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8.67 KB
- 文档页数:14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汽艇以18km/h的速度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匀速向对岸行驶,河宽500m,如果河水流速是3.6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艇过河需要500sB.汽艇到达正对岸C.汽艇到达对岸时在下游100m处D.如果水流速度超过汽艇速度,汽艇过不了河2.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s内前进36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加速度大小为6m2/s,制动后5s的位移为36m6m/s,制动后5s的位移为40.5mB.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4m/s,制动后5s的位移为40mC.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4m/s,制动后5s的位移为40.5mD.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3.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和站起两个动作,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计算机采集了力传感器的示数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记录的是人先站起,然后蹲下的过程B.乙图记录的是人先蹲下,然后站起的过程C.甲图中人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再反向增大再减小D.乙图中人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4.如图,将一辆前轮驱动的电动玩具车放在A、B两个平板小车上,三者置于水平实验桌上。
当玩具车启动向前运动时,两平板小车也开始运动,则A、B车运动的方向为()A.A 向前,B 向后B.A 向后,B 向前C.A 向前,B 向前D.A 向后,B 向后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 有关。
下列速度的表达式(k 为比例系数,无单位)中可能正确的是()A.pv k ρ= B.v k p ρ= C.pv k ρ= D.v k pρ=6.如图所示,一条质量为1kg 的均匀柔软绳索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有一小段垂在桌边,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月26日上午10:30-11:45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每题4分,1-7为单选题,8-10为多选题,共40分)1.在物理学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研究乒乓球在台上的运动轨迹时,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B .在4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跑步800米的位移比跑步400米的位移大.C .童话龟兔赛跑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要慢.D .人静止起跑匀加速3s 加速到9m /s ,汽车静止启动匀加速5s 加速到15m /s ,他们的加速度一样大.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设向东为速度v 坐标轴的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物体的位移为0.B .前3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5m /s .C .物体第3s 内的位移为0.5m −.D .物体第1s 内与第3s 内的加速度相同.3.两个共点力12F F 、的夹角为,0180θθ°<<°,合力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仅增大θ,则F 不可能增大B .若仅增大1F ,则F 一定增大C .若仅减小1F ,则F 的大小一定改变D .F 可能大于1F 和2F 的代数和4.如图所示,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以加速度a 向右加速运动.货箱中石块B 的质量为m ,则关于石块B 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大于等于maB.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大小大于maC.当加速度足够大,石块B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D.当加速度足够小,石块B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可能为零5.在一次训练中,冰壶(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垂直进入四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到达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壶通过每个区域的时间相同v v v v=B.冰壶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4:3:2:1A B C DC.冰壶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相同D.冰壶从A运动到E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D点的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左右相同的两木箱之间有一段光滑的轻绳,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箱子的A点和B点,轻绳上有一个挂钩,挂钩下面挂了一物块.在采取以下措施时,两箱始终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B点移到1B位置时,地面给右箱的支持力变大B.保持两箱位置不动,仅将B点移到2B位置时,两箱对地面的摩檫力与原来相比均变小.C.仅将右侧箱右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地面给两箱的摩檫力均变大.D.仅将右侧箱左移一小段位置,细绳上的拉力和两箱对地面的压力均变小.7.现有三个相同物块,质量大小均为,m BC之间用弹簧连接竖直放置于地面上,待其稳定后,在B上轻放物块A,如图所示,从释放A到弹簧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请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置A 的瞬间,B 对A 的支持力为mg .B .全过程中地面给C 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为3mg .C .放置A 的瞬间物块B 的加速度为g .D .当B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地面对C 的支持力为3mg .8.关于人推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推箱不动,是因为人推箱子的力小于箱推人的力B .人推箱不动,是因为人推箱的力小于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 .无论箱子如何运动,人推箱的力大小总是等于箱推人的力D .人先对箱子产生力,箱子之后便会对人也产生力9.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4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m ,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210m /s g =.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3.7sB .3s 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2m /sC .第4s 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3m /sD .10s 内位移大小可能为180m10.如图所示,物块A 以水平向右的速度5m /s v =滑上长度为4m 的水平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µ=,物体A 可视为质点,关于物块A 从滑上到滑离传送带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1t ;当传送带静止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2t ,则12t t <.B .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3t ;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4t ,则34t t =.C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5t ;当传送带以6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所用的时间为6t ,则56t t <.D .当传送带以7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为7t ;当传送带以8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所用的时间为8t ,则78t t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图设置好实验装置后,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钩码.(1)图中木板右端被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后,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在打下点迹3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_______________m /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_2m /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作出物体的加速度a 和拉力F 图线即:a F −图线,发现其不通过原点,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在对上一问中的装置进行了调整后,a F −图线能够通过原点.为得到更多的数据点,该同学不断改变钩码质量,发现随着F 增大,a F −图象由直线逐渐变为一条弯曲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他用一张印有小正方格的纸记录小球运动的轨迹,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小正方格的边长 3.6cm L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乙中的a b c d 、、、所示,210m /s g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甲 乙(1)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 /s ;(2)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 /s ;(3)小球抛出点的坐标是否为坐标原点_______________(是或否);(4_______________.A .实验中应使斜槽轨道尽可能光滑B .为使小球离开斜槽后能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C .为了使小球每次运动的轨迹相同,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D .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折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三、解答题13.(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距离地面300米的距离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210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达到10m /s 时运动员开始做匀速运动,再经过6s 后到达地面问:()210m /sg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2)运动员从多高地方离开飞机做跳伞表演?14.(13分)跳台滑雪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一段距离后着陆.现有某运动员从跳台a 处沿水平飞出,在斜坡b 处着陆,如图所示.测得运动员飞出时的速度为10m /s ,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不计空气阻力,结果可用根号表示,2sin 370.6,cos370.8,g 10m /s °=°==).求:(1)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t ;(2)运动员飞到b 处时的速度大小v ;(3)运动员在空中离坡面的最大距离h .15.(17分)如图,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长木板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 大小可以忽略的物块,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9N F =,木块向右运动,木板上表面左右两边等长但动摩擦因数不同,左半边动摩擦因数为10.1µ=,右半边动摩擦因数20.6µ=,已知长木板长6m L =,质量6kg M =,物块的质量3kg m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结果可用分数表示,取210m /s g =)(1)当木块滑到木板中点位置时所用时间;(2)经过多长时间,物块与木板达到共速,以及5s 时木块距离木板右端的距离;(3)经过5s 木板移动的距离.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高一物理答案1.DA .研究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时,其大小形状对研究无影响,故可看作质点,A 错误.B .400米环形跑道,跑800米和跑400米都是会跑回起跑位置,故位移都是零,B 错误.C .童话中,乌龟与兔子同时起跑,最终乌龟先到兔子后到,根据平均速度x v t ∆=∆可知乌龟平均速度大于兔子,C 错误.D .根据公式v a t∆=∆,可知人和车的加速度都是23m /s ,D 正确. 2.CA .由图像可知,前2s 内物体的位移为1m ,故A 错误.B .由图像可知,前3s 内物体的位移为0.5m −,故平均速度为x 1vm /s t 6==,故B 错误. C .由图像可知,物体第3s 内的位移为0.5m −,故C 正确. D .由图像可知,物体第1s 内的加速度为21m /s ,第3s 内的加速度为21m /s −,故D 错误.3.AA .根据力的合成公式F =若仅增大,cos θθ减小,则F 不可能增大,故A 正确;B .若180θ=°,仅增大1F ,则F 有可能会减小,故B 错误;C .若θ为针角,如图所示仅减小1F ,则F 的大小可能不改变,故C 错误;D .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1212F F F F F −≤≤+所以F 一定小于或等于1F 和2F 的代数和,故D 错误.4.B AB .石块具有向右的加速度,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石块B 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且F ==A 错误,B 正确;C .当加速度为零时,石块B 受到重力和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两个力等大反向,此时合力才为零.D .只有自由落体运动的状态下,石块B 受到周围其他石块的作用力为零,CD 错误.故选B .5.DAC .根据逆向思维,将冰壶看成逆过程由E 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 点的过程,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2−−−⋅⋅⋅ 可知冰壶通过每个区域的时间均不相同;根据Δv at =由于冰壶通过每一部分时所用时间不相等,则速度变化量不相同,故A 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C 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B .根据逆向思维,将冰壶看成逆过程由E 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 点的过程,根据位移速度公式22v ax =可得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2A B C D v v v v =故B 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D .由于12DC DO t 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木块从A 运动到E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D 点的瞬时速度,故D 正确,符合题意要求.6.CAB .竖直方向移动挂钩点位,绳子两端的夹角不变,物体的重力也未变,故地面给两箱的支持力和摩檫力均不变.故AB 错误C .在水平方向右移动木箱,物体重力未变,但由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故对地面的摩檫力和绳子的拉力均变大,C 正确.D .在水平方向左移动木箱,物体重力未变,但由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故绳子的拉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 错误.7.DAC .放置A 的瞬间,AB 视为一个整体,受到重力与弹簧弹力,重力大小2mg ,弹簧形变量未突变,故弹力仍为,mg AB 所受合力为,mg AB 加速度为0.5g,C 错误,对A 做受力分析可知,A 受到重力和B 对A 的支持力,合力加速度向下大小为0.5g ,故B 对A 的支持力为0.5mg ,A 错误.BD .当AB 下落时达到速度最大时,AB 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此时弹簧弹力等于重力为2mg ,此时C 给地面的压力为3mg ,D 正确,由于惯性的影响,AB 还会继续下落,弹力还会继续增大,故C 给地面的压力会超过3mg ,C 错误.8.ABDABC .人推箱的力与箱推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不论车如何运动,人推箱的力大小总等于箱推人的力;人推箱不动,是因为人推箱的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阻力,二力平衡,故A 错误,C 正确;B .人推箱不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等于人推箱的力的大小.B 错误.D .人推箱的力与箱推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D 错误.9.BDA .根据竖直上抛公式,选择第3s 末为初状态,则有在第4s 内20132v t gt −= 或者20132v t gt −=− 可解得08m /s v =或者02m /s v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0tv v at =+ 所以上升时间为3.8s 或者3.2s ,A 错误.B .由A 可知,B 正确.C .平均速度的公式为v x t= 所以平均速度为3m /s 或者3m /s −,C 错误.D .由A 可知,第4s 末的速度为08m /s v =或者02m /s v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0tv v at =+ 所以初始时刻的初速度为32m /s 或者38m /s ,根据竖直上抛公式2012x v t gt =− 可知,位移为120m −或者180m −,D 正确.故选BD .10.BD 当物体以5m /s v =滑上去,如物体全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公式2202v v ax −=可知传送带顺时针旋转最大速度为3m /s ,逆时针任意速度均一致.当物体以5m /s v =滑上去,如物体全程做加速运动,根据公式2202v v ax −=可知传送带顺时针旋转最小速度为v =,逆时针不可能全程加速.A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也是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故12t t =,A 错误;B .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当传送带以3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也是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故34t t =,B 正确;C .当传送带以2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当传送带以6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故56t t >,C 错误;D .当传送带以7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加速运动,当传送带以8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全过程做匀加速运动,78t t =,D 正确.实验题11.(1)补偿阻力 (2)0.450m /s 0.188m /s (3)平衡摩擦力过度(4)砝码质量未远小于小车质量(1)图中木板右端被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摩擦力对小车的影响,即补偿阻力.(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所以30.0440m 0.0459m 0.4495m /s 20.1sv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故为0.450m /s 根据逐差法求解加速度20.04590.04790.04400.0423m /s 0.1875m /s 40.1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故为0.188m /s(3)在开始阶段,拉力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合外力不为0,即平衡摩擦力过度.(4)对钩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ma −=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 解得1Mmg mg F m M m M==++ mg a M m=+ 开始时,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绳上拉力,F mg a F ≈−图像为直线;当砝码质量不再远小于小车质量时F mg <,所以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12.(1)1.20m /s (2)1.50m /s (3)否 (4)BC取a b c 、、三点分析,水平位移间隔均为2L ,所以小球从a 点到b 点,从b 点到c 点所用的时间相同,设时间为T ,在竖直方向上有2Δy gT = 解得0.06S T =水平方向上,则有02L v T =解得0 1.20m /s v =(2)小球在b 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30.9m /s 2byL v T ==所以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为 1.50m /s b v =(3)设从抛出点到b 点的时间为t ,则by v gt =解得0.09s t =所以小球抛出点的横坐标为04 3.60cm x L v t =−= 纵坐标为213 6.75cm 2y L gt =−= 故不是坐标原点.(4)BC AB .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所以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要水平,至于是否光滑没有影响,只要能抛出就行,A 错误,B 正确;C .为使小球每次运动的轨迹相同,则要确保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所以要求小球每次应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C 正确;D .为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应用平滑的曲线将点连接起来,偏差太大的点舍去,从而能减小实验误差,D 错误.13.(1)运动员落地前做匀速运动,根据x vt =可求得运动员匀速运动的位移360m x =所以运动员匀减速运动的位移2240m x =则222122v v ax −=解得270m /s v =所以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70m /s(2)运动员自由落体的下落位移为22245m 2v h g ==. 故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1545h h h m =+=总.14.(1)运动员做平抛运动,设着陆时间为t ,则有0x v t = 212y gt = 由图可知,运动员着陆时tan y xθ= 可解得02tan 1.5s v t gθ=⋅= (2)运动员着陆时0x v v = y v gt =所以/s v(3)取沿斜坡向下方向(x 方向)与垂直于斜坡向上方向(y 方向)分析运动员的运动,则在垂直于斜坡方向上0sin 6m /s y v v θ′== 2cos 8m /s y a g θ=−=− 当0y v ′=时,运动员在空中离坡面的距离最大,则有20 2.25m 2y yv d a ′−== 15.(1)由题干可知,物块m 在长木板左端运动时,木板所受的摩檫力为113N f mgµ== 此时木板的加速度为2110.5m /s f a M== 木块所受的合力为116N F F f =−= 木块的加速度为2122m /s F a m== 设所用时间为1t ,可得以下公式22211111.222L a t a t −= 解得时间12s t =(2)当物体滑上木板右边时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为2218N f mgµ== 木板此时的加速度为2233m /s f a M== 此时物块的加速度为2243m /s F f a m −==−.木板和物块达到共速的时间21112340.5s a t a t t a a −==− 木板和物块达到共速时的速度1132 2.5m /s v a t a t =+=共 在两者达到共速前木板和木块的相对位移()()21111211524x a t a t t t m =−+=相对. 达到共速后木块和木板不再发生相对滑动,故5s 后木块距离木板右端的距离为94x L x m =−=右相对. (3)木板在第一段加速阶段所走的距离为2111112x a t m ==. 木板在第二段加速达到共速所走的距离为22112321728x a t t a t m =+= 剩余时间3125s 2.5s t t t =−−= 木板与木块共速后一起加速运动的加速度251m /s F a m M==+ 木板第三段加速运动的距离2335317528x v t a t m =+=共 所以5s 后木板的移动距离123454x x x x m =++=总。
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如图是某物体的运动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8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25m/s B.BC段物体是运动的C.AB段平均速度大于CD段的平均速度 D.CD段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逐渐增大3.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可能增大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若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每秒内速度增加5m/sD.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加速度就为零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在C上的竖直轻杆的顶端与小球A用细绳a连接,小球A、B用细绳b连接,当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恰好能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细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5.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
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
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希沃特。
下面选项中希沃特与国际单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m2/s2B.W/kg C.J/kg D.Am/s6.明朝的《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图所示,可转动的把手上a点到转轴的距离为2R,辘轳边缘b点到转轴的距离为R。
甲转动把手,把井底的乙加速拉起来,则此过程中()A.绳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B.绳对乙的拉力做功大于乙克服重力做功C.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D.a点的线速度小于b点的线速度7.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流速为3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B.船不能沿直线过河C.船可以垂直过河D.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一定的二、多选题8.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在恒力的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点有一小球(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离开桌面的边缘B点经过C、D点最后落到地面,F一直作用在小球上且与重力等大,A、B两点和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均为d,B、D两点间的竖直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
湖北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情况中,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 )A.甲图:离点电荷等距的A.b 两点B.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 两点C.丙图: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 两点D.丁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分别靠近两板的A.b 两点2.如图所示是一种清洗车辆用的手持式喷水枪。
设枪口截面积为0.6 cm 2,喷出水的速度为20 m/s 。
当它工作时,估计水枪的平均功率约为(水的密度为1×103 kg/m 3) ( )A .12 WB .120 WC .240 WD .1200 W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V ,点A 处的电势为6V ,点B 处的电势为3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B .C .D .4.负点电荷Q 固定在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带电粒子P 仅在该电荷的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A.B.c ,如图所示,则A.粒子P 带负电B.A.B.c 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 =φc >φbC.粒子P 由a 到b 电势能减少,由b 到c 电势能增加D.粒子P 在A.B.c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2∶1∶25.如图所示,电阻R 1=20 Ω,电动机线圈电阻R 2=10 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当电键S 闭合后,电动机转起来,电路两端电压U 不变,电流表显示的电流I 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应是( )A .I =1.5 AB .I>1.5 AC .P =15 WD .P<15 W6.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 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 现撤去F ,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 1B .小球的电势能减少W 2C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D .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7.电容式话筒的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Q 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肘和固定电极N 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当膜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则( )A .M 、N 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 .固定电极N 上的电荷量保持不变C .导线AB 中有向左的电流D .对R 而言上端(即B 端)电势高8.电池甲和乙的电动势分别为E 1和E 2,内电阻分别为r 1和r 2,已知E 1>E 2。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一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给它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B. 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施加水平恒力时,如果恒力的方向与速度垂直,质点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 施加水平恒力以后,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和恒力的方向相同2.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在表中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刻不存在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时间t0t1t2t3体重秤示数(kg)45.050.040.045.0A. t1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 t2时刻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C. 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方向相反D. t3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3.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球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弹簧劲度系数k=50N/m。
现用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下的恒力F作用在小球上,在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已知弹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A. .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加速B. .B.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被压缩了0.2mC.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被压缩了0.3mD. .小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4.如图是汽车运送圆柱形工件的示意图,图中P、Q、N是固定在车体上的压力传感器,假设圆柱形工件表面光滑,汽车静止不动时Q传感器示数为零而P、N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当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过程中,P传感器示数为零而Q、N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已知sin15°=0.26,cos15°=0.97,tan15°=0.27,g=10m/s2.则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的加速度可能为()A. 4m/s2B. 3m/s2C. 2m/s2D. 1m/s25.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轻杆的一端拴有一个历量为m的小球,轻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绕光滑轴O自由转动。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起,当悬挂吊篮的细绳被剪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为()A.g,g B.2g,g C.g,0 D.2g,02.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A.先加速,后减速B.先静止,然后沿斜面加速下滑C.先静止,然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D.先沿x轴负方向加速运动,然后静止3.一质点沿曲线从M点运动到N点,它在P点时的速度v方向和加速度a方向可能是A.B.C.D.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5.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
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A.100 N B.20 N C.16 N D.0 N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2)()A.15m B.20m C.11.25m D.31.25m8.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A.2vB.2vgC.22vgD.()222vg-9.我国“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
在火箭发射、飞船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王亚平要承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在降落时需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绕地球匀速运行时,王亚平处于超重状态D.火箭加速上升时,王亚平处于失重状态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C.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11.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P,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并且P与传送带保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的摩擦力()A.方向可能向左B.方向一定向左C.方向一定向右D.一定为零1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A.先抛出A球B.先抛出B球C.A球的初速度小于B球的初速度D.A球的初速度大于B球的初速度13.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1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受到的重力分别为10N和8N,不计弹黄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为()A.18N B.8N C.2N D.10N15.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B.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桌面产生了形变C.书发生了形变,因此书受到了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不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16.某幼儿园要在空地上做一个滑梯,根据空地的大小,滑梯的水平跨度确定为6m。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一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给它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B. 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施加水平恒力时,如果恒力的方向与速度垂直,质点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 施加水平恒力以后,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和恒力的方向相同2.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在表中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刻不存在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时间t0t1t2t3体重秤示数(kg)45.050.040.045.0A. t1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 t2时刻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C. 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方向相反D. t3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3.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球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弹簧劲度系数k=50N/m。
现用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下的恒力F作用在小球上,在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已知弹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A. .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加速B. .B.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被压缩了0.2mC.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被压缩了0.3mD. .小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4.如图是汽车运送圆柱形工件的示意图,图中P、Q、N是固定在车体上的压力传感器,假设圆柱形工件表面光滑,汽车静止不动时Q传感器示数为零而P、N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当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过程中,P传感器示数为零而Q、N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已知sin15°=0.26,cos15°=0.97,tan15°=0.27,g=10m/s2.则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的加速度可能为()A. 4m/s2B. 3m/s2C. 2m/s2D. 1m/s25.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轻杆的一端拴有一个历量为m的小球,轻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绕光滑轴O自由转动。
已mg,知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轻轩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14则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 √5gL4B. √gLC. √3gL4D. √1gL46.在欢乐谷有风洞飞行表演,风洞内向上的风速、风量保持不变,让质量为m的表演者通过身姿调整,可改变所受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
假设表演者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有效面积成正比,已知水平横躺时受风有效面积最大,站立时,风洞内人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受风有效面积为最大值的18度为H.若表演者让身体倾斜一定角度,使受风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时,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
现表演者从最高点A开始,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匀加速下落,经过B点后,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刚好能在风最低点C处减速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表演者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B. 表演者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是g4HC. BC间的高度差为37D. 表演者加速和减速阶段所用时间之比为4:37.如图所示,A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长方形物块,在它上面放有物块B和C.A、B、C质量分别为lkg、5kg、1kg,B、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0,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为轻质光滑滑轮,绕过K连接B和C的轻细绳都处于水平状态。
现用水平方向的怛定外力F拉滑轮,使A的加速度等于2m/s2,g取10m/s2,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之间相对滑动而A、C之间相对静止B. A、B之间相对静止而A、C之间相对滑动C. 外力F的大小等于22ND. 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N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8.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F,保持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如图(b)所示.(1)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N.(2)从图象中分析,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为______kg.(3)该实验小组为得到a与F成正比的关系,应将斜面的倾角θ调整到tanθ=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9.竖直杆与斜杆固定在小车上,它们之间的夹角θ=45°,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斜杆与竖直杆均为刚性轻杆。
(1)如果将小车放进电梯中,让电梯带着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a<g)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斜杆给小球的作用力;(2)如果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a=√3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斜杆给小球的作用力。
10.如图所示,半圆形凹半径R=0.48m,AB为其直径,圆心为O2,在A点正上方O1处有一颗钉子,O1A的距离为0.36m,用长为l的轻绳拴住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1,小球可视为质点,将小球左拉起一定角度后无初速释放,小球运动到A点时与凹槽的平台间无挤压,此时轻绳恰好断裂,小球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在凹槽上的E点,O2E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忽略空气阻力。
求:(1)轻绳断裂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0;(2)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F T。
11.物体A放在倾角为37°斜面上,与半径为r的圆柱体B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接,半径为R的圆柱体C穿过细绳后在B上方,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m B=2kg,m C=1kg,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现在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B下降h1=0.6m后,C被内有圆孔(半径为R′)的支架D挡住不再运动(r<R′<R),而B穿过圆孔继续下降。
(细线和C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斜面足够长,sin37°=0.6,g取10m/s2)试求:(1)圆柱体C到达支架D时的速度;(2)物体A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12.某传送带装置在竖直平面内的横截面如图所示,ab段水平,bcd段为1圆周。
传送2带在电机的带动下以恒定速率v=4m/s运动。
在传送带的左端点a先后无初速地投放质量均为m=1kg的两个相同的小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第一个物块A到达b点时立刻在a点投放另一物块B,两个物块到达b点时都恰好与传送带等速。
当物块到达b点时,立即被锁定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地通过bcd段。
当物块到达最高点d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后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弹力大小恰等于其重力。
在d点的左方另有一平直轨道ef,轨道上静止停放着质量M=lkg的木板,从d 点出来的物块恰好能水平进入木板上表面的最右端,木板足够长。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8、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木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试求:(1)每个物块在传送带abcd上运行的时间;(2)物块A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距离;(3)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不变的,但其速度的变化量是变化的,故A错误;B、施加的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将做曲线运动,因力是恒力,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正确;C、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外力为变力,始终指向圆心,由于所施加的是恒力,因此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C错误;D、质点的速度方向为初速度与力的方向上速度的合速度,所以质点的速度方向一定和恒力的方向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正确解答该题要掌握:正确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明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明确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外力特点。
本题考查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基础知识的应用,同时注意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律的正确应用。
2.【答案】B【解析】解:由表格可知:t0时刻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人的质量为:m=45kg;t1时刻超重,此时有:F N1-mg=ma1,加速度向上,可能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t2时刻失重,此时有:mg-F N2=ma2,加速度向下,可能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A、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状态无关,t1时刻超重,但受到的重力不变。
故A错误;B、t2时刻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的方向向下,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
故B 正确;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t1和t2时刻电梯加速度的方向相反,但不能判断出运动的方向相反。
故C错误;D、t3时刻体重秤的示数与静止时相等,说明电梯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D错误。
故选:B。
物体超重时对体重秤的压力大于本身重力,此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可能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失重时对体重秤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可能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超重的本质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失重的本质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而不能从运动方向分析物体的超重或失重.3.【答案】D【解析】解: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弹力F'=kx,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mg及外力F作用;小球向下运动,弹簧压缩量x增大,弹簧弹力增大,故当弹簧弹力F'<G+F时,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弹力F'>G+F时,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那么,小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当F'=G+F,即时,速度最大;那么,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被压缩量x'>0.3m,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分析小球受力,根据小球运动位移得到弹簧弹力变化,从而得到加速度变化,即可得到小球运动;根据受力平衡求得最大速度时弹簧压缩量,由能量守恒得到最低点时的压缩量。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通常需要对物体受力及运动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联立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受力或加速度,然后得到物体运动,进而求解做功问题。
4.【答案】AB【解析】解:当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过程中,P传感器示数为零而Q、N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受力分析如图知F Q+mg=F N cos15°…①F合=F N sin15°=ma…②由①②知:a===0.27+2.7>2.7m/s2故可能的为AB选项。
故选:AB。
对圆柱形工件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进行求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以及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5.【答案】AC【解析】解:当杆对球为支持力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v=当杆对球为拉力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v=,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