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储层改造新技术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2.17 MB
- 文档页数:88
国外油气田储层改造技术典型案例分析一、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在美国巴肯油田的成功应用1、概况春天湖/榆树古力区块位于巴肯油田中部,蒙大拿州里奇兰县境内,面积约500 mile2(1 mile2=2.59km2)。
其孔隙变化较大,东北方向逐渐递减,西南方向则呈尖灭式递减。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里奇兰县东部的上巴肯页岩层内,水平井开发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巴肯油藏处于威利斯顿盆地下,包含以下三个独立的产层,几乎均覆盖整个工区:密西西比系——巴肯油藏上部页岩层(高水位期)、泥盆系/密西西比系——巴肯油藏中部(低水位期)、泥盆系——巴肯油藏底部页岩层(高水位期)。
图1是巴肯油藏储层段测井曲线类型。
在该区域,中巴肯储层厚度基本在6~15 ft(1 ft=30.48 cm),深度约在10000 ft。
破裂压力梯度在0.69~0.77 psi/ft(1 psi/ft=22.621 kPa/m)之间。
储层流体性质是:油API重度42°,气API重度为0.95°,初始油气比为500scf/bbl(1scf/bbl=0.2067 m3/t)。
储层初始孔隙压力梯度为0.5 psi/ft,显示出弱高压状态,井底静态温度为240 °F(1 ℃=33.8000 °F)。
渗透率为0.05~0.5mD (1mD=1.02×10-3μm2),孔隙度为8%~12%。
春天湖/榆树古力区块总体的成藏效果被前人戏称为沉睡巨人。
在该区中,中巴肯油藏的云岩主要运用长水平段的水平井进行开发,使得超低渗油藏的开发能够尽量达到最大经济生产效率。
但天然裂缝所形成的运移通道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图1 巴肯油藏主力产层的测井曲线显示在该区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作业者(最先进入的作业队伍)已经关注部署连续的单水平段定向井,其中一些水平段长度超过9000 ft,以实现对储层有效改造的最大化。
作业者最初在640 acre(1 acre=4046.9 m2)的区块内钻了17口水平井,均使用单水平段方式来对该区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