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与设备第二版
- 格式:pdf
- 大小:76.81 MB
- 文档页数:456
第一章仓库与仓储物流规划第一节仓储概论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生产,就有物流就产生了储存的概念随之出现了储存商品的建筑物或场所,仓库。
仓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空间和一块面积,是按计划用来保管货物(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并对其数量或价值进行登记,提供有关储存物品的信息以供管理策划所用的场所。
仓库的存在能使企业的恭、产、销环节互相影响,从而减少需求预测误差的冲击,让每个环节得以独立工作,并在市场变化引起需求变动时,使库存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但库存的发生要占用金额,要发生库存维系费用,并且存在着因库存而造成的损失风险。
早期的仓库作业都是通过人工的操作来完成的,由于缺乏“物流”的理念指导,是材料与产品供应线上的一个静止单位。
人民没有注意到仓储活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业潜力,更没有更具客户的需求对仓库的产品进行分类,忽视了仓库所具有的储存效率和搬运效率。
尽管存在上述缺点,但是早期的仓库毕竟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了相互共同的桥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预测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广泛建立仓库的需求减少了,随着制造过程中延误时间的递减,生产也越来越同意调整,尽管季节想的生产仍热需要仓促,但支持制造过程所需的仓储总量已经减少。
而销售环节的变化,又使得批发商必须储存愈来愈多的产品,导致仓库成了批发商向零售商提供该适时而有经济的存货分类场所。
这样,通过批发商和一体化的零售商的努力,仓储作业的公益流程和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与批发行业关联的仓储效率的提高,很快又在制造行业中得到推广,使得仓储活动成为JIT和无储存生产战略的一个综合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对那些经营日益庞大的企业来讲,如何提高仓库的适用效率,如何在多个地点进行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存和配送,如何降低仓库存储水平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已成为企业所经常考虑的问题了。
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仓储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在寻求更好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设施与设备参考学时:96学时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设施与设备操作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主体,辐射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实训课程。
本课程重点研究和介绍了在物流活动中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选择与配置,以及对相关设施与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管理。
(二)设计思路1、通过物流设施与设备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全面实践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物流岗位群职业通用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3、加强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为优化学生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技术设备的基本知识与物流机械运用与管理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
并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1、了解物流设施设备分类2、掌握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用途与特点3、掌握仓储的类别,了解仓储安全设备的重要地位4、掌握包装机械设备的分类5、理解装卸搬运的活性指数,掌握装卸搬运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分类的设备6、掌握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作用及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方法7、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业流程8、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和运行9、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1、通过工作任务的需求,从有利于各专门化课程的学习出发,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应用型本科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训练。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4参考学时:56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1 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装备的使用,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物流运作管理能力。
先修课程:《物流管理基础》、《物流经济地理》、《管理学基础》、《仓储实务》、《货物学》、《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实务》后续课程:《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法律法规》、《连锁经营实务》、《综合实训》1.2 课程的基本理念(1)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2)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3)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例如,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能力,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1.3 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物流运作管理”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含有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等诸多功能要素的综合服务系统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以现代物流流程或功能为主线,同时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利用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物流配送中心设施与设备1. 引言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重要中转节点。
物流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是保证物流配送效率的关键,它们直接影响着物流配送的速度、质量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物流配送中心常用的设施与设备,包括仓库设施、搬运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2. 仓库设施2.1 货架和货位货架和货位是物流配送中心仓库中的重要设施。
它们用于储存商品,有助于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和货物堆放效率。
货架通常分为不同类型,如重型货架、中型货架和轻型货架等,可以根据货物特性和仓库需求进行选择。
货位设定要考虑货物的种类、尺寸和存放规则,以便实现快速存取和有效管理。
2.2 码放设备为了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物流配送中心常采用码放设备,如滑道、滚筒、输送带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将货物从一个位置快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减少人工搬运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长度的码放设备。
2.3 高位拣货设备高位拣货设备主要包括自动提升机、自动导引车等。
它们能够在仓库中高速行驶并定位到需要拣选的货物位置,节省了拣货员的时间和劳动力,提高了仓库的拣货效率。
高位拣货设备通常配备有先进的导航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3. 搬运设备3.1 叉车叉车是物流配送中心常用的搬运设备之一。
它可以有效地将货物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具有快速、高效、灵活等特点。
叉车通常根据不同的需求分为电动叉车和内燃叉车,可以选择适合仓库作业环境的叉车类型。
3.2 手动搬运工具除了叉车外,物流配送中心还常用手动搬运工具,如手推车、手动液压升降台等。
这些设备适用于小规模的搬运和短距离的运输,能够满足仓库内部的日常搬运需求。
4. 信息处理设备4.1 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是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管理的核心设备。
它集成了仓库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功能,能够实时掌握仓库的货物状况,提高仓库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