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黄瓜增施二氧化碳试验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49.08 KB
- 文档页数:2
CO2浓度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刘晓泉(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对近年来有关CO2 施肥影响黄瓜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过程的试验研究进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 总结了CO2 施肥对黄瓜的生理作用与效应。
CO2 施肥可以促进光合、抑制呼吸、降低蒸腾, 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 同时改善产品品质、增强抗性。
关键词:CO2浓度;黄瓜;生理作用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effects of photosynthes is and relevant physiological courses of cucumber with CO2 fertilizer, summarized its status of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and summed up effects of photosynthesis of cucumber with CO2 fertili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 any advantages with CO2 fertilizer, for example promoting the photosynthesis, restraining respiration, and reducing transpiration.Key words: CO2 concentration;Cucumber;Physiological role黄瓜经济价值高, 栽培面积广, 是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欢迎的蔬菜作物, 特别是在北方温室蔬菜生产中, 黄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光合作用是黄瓜生产力构成的最主要因素, 而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1] , 在影响日光温室蔬菜产量的三大要素中, 以CO2 浓度对产量贡献最大[ 2] 。
由于温室的相对密闭性, 一方面造成温室CO2 亏缺,另一方面也为CO2 施肥提供可能。
摘要: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文章通过对CO2气肥增施技术在大棚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分析,得出结论:在蔬菜大棚内增施CO2气肥,可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抗病虫害的能力,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缩短蔬菜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大棚内增施CO2气肥技术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增产增收的先进实用技术。
关键词:CO2气肥增施技术;大棚温室蔬菜;应用试验 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被称为大棚蔬菜的粮食。
蔬菜正常生长需求的CO2体积分数为800×10-6~1 500×10-6 ,而日光温室大棚光照弱、湿度大,气流交换缓慢,CO2浓度较低,无法满足蔬菜生产需要。
据测定,大棚温室CO2的体积分数以日出前为最高,但也只有100×10-6~200×10-6 ,日出后一小时内大棚空气中的CO2浓度会迅速下降。
采用CO2气肥增施技术,在大棚蔬菜最缺乏CO2时进行人为补充,可使大棚温室内CO2浓度迅速提升,为蔬菜光合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1 试验概况 选择交通便捷、大棚温室蔬菜种植基础条件较好的两个日光温室大棚,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棚内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分阶段观测记录蔬菜株高、叶绿素含量,比对蔬菜品质、采摘时间。
1.1 试验地点 在淮安市淮阴区棉花庄镇军田村的武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选择两个基础设施完全相同的日光温室大棚(大棚规格为80 m×9 m×4.5 m)。
在甲棚增施气肥,乙棚为对比棚,不增气肥。
1.2 试验原理 将碳铵水解成氨气、CO2气体和水,然后对氨气进行净化。
水解式为:NH4HCO3 NH3↑+ CO2↑+H2O。
1.3 试验方法 首先,在密封容器中加入10 kg水和4 kg碳铵,将温控器开关调至60℃,得到2 200 g CO2和4 000 g NH3;然后对氨气做净化处理,获得纯净的CO2气肥和氨水肥料。
无公害黄瓜追施二氧化碳气肥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由于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中放风量较小,使得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在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10-14时降至最低点,表现出严重亏缺,势必影响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此时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能大大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使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增强,从而提高产量。
目前生产上多用化学反应进行二氧化碳施肥,该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广大农村情况,易于推广。
即采用工业硫酸和化肥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首先,将3份体积水置于塑料或陶瓷容器中,边搅拌边将1份体积的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加入水中,搅匀,冷却至常温备用。
然后将配制好的稀硫酸盛入敞口塑料桶内,一次可放入2-3d的用量,这样在塑料桶中一次加入的碳酸氢铵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后,稀硫酸还有剩余,省去了经常稀释硫酸的麻烦,也可防止碳酸氢铵过剩而有氨气产生,对作物生长不利。
使用时将称好的碳酸氢铵用厚纸包好,其上插几个孔,慢慢放入稀硫酸中,以免反应过于剧烈而使硫酸溅出。
碳酸氢铵不可浮在反应液上面,防止氨气产生。
因为二氧化碳较重,生成后要下沉扩散,所以盛硫酸的桶应该悬挂在空中,利于功能叶片的吸收,悬挂高度随植株生长点适当向上提高,一般略高于植株生长点。
为使二氧化碳分布均匀,通常每667平方米温室要均匀设置6-8个发生点。
硫酸与碳酸氢铵完全反应后(即碳铵加入硫酸后完全无气泡放出)得到的液态硫铵,可稀释50倍直接作追肥用。
每日所需反应物的量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碳酸氢铵量(克)=保护地空间体积(立方米) ×施用二氧化碳浓度0.000001×0.0036 所需硫酸量(克)=每日所需碳酸氢铵量(克) ×0.62 注:其中保护地空间体积=保护地面积×平均高度;保护地黄瓜二氧化碳施用浓度为1200×0.000001-2000×0.000001;0.0036为每立方米发生1×0.000001二氧化碳所需的碳酸氢铵克数;0.62为1克碳酸氢铵需与0.62克硫酸反应。
CO2气肥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应用CO2气肥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补施浓度控制在1.13~1.70g/m3的条件下,栽培的黄瓜苗壮、叶径大,抗病能力增强,产量提高了15.2%,产品提前上市4d,挂果期延长了25d。
因此,采用化学法生成CO2气肥的方法,具有装置投资小、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为日光温室节本增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日光温室;CO2;气肥;黄瓜;栽培CO2气肥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日光温室栽培的植物处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每天除了中午或温度较高时,进行短时间的自然通风外,室内大部分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状态。
室内土壤有机质分解、微生物呼吸及作物生长过程中,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向空间逸释少量的CO2,绝大部分依靠通风时与外部空气交换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据测定,大气中的CO2浓度一般为0.66g/m3,在冬、春生产季节,日光温室需要密闭保温,室内CO2浓度最低时不足0.38g/m3,离植物正常生长要求1.13~2.82g/m3的浓度相差甚远,致使光合作用明显减弱,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植物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设施栽培普遍采用燃烧天然气、白煤油的方法补施CO2气肥,现已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等多种植物设施栽培中,近年来,我国农村日光温室对CO2气肥技术应用才逐渐得到重视,国内有关单位对此曾进行过研究和探索,但主要侧重以煤为燃料燃烧产生CO2气体的方法。
实践表明,该方法所需装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且要求配备电源,操作复杂,成本高,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笔者对化学反应法生成CO2气体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布置试验地点设在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在一座长60m、宽7m、后墙高为2.6m 的日光温室内进行。
试验区和对照区中间用双层塑料布隔离,两区有效耕作面积分别为350m2和70m2,栽培作物均为黄瓜,种植密度平均5.5株/m2。
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对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期报告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对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在实验中,将黄瓜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控制组、CO2加富组、下水氮处理组和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处理组。
通过对不同组别黄瓜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 CO2加富对黄瓜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黄瓜生物量、茎长、叶片面积等生长指标,在生长早期阶段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2. 下水氮处理对黄瓜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叶片颜色变黄、叶片早落等生理反应,但在一定程度下仍能维持黄瓜正常生长作用;
3. 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处理对黄瓜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早期阶段促进生长,但叶片受到氮素限制而表现出黄化和早落现象;
4. 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表明,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处理会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植物生理特性。
总体来看,本次实验初步结果表明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处理对黄瓜生长和生理特性均有一定影响,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增施二氧化碳对温室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作者:黄光丽王海莲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2期摘要: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而冬季温室特有的条件导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本试验采用“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剂”对温室黄瓜补充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
研究结果表明,增施二氧化碳有利于黄瓜长势增强,提高植株抗病性、座果率以及果实的商品性,显著提高产量。
其中以处理A表现最好,座果率达到100%,而且没有发病植株,较对照处理提前采收14d,增产33.5%。
关键词:二氧化碳增施;长势;产量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41 材料及方法1.1 试验时间及地点本试验于2014年1月15日—6月15日,在乌海市山林合作社温室内进行。
1.2 供试材料供试品种为“津优35号”黄瓜品种。
该品种长势强、早熟性好、结瓜能力强、耐低温弱光性强、抗性强、丰产性好,适合保护地栽培。
1.3 试验方法处理方法:该试验设3组处理,处理A、B为二氧化碳增施处理,C为对照处理,每个处理200m2,各处理间用塑料隔开。
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
种植方式为单垄双行种植,单蔓整枝,每667m2定植3000株,其他管理水平正常。
数据处理方法:每个处理取50个样品进行测定,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2.1 增施二氧化碳对黄瓜生长指标的影响定植后37d(换试剂前),对黄瓜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腰瓜长度于采摘时进行测定。
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处理A和处理B在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和腰瓜长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而处理A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处理B。
这说明,增施二氧化碳有利于黄瓜植株长势的增强,而随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增加,各生长指标增长显著。
2.2 增施二氧化碳对黄瓜生育期的影响可以看出,经增施二氧化碳处理后,处理A和处理B的开花期、结果期和始收期均较对照提前,而整个采收期以处理A的时间最长,达到74d,较对照延长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