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创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目标】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3.品读夸张的语言,赏析离奇的情节,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回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给你们,它就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著作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1)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
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作品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这部小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3.默读课前导语,看看本课有什么新的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感受冒险小说的精彩,认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语言运用: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的评价。
思维能力:能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在汤姆身上,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
审美创造:品味精彩的故事情节,领略外国文学的奇妙和精彩。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价值:本篇属于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中的第三篇课文,课题旁的星号提示本篇属于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承担了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阅读的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另一项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课前提示:“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正体现了第二项学习重点内容。
关注创作背景:《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据作者在小说之前的序中介绍,本书所叙述的大多数历险故事都实有其事,人物有的是真实存在,如“哈克”,有的是集众人于一身的综合体,如主人公“汤姆”。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教堂、法院等社会形态一应俱全。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在这篇(节选中)重点体现后者,这也正是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原因,也是深受青少年喜爱阅读这部小说的原因所在。
关注人物关系:一部外国长篇小说,人物众多且名字复杂,对于中国青少年读者来说,理清人物关系,对了解故事大意有很大帮助。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勇敢、正直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以及小说的背景和主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节选内容,并标记生词和难点。
3.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成语。
4. 内容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概括节选内容的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概括节选内容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难点:深入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和小说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节选内容,标记生词和难点。
3.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新词汇和成语。
4. 内容理解:小组讨论,概括情节和转折点。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自由追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 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2. 作者:马克·吐温3. 主要人物: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4. 情节概括:学生的讨论结果5. 新词汇与成语:列出新词汇和成语,并附上释义和例句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节选内容的问题。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次我设计的活动主题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设计采用故事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过程中,感受主人公汤姆的勇敢和智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同时,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
2. 培养孩子们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3. 通过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故事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视频片段,让孩子们对故事产生兴趣。
2. 故事阅读:让孩子们分组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觉得有趣或者感悟深刻的部分。
3. 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4.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5. 创作展示:邀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贴纸、彩笔等工具,创作出一个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的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魅力;掌握作品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意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由与正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节选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字词、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等,分享阅读心得。
4.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探讨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自备《汤姆·索亚历险记》原著,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节选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字词、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等,分享阅读心得。
4.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探讨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2. 简要介绍:作者、作品背景3. 节选内容:故事梗概4. 重点与难点:生字词、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5.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学会用文学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事件;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2.学会用文学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事件;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针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部分节选进行阅读和分析。
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形象,如“汤姆·索亚是谁?”“汤姆·索亚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2.通过多媒体展示形象丰满、充满生气和个性、机智勇敢的汤姆·索亚形象,以及其他重要角色的形象,如哈克贝里·费恩、比克·帕雷特等。
第二步:阅读故事节选1.分发故事节选,让学生静心阅读,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大声朗读故事节选,并以小组为单位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地方。
3.边读边解释生字和不理解的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就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时间等方面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和理解。
2.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提高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步:个人撰写1.让学生个别完成文学描写的练习,如:描述汤姆·索亚的形象、情感、性格、行动等等。
2.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学语言描述人物和事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五步:合作分享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演讲他们的讨论和理解。
2.相互分享意见和想法,提高学生分析、表达和批判能力。
通过学生在班级学习中的听讲、讨论、朗读和撰写作业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教师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反馈和评估,来判断学生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第【1】篇〗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4.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回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生举手回答)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给你们,它就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四大名著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课题)这部小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交流反馈。
(1)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件事:①孩子们回来前小镇上人们的悲痛心情;②孩子们归来时人们的欣喜;③汤姆·索亚讲述自己和贝奇在山洞遇险的经历;④汤姆·索亚探望生病的小伙伴哈克。
(2)课文主要记叙了汤姆·索亚在山洞历险后返回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精彩(一)品味情节,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预设1:困难重重的历险1.汤姆讲述冒险的这段经历很精彩。
那么,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奇是怎样一步步脱离险境的?浏览第4自然段,跟随课文内容,你也来走一走。
2.师小结: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新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增强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增强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迁移引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鲁滨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智慧。
)是的,鲁滨孙流落在荒岛上,没有吃的、住的,又有野兽出没。
然而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他的勇敢、乐观、智慧,他的历险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汤姆·索亚图片)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小男孩,他叫汤姆·索亚,他特别喜欢探险。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4.对于这个爱冒险的小男孩,你想了解他的哪些内容?(汤姆·索亚为什么爱冒险?汤姆·索亚是怎样冒险的?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故事?)5.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中,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一):(1)阅读课文的梗概部分,想想各个自然段的内容,总结这部书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部分,想想你都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2.按照自学提示展开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叙述了汤姆的五次历险。
)(2)“精彩片段”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二):先自由读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总结。
(1)阅读课文的梗概部分,想想课文都写了哪五次冒险,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并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5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精彩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精彩之处。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形象,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L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通过题目你能猜测一下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为什么?生:我觉得他是一个爱冒险的孩子,因为这本书的题目中有“历险记”这三个字;我觉得汤姆应该是一个调皮、聪明的孩子,因为我觉得敢于冒险的人都很有智慧,而且性格都很活泼,不安现状;我觉得汤姆应该还是一个人缘比较好的孩子,因为历险应该是多个人一起才有意思,如果只有汤姆一个人历险,就不好玩了【设计意图】通过题目初步引发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猜想,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对本书的阅读兴趣。
2.同学们刚刚的猜测非常好,那谁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呢?关于作者的信息我们可并不陌生。
生: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人,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并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进一步巩固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1.默读节选片段,你能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吗?生: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生:我觉的是汤姆和贝琪在山洞分开的部分,他们两个都是孩子,而且贝琪还是女孩子,他们两个分开之后如果遇到危险自己可能应付不过来;我要补充,我觉的是汤姆独自寻找洞口的时候最惊险,因为在最后我们知道山洞里面还有别人(杀人犯),这真是太冒险了;我读到汤姆在洞里饿了三天三夜的时候,感觉到洞里的环境应该很恶劣,这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3.你觉得这个片段中哪里描写的最精彩?生:我觉得这里面的人物神态描写的很好,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可以让我感同身受;我觉得汤姆的语言写的也很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我觉得场面描写的也很好,比如汤姆回来后大家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还有大家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等。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课件1】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
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
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
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
3.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喜欢的历险读一读。
并说说你的感受。
4、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
5、以小组的形式再读课文,读出汤姆的特点,评出读得最好的小组。
6、小组复述课文。
三、研读赏析,感知人物
【出示课件2】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从精彩片断中找出人们见他们回来的表现来。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
2.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
——正所谓“大悲大喜,先悲后喜。
”大师就是大师,写文章就是与别人不一样。
他的语言主要以夸张幽默著称。
现在我们以大喜的部分为例,你觉得哪些描写最吸引你?为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3.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个“怎样”,四个“如何”。
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再读一读,你能否尽情地展开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呢?
4.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还想了解汤姆历险的哪些具体内容?
【出示课件3】2、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
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
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
高兴。
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
请同学们找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
五、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4】1、文中有很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
2、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板书内容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和贝琪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顽皮可爱
汤姆和贝琪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敢于冒险的精神精彩片段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乐观勇敢
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