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登记本(打印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央储备粮专卡》、《国家政策性粮专卡》《中央储备油专卡》、《国家政策性油专卡》填写说明1、粮油专卡每个货位悬挂一张,应在形成货位后一周内建立;若在出入过程中接受检查,应根据实际数量、质量情况建立。
专卡采用A4白纸,填写方式采用打印或者手写,卡面应保持整洁且前后保持一种方式。
2、粮权单位(填卡单位):指承担中央储备粮油计划和贷款的单位,需填写承担计划和贷款的直属库全称,并盖章确认。
3、填卡日期:填写建立专卡的日期,用数字填写年月日,如2016.01.05。
4、储存库点:指粮食实际储存的具体库点名称。
直属库填写**直属库,自有库点填写**分库或**收储点,租仓储粮和委托保管库填写该库工商登记名称。
5、仓号(油罐号):填写仓廒(油罐)的具体编号。
6、货位编号:整仓未分货位的,不填写此栏;整仓分两个及以上货位的,填写“01(或02、03…)”。
7、仓型:分房式仓、浅圆仓、立筒仓、楼房仓、砖圆仓、地下仓、洞仓、罩棚仓、简易仓、囤、垛、罩棚等。
8、核定仓容(设计罐容):填写仓房(油罐)设计仓容。
设计仓容不明的,以仓墙中轴线距离计算,核定仓容=仓房面积*装粮线高度*0.95*750。
数值取整数。
9、储存品种:小麦分红硬、红软、白硬、白软、混麦;稻谷分早籼稻、晚籼稻及粳稻;玉米;大豆;油脂分菜籽油(原油)大豆油(原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
品种填写应与统计口径一致。
10、储存性质:分中央储备、特种储备、临时储备、最低收购价粮等,分别用ZC、TC、LC、ZD表示。
11、产地:填写粮油的生产地,具体到省,进口粮油填进口国家名称。
12、收获年度(加工年度):填写粮食的收获年份(油脂的加工年度),进口或移库粮油填写“*年进口”、“或*年移库”。
13、入仓(罐)时间:以入仓结束时间为准,具体到年月,如2016.09。
如有倒仓或入仓后性质划转等情况,原始入仓时间不变,但需在变更记录中说明。
14、储存数量:填写入仓后折算至标准水分或核减筛下物后的数量,须与保管账数量一致。
《中央储备粮专卡》、《国家政策性粮专卡》《中央储备油专卡》、《国家政策性油专卡》填写说明1、粮油专卡每个货位悬挂一张,应在形成货位后一周内建立;若在出入过程中接受检查,应根据实际数量、质量情况建立。
专卡采用A4白纸,填写方式采用打印或者手写,卡面应保持整洁且前后保持一种方式。
2、粮权单位(填卡单位):指承担中央储备粮油计划和贷款的单位,需填写承担计划和贷款的直属库全称,并盖章确认。
3、填卡日期:填写建立专卡的日期,用数字填写年月日,如2016.01.05。
4、储存库点:指粮食实际储存的具体库点名称。
直属库填写**直属库,自有库点填写**分库或**收储点,租仓储粮和委托保管库填写该库工商登记名称。
5、仓号(油罐号):填写仓廒(油罐)的具体编号。
6、货位编号:整仓未分货位的,不填写此栏;整仓分两个及以上货位的,填写“01(或02、03…)”。
7、仓型:分房式仓、浅圆仓、立筒仓、楼房仓、砖圆仓、地下仓、洞仓、罩棚仓、简易仓、囤、垛、罩棚等。
8、核定仓容(设计罐容):填写仓房(油罐)设计仓容。
设计仓容不明的,以仓墙中轴线距离计算,核定仓容=仓房面积*装粮线高度*0.95*750。
数值取整数。
9、储存品种:小麦分红硬、红软、白硬、白软、混麦;稻谷分早籼稻、晚籼稻及粳稻;玉米;大豆;油脂分菜籽油(原油)大豆油(原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
品种填写应与统计口径一致。
10、储存性质:分中央储备、特种储备、临时储备、最低收购价粮等,分别用ZC、TC、LC、ZD表示。
11、产地:填写粮油的生产地,具体到省,进口粮油填进口国家名称。
12、收获年度(加工年度):填写粮食的收获年份(油脂的加工年度),进口或移库粮油填写“*年进口”、“或*年移库”。
13、入仓(罐)时间:以入仓结束时间为准,具体到年月,如2016.09。
如有倒仓或入仓后性质划转等情况,原始入仓时间不变,但需在变更记录中说明。
14、储存数量:填写入仓后折算至标准水分或核减筛下物后的数量,须与保管账数量一致。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动态作业指导书篇一:作业指导书格式关于作业指导书编制的几点意见作业指导书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某个部门内部或某个岗位的作业活动的文件,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化。
对这类文件有不同的具体名称,如工艺规程、工作指令、操作规程等。
一、作业指导书的作用1、作业指导书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2、作业指导书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二、作业指导书的种类1、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2、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1、“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1)。
2、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
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
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各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
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
……(GB/T19004-ISO9004——10.1.1)。
3、“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5)。
四、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与步骤1、内容应满足(1)5W1H原则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a.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b.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c.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d.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e.When:什么时候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登记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管理,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安全意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包括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特种设备维修人员等。
三、培训登记管理流程1. 培训计划编制企业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信息,并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2. 培训需求调查企业应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了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和意愿。
调查结果应纳入培训计划的编制。
3. 培训组织与实施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组织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内部培训师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应与特种设备的操作、维修和安全相关,培训形式包括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培训结束后,应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4. 培训记录登记培训组织单位应对参加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管理。
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日期、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等信息。
培训记录应按规定时间归档保存。
5. 培训证书发放特种作业人员完成培训后,培训组织单位应发放培训证书。
培训证书内容包括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机构等信息。
培训证书应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或安全监管部门审核签字。
6. 培训结果统计分析企业应定期统计分析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包括参训人数、培训项目完成情况等,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四、责任与义务1. 企业责任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培训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企业应配备专职培训师或委派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企业应提供培训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
2. 培训师责任培训师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地传授培训内容。
培训师应认真组织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效果。
3. 特种作业人员责任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参加培训,并全程参与培训活动。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要求学习、掌握培训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作业批改登记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作业批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批改工作。
三、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确保作业内容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作业量,避免过多机械性、重复性作业。
3. 鼓励教师布置实践性、创新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作业批改1. 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确保作业批改质量。
2. 批改作业时,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给出明确的评价,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态度和质量,对完成好的作业给予表扬,对完成质量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4. 教师应定期分析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实验解决。
五、作业订正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订正,确保订正后的作业符合要求。
2. 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订正的作业,对仍然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指导和辅导。
3. 学生累计三次未按时完成订正作业的,教师应进行预警,并督促学生尽快完成。
4. 学生累计三次未完成订正作业的,取消其本门课程的实践考试资格。
六、作业成绩记录1. 作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2. 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质量,客观、公正地评定成绩。
3. 作业成绩记录应详细、清晰,便于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作业批改登记1. 教师应建立作业批改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作业的布置、批改、订正和成绩评定情况。
2. 登记本应包括作业题目、布置时间、批改时间、学生姓名、成绩评定、存在问题等内容。
3. 教师应定期对登记本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八、制度落实与监督1. 教师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作业批改工作规范、高效进行。
2.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作业批改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定期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