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配置管理培训(1)
- 格式:ppt
- 大小:541.51 KB
- 文档页数:59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目录软件配置管理 (1)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 (2)配置管理的任务 (2)实施软件配置管理的优点 (2)配置软件管理实施的流程 (3)软件配置管理与CMMI (4)软件配置管理案例分析 (4)案例:配置管理在软件企业中的应用 (4)软件配置管理(SCM)是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
软件配置管理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SCM活动的目标就是为了配置管理是对产品进行标识、存储和控制,以维护其完整性、可追溯性以及正确性的学科。
目的是使错误降为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1.维护和编制公司配置管理规划、流程和策略。
2.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及系统优化,负责配置管理工作,包括权限分配、基线管理、版本管理、变更管理、配置审计等;负责配置管理报告的编写和分析。
3.监督和审核项目过程中配置管理规范的实施情况,为项目组提供配置管理流程、工具方面的咨询、培训和支持,参与公司产品及体系认证与维护工作4.负责建立和优化公司配置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流程并进行相关推广。
不断优化公司配置管理方法和工具(1)定义配置项:软件配置项(SCI)即软件配置管理的对象。
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构成软件配置,它们是:代码(源代码、目标代码)以及数据结构(内部数据、外部数据)、文档(技术文档、管理文档、需方文档)、报告,其中每一项称为(2)标识配置项:正确标识软件配置项对整个管理活动非常重要,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所有软件项目赋予唯一的标识符,便于对其进行状态控制和管理。
(3)定义基线:基线标志着软件开发过程一个阶段的结束,任一软件配置项,一旦形成文档并审议通过,即成为基线。
基本的作用在于把各阶段的工作划分得更明确,使本来连续的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以便检验和肯定阶段成果。
(4)定义软件配置库:软件配置库内容涵盖开发的全过程.实施软件配置管理的优点∙节约费用:缩短开发周期、减少施工费用∙利于知识库的建立:代码对象库、业务及经验库∙规范管理:量化工作量考核、规范测试、加强协调与沟通。
软件配置管理方法1软件配置管理办法1软件配置管理基础1.1软件配置管理简介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应用软件的规模及复杂度日益广泛深入,应用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这就导致软件开发的方式越来越强调团队的协作开发。
而在这种开发方式下,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需要将整个软件的版本恢复到以前的某一时间的状态,限制随意修改程序,或者控制某一程序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一个开发人员修改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的质量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以后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源码的科学管理。
1.2软件配置管理工具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有很多,例如:Starteam、PVCS、ClearCase、VSS和CVS等。
Starteam、PVCS和ClearCase更适合庞大的团队和项目,并且价格不菲,所以并不常用。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VSS和CVS。
两者在使用上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VSS的全名是VisualSourceSafe,是微软公司开发的VisualStudio开发套件中的软件配置管理部分,有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非常详尽的技术文挡。
VSS适合在局域网范围内,以Windows平台为主的中、小项目,以文件管理为主要功能,使用方便,学习成本低,对服务器仅需要快速大容量的存储器也是它的优势。
CVS的全名是ConcurrentV ersionSystem,是一种可以并发的版本控制系统。
它是一个开源项目,可以直接从网站下载最新的源代码。
CVS可以满足局域网和广域网不同的网络条件,提供不同级别安全性选择,在一台专门的服务器配合下,客户可以使用任何平台开发项目。
CVS本身是在unix系统上开发的,在unix下提供的是命令行使用模式。
在Windows 平台下你可以选择用CVSNT搭建服务器,用WinCvs作为客户端。
CVS对于已经完成了开发过程进入项目维护阶段,或者进入项目升级阶段的项目,可提供完善的软件配置管理的支持,不过在学习和操作上学习成本比较高。
软件配置管理培训方案1. 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并掌握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提升团队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2. 培训内容2.1 软件配置管理概述- 2.1.1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 2.1.2 软件配置管理的重要性- 2.1.3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流程2.2 配置项管理- 2.2.1 配置项的定义和分类- 2.2.2 配置项标识和版本控制- 2.2.3 配置项的配置控制2.3 变更管理- 2.3.1 变更管理流程- 2.3.2 变更控制和审批- 2.3.3 变更实施和验证2.4 版本管理- 2.4.1 版本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2.4.2 版本控制系统及其应用3. 培训方法3.1 理论讲授:通过教材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员全面了解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3.2 实践操作:提供实际项目中的配置管理案例和练题,让学员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掌握。
3.3 小组讨论:鼓励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通过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研究。
4. 培训工具4.1 讲义和教材:准备详细的讲义和教材,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4.2 演示工具:使用PPT等演示工具辅助讲解和案例展示。
4.3 实践环境:提供配置管理工具和实际项目案例,供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5. 培训评估5.1 知识考核:设置笔试题目,考察学员对软件配置管理理论的掌握程度。
5.2 操作实践:要求学员完成实践操作,评估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软件配置管理的能力。
6. 培训周期和安排本培训计划为期3天,每天6小时。
7. 培训师资7.1 主讲人:具有丰富的软件配置管理实践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
7.2 助教人员:负责演示和实践环境的搭建和维护。
8. 培训效果评估与总结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收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软件配置管理培训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培训材料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1、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涉及哪些人员及人员的工作?答:软件配置管理统一的定义,下面是其中几种定义:配置管理能够系统地处理变更,从而使得软件系统可以随时保持其完整性。
配置管理又可称为“变更控制”,可以用来评估提出的变更请求,跟踪变更,并保存系统在不同时间的状态。
软件配置管理是指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的规程,以及使用合适的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
配置管理能够系统地处理变更,从而使得软件系统可以随时保持其完整性。
配置管理又可称为“变更控制”,可以用来评估提出的变更请求,跟踪变更,并保存系统在不同时间的状态。
对软件开发组所建立的软件的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艺术,其目标是减少错误,提高生产力。
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发布和变更,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变更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作用:在质量体系的诸多支持活动中,配置管理处在支持活动的中心位置,它有机地把其它支持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力地保证了质量体系的实施。
目的: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在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性。
主要内容包括:及时地确定软件的配置,系统地控制软件配置的变更,保证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软件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包括哪些方面:软件配置管理,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它为软件研发提供了一套管理办法和活动原则。
软件配置管理无论是对于软件企业管理人员还是研发人员都着重要的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可以提炼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Version Control-版本控制Change Control-变更控制Process Support-过程支持涉及人员及任务:•PM:project manager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整个软件研发活动的负责人,他根据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的建议批准配置管理的各项活动并控制它们的进程。
软件配置管理与部署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证软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B. 提高开发效率C. 简化维护过程D. 保障软件的安全性2. 配置管理系统通常提供哪些功能?A. 版本控制B. 自动化构建C. 质量控制D. 配置审计3.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应用配置管理工具?A. 通过版本控制系统跟踪代码变更B. 使用自动化脚本进行部署和测试C. 通过配置文件管理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参数D. 执行代码审查和性能测试4. 配置管理数据库中通常包含哪些信息?A. 软件组件的版本信息B. 开发人员的联系方式C. 项目的进度计划D. 测试报告的摘要5. 配置管理流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准备部署环境B. 配置和安装软件C. 监控和报告配置状态D. 更新和回滚配置变更6. 在软件部署过程中,如何确保环境的一致性?A. 使用虚拟机技术B. 制定详细的部署文档C. 使用配置管理工具进行自动化部署D. 对人员进行培训7. 配置管理和配置审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配置管理关注的是软件的物理位置和状态,而配置审计关注的是软件配置的合规性和正确性。
B. 配置管理主要关注软件组件的版本和依赖关系,而配置审计关注软件配置的历史记录和变更。
C. 配置管理是为了确保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配置审计是为了评估软件配置的质量和安全性。
D. 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手段强制实施软件配置的标准和规范,而配置审计是通过审查和检查来验证软件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8.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如何处理配置变更?A. 通过变更控制流程进行严格的变更审批和记录B. 使用自动化工具来快速响应变更请求C. 通知所有相关的团队和个人关于变更的影响D. 重新构建整个软件系统9. 配置管理工具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最为关键?A. 规划阶段B. 开发阶段C. 测试阶段D. 运营和维护阶段10. 配置管理对于保证软件质量有哪些贡献?A. 通过控制变更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B. 通过审计和监控确保软件配置符合标准和规范C. 通过自动化提高开发和部署的效率D. 通过备份和恢复机制保护数据安全11.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证软件的可靠性B. 控制软件的开发过程C. 确保软件的质量D. 以上都是12. 配置管理中,用于跟踪变更和版本的工具是?A. 版本控制工具B. 配置管理工具C. 变更管理工具D. 以上都不是13.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配置管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B. 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C.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D. 以上都不是14. 配置管理计划是在哪个阶段制定的?A. 项目启动阶段B. 项目规划阶段C. 项目执行阶段D. 项目收尾阶段15. 配置管理中的“版本控制”指的是什么?A. 对项目中的文件进行编号,以便追踪版本B. 对项目中的文件进行加密,以便保护知识产权C. 对项目中的文件进行备份,以便防止丢失D. 对项目中的文件进行变更控制,以便跟踪变更历史16. 配置管理中,用于控制变更的流程是什么?A. 变更请求流程B. 变更审批流程C. 变更实施流程D. 变更回滚流程17. 配置管理中,用于追踪配置项变更历史的过程是什么?A. 变更请求流程B. 变更审批流程C. 变更实施流程D. 变更历史记录18. 配置管理中,用于确保配置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工具是?A. 版本控制工具B. 配置管理工具C. 变更管理工具D. 以上都是19.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证软件的可追溯性B. 保证软件的完整性C. 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D. 保证软件的质量20.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配置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哪些?A. 版本控制B. 变更控制C. 配置审核D. 配置验证21. 以下哪个选项是配置管理的正确描述?A. 配置管理主要关注软件的代码B. 配置管理主要关注软件的运行环境C. 配置管理主要关注软件的开发过程D. 配置管理主要关注软件的生命周期22.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版本控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完整的版本记录B. 方便追溯每次修改的内容C. 确保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D.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23. 配置管理系统通常如何管理软件配置项(SCI)?A. 通过目录结构来管理B. 通过版本控制系统来管理C. 通过数据库来管理D. 通过自动化工具来管理24. 配置管理中的变更控制流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提出变更请求B. 分析变更影响C. 获取变更授权D. 实施变更并记录结果25. 配置管理中,配置审核的目的在于什么?A. 确保配置项的正确性B. 确保配置项的完整性C. 确保配置项的安全性D. 确保配置项的及时性26.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哪个阶段不是配置管理的重点?A. 开发阶段B. 测试阶段C. 运营阶段D. 维护阶段27. 配置管理工具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开发效率B. 降低开发成本C. 提高软件质量D. 保证软件的合规性28.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配置管理的常见实践?A.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B. 进行配置审计C. 自动化配置管理D. 编写详细的配置文档29.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证软件的可追溯性B. 保证软件的稳定性C. 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D. 保证软件的安全性30. 配置管理系统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起作用?A. 需求分析阶段B. 设计阶段C. 开发阶段D. 测试阶段31. 以下哪个不是配置管理的工具?A. GitB. SVNC. PVCSD. ClearCase32.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版本控制是用来做什么的?A. 维护代码的历史版本B. 检查代码的修改历史C. 确保代码的一致性33. 配置库的作用是什么?A. 存储代码的版本B. 记录代码的变更历史C. 提供代码的版本查询功能D. 以上都是34.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分支策略是如何定义的?A. 分支策略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定义的B. 分支策略是在设计阶段定义的C. 分支策略是在开发阶段定义的D. 分支策略是在测试阶段定义的35. 配置审核的目的是什么?A. 确保配置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B. 确保配置项的符合性和一致性C. 确保配置项的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D. 确保配置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6. 以下哪个不是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A. 配置识别B. 配置控制C. 配置验证D. 配置发布37.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如何确保代码的变更被记录和追踪?A.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B. 编写详细的变更日志C. 提供代码的版本查询功能D. 以上都是38.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B. 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C. 保证软件的质量和性能D. 保证软件的安全性39. 配置管理中,用于记录硬件和软件配置信息的是()。
软件配置管理简介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项进行有序组织、控制、追踪和维护的过程。
它涵盖了对软件配置项的版本控制、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方面,旨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可控性和可复现性,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软件配置项软件配置项(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SCI)是软件项目中被配置管理所控制的基本单位。
它可以是源代码文件、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配置文件、文档等。
对软件项目进行配置管理时,需要明确确定SCI的范围和粒度,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软件配置管理的重要性1.改善团队协作:软件配置管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环境,使团队成员能够共享、协作和追踪软件配置项。
通过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团队成员可以清楚地了解软件的演变过程,避免冲突和重复工作。
2.确保软件质量:软件配置管理可以保证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通过记录和跟踪变更历史、修复bug 并进行回溯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软件质量问题,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管理软件发布:软件配置管理可以对软件的发布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制定发布计划和发布策略,可以确保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正确部署,并减少因配置错误而导致的问题。
4.提高开发效率:软件配置管理可以提供自动化的构建、测试和部署过程,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错误和工作量。
通过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开发和交付。
软件配置管理的实践软件配置管理的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版本控制版本控制是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管理和跟踪软件配置项的版本和变更历史,确保团队成员能够协同工作,追踪问题,修复bug,并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常见的版本控制系统包括Git、SVN等。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重要环节。
它涵盖了对软件配置项的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审批和跟踪的过程,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理论部分1.你是怎么理解软件配置管理的?软件配置管理为软件研发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环境,每个人都要面对软件配置管理,学习使用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策略和方法,以便从它那里充分受益。
2.软件配置管理的作用或意义?在软件建立时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而变更加剧了项目中软件开发者之间的混乱。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标识变更、控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实现并向其他有关人员报告变更。
3.IPD流程有几个决策评审点,几个技术评审点?各个技术评审点的作用?4个:概念决策评审(CDCP)计划决策评审(PDCP)计划决策评审(PDCP)可获得性评审(ADCP)目标、关注点、输入、输出4.IPD流程分为哪几个阶段?3个:市场管理(MM)、需求管理(OR)、继承产品开发(IPD)5.IPD流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产品开发是投资行为2.基于市场的创新3.基于平台的异步开发模式和重用策略4.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分离5.跨部门协同6.结构化并行开发流程7.产品线和能力线并重8.职业化人才梯队建设你是如何理解软件工作成果的?软件工作成果包含哪些?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6.举例说明什么是配置项?配置项有哪些属性?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都是配置项配置项有两大类: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工作成果;项目管理和机构职称过程产生的文档。
属性有:名称、标示符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7.什么是配置库?存放配置项的数据库,常用两种形式:按配置项类型分类建库和按任务建库。
如果让你为你们组的项目规划一个目录结构,你认为哪些目录是必须的?1.项目立项与策划2.需求分析3.系统设计4.开发5.测试6.客户文档7.项目验收8.质量管理9.配置管理10.项目管理11.项目结项12.培训资料8.在你做过的软件项目中,需求阶段,必须输出的文档有哪些?1.开发背景2.项目目标3.运行环境4.项目任务书9.你怎么理解基线?1)代表多个源代码文件的一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