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连杆设计论文

发动机连杆设计论文

发动机连杆设计论文
发动机连杆设计论文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的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小体积、大功率、低油耗”的高性能发动机对连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1)作为高速运动件重量要轻,减小惯性力,降低能耗和噪声;

(2)强度、刚度要高,并且要有较高的韧性;

(3)连杆比要大,连杆要短。

这就意味着对连杆的设计和加工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一,杆身有足够的刚度可以预防工作时发生弯曲变形;其二,连杆的大端和连杆盖有足够的刚度,以防大端变形时连杆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应力和大端失圆,使轴承润滑破坏。同时,还要求连杆组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

汽车发动机连杆设计

濮永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升本 2011春季117863210038

一、连杆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1、连杆的毛坯材料发展状况

在毛坯材料方面,国内传统工艺连杆毛坯材料一般采用42CrMo 、35CrMo 、40MnVB、45CrMnB、40Cr 、45 、40CrMnB S40C等调质钢和S43CVS1 (进口) 35MnV、40MnS等非调质钢。1984~1994年期间,康明斯生产线用调质钢毛坯40MnBH(GB5216-85),1995年全面转用非调质钢材料毛坯38MnV。而德国发动机系统和零部件专家马勒(MahleGMbH)公司先后推出C70S6BY钢、36MnVS4BY钢、70MnVS4BY钢等。

2、连杆的加工工艺发展情况

在加工工艺方面,国内外连杆生产方式大致有:锻造、铸造、粉末冶金等,传统锻造有将连杆体和盖分开锻造、连杆体和连杆盖的整体锻造两种。60年代中期粉末热锻技术开始发展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粉末冶金注射成型(PIM)得到应用,大多数连杆制造中使用的中碳钢和低合金钢逐步由新钢种和粉末冶金的锻造材料所代替。

在连杆体与连杆盖分离工艺方面,国内外连杆的加工工艺大部分采取的方法有锯断、铣断等工艺;最新工艺是使用断裂分开,即胀断工艺(或者裂解工艺),该工艺是用切口(或用机械方法或用激光束制造预裂纹) 断裂,使大端连杆盖从连杆体移去。国内部分汽车工业制造厂及设备制造厂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等公司都采用了该技术。

连杆属于典型的“杂件”类零件,不但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生产批量大,连杆的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质量。本设计详细介绍了连杆的加工方法的拟订和确立,并对连杆加工工序进行设计。从零件加工工艺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二、连杆的结构特点

图2-1 连杆的结构图

连杆由连杆及连杆盖两部分组成。连杆体与连杆盖上的大头孔用螺母和螺栓与曲轴装配在一起。如图2-1 175Ⅱ型柴油机连杆的大头孔内装有薄壁金属轴瓦。轴瓦以刚质为母体,其内表面浇有一层耐磨合金。在连杆体大头和连杆盖之间有一组垫片,可以用来补偿轴瓦的磨损。连杆小头有活塞销于活塞连接。小头孔内压入青铜衬套,一减少小头孔与活塞销的磨损,同时便于在磨损后进行修理和更换。

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中的气体,工作中承受着急剧变化的动载荷。

三.连杆的技术要求

3.1连杆的小头孔的尺寸公差不低于IT7,表面粗糙度Ra<0.80um,圆柱度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

3.2连杆大头孔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8μm;圆柱度公差等级不低于6级。

3.3连杆小头孔对大头孔轴线的平行度:在大、小头孔轴所决定的平面的平行方向上,平行度公差值不应大于100:0.03;垂直于上述平面的方向上,平行度公

差应不大于100:0.06。

3.4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的极限偏差通常为±0.05mm;连杆大头两端面对连杆大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不低于8级。两端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25um。

3.5在前面已经说过,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急剧的动载荷的作用。这一动载荷又传递到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两个螺栓及螺母上。因此除了对螺栓及螺母要提出高的技术要求外,对于安装这两个动力螺栓孔及端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定:螺栓孔按IT8级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6.3μm加工;

3.6在连杆受动载荷时,对口面的歪斜使连杆盖及连杆体沿着剖分面产生相对错位,影响到曲轴的连杆轴颈和轴瓦结合不良,从而产生不均匀磨损。结合面的平行度将影响到连杆体、连杆盖和垫片贴合的紧密程度,因而也影响到螺栓的受力情况和曲轴、轴瓦的磨损。对于本连杆,要求结合面的平面度的公差为0.025 mm。四.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1.连杆在工作中承受多向交变载荷的作用,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因此,连杆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碳钢和合金钢;如45钢、55钢、40Cr、40CrMnB等。近年来也有采用球墨铸铁的,粉末冶金零件的尺寸精度高,材料损耗少,成本低。随着粉末冶金锻造工艺的出现和应用,使粉末冶金件的密度和强度大为提高。因此,采用粉末冶金的办法制造连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制造方法。

2.连杆毛坯制造方法的选

择,主要根据生产类型、材

料的工艺性(可塑性,可锻

性)及零件对材料的组织性

能要求,零件的形状及其外

形尺寸,毛坯车间现有生产

条件及采用先进的毛坯制

造方法的可能性来确定毛

坯的制造方法。根据生产纲

领为大量生产,连杆多用模锻制造毛坯。连杆模锻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体和盖分开锻造,另一种是将体和盖锻成—体。整体锻造的毛坯,需要在以后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其切开,为保证切开后粗镗孔余量的均匀,最好将整体连杆大头孔锻成

椭圆形。相对于分体锻造而言,整体锻造存在所需锻造设备动力大和金属纤维被切断等问题,但由于整体锻造的连杆毛坯具有材料损耗少、锻造工时少、模具少等优点,故用得越来越多,成为连杆毛坯的一种主要形式。总之,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的选择应使零件总的生产成本降低,性能提高。

目前我国有些生产连杆的工厂,采用了连杆辊锻工艺。图(1-2)为连杆辊锻示意图.毛坯加热后,通过上锻辊模具2和下锻辊模具4的型槽,毛坏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形状。用辊锻法生产的连杆锻件,在表面质量、内部金属组织、金属纤维方向以及机械强度等方面都可达到模锻水平,并且设备简单,劳动条件好,生产率较高,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应用。辊锻需经多次逐渐成形。

五、连杆的加工工艺过程

连杆的尺寸精度、加工表面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但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这就给连杆的机械加工带来了很多困难,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孔作为主要基面,并用大头处指定一侧的外圆面作为另一基面。端面的面积大,定位比较稳定;用小头孔定位可直接控制大小头孔的中心距,并可达到基准统一,减少定位误差。在安装工件时,注意将成套编号标记的一面不与夹具的定位元件接触。在精镗小头孔时也用小头孔及衬套孔作为基面,这时将定位销做成活动的。当连杆用小头孔及衬套孔定位并夹紧后,从小头孔中抽出假销,进行加工。

六、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工艺过程的安排

在连杆加工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加工精度:

(1)连杆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2)连杆是模锻件,孔的加工余量大,切削时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内应力的重新分布;

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工。这样,粗加工生产的变形就可以在半精加工中得到修正;半精加工中生产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得到修正,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各主要表面的工序安排如下:

(1)两端面:粗铣、粗磨、半精磨、精磨;

(2)小头孔:钻孔、扩孔、拉孔、精镗,压入衬套后再精镗;

(3)大头孔:粗镗、半精镗、精镗;

(4)螺栓孔:钻孔、扩孔、铰孔。

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则视需要和可能安排在工艺过程的中间或后面。

1、连杆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

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端面、连杆盖与连杆体的接合面和连杆螺栓孔;次要加工表面为油孔、锁口槽等。此外,还有检验、清洗、去毛刺等工序。

大头孔的加工顺序一般为:大头孔的加工顺序一般为:粗镗—半精镗—金刚镗—珩磨。为了保证主要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的要求,连杆在机械机械加工时,粗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分阶段进行。

由于连杆刚度较差,在确定夹紧力的作用点时,应使连杆在夹紧力与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最小。有时,为了减小变形和消除内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增加了一些辅助工序,如在金刚镗大头孔之前,将连接连杆盖与连杆体的螺栓松开,使大头孔在粗加工后产生的变形,而在精镗工序中消除。在连续式拉床组成的连杆拉削自动线上,也采取松开连杆的方法,使其变形后再在下一工序中得到修正。

根据连杆的结构特点及机械加工的要求,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大致可归纳为:加工大、小头端面;加工基准孔(小头孔)和工艺凸台;粗、半精加工主要表面(包括大头孔、接合面及螺栓孔等);把连杆盖和连杆体装配在一起;精加工连杆总成;校正连杆总重量;对大、小头孔进行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在进行大量的工艺分析之后,制定出大批大量生产连杆的加工工艺路线:(1)锻造

(2)铣两平面

(3)粗磨两平面

(4)退磁

(5)钻扩小头孔

(6)锪小头孔口倒角

(7)拉小头孔

(8)粗镗大头孔

(9)车大头外圆

(10)打成套编号

(11)粗铣螺栓孔平面

(12)精铣螺栓孔平面

(13)钻扩铰两螺栓孔

(14)中间检验

(15)半精磨两平面

(16)退磁

(17)半精镗大头孔

(18)精镗小头孔

(19)中间检测

(20)钻小头油孔

(21)去毛刺

(22)压入衬套

(23)铣开

(24)去全部毛刺

(25)螺栓孔口的倒角

(26)钻连杆盖定位销孔(27)钻连杆体定位销孔(28)装配连杆体和连杆盖(29)精磨两平面

(30)精镗衬套孔及大头孔(31)精细镗大头孔

(32)中间检验

(33)车小头两端面及孔口倒角(34)去全部毛刺

(35)清洗

(36)最后检验

七、连杆的检验

连杆的检验分为毛坯的检验和连杆精度检验,其中连杆的加工精度检验有孔的加工精度检验,相互位置精度检验,连杆体盖结合面的精度检验,连杆螺栓孔的精度检验,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1、观察外表缺陷及目测表面粗糙度

检测表面粗糙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比较法,仪器检测法,连杆表面粗糙度选用仪器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分有:光切法、干涉法和感触法。本工序选用感触法,感触法是利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被测表面的Ra值方法。测量时使触针以一定速度划过随被测表面,传感器将触针随被检测表面的微小峰谷的上下移动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传输、放大和积分运算处理后,通过显示器显示Ra值。其测量范围一般为Ra0.01~25μm。

2、连杆大头孔圆柱度的检验

在工件旋转一周过程中,测出一个正截面上最大于最小读数。按上述方法,连续测量几段截面,取各截面内所测得的所有读数中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的一半,作为该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保证在要求精度范围以内。

3、连杆体,连杆上盖对大头孔中心线对称度检验

连杆体盖结合面的精度检验主要是结合处和安装轴瓦用的定位销孔沿大端孔周围方向的偏移。

连杆体和连杆盖的结合面的加工方法较多。检验的方法是靠目测。在结合面上涂红丹粉,经体盖研磨后,检查其贴合面积,观察其表面光洁度,并与检验合格的样件比较来确定产品质量。

4、连杆螺栓孔的精度检验

连杆螺栓孔的精度检验包括以下几面:

⑴ 2-M18×1.6-1螺栓孔的检验。

⑵ 2-M18×1.6-1螺栓孔中心线对螺栓肩面的不垂直度。

⑶φ23对M22×2-1螺栓孔的不同心度。

图2—1

图纸规定螺栓孔的加工必须将连杆体和连杆盖配对进行,不得互换。因而对φ23对M22×2-1螺栓孔的不同心度是依靠在十二工位中央立柱式螺栓孔加工组合机床上精钻螺栓底孔和扩孔的加工精度来保证的。检验方法是在攻制螺纹之前依靠阶梯轴的界限塞规来进行,如图2—1所示。

用带有止端和通端的螺纹塞规对螺栓孔M22×2-1的精度进行综合检验。

对螺栓孔中心线与螺栓肩面的不垂直度检验采用------。量杆的螺纹也是M22×2-1,并做成1:200锥度,罗纹后端尺寸按螺纹的上偏差制作。量杆上圆柱部分及其端面对中心线的跳动量严格控制在±0.005mm以内。利用量块在端面上转动

时,通过百分表便可显示出螺栓肩面对螺栓孔中心线的不垂直度来,其值为百分表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5、连杆大小端孔的平行度和扭曲度检验

在连杆大小端孔中各套入标准管状定为心轴,先将大端孔的心轴调整成水平,用百分表在小端孔心轴100mm长度上进行测量,其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之差即为两孔中心线的不平行度数值。将连杆放成水平位置,调整大端孔心轴成水平,小端孔心轴在100mm长度上的百分表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之差就是大小端孔中心线的扭曲度数值。

结论

毕业设计完后,开始回想设计的经过,体会在设计时自己的付出,回报。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设计的乐趣。这是我的人生生涯第一次设计,从开始选题,到课题的确定,然后手机资料,指导现在毕业设计的完成,我加深了对毕业设计的看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较全面的应用,更是一次自我学习的机会。接着我对毕业设计的过程做个总结。

在通知毕业设计课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选题,选题的原则应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力慎重选题,以免在以后的设计中因课题难度大而造成过大的压力。第二步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应对其做好笔记,对不了解的部分予以记录,及时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这可帮助设计者学到一些目前的现状,资料是保证设计的依据,应认真细心。第三步通过对收集资料的认识,分析题目都要应用哪些加工方式,并建立起大体工艺过程,然后对每一步作个详细的叙述,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漫长的,应耐心对待。第四选择加工时所需的加工设备及夹具、刀具等,是否要选用专有夹具。

最后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修改,以求达到设计要求。

这就是我的总结,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很多问题,会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怎样处理,但在最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在此我还在心得上有所体会:做毕业设计不仅是对智力、智商的考验,更是发挥知识价值的平台。

我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细心指导,在设计过程中,经过翻阅资料,和老师的交流,使我学到了好多知识,虽然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是可喜的。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增强了我的信心,我会把这种求知精神带进我的生活中。在毕业设计中我的设计存在缺陷,但在设计的同时我学到了好多,这是我无形中的财富,我很欣慰。

参考文献

[1]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2]工程材料,徐自立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黄如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4]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王凡,机械工艺出版社,2008年。

[5]现代机床夹具设计,吴拓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6]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致谢

此次毕业设计得到蒋建强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次毕业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使我对发动机的机构又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动机结构的设计只是又有了新的了解,使我的动手设计能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本人只是不足。本次设计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原谅。

在此我也感谢和我在一起的同学,朋友,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白稳练老师,他在我的工艺方面做了技术指导,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从开始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蒋建强。在毕业设计中,他给予了我学术和指导性的意见。我万分的感谢他给我的宝贵的指导意见和鼓励。

在他们的课堂上,我受益匪浅,得到了不少对我论文有帮助的知识和想法。

我也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一直都很支持我,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最后,很感谢阅读这篇毕业设计(论文)的人们。感谢您们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武汉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学院(系):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班 学生姓名:孙阳 指导教师:刘成国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孙阳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 指导教师:刘成国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加温控制器的改进设计与实现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 研究已有智能温控系统,确定系统改进方案; (2) 设计各子系统电路,完成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整机的设计与实现; (3) 研究改进的控制模式,形成代码,在单片机系统中运行; (4) 翻译与本题目有关的外文文献; (5) 撰写毕业论文。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完成开题报告; (2) 完成电路的设计、系统的联试和整机调式、安装; (3) 测试系统功能,完善系统样机功能; (4) 按要求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的英文文献翻译; (5) 完成不少于12000字数的毕业论文。 必读参考资料: [1] 高峰.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学出版社[M].2009 [2] Zhang Huaguang, He Xiji, Fuzzy auto-adapting control and application[J], The publishing company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297-306,2002. [3] Li Zhuo, Xiao Deyun, He Shizhong, Fuzzy auto-adapting PI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J],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3), 340-345, 1996.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

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检测注意事项

曲柄连杆机构是往复式内燃机中的动力传递系统。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部分。在作功冲程中,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活塞往复运动、由曲轴旋转运动转变为机械能,对外输出动力;在其它冲程中,则依靠曲柄和飞轮的转动惯性、通过连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为下一次作功创造条件。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垫、气缸盖、曲轴箱、汽缸套及油底壳;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组包括:曲轴、飞轮、扭转减振器、平衡轴。 活塞连杆组检测注意事项 1.拆卸注意事项 ①拆卸前应清除外部灰尘,仔细观察并记清各拆卸件的位置和记号。 ②抽出活塞连杆组前,缸套上部的积炭台阶必须刮除,以免损坏活塞和活塞环。 ③取活塞连杆组时,可用木棒直接推出。活塞连杆组抽出后,应立即把连杆盖、瓦片和连杆螺栓按原位装复。 ⑤拆下的活塞环应按顺次放好。气缸垫和纸垫应妥善保管。 检测项目:三间隙,包括两道气环和油环,群部直径,包括两个方向的。记录好使用的工具类型及大小,且记录好测量的数据,写进实训报告。 2.安装注意事项 ①安装前必须将零件清洗干净,检查配合间隙,进行技术鉴定。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零件必须修理或更换。 ②活塞顶部的涡流室凹坑和连杆小端的润滑油孔应同在一方,且必须向上。 ④安装活塞环时,注意不要刮伤活塞和折断活塞环。镀铬环应装在第1道环槽里。第2、3道气环内缘有切槽的,应使切槽向上;外缘有切槽的,应使切槽向下。油环外缘上的倒角应向上。 活塞连杆组在装入气缸前,应在活塞和缸套表面涂一层新鲜机油。装入时,应使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120°,活塞销孔处,避开活塞承受侧压力最大的位置。活塞环装入缸套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铁皮制的夹圈)。 ⑤经过使用的左、右主轴承不准调换,上、下连杆瓦不可错装。连杆瓦压入瓦座后应有一定紧度,并略高于瓦座平面。

连杆设计的详细计算

第四章典型零部件(连杆)的设计 连杆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零件之一,近代中小型高速柴油机,为使发动机结构紧凑,最合适的连杆长度应该是,在保证连杆及相关机件运动时不与其他机件相碰的情况下,选取小的连杆长度,而大缸径的中低速柴油机,为减少侧压力,可适当加长连杆。 连杆的结构并不复杂,且连杆大头、小头尺寸主要取决于曲轴及活塞组的设计。在连杆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连杆中心距以及大、小头的结构形式。。连杆的运动情况和受力状态都比较复杂。在内燃机运转过程中,连杆小头中心与活塞一起作往复运动,承受活塞组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大头中心与曲轴的连杆轴颈一起作往复运动,承受活塞连杆组往复惯性力和不包括连杆大头盖在内的连杆组旋转质量惯性力;杆身作复合平面运动,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拉伸.压缩交变应力,以及压缩载荷和本身摆动惯性力矩所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 为了顺应内燃机高速化趋势,在发展连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方面都必须既有利于提高刚度和疲劳强度,有能减轻质量,缩小尺寸。 对连杆的要求: 1、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可靠耐用; 2、在保证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轻重量,以降低惯性力; 3、尽量缩短长度,以降低发动机的总体尺寸和总重量; 4、大小头轴承工作可靠,耐磨性好; 5、连杆螺栓疲劳强度高,连接可靠。 但由于本设计是改型设计,故良好的继承性也是一个考虑的方面。 4.1连杆材料 结合发动机工作特性,发动机连杆材料应当满足发动机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要求。应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一般选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如45、40Cr等,本设计中发动机为中小功率发动机,故选用一般的45钢材料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要求 一、封面(红色) 论文全部完成经审核后填写 封面、论文正文、任务书、中期检查表、答辩记录表、成绩评定表等表格中的论文题目需与“选题汇总表”保持一致,不得更改。 二、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一律使用A4复印纸 页眉: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无论是做设计或是论文,页眉均照此编排) 毕业论文正文需不少于6000字。 毕业设计正文可写2000-3000字(上不封顶),必须配图(设计图请调整好格式大小),同一设计课题组的正文不能雷同。 1、目录 需含页眉: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采用四号宋体字。如分章节的论文,则目录中每章题目用四号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四号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 目录 第1章XXXX┈┈┈┈┈┈(1) 第1.1节XXXX┈┈┈┈┈(2) 2、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从本页开始编页码) 需含页眉: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下面注明: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署名均采用五号宋体字) 中文摘要、关键词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外文摘要、关键词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 (论文题目无需进行外文翻译) 论文题目下面的格式示例如下: 关于河流的研究 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2008级园林(城市园林) (备注:此段在同一行,居中) 张三 0841404090 指导教师:李四 (备注:此段在同一行,居中) 3、前言 含页眉: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格式要求同“论文正文” 4、论文正文

含页眉: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正文文字内容字型一律采用宋体,标题加黑.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字,正文中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外文内容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 (2)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章节不分大小,均采用小三号字,空行要求均相同。如:第1章***、1.1***、1.1.2***、“参考文献”、“致谢”等标题均为章节) (3)页面设置: 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 页眉1.2cm,页脚1.5cm。页眉设置: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键入“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页脚设置:插入页码,居中。 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 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 5、结论 格式要求同“论文正文” 6、参考文献 (1)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1]。”表示此数据援引自文献1。(2)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的参考标准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①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②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③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④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⑤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⑥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7、致谢 格式要求同“论文正文” 8、附录(符号说明、原始材料等) 格式要求同“论文正文”

汽车发动机连杆螺栓热处理工艺设计分析解析

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40Mn发动机连杆螺栓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部: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 综述了发动机连杆螺栓的工作环境,使用性能,失效形式,连杆螺栓材料的选择,热处理工艺等。主要就连杆螺栓的热处理工艺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连杆螺栓材料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图等资料。分别对球化退火、淬火、回火过程中组织、硬度的的变化做了分析。并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连杆螺栓热处理;等温退火;淬火;回火;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I 前言. (1) 1 连杆螺栓的使用性能 (1) 2 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 (1) 2.1.螺栓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2) 2.2材料的选择 (2) 3 热处理工艺及目的 (3) 3.1退火 (3) 3.2正火 (3) 3.3淬火 (4) 3.4回火 (4) 4 设计说明 (4) 4.1失效形式 (4) 4.2工作要求 (4) 4.3结构钢40M N的化学成分 (5) 4.3.1 主要特性 (5) 4.3.2 材料分析 (5) 4.3.3 力学性能要求 (6) 4.3.4 基于材料的零件设计 (6) 4.5热处理工艺说明 (7) 5 设计方案 (8) 5.1正火 (8) 5.2调质处理 (8) 5.3回火的制定 (9) 6 螺栓的热处理质量检测 (9) 6.1硬度计 (9) 6.2外观检测与金相组织检验 (9) 7 螺栓热处理回火缺陷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0) 参考文献 (11)

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1

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摘要 因为连杆是活塞式发动机和压缩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其大头孔与曲轴连接,小头孔经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其作用是将活塞的气体压力传送给曲轴,又收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中的气体。连杆承受的是冲击动载荷,因此要求连杆质量小,强度高。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按照”先基准后一般”的加工原则。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和两端面,较重要的加工表面为连杆体和盖的结合面及螺栓孔定位面。 由于连杆既是传力零件,又是运动件,不能单靠加大连杆尺寸来提高其承载能力,须综合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在对其设计中我们先对连杆工艺过程分析,联系实际经过对其具体设计的了解进行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及其一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关键词:发动机,连杆,定位基面,工艺设计 2

目录 第一章发动机的概述 (1) 1.1发动机的定义 (1) 1.2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1) 1.3发动机的分类 (2) 1.4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2) 第二章连杆的分析 (3) 2.1连杆的作用 (3) 2.2连杆的结构特点 (3) 2.3连杆的工艺分析 (4) 第三章连杆工艺规程设计 (7) 3.1确定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7) 3.2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 3.4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夹紧方法 (8) 第四章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9) 4.1.工艺过程的安排 (9) 4.2连杆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 (9) 4.3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0) 第五章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2) 3

5.1大头孔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2) 5.2小头孔端面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2) 5.3小头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2) 5.4大头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3) 5.5螺栓孔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3) 5.6小头油孔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3) 5.7连杆盖定位销孔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4) 5.8小头油孔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4) 5.9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 (14) 5.10工艺卡片的制订 (15) 谢辞 (29) 参考资料 (30) 附录 (31) 4

江苏大学毕业设计及论文基本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1、英文文献翻译,文献的原文由老师提供,要求对英文文献中的题目、摘要、正文、图表 名称进行原意翻译,文献中的作者、公式、图表以及参考文献不需要翻译。翻译时不可通过翻译工具进行全文翻译,仅能使用翻译工具进行初步翻译再针对原文意思进行修改,必须保证译文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准确性。建议:通读全文,了解一定意思之后再进行翻译,专业词汇无法准确翻译,推荐使用CNKI翻译助手,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778330044.html,/。 2、综述或读书笔记:即经过广泛阅读毕业设计相关资料、书籍和文献之后,针对毕业设计 内容的背景、发展现状、主要技术及应用、理论基础等做相应总结,撰写出一份综述或读书笔记。必须在最后给出阅读的参考文献,同样,内容的编排需要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和准确性。要求篇幅8-10页。 3、任务书:由老师下达,学生提交正确的专业、班级和姓名。 4、针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一定的仿真、硬件设计或实验验证,每一个毕业设计必须要有 相应的结果,或是仿真模型和仿真波形结果,或者硬件系统设计原理图PCB,或者最终的实验平台搭建和实验结果,或者完成相应的软件代码编写,根据各自的题目,在毕业完成最后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果呈出。 5、所有的英文文献翻译、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规范严谨,请参考下页给出的示意 图,所有的图表名称应比正文小一个字体,如正文为小四字体,则图表的名称为五号字体,并且要求图中和表中的文字尽量不要超过图表名称的字体大小。另:所有论文编写请统一采用office word,不要采用WPS,排版会有很大问题,所有的公式请采用公式编辑器MathType6.0及以上的安装版,画图和制图均使用office visio07或以上版本,软件请大家到网上下载,或者问老师拷贝安装。 6、请大家学会搜索和下载参考文献,进入学校图书馆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78330044.html,,在“常用资 源里面”的“CNKI知识网络数字平台”和“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两个数据库里面,可按照各自毕业设计题目中的关键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进行阅读参考。如有疑问和不懂的地方,及时与老师沟通。 7、毕业设计期间纪律:(1)每周进行一次汇报,汇报各自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请大家养成自觉和好问的习惯,有不会的地方及时沟通联系老师;(3)若要出去短暂实习或找工作,必须明确告知老师并请假,汇报可采用邮件或者电话或者QQ的形式;(4)原则情况下不接受全学期在外实习,如果需要毕业设计期间去工厂实习,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且毕业设计由工厂提供,老师只负责监督和把关,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请自行负责;(5)若出现不遵守纪律者,毕业设计出现不及格一概与老师无关!8、毕业设计具体和时间节点: (1)英文文献翻译,第4周周三前; (2)中期检查审核,第9-10周; (3)论文初稿,第13-14周; (4)论文定稿,第14-15周; (5)答辩时间,6月5日~6月10日。

连杆设计的详细计算

第四章典型零部件 ( 连杆 ) 的设计 连杆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零件之一,近代中小型高速柴油机,为使发动机结构紧凑,最合 适的连杆长度应该是,在保证连杆及相关机件运动时不与其他机件相碰的情况下,选取小的连杆长度,而大缸径的中低速柴油机,为减少侧压力,可适当加长连杆。 连杆的结构并不复杂,且连杆大头、小头尺寸主要取决于曲轴及活塞组的设计。在连杆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连杆中心距以及大、小头的结构形式。。连杆的运动情况和受力状态都比较复杂。在内燃机运转过程中,连杆小头中心与活塞一起作往复运动,承受活塞组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大头中心与曲轴的连杆轴颈一起作往复运动,承受活塞连杆组往复惯性力和不包括连杆大头盖在内的连杆组旋转质量惯性力;杆身作复合平面运动,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拉伸 . 压缩交变应力,以及压缩载荷和本身摆动惯性力矩所产生 的附加弯曲应力。 为了顺应内燃机高速化趋势,在发展连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方面都必须既有 利于提高刚度和疲劳强度,有能减轻质量,缩小尺寸。 对连杆的要求: 1、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可靠耐用; 2、在保证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轻重量,以降低惯性力; 3、尽量缩短长度,以降低发动机的总体尺寸和总重量; 4、大小头轴承工作可靠,耐磨性好; 5、连杆螺栓疲劳强度高,连接可靠。 但由于本设计是改型设计,故良好的继承性也是一个考虑的方面。 4.1 连杆材料 结合发动机工作特性 , 发动机连杆材料应当满足发动机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要求。应具有 较高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一般选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如 45、40Cr 等,本设计中发动机为中小功率发动机,故选用一般的 45 钢材料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活塞连杆组题库教案资料

活塞连杆组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组成。 2.活塞环包括(气环)、(油环)两种。 3.在安装气环时,各个气环的切口应该(错开)。 4.油环分为(普通油环)和组合油环两种,组合油环一般由(刮油片)和(胀簧)组成。 5.在安装扭曲环时,应将其内圈切槽向(上),外圈切槽向(下),不能装反。 6.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及连杆小头衬套孔的配合,一般都采用(全浮式)配合。 7.连杆由(大头)、(杆身)和(小头)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单选题 1.活塞的最大磨损部位是()。A A.活塞环槽 B.活塞销座孔 C.活塞裙部 2.发动机大修时,活塞销应选用()。B A.加大一级活塞销 B.与活塞同级别的活塞销 C.标准活塞销 3.活塞销与座孔试配合格的要求是()。B A.以手掌之力能把活塞销推入销座孔的1/4,接触面积达75%以上 B.以手掌之力能把活塞销推入销座孔1/2~2/3,接触面积达75%以上 C.以手掌之力能把活塞销全部推入销座孔,接触面积达75%以上 4.活塞环漏光度检验时,同一活塞环上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总和不得超过(B )。 A.25° B.45° C.90° 5.造成连杆弯、扭变形的主要原因是()。C A.曲轴弯曲 B.装配不当 C.发动机超负荷和爆燃

6.外圆切槽的扭曲环安装时切槽()。A A、向上 B、向下 7. 活塞在工作状态下发生椭圆变形,其长轴在()。A A.垂直与活塞销座轴线方向 B.平行与活塞销座轴线方向 C.没有什么具体规律 8. 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的锥度,主要是由于()。C A.节省材料 B.减小往复运动的惯性力 C.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 9. 扭曲环之所以会扭曲,是因为()。B A.加工成扭曲的 B.环断面不对称 C.摩擦力的作用 10. 连杆大头做成分开式的目的是()。B A.便于加工 B.便于安装 C.便于定位 11. 为了保护活塞裙部表面,加速磨合,在活塞裙部较多采用的措施是(C )。 A.涂润滑 B.喷油润滑 C.镀锡 D.镀铬 12. 同一台发动机必须选用同一厂牌活塞的原因是要保证()。C A.相同修理尺寸 B.相同组别 C.相同的尺寸和形位误差 D.相同的膨胀系数 13. 活塞环背隙过小,将会造成()。A A.气缸和活塞磨损加剧 B.背压增大 C.气缸密封性降低 14. 活塞销与销座选配的最好方法是()。C A.用量具测量 B.用手掌力击试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 摘要 以桑塔纳2000AJR型发动机为例,基于相关参数对发动机曲柄滑块机构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同时进行强度、刚度等方面的校核,并进行相关力学分析和机构运动仿真分析,以达到良好的生产经济效益。 目前国外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很多,而且已经完善和成熟,但仍缺乏一种基于良好生产效益、经济效益上的综合性分析,本次设计在清晰、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有机地将各研究模块联系起来,达到既简便又清晰的设计目的,力求为发动机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提供一种综合全面的思路。 分析研究的主要模块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对发动机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力学分析,着重分析活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工质的作用力和机构的惯性力;第二,进行曲柄滑块机构活塞组、连杆组以及曲轴的结构设计,并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第三,应用Pro∕Engineer 建立曲柄滑块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几何模型,并利用Pro/Mechanism进行机构仿真。 关键词:发动机;曲柄滑块机构;力学分析;机构仿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国外发展现状 (1) 1.2研究的主要容 (1) 第二章总体方案的设计 (2) 2.1原始参数的选定 (2) 2.2原理性方案设计 (2) 2.3 结构的设计 (3) 2.4 确定设计方案 (3) 第三章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5) 3.1 气缸的作用力分析 (5) 3.2 惯性力的计算 (5) 第四章活塞以及连杆组件的设计 (8) 4.1 设计活塞组件 (8) 4.2 设计活塞销 (9) 4.3 活塞销座 (9) 4.4 连杆的设计 (9) 第五章曲轴的设计 (11) 5.1 曲轴的材料的选择 (11) 5.2 确定曲轴的主要尺寸和结构细节 (11) 第六章曲柄连杆机构的创建 (1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及综述模板(格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 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写作提出一些指导,供教员和学生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的,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195柴油机连杆设计及连杆螺栓强度校核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题目:195柴油机连杆设计及连杆螺 栓强度校核计算 学院(直属系)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 2009/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 发动机)/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3120090805015XX 指导教师:曾东建、田维、暴秀超 开题时间: 2012 年 6 月 28 日 完成时间: 2012 年 7 月 16 日

目录 摘要 (2) 1引言 (3) 1.1国内外内燃机研究现状 (3) 1.2任务与分析 (5) 2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 (6) 2.1 已知条件 (6) 2.2 参数选择 (7) 2.3 195柴油机额定工况工作过程计算 (7) 3 连杆设计 (11) 3.1 连杆结构设计 (11) 3.2 连杆材料选择 (13) 4 连杆螺钉强度校核 (14) 4.1 连杆螺钉的结构设计 (14) 4.2 连杆螺钉的强度校核 (14) 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附录:195柴油机额定工况工作过程计算程序 (20)

摘要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的性能竞争转向性能、环保、节能等多元综合竞争。仅就柴油机而言,为应对世界能源危机和减少对环境污染,其研究开发工作已侧重于降低油耗、减少排放、轻质及减少磨损等方面,在这些研究中优化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已经在普通民众中得到普及,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的未来乐观与否一定意义决定于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汽车发动机人才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既是通过对195柴油机结构的分析研究,计算工作过程中的热力参数绘制其工作过程的P-V图,绘制195柴油机总成横剖面图,对连杆进行设计、强度计算和绘制连杆零部件图,对并对设计好的连杆大头、小头和螺钉进行校核,以根据工况设计连杆小头、杆身、大头,合理达到要求。此次,我们就选择了对连杆螺钉进行校核。连杆螺钉在连杆盖以及连杆大头之间的联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往复惯性力和气体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使螺钉的受力十分严酷,所以对其进行强度校核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柴油机、连杆、设计、校核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 年级专业:201*级财务管理 姓名: 学号:132148*** 题目名称: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此处勿忘将题目名称写上。下同。 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 企业时刻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各种风 险。财务系统系统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器,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 范。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导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竞争,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决策前景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不确定因素加以分析预测和管理,西方很多学者 把大量的数学方法,统计方法以及敏感性分析方法引入了风险管理决策。企业是国 民经济非常重要的支柱,企业的发展状况时刻决定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稳定发展, 它的生死存亡直接影响国计民生,而企业的命脉是企业财务,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被企 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借助各文献研究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并把它应用到厦 门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实践中,能使厦门源星科技有限公司适时监测其财务风 险,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风险,避免因为财务风险的积聚而转化为财务危机。 一、源星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现状 1.偿债风险 2012年初,源星公司完成了对同行业鸿兴科技公司的并购,而本次出现的偿债 问题主要就是因为这次的并购引起的。鸿兴科技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但是 由于财务处理不当、经营决策失误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公司很难再正常运营下去。并 购之后,源星公司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必要的现金持有量以及短期融资,导致 支付困难。 2.营运风险 风险的源头还是了在2012年初的并购鸿兴公司上,这次的并购导致本公司必要 的现金持有量不足,但是在并购的同时公司又相应的扩大了销售规模,销售规模的 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是同时又需要不断扩大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出现过 度交易的情形。一部分营运资金被暂时占用。营运资金不足现金循环就无法顺利进 行,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赢利风险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连杆机构b完美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连杆机构设计B4 姓名:戴新吉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用解析法按计算间隔进行设计计算; 2.绘制3号图纸1张,包括: (1)机构运动简图; (2)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在计算点处的对比表; (3)根据对比表绘制期望函数与机构实现函数的位移对比图;

3.设计说明书一份; 4.要求设计步骤清楚,计算准确。说明书规范。作图要符合国家标。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目录 第1节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1.1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1.2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3) 1.3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3) 1.4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3) 1.5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特点 (3) 第2节设计介绍.................................................... 2.1按预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原理 ................................ 2.2 按期望函数设计.................................................. 第3节连杆机构设计................................................ 3.1连杆机构设计..................................................... 3.2变量和函数与转角之间的比例尺 (8) 3.3确定结点值 (8)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步骤

1、旋转曲轴,使所有的活塞在气缸筒内保持同一高度,用铲刀清洁气缸体上平 面 2、将指定活塞连杆旋转到上止点位置,检查连杆是否有明显弯曲现象,检查活 塞连杆组的序号是否与气缸体上的序号一致。 3、将指定活塞连杆旋转到下止点位置,用抹布清洁气缸(口述有无缸肩和积炭)。 4、翻转台架,使油底壳位置向上。 5、检查或设置装配标记(如果无原车标记,用记号笔在连杆和连杆轴承盖上做 记号)。 6、用指针式扭力扳手和14#套筒分2次旋松连杆螺母,手旋并取下螺母。 7、用橡胶锤轻敲连杆螺栓,取出连杆盖(注意连杆轴承不要掉落),同时取下下 盖上的连杆轴承。

8、套上连杆螺栓保护套 9、用榔头柄在合适的位置推出连杆活塞组(用左手在缸体上平面处扶持住)。 10、取下连杆螺栓上的护套,取下连杆和连杆轴承盖上的连杆轴承,并按顺 序摆放。 11、使用活塞环扩张器拆下两道压缩环,用手拆下组合油环,用铲刀清理活塞顶 面积炭。 12、用抹布清洁: 活塞连杆、活塞环、连杆轴承(两片,并注意原来的安装位置摆放)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母、气缸筒和连杆轴颈。 13、用压缩空气吹净上述清洗零件。 14、目视检测: 气缸体无垂直划痕;活塞有无损伤;连杆轴颈和连杆轴承无麻点、划痕和损伤;活塞销状况 15、测量活塞环侧隙: 清洁塞尺,用塞尺测量活塞环与相应环槽的侧壁的间隙,边滚动边测量(3点位置), 第一道气环:0.040~0.080mm 第二道气环:0.030~0.070mm 结论:如果测量间隙超过标准,则更换活塞。

16、测量活塞环端隙: 用钢直尺或是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活塞高度(50.00mm ),将第一道(或第二道)气环放入相应气缸,用活塞将活塞环推入气缸(可以用钢直尺借用活塞销平面处测量,此时的距离为47mm),取出活塞,用钢直尺再次检查推入深度应为97mm。清洁塞尺,测量端隙。 第一道气环:0.250~0.450mm(使用极限:1.05mm) 第二道气环:0.350~0.600mm(使用极限:1.20mm) 油环:0.150~0.500mm(使用极限:1.10mm) 结论:如果端隙超过使用极限,更换活塞环, 如果使用新活塞环,端隙超过最大值,重新镗削所有4个气缸或更换气缸体。 17、检查连杆螺栓: 把螺帽装到连杆螺栓上,检查能用手容易地将螺帽拧到底,如果螺帽转动困难,用游标卡尺测量螺栓外径(在距离螺栓底面15mm处测量) 标准外径: 0.860 - 9.000 mm 最大外径: 8.60 mm 结论:如果外侧的直径小于最小值,一起更换连杆螺栓和螺母。

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概述】 曲柄连杆机构是汽车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传动机构,用来传递力和改变运动方式。工作中,曲柄连杆机构在做功行程中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行程中,即进气、压缩、排气行程中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总的来说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燃料燃烧后发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发动机工作时,曲柄连杆机构直接与高温高压气体接触,曲轴的旋转速度又很高,活塞往复运动的线速度相当大,同时与可燃混合气和燃烧废气接触,曲柄连杆机构还受到化学腐蚀作用,并且润滑困难。可见,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相当恶劣,它要承受高温、高压、高速和化学腐蚀作用。 【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以分为三组,即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机体组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 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 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发动机的机体组 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气缸体 气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并由它来保持 发动机各运动部件相互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气缸体上部的圆柱 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 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 等。 一、气缸体的工作条件、要求及材料 (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耐磨损和耐腐蚀、适当冷却 ?发动机中最大的零件 ?承受拉、压、弯、扭等机械负荷 ?承受高温燃气很大的热负荷 ?发动机大部分零件安装在机体上 (2)力求结构紧凑、质量轻 ?尽量减小整机的重量(发动机最大的零件) ?加强肋(减小质量、保证刚度与强度) (3)机体材料 ?一般高强度灰铸铁或球墨铸铁、合金铸铁 ?为了减轻质量、加强散热采用铝合金 二、气缸体的分类 (一)按结构形式 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气缸体

1316574862691.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 一、基本要求 1.封面 使用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可以上网下载)。“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准确,字数应在25字以内。“年级专业”须写全称。 2.摘要 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一般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应尽量采用词表中的规范词(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的章节编排格式: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例如:一级标题第1章 二级标题 1.1 三级标题 1.1.1 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 4.主体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内容在5000至8000字为宜,一般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等部分。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①前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端。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等;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果。 ②论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论文主体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求准确。如因保密做过技术处理的数据需做说明。 ③图:论文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用五号宋体。图号按章编排,如“图2-4”表示第2章第4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 ④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用五号宋体,表序写在表

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活塞详解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资料中文题目: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活塞详解 文献、资料英文题目: 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 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翻译日期: 2017.02.14

The machine piston connecting rod set- detailed exposition of piston The piston connecting rod set is composed of the piston, piston wreath, piston pin,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axle bush, etc. Ⅰ. effect: The effect of the piston is to bear the air pressure, and pass to connecting rod to drive the bent axle to revolve through connecting rod axle bush, the piston coping is still a part of the burning room. The work condition: Piston work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eat, high pressure, high speed, and bad lubrication .Piston directly contacts with the heat air. The temperature can amount to above 2500 Ks in a moment .The piston is heated severely, but the condition of spreading the hot is bad .So while the piston works, the temperature is very high and the coping is up to the 600-700 Ks: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es asymmetrically; The piston coping bears great air pressure, especially the pressure is greatest in the route of doing

汽车发动机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内容:(1)零件图 1张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 (3)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原始资料:零件图样1张; 生产纲领为60000件/年; 每日1班 年月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连杆是活塞式发动机和压缩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大头孔与曲轴连接,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其作用是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它是柴油机关键传动件之一。连杆要承受内燃机的爆发力、压缩力和连杆往复运动的惯性力、拉伸力。因此对连杆的强度、刚度有很高的要求。又连杆与曲轴和活塞销连接,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转动,因此对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要求是很高的。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连杆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内容: 1.课程设计任务书1份 2.工艺卡片1套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份 5.零件图1份 6.夹具装配图1份 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 一、任务书 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2.1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2.2毛坯选择以及加工 2.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2.4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2.4.1工艺过程的安排 2.4.2定位基准的选择 2.4.3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法 2.5连杆基本加工工序 2.5.1连杆两端面的加工 2.5.2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 2.5.3连杆螺栓孔的加工 2.5.4连杆体与连杆盖的铣开工序 2.5.5大头侧面的加工 2.6工序尺寸以及公差的的计算 2.6.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a)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b)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2.6.2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2.6.3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三、XX号工序加工说明书 3.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3.2确定加工余量 3.3夹具、定位如CAD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