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西汉与西域关系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选择题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__________。
()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B.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C.丝绸之路的开通D.新疆在汉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A.西域B.大秦C.安息D.身毒3.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的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C、开辟“丝绸之路”D、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6.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是()①水稻②葡萄③小麦④核桃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A.西亚和欧洲B.日本C.朝鲜D.东南亚8.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想给母亲祝寿置办礼品。
他会买哪些东西呢()A.汗血马B.佛经C.自鸣钟D.旗袍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相距()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10.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有多少年历史()A.2 100年B.1900年C.1800年D.1700年11.当代史学研究着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秦朝的咸阳B.西汉的长安C.东汉的洛阳D.宋朝的东京12.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13.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欠风丹州匀乌凤市新城学校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填空题1. 时期。
人们把现今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 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人,共同夹击匈奴。
毅然应募。
3. 于公元前年和公元前年两次出使西域。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总管事务。
这是今地区隶属HY政府管辖的开始。
5.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6.东汉初年,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出使西域。
派甘英出使大秦的是。
二、选择题1. 西域地区〔今地区〕正式归属HY政权开始于〔〕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绩最大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3.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是A.西亚B.欧洲C.西域D.天竺4. 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加强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C寻找匈奴的去向 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6.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始于〔〕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7.地区开始隶属HY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8.西域都护设立于〔〕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9.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相同点是〔〕①沟通了与西方经济文化的联系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③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展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0. <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HY事联盟11. “丝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灭献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12. “丝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灭献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2.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3.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4. 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云贵地区②河套地区③西域地区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5. 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府设立④蒙恬出击匈奴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6. 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在当时出土的中原丝织品。
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高祖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二、填空题1.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和以西,也就是今天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愿望;公元前,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从此,汉朝和西域的日趋频繁。
3.西汉政府设置,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
从此,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4.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通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
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通过、今新疆地区,运往,再转运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能力提升三、选择题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
A.西域B.大秦C.安息D.身毒2.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是()。
①水稻②葡萄③小麦④核桃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
初一历史同步练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西域含义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以西,也就是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原因汉武帝准备联络( )人夹击匈奴。
过程公元前138年,( )首次出使西域,没有达到目的;公元前119年,他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许多国家。
各国回访长安。
影响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 ),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丝绸之路时期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及以后开通。
线路陆路:各国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 )rarr;( )走廊rarr;今( )地区rarr;( )rarr;( )洲的大秦一线运过去,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海路:广东沿海港口rarr;中南半岛rarr;马来半岛rarr;马六甲海峡rarr;孟加拉湾rarr;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影响是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班超经营西域背景东汉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经过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166年,( )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与我国的( )直接交往。
二、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汉朝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汉高祖② 汉武帝③ 汉景帝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①④③②2、西汉第一位皇帝和最有作为的皇帝是A 、汉高祖、汉武帝 B、汉高祖、汉文帝C、汉文帝、汉景帝 D 、汉文帝、汉武帝3.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出身低微的卫青后来官至大将军,霍去病被封侯,主父偃被破格重用。
这最能说明汉武帝 ( )A.独断专行B.重用人才C.勤政爱民D.同情下层人民4、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制定是刘邦对以下历史经验的总结A.吸收秦亡教训B.实行“马上治天下”C.采取高度集权措施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5、汉重视lsquo;以德化民”在A.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期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排斥诸子百家的学说B.排斥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C.排斥法家和道家学说D.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7、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两次通西域3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问题1】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是什么?探究:(1)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成为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亚欧间互相传递着文明的信息。
(3)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西域(今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问题2】 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有哪些?探究: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东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中国的丝绸、漆器和金属工具以及凿井、铸铁、开渠等技术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促进了那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西方输入中国的有汗血马及芝麻、苜蓿、黄瓜、胡萝卜、大蒜等,还有佛教、魔术、乐器、歌舞、雕塑等,这些都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这条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联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这条重要通道至今仍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选择题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A.西域B.大秦C.安息D.身毒答案:A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为()。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73年答案:A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位置: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叫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联合乌孙夹击匈奴(1)时间:公元前 60年。
(2)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二、丝绸之路1.关键人物:张骞。
2.路线:从长安出发过河西走廊,经阳关或玉门关进入今新疆,然后分天山南路或昆仑山北路到达西面更远的地方。
3.运输的商品(1)汉朝向西域运去的商品主要有丝织品、铁器、漆器等,其中以丝绸为大宗。
西域运来的主要是良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桃等。
(2)沿着丝绸之路往来的不只是物品,还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中原地区的冶铁和凿井技术传到了西方,佛教、魔术、乐舞、雕塑等传入内地。
4.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问题1】如何认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探究:西汉同西域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并立的政权,平等的关系。
当时双方人员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都面临匈奴的威胁。
第二阶段是从属关系,西汉设西域都护,行使行政管辖权。
【问题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探究: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
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1.汉武帝两次派谁出使西域()A.霍去病主父偃C.张骞謇C.霍去病率兵收回河套地区D.王昭君出塞3.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4.下图是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今天我国的哪一地区在古代完全属于西域地区()A.西藏地区B.新疆地区C.内蒙古地区D.东北地区5.安徽萧县、怀远和宁国分别有葡萄、石榴和核桃等特产。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和 以西,即今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 。
2、张骞通西域: 两次派 出使西域 请说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目的和作用 ① 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
② 年,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 。
3、张骞通西域影响、作用:①张骞出使西域, 日益亲密。
②张骞通西域后, ;为西汉设立 创造了 。
③张骞通西域,为 打下根底。
4、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设立 . 意义:5、丝绸之路:从 出发通过 ,今 地区,经过 ,再到 .道路: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H Y 地区---④西亚---⑤欧洲〔大秦〕。
6、丝绸之路的意义:①丝绸之路成为 的 。
②丝绸之路的开拓 ;③丝绸之路对 产生了 。
4、材料一:阅读下列图ABCD图一图二材料二: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HY在哈萨克斯坦作重要演讲,提出一共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HY之始。
至今这一建议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开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设想。
请答复:〔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道路图,说出丝绸之路的道路图。
丝绸之路的道路:〔2〕出发点A:。
经过地B 。
两关:C:、D 。
这条路是代的使者开拓的。
〔3〕材料一的图中的安息、大秦是指如今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或者这条路开通有什么意义〕?〔5〕图一和图二有什么联络?(6)“安有佳种自西来〞,你能详细举出几例“自西来〞的“佳种〞?第16、17课兴盛的秦汉文化1. 早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的的纸。
2、时期,,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优点:、、、。
意义:世界各国的,大多是从直接或者间接传去的。
的创造,是我国人民对。
3、成书于的? ?是一部数学名著,这部书总结了以来的数学成就。
4、科学家制造,这是的地震仪器5. 末年名医①擅长外科手术,②他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③还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同步检测一、阅读题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
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二、分析题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
当时的中国丝绸经过哪些主要地点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丝绸之路”的美称?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
其标志是什么?答案:一、阅读题1、在汉武帝统治时期。
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这条道路指丝绸之路。
大致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3、推动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分析题1、主要活动:两次出使西域。
历史作用: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使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可能。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因为这条陆上通道运送的多是中国的丝绸。
3、成立西域都护。
《丝绸之路》练习一,选择题:1.西域是个神秘的地方,西域指是()A.今西藏地区 B.今西北地区 C.河西走廊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2.张骞是通西域的第一人,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3.西汉时,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光武帝4.张骞走进了西域,解开西域迷一样的面纱,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A.开辟丝绸之路B.建立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C.开发西域D.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5.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和中原的关系密切,为了管理西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60年6.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开通了丝绸之路。
如果政府派使臣要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大秦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7.西汉政府两次张骞出使西域的共同点是()A.都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B.都与匈奴有关C.都是为了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往 D.都是为了联络乌孙8.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充分证明的是()A.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汉武帝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9.我们跨越时空来到西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138年B.在集市上能买到从西域运来的胡瓜C.汉武帝请大臣品尝到葡萄D.汉武帝骑着大宛国进贡的汗血宝马出巡10.“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C.掀起了西汉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二、填空题1.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往西,经过①___和②;翻越 _③___ ;通向④_和 __⑤___ 。
基础练习1.下列有关西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西域是个国家名称②丝绸之路经过西域③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④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公元前119年以后日趋频繁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D.丝绸之路开通3.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138年C.公元前119年D.公元前60年4.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时间是西汉时期②目的是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③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控制④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5.与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B.班超C.王莽D.甘英6.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最早记录的事件发生在()A.商朝B.秦朝C.西汉D.东汉7.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设立④蒙恬出击匈奴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中西交往作出了历史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出使西域是在什么朝代?当时的皇帝的谁?(2)张骞出使西域前,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如何?(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5)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新课标第一网9.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东西西传?(3)通过丝绸之路,西方有哪些东西东来?(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答案:1.C 2.B 3.D 4.C 5.B 6.D 7.A8.(1)西汉。
汉武帝。
(2)中原地区和西域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3)第一次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一、综合题1.(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图2反映的是丝绸之路商旅图,商旅往来进行贸易的货物有哪些?这些商人为传播文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答:货物:丝绸、漆器、茶叶、香料、玻璃、宝石等等贡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文化交流(3)图1和图2之间有着怎样内在的联系?答:联系: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与西域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路线中的两处的名字。
说出一位开辟或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
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那些优秀品质?答:A 长安; E 欧洲;张骞(班超);不畏艰辛,报效祖国,无私奉献(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哪些物品、技艺、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中国的哪些物品、技艺、文化传到了西方?(各举两例即可)答: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谠、数学等传到中国;中国的四大文明、养蚕丝织技术以丝绸织品、茶叶等传到西方。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意义?答:有利于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3.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学完丝绸之路后,70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书记史】材料一《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答:张骞通西域。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参考答案]D [08黄石学业]第4题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2010·安徽芜湖)2.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某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
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BA.冒顿单于,王昭君 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C.汉元帝,王昭君 D.冒顿单于,吕后[2011·岳阳]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曾( A )A.对匈奴用兵 B. 大规模修筑长城C. 实行分封制D. 推崇儒家思想[2011·重庆]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图所示壁画反映的是( B )A. 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C.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队[2011·西安]《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D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2011·青海]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强的斗争,请找出下列历史人物不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A )A.张骞 B.林则徐 C.郑成功 D. 戚继光[2011·德州]图文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你知道为开通下图中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B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2011·黄石]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趋形成。
该商路的起点是( B )洛阳 B.长安 C.敦煌 D.疏勒[2011·南平]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
“这里”是( A )A.陕西西安B.河南洛阳C.江苏南京D.甘肃敦煌[2011·鸡西]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
【配套练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知识导航1、西域:今甘肃和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出西域:前138年,既帝时期,带百余名随从从西行,目的:联络人共同夹击。
失败但记录西域见闻。
第二次出西域:前119年,结果: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
张骞通西域间接结果:①公元前年,西汉政府设立,总管。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开拓之路。
3、陆上丝绸之路:从通过、今地区,运往,再转运到。
丝绸之路的作用:。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成语“,”“”。
曾派出使大秦。
166年,(古罗马)使臣访问洛阳,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直接交往。
二、达标体验(单项选择题)1、王之涣《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张骞通西域之后,西汉百姓能在长安城内买到()①汗血马②石榴③葡萄④西红柿⑤猕猴桃⑥胡萝卜A.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4.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辟5.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6.有关西域的范围,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天山南麓B.今天葱岭以西C.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D.今天敦煌以西的新疆地区即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
7.有关西域都护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域正式归附中央政权的开始B.管理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C.班超经营西域后设立D.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8.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发生的事件是()A.白登之围被解B.卫青.霍去病两路夹击匈奴C.“七国之乱”发生D.昭君出塞9.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想给母亲祝寿置办礼品。
勾文六州方火为市信马学校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根底知识稳固1.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族的生产主要以什么为主 ( )A.HY业 B.手工业C.农业 D.工商业2.秦统一中国后为维护北方边境平安,派大将蒙恬率HY30万北伐匈奴,一举收复 ( )A.西域地区 B.河套地区C.河西走廊 D.长城要塞3.两汉时期,西域是指 ( )A.天山以北的一些受匈奴控制的小国家B.今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阔地区C.长安往西到的关和阳关的局部地区D.河西走廊地区的一局部4.下面是昭君出塞图(图3—16—1)。
请你判断此事件发生于 ( )图3—16—1A.公元前l世纪中期 B.公元1世纪中期C.公元前2世纪中期 D.公元2世纪中期5.图3—16—2反映的史实是 ( )图3—16—2A.班超出使西域B.张骞出使西域C.昭君出塞D.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6.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开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C.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7.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C.汉武帝 D.光武帝8.阅读诗句:“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请答复:(1)这首诗的前两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影响?(2)后两句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中“一曲琵琶好〞的人物,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扬?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9.西域都护设立于 ( )A.公元前l38年 B.公元前ll9年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10.地区开始隶属HY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是在 ( )A.秦朝 B.西汉C.东汉 D.三国时期11.以下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 )A.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它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创新题12.在汉朝开辟的贯穿东西的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 ( )A.精美的丝绸 B.新鲜的瓜果C.漂亮的陶瓷 D.健壮的骆驼13.一位欧洲商人走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河西走廊 B.西亚C.关 D.斯里兰卡14.填图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作业12 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以前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如果今天你踏上丝绸之路,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大漠、长河、落日。
从古城西安出发,一路西去,漫漫长路……就像一次人生的回放。
遥想历史,下列对古代丝绸之路表述不正确的是()A.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B.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2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下图反映的是A.西周对今西北边疆的管辖B.秦朝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C.西汉对今西北边疆的管辖D.魏晋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3 .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为了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C.北庭都护D.伊犁将军4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通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B.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C.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核桃,苜蓿,良种马等传人西域,西域的凿井技术,歌舞等传入中原D.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5 . 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12月3日共同召开仰韶时代丝绸发现新闻发布会,称在黄河流域的郑州市荥阳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丝织物,经研究证实,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丝绸,距今5500年左右。
西汉时期,丝绸经丝绸之路传往欧亚,下列图片与丝绸之路无关的是A.B.C.D.6 . 李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葡萄、石榴和核桃等水果,她很想知道这些水果的来历。
通过上网查阅了解到,这些物种最先由西域出传入中原是在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7 .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习题)一、选择题1.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明帝C.汉武帝D.汉宣帝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A.秦B.西汉C.东汉D.新朝3.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4.西汉和东汉时出击匈奴的分别是()A.卫青和霍去病B.卫青、霍去病和窦固C.张骞和班固D.霍去病和窦固5.“投笔从戎”的故事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张骞B.窦固C.班超D.卫青二、材料解析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
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戌已二校尉。
……王莽篡位,赐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苛。
诸国不堪命。
回答问题:(1)材料中“西域”指的是现在什么地方?(2)两则材料中“武帝”“北虏”各指什么?(3)西域都护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设立的?三、简答题7.你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吗?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四、填空题8.西汉时,把甘肃和以西、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为西域。
9.西汉初期,西域被匈奴控制,为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汉武帝决定派出使西域。
10.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加强了的联系,开通了“”。
答案:1.B2.B3.D4.B5.C6.(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西域。
(2)汉武帝;匈奴。
(3)汉宣帝。
7.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丝绸之路促进了西汉王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最重要通道。
(1.)上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
这一官职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
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1)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及起止点。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东起中国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
(2)图中这条通道谁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3)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人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
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
……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⑵现有一意大利旅行团打算沿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
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条旅行路线。
⑶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
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
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
……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
……因以超为都护……。
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
——《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①材料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②“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的事?有何意义?为什么?
③“以超为都护”指的是什么事?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
材料二: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
(2)材料一中“初行”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有哪些?
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险恶,还要经过匈奴控制地区,可能被扣押,生死难料。
(4)初行与以后第二次出使有何意义?
(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阅读材料:“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
请回答:(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2)请说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及目的作用。
(3)“安有佳种自西来”反映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怎样?你能具体举出“自西来”
的“佳种”几例吗?
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葡萄、石榴、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