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必考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 格式:docx
- 大小:24.91 KB
- 文档页数:10
2020年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29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出师一表真名世”中“出师”指的是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
(√)2.净行又称“花脸”、“花面”。
(√)3.成语“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其中“班”指的是班固。
(╳)“班”指的是鲁班。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有名的巧匠,传说姓公输名盘(bān),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4.成语“如鱼得水”的含义是:好像鱼儿得到了水。
比喻有所凭借,找到了依靠。
或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适合于自己的环境。
(√)5.成语故事“多多益善”的主角是项羽。
(╳)“多多益善”出自《史记》:“上(刘邦)曰:‘于君何如?’(韩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因此故事的主角是韩信。
6.成语“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不拘一格”这个成语来源于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A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9.“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堪”的意思是“能够”。
(√)10.《水浒传》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赵云等一系列各具性格特征而又虎虎有生气的人物形象。
(╳)赵云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11.《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北宋时代。
1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儒林外史》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应该是《聊斋志异》。
13.曹操为试探刘备,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关羽和张飞恐刘备有失,手持宝剑闯进了后园。
(√)14.三十六计是“美人计”。
(╳)第三十六计是“走为上计”。
15.“豆蔻”是指女子()岁,“弱冠”是指男子(A)岁。
A十二岁二十岁B十三岁十六岁C十五岁十二岁D十六岁十三岁399.吴敬梓是(A)一书的作者。
A《儒林外史》B《红楼梦》C《镜花缘》D《老残游记》16.我国的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是下面的什么时期?(B)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唐代17.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D)A孙叔敖B郑国C李斯D李冰父子18.“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是作者将“牛”人格化,表达自己像耕牛那样耗尽心力和生命,为百姓造福,无怨无悔。
2020年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29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成语故事“多多益善”的主角是项羽。
(╳)“多多益善”出自《史记》:“上(刘邦)曰:‘于君何如?’(韩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因此故事的主角是韩信。
2.北宋毕昇被后世尊为“印刷之父”,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采用的是木活字。
(╳)应该是泥活字。
3.屏风是古代室内用于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材质多样,可以自由移动,既能隔出秘密空间,又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4.辛弃疾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合称“南宋四大家”。
(╳)辛弃疾改为陆游。
5.乐府是我国古代专门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官署,最早出现于汉代。
(╳)乐府最早出现于秦代。
6.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自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
(√)7.戏曲舞台上演员出场的地方叫“下场门”。
(╳)上场门8.三十六计是“美人计”。
(╳)第三十六计是“走为上计”。
9.成语“如鱼得水”的含义是:好像鱼儿得到了水。
比喻有所凭借,找到了依靠。
或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适合于自己的环境。
(√)10.成语“莼羹鲈脍”出自《晋书》,现多用来形容家乡的美味,意在表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1.成语“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
(√)13.“不拘一格”这个成语来源于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周恩来评价南宋大臣李纲为“宋朝一位有魄力、有才干的宰相”。
(√)1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是作者将“牛”人格化,表达自己像耕牛那样耗尽心力和生命,为百姓造福,无怨无悔。
(√)16.“出师一表真名世”中“出师”指的是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18.“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出自《幼学琼林》。
(╳)出自《增广贤文》19.岳飞,南宋名将,字鹏举。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题记:“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知识蕴藏在其中,深入历史底蕴可见她的伟大。
让我们一起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通过这次知识竞赛,来挖掘它的深奥领悟!”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
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______。
答案:黄河文明
2. 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其历史上的始祖是______。
答案:孔子
3. 关于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在完成的最后一步是______。
答案:悬梁醉酒
4.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视为最高级的餐具是______。
答案:瓷器
5. 中国传统书法的流派中最主要的是______。
答案:楷书、行书
二、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春节庆祝活动,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是()
A. 除夕夜吃汤圆
B. 早上互贴春联
C. 夜里打鞭炮
D. 吃团圆饭
答案:C. 夜里打鞭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包括下列哪一项?()
A. 酿酒
B. 拜访过年
C. 守夜
D. 结婚
答案:C. 守夜
三、判断题
1. 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也影响了绘画艺术()答案:正确
2.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得起源于孔子()答案:错误。
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35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A)的先锋队。
A、中国人民中华民族B、中国农民中华民族C、中国人民知识分子3.“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4.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5.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7.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8.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9.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一仞等于周尺八尺或七尺。
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10.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1.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13.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抢答题:14.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B)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15.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D)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D.可适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16.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A.海关B.税务机关C.财政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7.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A.行政处罚B.执行罚C.行政处分D.行政裁定18.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人物?()A 李白B 屈原C 杜甫D 王维答案:B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A 歌剧B 芭蕾舞剧C 京剧D 话剧答案:C解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之一,融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重和包容。
4、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聊斋志异》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解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
5、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春联,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春联起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此后春联逐渐普及。
二、填空题1、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
答案:切解析:中医通过望气色、闻气味、问症状、切脉象来诊断病情。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答案:指南针解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答案:王羲之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精湛,《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众多,其中()以刚猛有力、气势磅礴著称。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礼记》B 《中庸》C、《周易》D、《春秋》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 )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 B )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11、七月七日长生殿,( C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B )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 )A、拒绝收礼B、劝人投案C、替人投案D、向人发誓1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18、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1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0、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2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A 、8 B、10 C、12 D 、1422、“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A )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4、长城的长度为( A )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25、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2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7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60岁B、100岁以上 C 、80---100岁D 、70岁2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D )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2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A 、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30、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参考答案:B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参考答案:B3、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参考答案:D4、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参考答案:A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参考答案:A6、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十六个D.十八个参考答案:A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参考答案:B8、孔子是哪国人?()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参考答案:B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A.嵇康B.阮籍C.山涛D.王勃参考答案:D10、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参考答案:C11、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参考答案:D12、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参考答案:C1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深夜参考答案:C14、“豆蔻”是指女子()岁。
A.十二岁B.十三岁C.十五岁D.十六岁参考答案:B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航海活动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参考答案:D1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指的是()。
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50题)1、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2、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XXXC蜀绣D湘绣7、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D嵩山A泰山B华山C恒山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崇高国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事称为:A XXXB流求C东番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11、北方人年夜饭要普通都要吃饺子,其意味意义是:CA团圆美妙B年年不足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12、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A春季B炎天C秋天D冬天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B笛CXXX14、七夕节,中国人平日吃甚么?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15、一种非凡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质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蒙古族的那XXX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一年秋季C清明后10天D端五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 5个B 6个C 7个D 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19、中国有一个传统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1、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XXX相争22、XXX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南京古称的是(E )A、金陵B、建康C、建业D、白下E、东京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京口”指现在( B)A、天津B、镇江C、安庆D、扬州3、中国传统文化因受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影响,其范式是( D )A、专制型B、宗教型C、伦理型D、伦理——政治型4、文化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多种形态,其中居主体地位形态是( B )A、物质的B、精神的C、行为的D、制度的5、中国人血亲意识浓,常说的“六亲不认”中“六亲”指(A )A、父子、兄弟、夫妇B、兄弟、夫妇、姊妹C、父子、兄弟、叔侄D、父子、兄弟、姑舅6、中国古代道德的本位是(D )A、信B、义C、忠D、孝E、仁7、《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如刘备的仁、诸葛亮的智、关羽的(B )A、忠B、义C、仁D、孝E、勇8、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死主要是因为封建礼教和思想的毒害,其中最根本的是(D )A、政权B、族权C、夫权D、神权9、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的是以下那个风景区( D )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庐山10、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流派众多,其中占主体的三家是(C )A、儒法道B、儒墨道C、儒佛道D、儒佛法11、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的是( D )A、清明节B、端午节C、元宵节D、重阳节12、古人交际很讲礼节。
称李白为“李太白”是礼貌或尊敬,太白是他的(A )A、字B、号C、斋名D、谥号13、古人把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常说的“而立之年”指( C )A、十八岁B、二十岁C、三十岁D、三十五岁14、古代常说的“关中”指( D )以西的地区A、阳关B、山海关C、玉门关D、函谷关15、《望岳》“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中“岳”与“岱宗”同义,皆指(C )A、华山B、衡山C、泰山D、嵩山16、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A )A、朔B、望C、晦D、既望17、古代刑法很残酷,俗称“五马分尸”是指(D )A、大辟B、弃市C、凌迟D、车裂18、古代科举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殿试中—甲的第二名叫( A )A、榜眼B、状元C、探花D、传胪19、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做菜讲究色香味形。
2020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35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C)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B.由国务院规定C.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D.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2.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B)A.3年B.5年C.4年D.2年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一仞等于周尺八尺或七尺。
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9.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处理?(A)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D.如果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10.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11.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A.海关B.税务机关C.财政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13.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A)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的申辩权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1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B)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15.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
2020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必考题库及答案(共100题)1、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哪儿结义答:桃园2、红楼梦的作者是答:曹雪芹3、哪一个人曾说过:「不为五斗米折腰」,做官八十多天最后挂冠求去答:陶渊明(潜)4、一首「七言绝句」总共有几个字答:28字5三国志的作者是谁答:陈寿6、什麼场合,状况可以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答:生子7、司马迁,司马昭,司马光,哪一个是汉朝人答:司马迁8、南宋最有名的抗元名将,曾写过「正气歌」一诗的是答:文天祥9、「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历史上哪一个人物才华洋溢答:曹植古稀之年是几岁答:七十岁1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评论哪一个人的诗答:王维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记载“磁石召铁”即天然磁矿石能吸铁的文献资料名为(《吕氏春秋》)。
12、著名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是由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之手。
14、“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句是(夜半无人私语时)。
15、中国苏州园林之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狮子林代表(元)代的建筑风格。
16、盛唐诗人,善边塞诗,以七绝善长,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1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一首(辛弃疾)词的上阕,根据词牌特点,判断它是哪个词牌(南乡子)。
18、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净)19、清末4种揭露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作者分别是( 李宝嘉)、( 吴研人)、( 刘鹗)、(曾朴)。
20、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是(金牛道)。
21、“饮中八仙”指(贺知章)、(汝阳王)、( 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 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22、.被称为国家经典的儒家著作是(《论语》)。
23、通称“四书”的是(<<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24、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是(时迁)(戴宗)(花荣)。
25、相传“推敲”一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
26、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2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岁)。
28、金陵十二钗是指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秦可卿)(李纨)(妙玉)(贾巧姐)。
29、我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指(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睢阳书院)。
30、(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我过古代四大发明。
31、我过清代的“四大徽班”是指(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
32、著名的唐代三大宫是指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
33、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是指位于甘肃的(莫高窟),位于山西的(云冈石窟),位于河南的(龙门石窟)。
34、现在的首都北京,古称蓟,春秋时为燕国都城。
辽朝时为陪都,称(燕京)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永乐年间才正式叫作北京,或称京师。
经清延用到辛亥革命后。
1928年,将北京改称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首都,又改称北京。
35、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有《牡丹亭》(又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因为剧中都写到梦境故合称为(“临川四梦” )或“玉茗堂四梦”。
36、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37、《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
38,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祭奠是在(夏商周时代)。
39、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大约是在(两汉)时期。
40、京剧脸谱的构图样式有三种,即(整脸),三块瓦脸和(破脸)。
4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4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4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4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4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4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4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4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5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5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52、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53、所谓的“六诗”之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54、“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55、“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由北宋苏辙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诗集传》中提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56、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57、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58、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风、雅、颂三者中(风)是里巷歌谣之作,而(雅)、(颂)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59、“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60、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1、《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历史,诗的每章都以(“笃公刘”)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62、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63、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中。
64、《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6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66、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旧_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67.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金___文,也叫钟鼎文。
68.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礼记》____。
69.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泰__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70.“民为贵,社稷为重,___君为轻___ ”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7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称为“_书______”。
72.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___五服_”,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73.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乐府______,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74.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关羽_____。
75.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孝文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76.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王右军_____。
77.中国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
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清明节______合二为一了。
78.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唐____朝文人留禹锡所作。
79.北魏时期,__郦道元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专著。
80.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朱雀___门,北有玄武门。
81.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_利玛窦___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82.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__非___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83.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乾隆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活佛,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