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师担任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26
一、学校概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创办于1948年7月,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时期。
1984年1月,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1998年2月,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建校60多年来,为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毛泽东主席曾多次接见学校学员,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
2004年10月15日,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公安大学观摩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彭真、罗瑞卿同志曾兼任学校校长。
学校始终坚持为公安工作服务、为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宗旨,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的要求,遵循教育培训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发挥公安大学优势,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着力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在教育体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培育了“忠诚、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成为公安系统建校时间最长、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学校坚持“高教与培训相结合”,高等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本科生、二学位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学历教育体系,以及包括高级警官培训、公安业务培训、军队保卫干部培训、港澳警官培训、外警培训在内的在职培训体系,还开展博士后和留学生教育,是全国公安院校第一个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唯一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师担任辅导员(中队长)、班主任管理办法(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第24号令)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辅导员(中队长)、班主任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三)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第三条建立教师担任辅导员(中队长)和班主任制度,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全面培养和锻炼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辅导员(中队长)是指具有教师职务的专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班主任是指在教师岗位上的兼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范围和条件第五条辅导员(中队长)和班主任从学校在编在岗50周岁以下的教师中选拔,辅导员(中队长)任期为两年,班主任任期为一年。
新录用应届毕业研究生原则上应当先担任辅导员(中队长)两年。
第六条担任辅导员(中队长)、班主任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政治素质好,具有良好师德。
(二)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有较好的专业素质,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强。
热爱学生工作,遵纪守法,公道正派。
(四)担任研究生班主任应当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研究生学位,担任本(专)科班主任应当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研究生学位。
(五)参加以学生管理、警务化管理、大学生心理及如何做好公安院校教师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
(六)身体健康。
第三章职责与要求第七条辅导员(中队长)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是:(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净月学刊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期
主题词: 大学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陈刚 刑事侦查学 简介 公安高等教育 教育教学工作刑事科学技术
摘要:陈刚,男,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二级警监,博士生导师,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学院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刑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现代侦查技战法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公安教育教学工作20余年,《刑事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18项,出版专著两部,主编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浅析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差异浅析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差异本文关键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辅导员,浅析,差异浅析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差异本文简介:清华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且勇于创新的国内一流高校,在众多科研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中国高等院校中的佼佼者,清华大学的辅导员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富有特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创办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重点高等院校,也是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
自建校以来,公安大学秉承“从严治警,从严治校浅析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差异本文内容:清华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且勇于创新的国内一流高校,在众多科研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中国高等院校中的佼佼者,清华大学的辅导员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富有特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创办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重点高等院校,也是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
自建校以来,公安大学秉承“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校训,严格执行警务化管理细则,以共和国预备警官为培养目标培养和管理学生。
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辅导员工作予以比较。
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影响清华大学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标,学生的科研压力普遍较大,学校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创新工作中。
因此,清华大学辅导员的管理压力较小,但是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影响,进而发生不可控制的恶性事件,例如高坠自杀。
一旦发生此类情况,辅导员会按照案例研修会的讨论意见,参照先前案例的处理方式,科学而高效地完成善后工作。
公安大学与清华大学不同,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有较多的自由时间。
因此,我校中队长的日常管理压力较大,而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小,自杀率明显较低。
一旦发生如上恶性事件,中队长会发出命令式的要求,先加以制止,后逐级上报,校党委或学生工作处领导根据经验,作出进一步指示,完成善后工作。
2021年5月 辽 宁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May 2021 第3期 (总第127期)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No. 3 (Ser. No. 12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公安院校立项分析李雪婷,王朔旋,张成丹,张 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管理学院, 北京 100038)摘 要:以2011—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公安院校所立项目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立项的院校、项目类型、学科门类、申请人员情况、研究热点等,发现公安院校立项项目以政策导向为依据,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犯罪、地区、高校、文化、创新等。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公安院校立项存在种类单一缺乏竞争优势、不同地区院校间科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科研队伍年龄断层现象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公安院校立项项目数据库、完善教师申报项目激励机制、建立跨学科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立项项目源于实战用于实战等建议。
关键词:公安院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究热点;激励机制;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 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27(2021)03-0086-07收稿日期:2020-11-20作者简介:李雪婷(1997—),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王朔旋(1999—),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生。
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张成丹(1998—),女,广东深圳人,本科生。
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张 赟(1996—),男,甘肃定西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特色警务体系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2020JKF2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科学研究项目的标杆。
如果一个项目能够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功立项,足以证明该项目在理论研究、实践意义、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公安院校作为国内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现状与成果,同样能够通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立项情况得到很好的检验。
中国⼈民公安⼤学(北京)犯罪系教师选拔启⽰
中国⼈民公安⼤学为公安部直属院校,主要为各级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专业⼈才。
为满⾜中国⼈民公安⼤学犯罪学系社会学教研室教学⼯作需要,现拟从2010届应届毕业⽣中选拔优秀教师⼈才,从事教师⼯作,条件如下:
(1)政治⽴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针政策,热爱公安教育事业,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2)所学专业为社会学(本科也为社会学专业);
(3)具有硕⼠及以上学历和学位;
(4)应届硕⼠和博⼠毕业⽣年龄原则上不超过27周岁和30周岁;
(5)京外⽣源;
(6)⾝⼼健康;
欢迎各位应届⽣加⼊我们的团队,有意者请将个⼈简历(附照⽚)的电⼦邮件发送到以下邮箱中。
简历投递截⽌⽇为2010年4⽉21⽇。
(1)whx-gd@
(2)weihongxin@
联系电话:83903308
中国⼈民公安⼤学犯罪学系
2010年4⽉14⽇。
简介:高铭暄,男,当代中国著名刑法学家。
1928年5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鲜迭村。
早年先后就读于温州市瓯海中学、温州中学,1947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法学院。
1949年9月,因浙江大学法学院停办,遂转学北京大学法律系。
1951年8月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学习,师从前苏联著名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达玛亨教授、尼古拉耶夫教授和柯尔金教授,成为较早地系统学习和研究苏联刑法理论的中国青年学者。
1953年8月研究生毕业后,留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任教。
1956年5月被评为讲师,1980年5月被评为副教授,1983年5月,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晋升为教授。
1984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从此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己培养刑法学博士的历史。
高铭暄教授现任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顾问、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法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1983年以来,还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1983-1986年)、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1990-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暨法学组召集人(1985-2003年)、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86-2003年)、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1984-2001年)。
主要学术观点:高铭暄教授曾经说过:“刑法学者应当独立思考,坚持学理探讨,具有高度的科学信念。
学术上没有‘禁区’,应当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几十年来,他追求真理,探索真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体系,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一)关于刑法学的研究对象高铭暄教授旗帜鲜明地认为,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京佳名师阵容由国家人事考试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汉大学等专职权威专家组成,特点分明,术业专攻,为公务员考生提供不同档次、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个性化培训。
李如海中国公考培训之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所长,人事部特聘专家,拥有国内最庞大的学员库。
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独家授课讲师。
孙秀秋国家公务员考试课题组成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申论》考试写作规范与评分标准方面的权威,长年从事《申论》教研工作。
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独家授课讲师。
周盈公务员考试命题最高权威。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原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组长。
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独家授课讲师。
全玉公务员考试资深顾问,坚持以培训效果说话的务实学者。
思维敏捷且有前瞻性,独门技巧数不胜数。
语言幽默,善于把握考生心理,帮助考生化解不利于备考的心理因素。
姚汉诚《申论》写作最高水平者,面试“答题之王”。
曾长期从事公务员招录工作,主抓申论写作标准拟定和面试考官培训。
学识渊博,眼光锐利,语言表达无懈可击,极具个人魅力。
擅长根据每个学员特征深挖潜力、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提升方案,细如毫发,精确可行。
最乐于被学员当堂检验水平。
钟晓燕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公务员录用考试培训工作,教学成果显著。
靳健文国内资深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特聘金牌讲师。
多次参加各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及阅卷工作,深谙公考试题玄机和命题趋势;长期从事汉语言研究与教学工作,将专业功底与公务员考试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的典范。
一切从应试能力的提高出发,以独特、精确的方法将抽象的语感“程序化”。
儒雅而激情,永远拒绝枯燥。
冯建海京佳公考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专业功底深厚,授课针对性强,激情与理性兼备,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讲课风趣幽默,思路清晰缜密,讲解精辟透彻、高屋建瓴,重点明确清晰,善于剖析背景,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简称公安大学,位于北京市,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公安部直属大学,听说从这里毕业都不愁找工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是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创办于1948年7月,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时期。
1984年1月,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1998年2月,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截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学员)宿舍面积6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69万元。
学校设有10个学院,设置13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
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8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18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1984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9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公安部直属大学,听说从这里毕业都不愁找工作学校主要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的培训任务,担负军师职干部培训工作。
建校38年来,学校先后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了6万余名管理、指挥和技术人才,为公安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国家级特色专业:消防工程、边防管理、火灾勘查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公安部直属的本科高等院校。
公安院校ESP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ESP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包括语言技能、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看,ESP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身份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教学中表现出自信和自豪感。
同时,ESP 教师还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一、公安院校ESP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认同的背景和意义1.公安院校ESP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认同的研究背景为了提高公安机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公安院校的ESP 教育成为了公安机关人员职业发展和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1]。
然而,在ESP 教学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身份认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ESP 教学的特殊性质使得教师需要具备专业性强、知识面广、技能娴熟等多方面的素质,这需要教师具备不断学习和更新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另一方面,ESP 教学的特殊性质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和身份认同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教师需要面对学科门槛高、学科发展缓慢等问题,还需要面对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身份认同,使得教师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和身份认同的认识与理解。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ESP 教育的发展,优化ESP 教师的专业发展身份认同,公安院校需要对ESP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认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ESP 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成长[2]。
2.公安院校ESP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公安院校ESP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认同的研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ESP 教育作为公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内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具有特殊性和实用性,因此,关注ESP 教师的专业发展身份认同,对于提升ESP 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3]。
论数据法学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的差异与融合康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38)[摘要]与传统法学教育相比,数据法学教育呈现出文理交叉、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兼容的“新文科”特征。
数据法学教育不仅对传统法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以科研导向和前沿性问题弥补法学教育在数据领域的不足。
尽管数据法学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数据法学教育仍需借助传统法学教育的优势。
发展数据法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其关键在于法学研究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数据法学;教育;法学[基金项目]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网络安全法语境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研究”(2020JKF321)[作者简介]康宁(1986—),女,山东济宁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法和数据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21-0017-04[收稿日期]2020-12-25法学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数据有关的法律现象逐步形成新的法学领域———数据法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基本形成了兼顾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追求正义、忠于法律的法律人才。
与传统法学教育相比,数据法学呈现出文理交叉、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兼容的“新文科”特征。
2018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指出,“鼓励高校开发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形成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性修读……推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
”此后,数据法学在国内外不少院校中以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培养方式迅速展开,数据法学教育也启动了实践中的探索。
例如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设置了“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含数据法学、计算法学、算法规制、智慧司法等方向),并于2019年秋着手增设二级学科“人工智能法学”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培养中新增了“计算法学”方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主设立二级学科“数据法学”;江西财经大学在本科招生中新增法学(数据法学)专业方向;上海政法学院在本科招生中新增法学(人工智能法学方向);等等。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我的成功人大法学考研之诉讼法导师介绍篇一、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6)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3)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律师制度、司法制度等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研究会理事;受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司法部司法考试命题专家委员,《法制日报》专家顾问团成员。
荣誉奖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模范刑事诉讼法典》: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第一届应用法学研究有奖征文一等奖《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律师学》: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优秀文章二等奖(2002)《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全国第五节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2)第二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1999)代表性成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律师学(第三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文书写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文书写作》(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刑事诉讼法》(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6年修订版(第二卷)刑事诉讼法部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程序正义之路》(第一、二卷)(独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律师执业概论》(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5年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专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证据法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代表性项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美国律师协会项目中欧合作反酷刑,欧盟项目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司法部委托项目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福特基金会项目刑诉法修改,欧盟项目保释制度改革试点,耶鲁大学项目辩护律师权利保障与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英国使馆项目刑事诉讼法配套项目,福特基金会项目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汤维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民事诉讼法研究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背景:2001年1月~2001年5月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5年~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5年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1992年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1986年苏州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研究领域:中国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比较民事诉讼法、证据法、破产法、司法制度等社会兼职: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民革中央常委、北京市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第十三届常委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第八届特约教育督导员(2006)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咨询顾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司法部“律师公证业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全国公证协会理事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理事荣誉奖励: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出版基金”科研成果支持奖励(2006)《民事诉讼法》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民事诉讼法》获司法部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2005年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第四届)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第一届)代表性成果:《民事证据立法的理论立场》,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论》,合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民事诉讼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证据法学研究述评》,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麦考密克论证据》,合译第一译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美国民事诉讼规则》,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3月版《民事诉讼法》,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民事诉讼流程》,合译第一译者,法律出版社2001年7月版《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独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4月版《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3月版《中国民事证据的立法研究与应用》,执行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合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版代表性项目:民事诉讼法全面修订问题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6)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完善研究司法部重点项目(2006)人民检察院参与民事诉讼问题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项目(2005)民事诉讼制度的修改与完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2004)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三、王新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就是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过程,漫长而曲折。
1963年,前后修改33稿的刑法典草案被束之高阁。
16年之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才真正出台。
在政治动荡的年代,参与刑法起草的过程倍加艰辛,高铭暄深感担负的历史性责任重大。
他详细记录刑法立法中每次会议的情况,厘清每个条文、每个字句改动的前因后果,按先后顺序装订成册,所有材料摞起来有一米多高。
这一切,铭刻着中国刑法发展的历史印记。
1979年7月1号,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体与会代表举起手,一致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刑法典的历史。
坐在会堂中的高铭暄忍不住热泪盈眶。
高铭暄说:“它使我们国家刑法规范第一次得以体系化;对司法工作来讲做到有法可依了;所有的刑事司法文书一律要引用法律条文;给我们教学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从此我们的教材就可以出来了,教育培养学生更好地领会这部法律的精神和它的内涵。
”1982年,由司法部牵头,邀请了全国12位刑法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在北戴河召开刑法学教材统编研讨会。
会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编写面向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刑法学教材,让莘莘学子早日有书可读。
高铭暄担任这本教材的主编,殊不知,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学教材,他是“躺着”编出来的。
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法的理解与适用都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作为最“了解”刑法的人,高铭暄倾注心力,写出了近2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一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学专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法律专业学子。
此后,他又紧绷着精神参与编写教材,体力再度透支,引发了腰疼病。
只要稍一动弹,就疼得筋骨欲断。
按照医生的建议,他只能卧床休息,没有什么速效治疗方法。
在家人的劝说下,高铭暄勉勉强强躺了一天。
由于统编教材的成书日期已列入计划,教材编写组成员中任何一个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到全书的进程,乃至影响到全国高校刑法教育进程。
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交稿期限一分一秒地逼近,高铭暄心里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访“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文 | 本刊记者 吴爽六十七年前,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教师的他,被派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起草工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课堂教学规范为了规范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任课教师要求第一条同一门课程原则上要有两个及以上的教师承担。
课程实行主讲教师制,主讲教师应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及各项课程教学工作。
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原则上应由教授担任。
第二条新教师需参加学校人事处岗前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各院系教研室组织的试讲。
第三条部分作业量较大的公共课可以吸收优秀的博士生担任助教。
助教应熟悉课程内容,辅助主讲教师进行相关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实习、组织课堂讨论等工作。
第四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教学计划安排,可聘请其他教师或校外专家以讲课或开设讲座的方式完成部分教学内容,但同一个课堂中不得超过3次,并需要办理代课手续。
第五条根据教学方案和课程要求需要以系列讲座形式开设的课程,需经开课学院主管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第六条需要聘请非本校教师讲授的课程,需经人事处和教务处审批。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第七条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以优良的师德、师风来教育和培养学生。
第八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规定,完成包括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实习报告)等)及考试、学生成绩评定等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九条教师应主动做好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项工作,包括选用教材、参考书,撰写教学大纲和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填写教学进度表、考核学生成绩以及收集相关课程资料、研究和更新教学手段、整理教学文件等。
第十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应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十一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教学过程要求第十二条教学准备教师在开课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熟悉课程设置:认真研究教学计划,明确讲授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平行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