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解之王熙凤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红楼梦》之王熙凤形象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出场最多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份非常特殊,一方面她是荣国府二房王夫人的内侄女,一方面她又是长房贾赦的儿媳,另一方面她又是荣国府的大管家,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她,注定一生极不平凡。
作为荣国府大管家,王熙凤大权在握,在贾母、王夫人的支持下发号施令,荣国府在她的管理之下,既维系着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又无法掩盖背后的暗潮汹涌。
王熙凤既有治家的大才干,却也贪财好妒,心肠歹毒,手段狠辣,她利用手中的大权,不断地为自己谋利,因此明里暗里得罪了很多人,就连贾琏的小厮都说她“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有因必有果,正因为王熙凤不信阴司报应,种下了大量的恶因,因此结局也是悲惨凄凉的,得到了应有的恶果。
一、辣手(心狠手辣)这就是所谓的“杀伐决断”,既包含着不讲情面、不避锋芒的凌厉之风,同时呢又挟持着不择手段、不留后路的肃杀之气,秋天肃杀,那是让人心寒的,也是令人畏惧的。
协理宁国府充分展示了凤姐的“辣手”,有一股不避锋芒的锐气。
凤姐不怕得罪人,没有绕着矛盾走,而是迎着矛盾上,结怨树敌也在所不计。
有一个仆妇迟到了,也说了情,最后她是不饶,打了二十板子,出去回来以后,还要跪下来磕头叩谢。
凤姐这种凌厉之风,即在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中也可见出来,有什么难缠的人,难缠的事,凤姐一来,顷刻了断。
如那个李嬷嬷大闹绛芸轩,凤姐一来,连哄带捧,一阵风脚不沾地的就把她撵走了;赵姨娘也是一个,凤姐来了,指桑骂槐,只要几句话,赵姨娘立刻不敢吭声了;另外像宝玉挨打了以后,只有凤姐上来,骂下人糊涂,打成这样还要搀着走,还不快拿藤屉子春凳来抬。
凤姐这个人是很务实的,她有一种处乱不惊、明断务实的作风。
王熙凤的“辣手”在更多的情况更多场合表现为逞威弄权、滥施刑罚。
她素常惩治丫头,“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威吓道要用烧红的烙铁烙嘴,要用刀子来割肉,而且当即就拔下那个簪子来戳小丫头的嘴,这种簪子叫做香闺刑具,可以把一个人给戳成毁容。
《红楼梦之王熙凤》读后感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王熙凤这个角色一直备受关注,她是一个极具魅力和智慧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王熙凤展现出了出色的智谋和心计,她的形象也成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经典。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女性形象,她既有着聪明才智,又有着狡猾心机。
在小说中,王熙凤一直在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她不仅精通家族事务,还懂得如何运用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的聪明和机智让人佩服,但同时也让人感到畏惧。
王熙凤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聪明和机智让人难以忘怀。
她在小说中的表现让人感受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哀,她不得不用尽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和家族的利益。
王熙凤的形象也让人反思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她的坚强和果断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在阅读《红楼梦之王熙凤》的过程中,我深深被王熙凤这个角色所吸引。
她的聪明和机智让人佩服,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心酸。
她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的悲哀和无奈,她不得不用尽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和家族的利益。
王熙凤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坚强和果断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总的来说,王熙凤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女性形象,她的聪明和机智让人佩服,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心酸。
她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的悲哀和无奈,她不得不用尽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和家族的利益。
王熙凤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坚强和果断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希望我们能够从王熙凤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为自己的生活奋斗和努力。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角色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宝玉和贾府家族的兴衰过程。
其中,贾府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心机深沉的女性角色,她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并在贾府的兴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王熙凤角色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她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王熙凤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外貌王熙凤是贾府的女儿,容貌秀丽,眉清目秀,身材窈窕。
她的美貌在贾府中独树一帜,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聪明机智王熙凤聪明过人,机智灵活。
她头脑敏锐,善于观察和分析。
她能够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保持警觉,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心机深沉尽管王熙凤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她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野心和算计。
她懂得运用手段和计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深谙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能够巧妙地操控别人。
王熙凤的家族观念和野心家族观念王熙凤在小说中体现了强烈的家族观念。
她对贾府的兴衰和家族荣誉非常关注,愿意为了家族的利益而付出一切。
野心王熙凤有着对权力和地位的强烈渴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贾府的主要决策者。
她低调而不轻视别人,以谨慎的方式争取自己的目标。
王熙凤在贾府兴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在贾府兴盛时期的作用在贾府兴盛时期,王熙凤扮演着积极向上的角色。
她帮助贾府巩固家族地位,努力提升贾府的声望和财富。
她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家族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贾府衰落时期的作用随着贾府的衰落,王熙凤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她不再只是追求家族的利益,而是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地位而斗争。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努力保护自己和贾府的利益,同时也不断牺牲和背叛别人。
王熙凤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与贾宝玉的关系王熙凤与贾宝玉有着复杂的关系。
她既是贾宝玉的姐姐,又是他的妻子。
她对贾宝玉表现出爱护和关心,但也不时在他身上施加影响,对他发号施令。
与贾母的关系王熙凤与贾母的关系密切。
她是贾母的外孙女,对贾母表示忠诚和敬意。
红楼梦之王熙凤的聪明与心机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节而闻名于世。
其中,王熙凤作为女性形象的代表之一,以她的聪明才智和精明的心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王熙凤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以及她在情感、生活和权力斗争中展现出的聪明和心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王熙凤的家庭背景王熙凤出身于贾府,她的父亲王仁,是贾家的统购之长。
作为一个富裕的家庭,贾府给予了王熙凤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
这一点影响了王熙凤的成长,她自小接受的教育也体现了这种独特背景。
二、王熙凤的教育环境在贾府,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王熙凤可以接触到各种书籍和知识,充分展示了她的博学多才。
她非常擅长音乐、书画和诗词,并且对家族的事务了如指掌。
这种综合的素养培养了王熙凤的才智,让她在情感和生活中能够运用得心应手。
三、王熙凤在情感中的聪明与心机王熙凤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和扑朔迷离的。
她一方面对贾宝玉保持着深深的爱意,另一方面也不断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她在情感上的聪明和心机使得她能够巧妙地掌控自己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她时而温柔可人,时而冷漠疏离,时而主动出击,时而退避三舍。
她的种种行为无不彰显着她的精明和机智,同时也使得她的角色变得复杂而丰满。
四、王熙凤在生活中的聪明与心机在生活中,王熙凤也展现出了惊人的聪明和心机。
她深谙人心,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把握自己的处境。
无论是对待丫鬟还是对待其他人,王熙凤总是能够用恰到好处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擅长观察他人,并将这些观察转化为自己行动的依据,使得她在家庭中的地位稳固不动。
五、王熙凤在权力斗争中的聪明与心机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媳妇,她的地位本质上是较低的。
然而,她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机,成功地在家族权力斗争中崭露头角。
她运用自己的才能管理家族财务,使得贾府的经济状况越发繁荣。
她也善于调动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谋略,成为了贾府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综上所述,王熙凤的聪明与心机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首先要从王熙凤的名字来入手。
王熙凤这个名字的寓意十分丰富。
王字是王熙凤的姓氏,正好与贾府的主仆关系相反,她有着主宰的气质和本事。
熙字是开朗、明亮的意思,与她的性格相吻合。
凤字则暗示了她的人物特点,凤凰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鸟,象征纯洁、高贵和祥瑞。
从名字上看,王熙凤具备了领导能力、开朗乐观的性格和高贵祥瑞的形象。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而机敏的女子。
她精通经纬、诗词歌赋,与贾府中的男子们一起参与政务,展现出她的智慧和学识。
她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在贾府中担任着家政管理的重任,经营着百业,她的管理手段得当,经验丰富。
她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清晰地制定计划,并有着很强的执行力。
同时,王熙凤也展现了带有一定野心的一面。
她不只是满足于家政管理的事项,她还渴望权力和地位。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不断争取自己的私利,寻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
她与贾政结为姐妹,利用姐妹之情迅速上位,成为贾府中的主要决策者。
她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贾府出谋划策,展现了她的悍勇和智慧。
然而,王熙凤也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她对待黛玉时暗地里施压,不顾黛玉的病情,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她对待微钗时也是冷漠无情的。
她的冷酷无情与她的聪明和机智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王熙凤的形象并不是完全正面的,她不是一个全然善良、仁慈的角色。
她既有智慧又有欲望,既有善良又有冷酷。
她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形象,使她更有观赏性和可读性。
她的形象给人以警示: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自己的善念,不应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伤害他人。
总之,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充满智慧、机敏而又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她以自己的聪明和机智为贾府出谋划策,渴望权力和地位,但同时也展现了冷酷无情的一面。
她的形象在作品中起到了丰富和独特的作用,使得《红楼梦》更加精彩动人。
红楼梦之王熙凤心思缜密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位备受争议的角色,她以其心思缜密而著称。
在全书中,王熙凤的心思布局和计谋层出不穷,展现出她聪明机智的一面。
本文将从她的计谋和情感两个方面来探讨王熙凤心思缜密的原因。
一、王熙凤的计谋王熙凤作为贾府内的女子,能够有所作为不仅仅是因为她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她心思缜密。
她在家族内部的斗争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首先,王熙凤具备出色的观察力。
在她与史湘云的较量中,她通过观察发现了史湘云对自己的嫉妒与不满,并且准确地判断出史湘云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做出怎样的行动。
基于这些观察,她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将自己置于有利的地位。
其次,王熙凤擅长掌握人心。
她对贾府内的各个成员了如指掌,能够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系。
她与贾琏的关系紧密,能够影响贾琏的决策。
而与贾母的关系也是她长期努力的结果。
她能够通过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喜好和性格,因此能够更好地利用他们来推动自己的计划。
最后,王熙凤具备良好的策略思维能力。
她善于分析情况,并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例如,她利用贾琏的贪婪之心,通过装扮自己来吸引贾琏的注意。
她还能够灵活运用谎言和伪装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二、王熙凤的情感除了计谋,王熙凤的心思缜密也体现在她的情感上。
她对待感情非常理智,能够在情感和利益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首先,她对贾琏的感情深思熟虑。
虽然她知道贾琏并非一心一意地爱她,但她仍然在家族的压力下选择了嫁给了贾琏。
她清楚地意识到出嫁对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利益是有利的,因此她在这个选择上一方面是实事求是的,一方面也带有一定的算计成分。
其次,她对待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也是深思熟虑。
在贾府内部,她面对的不仅是贾琏,还有其他的妾室和儿女。
她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角色的心理和需求,以此来控制整个家庭的平衡。
她既能以温柔的方式照顾贾琏,又能以聪明的手段对待其他妾室和儿女,给予他们相应的关心和利益。
最后,王熙凤对待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也是心思缜密。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角色。
她是贾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贾府的女主人,宝玉的表妹,可谓家有一难,必有一熙凤。
在小说中,王熙凤通过她的聪明才智、机智聪颖和权谋手段,成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女强人。
下面将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王熙凤的聪明才智和机智聪颖是她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小说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王熙凤在识字方面非常有天赋,能够吟诵各类经典名著,学识渊博。
她还热爱诗词,能够做到临敌不乱,言辞措辞娴熟,举止潇洒。
而且,王熙凤思维敏捷,擅长筹划和组织,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处理棘手的事务。
她有时甚至能够提前预判到他人的举动,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
其次,王熙凤是一个富有权谋手段的人。
在贾府中,王熙凤经常用她的聪明才智和机智来应对各种困境和威胁。
无论是面对家族内部的争斗,还是应对外界的威胁,王熙凤总能够以她特有的手段来化解问题。
她善于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通过威逼利诱和矫饰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王熙凤在贾母面前有着很高的地位,她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话语权来影响贾母的决策,使得自己能够掌控一些重要的事务。
此外,王熙凤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她对贾府内部事务有着极高的掌控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琐事。
在贾府的日常管理中,她表现出卓越的能力,不仅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琐事,还能够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做到和谐共存。
此外,王熙凤还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她懂得如何修养自己,如何借助自己的外表和言辞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社交场合中,她总能够出类拔萃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然而,王熙凤的优点与缺点并存。
虽然她聪明才智过人、机智聪颖,但是她也有时过于聪明反被聪明误。
她往往过于自信,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但在贾府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中,她未能预见并有效地应对。
有时,她过于逞强和掌控欲望过重,让一些人对她心生疑虑和嫉妒,从而对她形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她的冷酷和无情也使得她无法与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
下面是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供大家参考!《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角色,并且还是非常狠毒自私、贪婪泼辣的反面角色。
虽然角色是反面的,可也正是在她的衬托下,才可以反应出那个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纯真美好,可以说,王熙凤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人们可以从王熙凤的人物分析中慢慢品味这个独一无二的辣凤子。
首先形象上王熙凤是出色的,是风采照人的。
王熙凤刚刚出场的时候就以惊艳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她爱财惜财,并且掌握着管理权力,需要震慑人的气势,所以在打扮上也是雍容华贵的,而且她为人爽朗,体态风流,自身的气势随时可以外放,这是一般人都无法追赶和超越的。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还可以从言行中来分析,王熙凤的嘴巴嘴甜,不管心里如何想,只要她愿意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
贾母就是这样让她哄出来的,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她的管家地位一直没有任何的威胁。
王熙凤的嘴可以让人活,同时也可以让人死,当初尤二姐进府后,王熙凤便开始在贾母面前控诉她如何的不贤惠不尊重,直至最后被贾母所厌弃,等到王熙凤痛下杀手的时候,尤二姐已经失去了一切的靠山和后路。
王熙凤的人物分析最终还是体现在她的人品上,人们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物时,都知道她是如何的狠毒如何的自私,但是同时对于她真正信任的人,王熙凤还是非常开明的,例如她身边的平儿,平儿是王熙凤丫鬟,王熙凤对于平儿充分的信任,不管是生活还是管家等方面,许多时候王熙凤还是很在乎平儿的意见的。
《新版红楼梦》王熙凤是新生代女演员姚笛扮演的,其实说起《新版红楼梦》王熙凤这个角色,从参加选拔到确定人选,这其中还有着一段波折。
当时姚笛参加的是薛宝钗的选拔,并且顺利进入了决赛,但是在这个时候,导演临时更换,到了姚笛这里,也由薛宝钗变成了王熙凤。
《红楼梦》阅读之四:名家解读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特别重要的人物。
有人统计过,她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所占的篇幅仅次于贾宝玉,而超过林黛玉和薛宝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众名家解读王熙凤。
一、骆玉明老师解说王熙凤(一)王熙凤的两次亮相《红楼梦》非常重视写人物的出场。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作者把他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推上舞台,让他们展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就像一支乐曲有了特殊的旋律,令人从此无法忘记。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特别重要的人物。
有人统计过,她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所占的篇幅仅次于贾宝玉,而超过林黛玉和薛宝钗。
作者也许对自己的这一创造十分满意,他让王熙凤在不同的场合做了两次近似“亮相”的动作,以展现其性格中不同的层面。
第一次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
黛玉拜见了外祖母贾老太君,一番激动过去以后,贾母房中恢复了原有的谨重气氛,谁也不敢随便说话。
就在这静场之中,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后房传进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书中接着用黛玉的反应来说明此事非同寻常,她纳罕:“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一情节像京戏中的“叫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才是“亮相”,人物显身。
书中对此一层层描写,一层层渲染。
先是“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表明来者身份重要。
王熙凤是荣国府里管事的人,随时要吩咐下人给她办事,所以身边少不了人。
然后总领说一句她的打扮,说是“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
”在众星拱月的场面中,烘托出神仙一般的女子。
接着写她的服饰,大概说,就是材料极其昂贵,色彩非常鲜丽,制作十分讲究,艳丽豪华之极。
接着写相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丹凤眼,眼角向上微微翘起,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特别美的眼型;但略显三角,线条就有点硬,还是美,只是减少了柔媚。
柳叶眉,像柳树叶子,弯度不是太大,眉梢细,也是中国人心目中特别美的眉型;吊梢是说眉梢向上飞,那么瞪眼皱眉时会显出凶狠的味道。
《红楼梦》新解之王熙凤
寿光市孙集二中刘永春董爱亮
内容摘要:王熙凤具有卓越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她敢作敢为,做任何事都尽心尽力,力求完美。
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王熙凤善于处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其次,王熙凤善于处理与同辈(同事)的关系;再次,王熙凤善于处理与下层群众的关系。
关键词:王熙凤卓越领导管理人际关系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最成功最生动的人物之一,我们一般人在惊叹她的美貌、聪明、才华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她的阴险、奸诈、狠毒、贪婪和无所不用其极。
对此,我却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的确,王熙凤的性格太过泼辣,有是女性的温柔之美,且聪明太过外露,好出头,喜欢揽事。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王熙凤敢作敢为,做任何事都尽心尽力,力求完美,这就为她施展自己的才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譬如王熙凤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王熙凤善于处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尽管王熙凤是贾府管家奶奶的身份,手中有很大的权力,但她手下那些媳妇们哪一个是省油的灯?而且其中关系牵扯太多,不管哪一个背后捅上一刀都够人受得。
更为重要的是头上还有两个贾府真正的当权者——贾母和王夫人。
这个关系可马虎不得,若是得罪了“顶头上司”,别说施展自己的才能,只怕连“乌纱帽”也难保。
王夫人本事凤姐的亲姑姑,在感情上容易沟通,且王夫人平日里也不大管事,又对凤姐的办事能力很放心。
黛玉进贾府时,王夫人提醒她拿两块缎子给黛玉做衣裳,她就“早料到了”,只等王夫人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有这样一个会办事的侄女,左右不过一家人,王夫人也落得清静,把一干事都放心的交给凤姐去做。
倒是贾母,不仅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老太太,因此王熙凤反而倒要下一番功夫。
不过这也难不倒精明的凤姐,她手中握有两张王牌,一是办事得力,除了贾府中的大小事务,贾母那里的一应大事小情也都有她料理。
而且她又善于揣摩贾母的心思,一切都按贾母的意思安排得妥妥当当。
二是能言善辩,惯会周旋。
凤姐可是贾母的“开心果”,在贾母面前,连王夫人都不敢随随便便说话,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幸而有凤姐这个善于插科打诨的,可以说只有凤姐的地方就有笑声。
如贾母说道自己小时候鬓角上碰了个坑,凤姐就笑道:“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
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坑,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来了。
”还没有说完,“贾母和众人都笑软了”。
这样一个人谁
不疼爱!因此贾母嘴上虽说“你婆婆也不敢犟嘴,你就好我嘟啊嘟的”。
但心里是喜欢的。
王夫人说了一句“老太太因为喜欢她,才惯得这么样,海这么说,她明儿越发没理了”。
贾母马上说:“我倒喜她这么着,况且她又不是那真不知高低的孩子,横竖大礼不错就罢了。
”因此在贾母面前倒比王夫人更得宠。
王熙凤既然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肯定和支持,在贾府中办事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至于邢夫人,虽说素日与凤姐有些嫌隙,无奈邢夫人在贾府不当权,又不得人心,即使是亲婆婆的身份也不能把凤姐怎么样。
更何况凤姐在她面前一直很小心,从没有什么把柄落在她手里。
例如“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节,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邢夫人便去找凤姐商量,凤姐知道是不中的,但也不能违拗邢夫人,所以当邢夫人叫她先过去且别露一点儿风声的时候,凤姐便想:“我先过去了,太太后过去,她要依了,便没得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疑我走了风声,叫她拿腔作势的,那时太太又见应了我的话,羞恼变成怒,拿我出起气来倒没意思。
不如同着一起去了,她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
”后来回到家里后又跟平儿说:“太太必要来这屋里商量,依了海犹可,要是不依,自讨个没趣儿,当着你们,岂不脸上不好看。
”所以让平儿“你且别处逛逛,估量着走了你再来”。
凭这样的心思来“料理”那个邢夫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邢夫人心里虽不满,嘴上有时也发几句牢骚,但是对凤姐也无可奈何。
其次,王熙凤善于处理与同辈(同事)的关系
王熙凤不仅要面对以贾母为代表的贾府上层,还要面对贾府众多的妯娌姐妹,她们可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平日里这些人的大小事情都得凤姐来操办,这个关系要想处理好就更不简单了,不管你平时办事多么卖力,只有在她们身上错一点都不行,这可都是些有头有脸又有心的,管保你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在与她们发生“冲突”时,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首先要打入“敌人”内部,自己人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贾府众姐妹在半诗社的时候,李纨问她到底当不当“监诗御史”,尽管她不懂诗,也知道众姐妹找她不过是让她出几个钱,但是她却说:“这是什么话!我不入诗社花几个钱,我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吗?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这不是明显的笼络感情吗!第二,必须在不伤和气的前提下吧事情办好。
如黛玉刚进贾府时,贾母对黛玉很是疼爱,凤姐当然要趁机夸上几句,但若只突出她,难免惹得其他姐妹们不高兴,我们且看凤姐的手段:“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念念不忘。
”既夸了黛玉,又太高了探春等人,一举两得;再者,不同的人凤姐有不同的对待方法,就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也大不相同,但却把每个人都周旋得十分妥
帖,有什么事情都去找“凤姐姐”,即便是最挑剔的也愣是没有挑她毛病的。
再次,王熙凤善于处理与下层群众的关系
贾府里还有大量的丫头、媳妇、婆子,这些人的成分实在复杂,凤姐虽是她们的“顶头上司”,处理起为题来也不能不小心谨慎。
一是那些个又体面地大丫头,像鸳鸯、袭人等,虽说是丫头,但比那些不得势的主子还体面。
特别是鸳鸯,更是贾母的心腹,“从太太起,没人驳老太太的话,独有她敢,老太太又只听她一个人的话,实在是鸳鸯的一句话抵得上千金了”。
对这样的人只能是尽力拉拢,万万得罪不起。
所以凤姐从不在她们面前摆奶奶的架子,见了鸳鸯更是“姐姐”长“姐姐”短的。
例如螃蟹宴上,凤姐倒替她们当差,让鸳鸯等先去吃。
而鸳鸯等人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见凤姐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行事,怎能不领她的情,怎能不替她说好话。
二是那些一般的丫头和有些体面的婆子们,凤姐则抱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宗旨,她们不惹事,凤姐也乐得做顺水人情,横竖各人都有自己的主子。
但这些人心里也都对凤姐存着一些畏惧,也不敢随便跟凤姐逞强。
比如宝玉的奶妈李奶奶,在怡红院跟袭人大吵大闹,宝钗、黛玉都劝不住,凤姐一来就“脚不沾地”的跟着走了。
第三便是在凤姐手下办事的那些媳妇们,这些人都直接归凤姐管,在这些人眼里王熙凤可就是“真正的二奶奶”了,对这些人凤姐从不和她们啰嗦,只拿出主子的架子来,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因为她们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凤姐手里,就是敢怒也不敢言了。
当然,还有那些“小叔子、侄子、大的、小的”,凤姐也都应付自如。
贾府中的人虽然鱼龙混杂,却都被凤姐治理得服服帖帖,这既向人们展示了她的卓越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同时也为她进一步治理贾府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王熙凤最后为什么只落得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惨结局,这恐怕要追溯到封建社会的根源上去。
一步《红楼梦》本身描写的就是“以贾家为代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兴盛、衰败到全面崩溃的过程,揭示了封建贵族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熙凤的悲剧根源在于她所处的社会,当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时候,王熙凤本领再大也无回天之术。
她挽救不了处于封建末世的贾府,而一她的才能和素日争强好胜的性格,就只能成为它的牺牲品,随着整个封建社会一起走向灭亡了。
参考文献
1、《红楼梦》(曹雪芹)
2、《红楼梦人物论》(王昆仑)
3、《中国古典文学》(葛成民、李希运、杨崇生,王文清)
4、《论凤姐》(王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