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盘点+单元测试卷2套(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七单元知识盘点
字音过关
1.易读错的字
洛.阳(luò) 山脉.(mài) 玉壶.(hú)
汹.涌(xiōng) 芙.蓉(fú) 哭泣.(qì)
洗砚.(yàn) 恭.勤(gōng) 磨.针(mó)
弥.漫(mí) 卒.业(zú) 遇难.(nàn)
调遣.(qiǎn) 机械.(xiè) 战役.(yì)
2.多音字
单chán(单于)
dān(简单)
词语过关
1.词语盘点
行驶 凌晨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践行
2.近义词
照例—照旧 猝然—突然
维持—保持 违抗—违背
调遣—派遣 践行—履行
3.反义词
艰巨—轻易 混乱—有序
威严—和蔼 嘈杂—安静
违抗—服从 惊慌失措—镇定自若
4.词语搭配
(威严)的声音 (伟大)的灵魂
(阴惨惨)的雾气 (猝然而至)的变故
(凶猛)地射击 (愤怒)地注视
好句积累
1.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比喻)
2.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3.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比喻)
课文理解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塞下曲》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墨梅》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借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和(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黄继光》一文记叙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4.《挑山工》一文通过详细描写(挑山工登山),虽然肩担重物,但走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好书推荐
《老人与海》
第七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1912年4月14日晚上,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船舱被撞开了一个大kū lonɡ( ),海水涌了进来。船上一片hùn luàn( ),jīnɡ huānɡ shī cuò( )的人们到处乱跑。大部分船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wéi chí( )游轮上的zhì xù( )。最终,这艘巨大的游轮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二、选择题。(1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芙蓉.(róng) 洛阳..(nuò yáng)
B.大雁.(yàn) 砚.台(liàn)
C.汹.涌(xiōng) 相逢.(féng)
D.机械.(jiè) 混.乱(hù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玉壶 钱坤 B.岗位 维持
C.秩序 刚位 D.住宰 调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部队)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天地间)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4.下列诗句不能表现诗人的精神品格的一句是( )(3分)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2分)
A.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C.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D.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
6.小明这次考得不好,他闷闷不乐地说:“真倒霉,这次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上课的时候我又没听懂,怎么能考好!”你作为同桌,这个时候可以用“(C)”来劝慰他。(2分)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不怨天,不尤人
三、判断对错。(3分) 1.“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这句话体现了黄继光顽强、英勇无畏的精神。( )
2.2.《挑山工》一文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脚踏实地、抛去杂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
3.哈尔威船长太慌张了,来不及救自己,结果沉入了大海。( )
四、句子训练营。(9分)
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越来越浓了,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3分)
3.营参谋长对黄继光说:“我相信你能完成任务。”(改为转述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积累运用。(8分)
1.遇到困境的时候,要做到__ __,积极想办法应对。(2分)
2.“天行健,__ __”告诉人们,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勤劳勇敢,发奋图强。(2分)
3.孟子说:“__ __”他认为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2分)
4.王冕喜欢画梅、咏梅,我记得《墨梅》有两句表达了他坚贞、纯洁的高尚情操:__ __。(2分)
阅读与欣赏
六、文言文阅读。(9分)
何晏七岁,明慧若①神,魏武奇爱②之。以晏在宫内,因欲③以为子。晏乃④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⑤,答曰:“何氏之庐⑥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①若:好像。②奇爱:十分喜欢。③欲:想要。④乃:于是,就。⑤故:……的原因。⑥庐:(简陋的)房屋。
1.魏武帝喜欢何晏吗?请用文中原句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
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
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
3.你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 )。(3分)
A.当机立断 B.胆大心细 C.聪明机智
七、记叙文阅读。(17分)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搀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文中对一对父女进行了哪些描写?( )(多选)(3分)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姑娘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神情发生一连串的变化是:( )——( )——( )。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什么?(3分)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请用“____”画出来。老人忍痛接受座位,体现了他__
__的品质。(3分)
5.对“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关怀老人,热情地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善良。
B.别人想帮助你的时候,你就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