负责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按学校奖学金方案,确定本期享受奖助学金的学生名单和享受金额,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
2、特殊困难补助和免学费,由学生本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过“三级评审,二级公示”程序后,受助对象分别填写《小庙中学学生特殊困难补助申请表》和《小庙中学高中学生免学费申请表》,经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组审核确定资助金额。
三、校内资助经费提取和发放要求
1、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校内资助经费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按3%标准按学期提取,并纳入学校年初预算。
校内资助金不准以学生管理支出充抵。
2、校内资助经费在会计核算中设立专门会计科目,做到资助帐目清晰。
3、校内资助经费分学期审核、发放。
4、校内资助经费不能以实物或服务形式抵顶,不能强制学生消费或抵扣学费。
合肥市小庙中学
2013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