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堂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单元教材测试卷(附答案解析)知识导航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x+8=12,6y=400.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x=3是方程15-x=12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的根据:(1)等式的基本性质a、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
b、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解方程的依据:a、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b、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c、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d、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经典例题1解方程3x =18 1.6x =6.4 x÷1.1 = 3 x÷5 =15 举一反三130x =1800 5x =1.5 0.2x =6x ÷5 =20÷4 x ÷0.2 =1.8解方程 解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8.34÷x =4.26 598÷x =46 x ÷0.92=1.5x ÷0.2 =1.8 x ÷2= 4 35÷x =7 100÷x=0.43x+3(2x-3)=12-(x+4) 2(x-16)=8 0.5(x+1.3)=1.5举一反三2经典例题2 经典例题36(x+5)=48 3(x-4)=6 2(x+1)=6解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1)366÷6+(5x+x+7)=122 (2)4.3×3.6+7x=43.48解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2×4-(2x+1)=7 3(X+1)+2X=28 5x-2.6+0.4=3x+1.8解下列方程 举一反三3 经典例题4 举一反三452-x= 15 91÷x=1.3 4x+12×5=240 9x-4x=1058x—5=27 42 + x=105 4x+31=99 7x-2x=4.5 2x+5.4=9.6 9-3y=5y+5 2x+12=5x 8x-20=6x-4 5x+3(18-x)=80 16x-4.5x =46 2.5x=13x+5x=240 0.3x+1.5x-x=3.6 10.8x÷0.54=50解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1)2.8x=19.32-6.4x (2) 2(x-0.5)=4.6 (3)1.14x+3.2x=23.87课堂总结家长评语老师评语第五单元练习测试卷(附答案解析)【课标解读】:列举法解决问题,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过程后,能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课堂同步练习题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物体的()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化为()的面积单位来比较。
(4)把4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周长是()分米。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黑板的面积约是20平方米。
()(2)操场的周长约是400米。
()(3)正方形的周长大于它的面积。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5)周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大拇指的指甲盖最接近()。
A、1平方厘米B、1平方分米C、1平方米(2)一角硬币的面积大约是3()。
A、平方厘米B、平方分米C、平方米(3)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60()。
A、平方米B、平方分米C、平方厘米(4)把一个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三个形状相同的长方形,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A、不一样大B、一样大C、无法比较4、单位名称我来填。
(1)桌面长大约80()。
(2)手帕周长大约8()。
(3)办公桌面积大约是2()。
(4)一本日记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5)一个舞台的面积大约是80()。
(6)一个操场长大约是150()。
5、动动小脑瓜,一起画一画。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2)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
6、下图每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面积:面积:周长:周长:第2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2)正方形的面积等于()。
(3)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宽,长等于()(4)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
(5)正方形的边长是7分米,面积是()。
(6)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宽是15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计图的选择”课堂练习
1.填空
能清楚地表示部份与整体关系的统计图是(),如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及趋势的统计图是(),能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大小多少的统计图是()。
2.判断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不能反映数据的大小。
()
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数据的变化及趋势。
()
3.选择
要表示出六年级一班第一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情况,选择()统计图更合适A.拆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要表示出六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每周常规评比得分情况,选择()统计图更合适A.拆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要表示出六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每周质量的变化情况,选择()统计图更合适A.拆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练习十三∣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第五单元的练习课——练习十三。
一、教学内容1. 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用途;2. 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4. 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概念和作用;2. 能够独立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4. 使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各种统计图表的示例和制作步骤;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统计图表的理解和应用;3. 统计图表制作工具,如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4. 学生作业本,用于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比赛的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统计数据,引发学生对统计图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各种统计图表的概念、制作方法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示例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的示例,讲解制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统计图表的制作过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自主制作统计图表,并解读图表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5.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运用统计图表解决一些问题,如家庭支出、学习成绩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统计图表的种类及其特点;2. 统计图表的制作步骤;3.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一张合适的统计图表;2. 解读你所制作的统计图表,概括出数据的主要信息;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运用统计图表解决一个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课堂笔记一、重点单词。
1. sitcom (n.)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的缩写)- 例句:My favorite TV show is a sitcom.2. news (n.) 新闻;消息。
- 不可数名词,常见搭配:a piece of news一则新闻。
- 例句:There is some important news today.3. soap opera 肥皂剧。
- 例句:She likes watching soap operas.4. mind (v.) 介意;对(某事)烦恼。
- 常见用法: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 例句: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5. stand (v.) 忍受;站立。
- 例句:I can't stand the noise.6. educational (adj.) 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
- 例句:This documentary is very educational.7. plan (n. & v.) 计划;打算。
- 名词用法:make a plan制定计划。
- 动词用法:pl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
- 例句:I plan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8. hope (v. & n.) 希望。
- 动词用法:hope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 例句:I hope to be a doctor in the future.- hope后不能接sb. to do sth.这种形式。
9. find out 查明;弄清。
- 区别于find(找到,强调结果),find out更强调经过调查、研究等查明事情的真相。
- 例句:Can you find out when the train leaves?10. discussion (n.) 讨论;商量。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课堂分层作业练习时间:40分钟命题人:第一部分基础园地(一)精挑细选我最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繁殖.(zhí)摄.氏(shè)B.煤炭.(tàn)治疗.(liáo)C.驯.良(xín)歇.息(xuē)D.勉.强(mián)圆锥.(zhuī)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飘浮娘食杀菌B.乖巧清秀玲珑C.追逐警绝触动D.光滑狭窄流理3.“那个箱子担着怪费劲的。
”这句话中的“怪”字应解释为()。
A.奇怪B.责备,怨C.很,非常D.觉得奇怪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A.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我很清除。
..。
... B.雨过天晴,田野里的空气非常清新C.松鼠的面容清朗..啊!..。
D.夏天的夜晚多么清秀5.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
下列选项中词语替换最准确的一项是().小松鼠的样子真可爱:一双光亮而透明的眼睛,一对小而灵巧,精致的耳朵,毛茸茸的大尾巴,身上的毛是棕色的,油光发亮,背上还有许多花纹呢!A.晶莹透顶短小精悍B. 晶莹透顶小巧玲珑C.银光闪闪小巧玲珑D. 晶莹剔透精巧别致6.下面的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B.下定义: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C.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D.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从小养成了洗冷水澡的习气B.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C.小明10岁诞辰那天,我送给他一个音乐盒D.抗日战争时代,我国涌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8.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第五单元复习与巩固一、重点聚焦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了解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铁、生锈的质量增加了,煤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或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揭露伪科学理论。
例如:有些骗子宣扬的可以把水变成汽油等。
2.掌握规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客观事实,该原则决定了必须正确地书写化学式,注明反应条件;二是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要求书写化学方程时一定要配平,使化学反应前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的步骤:①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反应条件;④生成物中有沉淀成气体生成时,在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注明“↓”或“↑”符号、值得注意的是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气体后面不用注明气体符号。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一从“质”的变化上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反应条件是什么?二从“量”的变化上能反映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化。
且这一比值为定值,它不随某物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
明确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是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规范书写解题格式。
(1)设(未知量(注意未知量不带单位));(2)写(化学方程式);(3)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面,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对应的质量比下面);(4)列(比例式,求出未知量);(5)答(简明写出答案)。
习题:1、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 B.8:11 C.10:11 D.31:44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3、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2A+B=C+2D B.A+2B=C+2D C.2A+B=2C+D D.A+B=C+D4、在20mL过氧化氢的溶液(密度为1.11g/cm3)中加入5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余下的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4g。
据此计算这种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将5.8g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5.6g。
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把7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放在100 g足量的稀H2SO4里,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6.8g。
计算:(1)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多少克?(2)锌片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6.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7.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
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
“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A.C3H7OH B.CH4 C.C2H6 D.C3H88.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9.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X由四种元素组成B. X是化合物C. X中有水D. X不稳定1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4CO2 + 2X + 6H20,则 X 的化学式为:A.SO3 B.SO2 C.CO D.H2SO41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2KMnO4K2MnO4+MnO2+O2↑C.Al+O2Al2O3 D.CO2+Ca(OH)2=CaCO3↓+H2O12.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HCl= +NaCl中“”内的物质是()A.H2O B.CO2 C.H2CO3 D.NaHCO313.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C.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D.一个Z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14.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15.9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A.1 g B.2 g C.3 g D.4 g16.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A.23∶9 B.16∶9 C.32∶9 D.46∶9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KNO3B.C12 C.H2D.NaOH13.铜和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NO3)2+2X↑ +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O B.N2C.NO D.N2O218.下列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3g碳和7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二氧化碳B.3g碳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3g二氧化碳C.3g碳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D.3g碳和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可能等于11g,也可能小于11g。
15.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
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19.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下列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其中属于:(1)化学式写错的是()(2)“↑”“↓”符号使用不当的是()(3)反应条件不对的是()(4)未配平的是()(5)完全正确的是()A.H2O H2↑+O↑B.S+O2SO2C.KClO3 MnO2 KCl+O2↑ D.CuSO4+2NaOH=Cu(OH)2↓+Na2SO4E.Fe↓+H2SO4=FeSO4+H221.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火炬,内装燃料是液态丙烷。
常温下,丙烷气体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变为液态,灌装在火炬内。
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yCO2 +zH2O,则x值为_____。
2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不幸。
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把水和二氧化碳当成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HClO),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 CO2 + H2O == _________↓ + _________。
23.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是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请你写出丙烷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
由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24.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A.②和③B.①和④C.②③④ D.④25.“嫦蛾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为:X + 2H2O2 ==== N2 + 4H2O。
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A.N2H2 B.N2H4 C.NH2 D.N2H4O23.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AB2 + B2 == 2C B. 3AB2 + B2 == 2CC. 4AB2 + B2 == 2C D. AB2+ 4B2 == 2C26.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
若用R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乙炔的化学式是()A.C2H4 B.C2H2 C.CH3COOH D.C2H627.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28.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g镁和3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 B.4.8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C.3g镁和5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 D.3.2g镁和4.8g氧气反应生成8g氧化镁7.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A.1:4:7 B.6:3:4 C.7:4:1 D.28:7:429.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20g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仍有2g气体剩余,这2g气体是()A.氢气 B.氧气 C.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 D.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3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10.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