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9.69 KB
- 文档页数:6
芙蓉苑设计说明书一、规划项目基础信息概况芙蓉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慈恩东路以东,芙蓉中路以北,东临大唐芙蓉园,芙蓉苑占地面积14.6公顷。
它以中心圆形花坛为中心,周围布置以绿地,北面有一个人工湖,人工湖周围用花架廊围成的一个走廊,走廊中布置石凳,以供小区人们休息,走廊拐角布置四个不同形状的亭子,极具风格。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有以下书籍为参考文献,结合该地基本情况和基础资料,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
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和房屋建筑部分;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3.规划设计中的社会调查方法和实践;4.城市规划与设计;5.城市规划原理。
三、设计理念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
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
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
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构想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此,我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是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类的正常需求。
安置房景观规划设计说明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对于房屋周边的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以营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从景观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景观规划设计目标1.创造宜居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安全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2.丰富空间层次:通过设计不同的景观元素和空间层次,在视觉上增加居住区的层次感和美感。
3.提高社区凝聚力:通过打造美丽的景观环境,增加居民的互动机会,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社区凝聚力。
4.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通过规划合理的植被和绿化带,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
二、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适应周边环境:根据安置房周边的区域特点和文化背景,合理选择景观元素和设计风格,使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相呼应。
2.人性化设计: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规划景观空间的布局,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3.多样化的景观元素:结合空间尺度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被、水体、石质、雕塑等景观元素,增加景观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4.可持续发展:注重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可持续性,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节约水源等手段,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景观规划设计方法1.实地勘测与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安置房周边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相关信息,为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需求调研: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居民对景观的需求和期望,为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3.规划方案设计:根据实地勘测和需求调研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景观规划方案,包括景观元素的配置、空间布局、绿化设计等内容。
4.可行性分析:对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包括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5.施工与管理:根据规划方案,组织施工和管理,确保景观规划设计的顺利实施。
四、景观规划设计内容1.道路和人行系统设计:合理规划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人行系统,确保交通的便利和安全。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简短
1.植被布局:合理选择各种植物,包括花草树木等,以打造一个绿意
盎然的空间。
植被的布局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兼顾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
2.空间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将公园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休闲区、游乐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在布局中保留一
些开放空间,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区。
3.设施设置:根据公园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设计合理的设施,如长凳、亭子、游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不仅能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遮阳空间,还
能为游客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4.照明设计:在公园内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同时,照明设计也要注重安全性,确保游客在夜晚的公园活动中能够看清
周围环境。
总之,公园景观设计旨在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空间,使游客能够享
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休闲的时光。
通过植被布局、空间布局、设施设置和照
明设计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希望能为游客呈现一个和谐、宜人的公园环境。
景观设计说明的范文景观设计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那么景观设计怎样写好说明?今天店铺分享了景观设计说明的范文,供你参考。
“边城水恋”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范文一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成温邛公路南侧,距成都市区行车距离15分钟,紧邻温江县城。
项目占地66000平方米,三面环水,40米宽的江安河环绕地块西面和南面缓缓流过。
具有较好的先天景观资源。
楼盘开发思路定位为“水岸度假休闲住宅”。
二、设计总体思路结合项目的先天资源条件及楼盘的开发思路,本项目园林设计主题为:“川蜀桃花源、迷情浅水湾”结合楼盘的“水岸休闲度假住宅”理念,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思路,将小区六万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休闲水景园林。
在此基础上挖掘“富有湘西地域风情与民族民俗风味的”元素,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园林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景观的均好性,作为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重点是扩大水系的延伸范围,达到每一个组团、每一个景点都有水景,每个住户下楼即有水可看、有水可玩。
2、控制水面面积,缩小湖面及大型水景的体量,景观以小巧、别致为主要特色。
3、注重水景的多样化,使不同风格的水景遍布整个小区,以营造小区丰富的水景园林特色。
4、增强水景的可参与性,使住户可以直接亲水,而不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时注重亲水的安全性。
5、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和主要水系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小区。
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以水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区景观特色。
7、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
三、设计总体布局本方案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
小庭院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共3篇)咱这个小庭院的设计啊,那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呢。
一、设计理念。
咱就想打造一个让人一进来就觉得放松、惬意,像个世外桃源似的小天地。
所以呢,就以自然、舒适为主要的理念。
把那种城市的喧嚣啊,都给隔绝在外,让主人一走进这个小庭院,就仿佛进入了自己的小世界。
二、功能分区。
1. 休闲区。
这个区域可是庭院的核心呢。
咱放了一套超舒服的户外桌椅,桌椅的材质是那种木质的,摸起来就很有质感。
在这儿啊,主人可以在午后喝喝茶,看看书,或者和朋友唠唠嗑。
旁边还种了一棵大树,夏天的时候,这大树的枝叶就像一把天然的大伞,遮得下面凉飕飕的,可舒服了。
2. 绿植区。
那肯定得有一大片绿植啊。
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有娇艳的月季花,每次开花的时候那花朵老大了,颜色还特别鲜艳,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喊着“我最美”。
还有一些多肉植物,肉嘟嘟的,看着就可爱,感觉像是一群小胖子在晒太阳。
这里面还有一些香草植物,像薄荷啥的,偶尔摘几片叶子泡个茶,清凉又爽口。
3. 小水景区。
水景可是给这个庭院添了不少灵动性呢。
咱做了一个小小的流水池,水从一个小假山上流下来,滴答滴答的,就像一首小夜曲。
池子里还养了几条小鱼,那些小鱼可机灵了,在水里游来游去,就像一个个小逗号在水里穿梭。
三、材料选择。
地面呢,用的是那种复古的石板砖,一块一块地铺着,走在上面感觉特别踏实。
围墙上呢,挂了一些木质的栅栏,一方面增加了庭院的私密性,另一方面看起来也很有田园风。
在休闲区的桌椅旁边,还铺了一块毛茸茸的小地毯,虽然是户外的,但脚踩上去可软乎了,冬天的时候坐在这儿也不会觉得冷。
四、植物搭配。
植物搭配可是个技术活。
咱是按照不同的季节来搭配的,这样就保证了这个庭院一年四季都有花看。
春天有樱花、桃花,一开花满院子都是粉粉嫩嫩的,就像个小仙女的住所。
夏天除了前面说的月季花,还有一些紫薇花,那花开得一串串的,就像紫色的小铃铛。
秋天呢,有菊花,各种颜色的菊花凑在一起,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公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休闲娱乐起着重要作用。
本规划设计旨在创建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丰富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规划目标1.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突出其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
3.保持与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与周边环境相衔接,形成景观带。
4.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三、设计内容1.基础设施规划2.景观布局规划公园的景观将以自然为主题,包括湖泊、花坛、林荫道、草坪等。
湖泊将成为公园的核心景观,通过人工开挖和植被修建,形成优美的水域景观。
花坛将分布在公园的主要道路两侧,通过不同的花卉搭配和布局,创造出四季花园的效果。
林荫道和草坪将提供人们休闲散步和娱乐的场所。
3.娱乐设施规划公园将设置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
儿童游乐设施将设置在公园的一侧,包括秋千、蹦床、溜滑梯等,给孩子们提供游玩的空间。
成人的娱乐设施将包括健身器材、公共广场等,为居民提供运动和社交的场所。
4.生态环境规划公园景观的设计将注重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通过种植不同的植被,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提供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
在湖泊边设置植物过滤带,改善水质,维护湖泊生态平衡。
此外,还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提倡环保理念。
四、设计原则1.自然原则:公园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持原有植被和地貌特色,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人文原则:公园设计要注重人文因素,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展示地方特色文化。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安全原则:公园设计要注重安全性,设置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防滑设施,并保证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性。
小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写一、设计理念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
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
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
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
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
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
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结构分析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
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园林设计说明怎么写先点主题——在本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一轴两中心——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以营造良好生态为中心。
3..本方案充分结合场地特征,合理利用高差,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结合功能分布活动场地,道路,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充分利用植物营造不同体验空间。
道路系统:充分结合场地现状,功能分布,合理规划设计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在力求交通流畅,分级明确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功能分区:充分考虑适用人群需要,合理规划文化娱乐区,儿童娱乐区,康体活动区,滨水娱乐区,生态体验区,密林散步区,分布合理完善。
4.本方案功能分布合理,空间主次分明,道路等级明确。
先给你这个模板你自己根据你自己的设计往里面添加吧。
自己在说上几句空大上的话。
园林设计说明怎么写?谁能说说看?中式风格庭院设计说明1、中式风格庭院设计特点:中国传统景观设计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追求含蓄。
2、中式风格庭院设计风格特征:典型的中式园林风格特征,设计手法往往是在传统苏州园林或岭南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取舍融合,呈现出一种曲折转合中亭台廊榭的巧妙映衬,溪山环绕中山石林荫的趣味渲染的中式园林效果3、中式风格庭院设计效果: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此外,在造园上还常用“小中见大”的手法,采用障景、借景、仰视、延长和增加园林起伏等方法,利用大小、高低、曲直、虚实等对比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
4、中式风格庭院设计意义:充满象征意味的山水是庭院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然后才是建筑风格和花草树木。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怎么写先看看这个吧,主要还是在于你想怎样设计和开发那块地,种植设计说明书:种植设计说明作为种植设计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详细论述植物种植施工的要求。
应根据具体项目编写。
种植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述种植设计构思和苗木总体质量要求。
小区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要求1.1目标: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增加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1.2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创造与谐与美。
1.3设计原则:统一规划,分区分类,科学安排。
二、设计内容2.1外立面设计小区的外立面设计是居民首先接触到的部分,因此需要注重创新和艺术性。
设计以简洁、大气、现代为主题,采用中性色调,使整个小区外立面干净、明亮,营造出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2.2绿化设计小区绿化是突出小区环保和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健康和文化需求。
对小区绿地进行科学规划,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布局的合理性,如选择适宜小区气候条件的常绿树种,并结合季节性花草搭配形成四季有景。
同时,设计将合理规划步道和活动区,提供休闲场所供居民使用。
2.3水系设计小区水系设计是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增加小区居住者的心灵愉悦感。
设计考虑引入小区水景并合理规划,增加小区水景视觉效果,如设置人工湖、小型喷泉等。
同时,考虑水源问题,避免浪费。
2.4儿童活动区设计小区儿童活动区是小区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需提供儿童的安全与娱乐空间。
设计合理布局儿童游乐设施,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相应的游乐设备,如滑梯、秋千、蹦床等。
此外,设计还应考虑到儿童的安全问题,设置防护措施,如安全围栏和软地坪。
2.5健身区设计小区健身区是提供居民身体健康的场所,设计应注重人们的运动兴趣和健康需求。
设计合理布局健身器材,如有氧器械、力量器械以及伸展等设备,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健身选择。
同时,设计还应考虑到场地的安全性和通风透气性。
2.6道路设计小区道路设计是为了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设计要求考虑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设置合理的车道、人行道和交通标志,如交通指示牌、交通标线等,确保小区内的交通有序。
2.7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为了提供夜间的亮度和安全感。
设计要求考虑到照明设施的选取和布局,保证整个小区的亮度和均匀度。
绿化景观设计说明范例背景介绍:设计目标:1.美化环境: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为公园创造一个美丽、宜人的环境。
2.改善生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且对环境友好的植物,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3.提供休闲空间: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席位、步道和小广场,为市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计内容:1.植物选择和布置: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选择耐寒、耐旱、抗污染的植物进行种植。
在公园入口和主要景点周围设置观赏植物,如花坛和花境,增加景观效果。
在公园的中央区域设置树木,形成林荫道和草坪,提供遮阳和休息的场所。
2.路径和步道规划:在公园内设置主要的步道,并配以适当的标示和导向。
步道可以通往公园的各个景点,如湖泊、溪流、花园等。
在步道两旁可以设置景观席位和树木,为游客提供休息和遮阳的场所。
3.小广场和休闲设施:在公园的不同区域设置几个小型广场,比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和文化活动区。
每个广场均有相应的休闲设施,如长椅、健身器材和亭子等,满足市民不同的休闲需求。
4.草坪和花坛管理:在公园的开放区域种植草坪,并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
同时,在公园的合适位置设置花坛,栽种各种季节花卉,增加景观的色彩和气氛。
5.灯光和水景设计:在公园的主要景点周围设置适当的灯光,增加夜间游览的效果。
在公园的湖泊或溪流中设置喷泉或瀑布等水景,提供视觉上的享受。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希望达到以下预期效果:1.公园环境美化、生态改善:市民在公园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绿色植物的氛围。
2.提供多样化的休闲空间:市民可以在公园中进行散步、慢跑、健身等活动,还可以在广场上享受阳光和美食,增加生活乐趣。
3.打造人文景观:通过公园中设置的小广场和文化活动区,举办各种晚会和文艺演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总结: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生态和休闲空间。
绿化景观设计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描述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功能定位等。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说明项目的背景和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
二、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宏观目标是指整体规划的目标,如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游客吸引力等;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如合理设置景观节点、提高亲水体验等。
三、设计原则制定明确的设计原则,以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
常见的设计原则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人文关怀、注重节约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等。
四、空间组织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
包括景点布局、通道设置、景观节点选取等。
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流线,保证景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留白的合理性。
五、植被配置根据项目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配置。
植被的选择需要兼顾美观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在植被配置中,可以考虑引入当地特色植物,增加景观的地域特色。
六、景观细部设计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细部设计。
比如,针对景观节点的设计,可以考虑设置座椅、花坛、雕塑等元素,以提供观赏的舒适性;对于通道设计,可以考虑使用石材、木材、花坛等元素,以提供愉悦的步行体验。
七、水体规划如果项目中包含水体,需要进行合理的水体规划。
水体的规划可以包括湖泊、喷泉、小溪等,通过水体的设置,可以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魅力和活力。
八、照明设计在夜晚,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增加安全性和吸引力。
照明的设计要考虑照明的形式和灯光的色彩,以及与整体规划的协调性。
九、管理与维护制定管理与维护计划,保证规划设计的长期效果。
管理与维护包括景观绿化的养护、设施的维修和场地的保洁等方面。
居民小区绿化景观规划说明一、规划区的位置、范围及现状安居工程小区位于城区西南,牛尾巴山以北,北邻南外环路,东靠城市干道历山路,西邻界青公路,小区总用地XX.X 公顷。
规划范围内现状基本为农田、南侧近山处有水塘洼地、规划考虑保留,小区南侧的炸药库为老库,已废弃。
西侧加油站近期搬迁。
规划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XXX.X米,最低海拔 XXX.X米。
二、规划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划导则》3、《沂南县城总体规划》4、县建委及开发公司提供的规划设计要求三、规划指导思想1、力求将安居小区规划成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导向性,具有良好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
2、充分利用小区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小区环境既相对完整,又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舒适、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3、坚持小区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住宅组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并为住户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5、强化现代意识,开辟足够的交通空间,满足动、静、态交通要求。
6、按照试点小区的要求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扩大小区建设的技含量,使住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总之,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四、规划布局1、规划结构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
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X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明月湖小区湖边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书一、概况明月湖位于明月湖小区入门口,这里水面宽阔,但是坡度过陡,不利于人们的游玩,只的湖角一个坡地可供人们休闲、娱乐。
二、设计原则1、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突出小区“人与自然”主题,充分展现明月湖小区的区域风光,区域文化,园林艺术,花卉园艺的独特风貌。
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建筑与园林小品力求体量精巧,内涵丰富,造景优美,时代性很强,以景观灯、中式亭、园桥、假山为主,配以铺地、湖中岛、景石、码头等小品,以充分体现中、西方园林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使景园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小区广场特色。
2、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展现具有湖南区域特点的植物材料。
选择具有一定适应性和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草灌木,有机地组合、合理地搭配,并形成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景色独特的植物组群。
3、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遵循“因地制宜”的造园思想,本着因形就势,因高就低的原则,力图在极有限的园地内,创造一个自然得体,环境优雅,同时反明月湖小区地域风格和独特的景观空间。
4、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保留明月湖小区园内的原有樟树、金钟花等植物;还有明月湖的湖岸保留,但是由于湖岸过于陡,应该对其改造,向下设有1.5米左右宽的台阶,在其1.5米左右宽的台阶内种植树木并配有坐凳,人即可以游玩又可以使人有安全感,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又得到了经济实惠。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总述园林位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图书馆前,总面积约110200m2左右,,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10~15%,绿化面积约占65~75%左右.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小雕塑、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
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
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
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园路的宽度为1.5~2米。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一、绿地基本情况●地形地貌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
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环境分析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
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
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现状分析1)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废的感觉。
4)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二、景观设计原则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
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
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三、景观规划说明●园路分析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
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功能区划分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
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园林小品●园路铺装●植物配植分析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
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小花园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实用5篇)(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
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
城市中的小游园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
同时园景也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
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①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园林中的死角转化为活角等。
②空间层次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③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4)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
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境气氛相协调。
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
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7)动静分区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
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湘阴郭嵩熹广场设计2 建设单位:湘阴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3 建设地点: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4 建设用地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1111二设计依据1 招标文件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4 已获甲方通过的《湘阴县郭嵩熹广场设计方案》等相关文件5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地形图三设计范围和深度1 设计范围设计红线范围内景观设计,总建设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2 设计深度根据合同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包括:总图、景观、建筑、小品、绿化、结构、给排水、强电等工种的初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一区位湘阴县郭嵩熹广场选址于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基地北侧紧邻东西主干路新世纪大道;东临南北主干路芙蓉大道,直通规划火车站;南侧冬茅路;西侧嵩焘路,处于县城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展示湘阴精神和城区形象的窗口作用。
地块周边以居住建筑为主,混合商业功能,并兼有政府,教育机构及交通枢纽,人群相对密集,组成多样。
二现状场地总面积约为6公顷,东西向长220米,南北向长280米。
整个场地基本为规则矩形,呈北高南低趋势,平均高差4-5米。
地势呈中间高起、两侧低洼之态。
场地内树木繁茂,草木丛生,池塘秀丽;东侧有少量民居成组成团。
优质资源:较为清洁的水体场地原有植被三定位该广场将以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为主题,突出市民的参与性。
文化休闲应以突出地域原生态的文明——草根文化为特色,反映生活气息,体现文化源于生活的本质,更体现政府“施政为民,以民为本”的亲民性。
四设计概念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原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文化精髓以人为本:为当地居民提供宜人舒适的户内外休闲娱乐空间,重视居民的使用感生态低碳:合理绿化,充分利用本土建材和植物,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五总体设计1 总体功能结构布局郭嵩熹广场主要分为中心广场区,运动健身区,休闲文化区三个大区。
2 竖向设计设计尊重基地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以尽量少动土方为最大设计原则。
广场区地形最高点标高在45.5米左右,最低点标高在40.5米左右,相对高差5米左右。
由于绿地面积较大,为增加景观趣味性和种植的层次感,对竖向做微地形塑造。
场地的标高变化和排水方向的设计基本上将地表水排向四周的道路,进入道路上的排水管沟。
建筑设计时在建筑散水外侧设有排水沟,草地中的部分雨水可排入此排水沟。
地形塑造时,表面至少覆盖50cm 厚过筛后的种植土,以利于植物生长。
3 交通规划场地内交通道路分为园区主路(3m),园区休闲慢步道(3m),园区小路(1m)。
其中园区主路主要串联各个节点;园区休闲漫步道绕场地一圈,穿梭于草地林荫间;园区小路主要为快速便捷道,便于行人从人行道进入场地内健身休闲等。
4 生态设计整体原则4.1 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和规划: 有若干个组成部分,每个原则互相关联,体现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应用原则。
4.2 雨水体系:最大化建筑的雨水收集结构,以收集更多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和厕所用水。
4.3 固体材料:道路铺装采用透水材料,以增加对地表水对地下的渗透。
全区景观材料尽量回收利用原场地材料,如原有毛石挡墙的废料可利用到新设计的文化景墙中。
六分区设计1 中心广场区该景观分区位于场地中心区域,正对政府大院。
设计注重城市轴线的视觉感受,以干净、整洁、大气的铺装结合树阵引导视线,分隔空间。
该区分级设置台阶,以此逐步消化场地内高差,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合理设置无障碍通道。
2 运动健身区该景观分区设有一体育馆和大量运动场地,给市民提供不同的活动健身场地。
同时该区域还设有体育文化景墙,给市民提供科普教育的场地。
休闲慢步道穿梭于草坡林荫间,人们在此呼吸清新空气,体验自然生态景观。
3 休闲文化区该景观分区设有溜冰场、儿童活动场地、林下活动场地等供人们休闲活动娱乐。
湘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造就了首任中国驻英法公使郭嵩焘等一大批先哲时贤。
孕育了极具湖湘文化底蕴的“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的湘阴精神。
因此设计了郭嵩熹亭和湘阴文化景墙,以此来纪念和宣扬湘阴文化。
在原有基础上设置趣味性体验路径和景观疏林草坪,供人们休息观景。
七主要设计材料1 主要景观小品:设计范围内主要景观小品有特色座椅、树池、特色雕塑、特色景墙、景亭、标识牌、垃圾箱等等,这些小品对于完善和发挥景观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景墙材质为文化石贴面,花池、树池采用砖砌,外侧贴青色片岩、花岗岩面材。
为节约投资和保证统一效果,建议部分采用购买成品的方法,减少现场制作,具体样式可以由甲方、设计方商议确定。
2 铺装设计:铺装色彩、用材上整体统一,通过同种铺装材料的不同拼接形式来区别空间,与空间划分相协调。
广场场地采用芝麻白花岗岩,园路采用灰色透水砖。
3 防水防腐做法:花池、墙体防水采用1:2:5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粉。
所用木制材料全部采用经CAA防腐处理后的材料。
八照明设计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城市设计的总体构架相吻合,体现广场的游览流线,方便市民游览,美化广场环境。
本案照明系统包括,广场照明,园路照明,草坪照明,运动场地照明以及景观小品照明。
灯具系统包括:庭院灯,泛光灯,树灯,埋地灯,高杆灯,球场灯,草坪灯等。
九环境卫生在设计范围内,在重点区域设立厕所,具体是结合体育馆设置。
此外,还将结合人流情况设置废物保洁箱,以尽量确保整个区域的环境卫生。
十安全措施设计中在建筑、电气、种植设置等方面均考虑了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如:在地面高差大于0.75米的地方设防护栏杆;人易接近的地方不设带刺及有刺激气味的植物,等等,尽可能全面的保障人和各类设施的安全。
十一无障碍设计在本次设计中,全部考虑了无障碍设计的要求,设有大量的坡道,能为残疾人的观景提供方便,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种植设计一绿化设计思路通过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地貌的植被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绿地景观的植物种植手法,模拟地带性植物种类组成和复层混交的群落,满足观赏和功能性要求,达到春花烂漫,枝繁叶茂,秋叶浸染的绿化景观效果。
二植被群落分区及主要品种1 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区采用地被结合大树花卉的形式布置。
主要品种:乔木:银杏、香樟、桂花等地被:韭兰、白三叶、丛生福禄考。
四季草花等2 运动健身区运动场地旁边采用规则式阵列种植,休闲草地采用自然乔灌草复层搭配。
该区成片栽植樱花、海棠、玉兰,结合健身步道,提供以纯化为主要观赏特性的运动健身区。
主要品种:乔木:桂花、香樟、榉树、桂花、栾树、杨梅、榆树、二乔玉兰、广玉兰、樱花、垂丝海棠、碧桃、三角枫等灌木:海桐、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春鹃、凤尾竹、月桂、茶花等地被:二月兰、玉龙草、鸢尾等3 休闲文化区该区植物景观以自然式种植为主,设有不同植物空间,其中以合欢疏林草坡为主,辅以不同大小的自然复层群落空间,营造为自然休闲生态氧吧。
主要品种:乔木;合欢、香樟、桂花、二乔玉兰、柚子树、榆树、国槐、榉树、丛生杜英、嫁接油茶、梅花、红枫等灌木:海桐、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春鹃、紫薇、木槿、栀子花、金心黄杨、南天竹、茶梅等地被:韭兰、白三叶、玉龙草、丛生福绿考等三绿化结构域景观特色(一)因地制宜原则a 根据不同地块的场所功能特征,营造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b 考虑植物景观设计应与地形,建筑相结合,场地位于政府大院正前方,与政府广场一脉相承,植物选择应体现刚正质朴的特质。
(二)适地适树原则植物配置多采用当地树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如本乡本土或驯化较好、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
(三)生态多样性a 总体的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式设计b 造景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景观美的同时,注重其生态习性要求,遵循自然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植物群落。
(四)景观可持续原则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随季节、随年龄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在景观的延续性上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绿,有季相变化的持续景观效果。
(五)功能性原则充分利用植物造景、保健和改善环境的功能,营造具有功能性的植物群落。
四分类设计1 道路景观场地通行道:以规则式植物种植,界定空间,采用冠幅开展性树种——桂花,形成围合感,适当遮挡视线。
休闲慢步道:林荫道和沿路花灌木等,形成幽静的氛围。
花道:道路两侧有樱花、垂丝海棠、碧桃等植物,特色鲜明。
2 建筑广场景观中心广场:树阵结合草地+花卉的形式体验迎宾感和指向性。
以不同体量和不同种类的树阵来分隔空间,处理空间节奏。
主要中心广场采用树形优美的树种,以树阵景观打造软性雕塑景观。
特色景观点:1 建筑周边功能性节点:结合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植物的变焦处理及休憩场地的环境塑造。
主要提供遮阴和塑造环境氛围的作用。
2 休憩场地:采用精细化组团的人工群落种植方式,打造舒适场所并分隔空间和视线。
五苗木规格指标1 具体苗木品种见苗木表。
其中:(1)高度:为苗木种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要求乔木保留顶端生长点,4个分枝以上;要求自然形状的树种要保留其完整的冠幅。
表中所列示的花木高度范围内,应每种高度都有,并结合植物造景进行高低错落搭配。
行道树高差不大于50cm,且枝下高度差小于20cm,树干要挺直。
分枝要求4个分支以上,胸径要符合设计要求,大小差小于2cm,力求列植后整齐划一。
(2)胸径:指种植乔木高度离地面1.1m处的直径,种植时最小不能小于下限。
(3)丛生树胸径:指丛生乔木丛生树干中最小树干1.1m处的胸径。
(4)地径:指不适合用胸径或丛生树胸径计量时,乔灌木离地面高度30c处的胸径。
(5)冠幅: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冠幅。
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子丰满部分,只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范围内,乔木也尽量多留些枝叶。
在保证花木能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花木原有冠幅,以利于绿化尽快成效。
2 苗木质量要求:(1)所有花草树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和虫眼,根须发达。
(2)所有苗木的冠型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
(3)严格按设计规格选苗,花灌木尽量选用容器苗,地苗尽量用假植苗,应保证土球完整,包装结实牢靠。
(4)乔木锯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
正常截口应用蜡或漆封盖。
(5)开花乔木、主景树在种植时必须保持原有自然生长冠型。
(6)容器苗(袋苗),不能以裸根苗种植,以保证尽快见效和迅速恢复生长。
(7)所有茎或树干应有较好的形态,稳固且根系良好。
可在种植池中自行稳固支撑。
(8)草坪应是图纸中指定的种类。
应无杂草、杂质、虫害、病害。
草地应有均匀绿色与密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皮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