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浅谈煤矿井下粉尘危害和治理
- 格式:docx
- 大小:65.46 KB
- 文档页数:11
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矿井粉尘危害是矿工健康和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矿井粉尘主要来自于矿石的破碎、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
它不仅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矿井粉尘的危害性不容忽视,矿山企业需要加强粉尘危害的防治工作。
一、矿井粉尘危害1.对矿工健康的危害矿井粉尘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石棉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导致矿工职业病的发生。
其中最常见的是尘肺病,表现为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矿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矿井粉尘还可能引发其他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2.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矿井粉尘还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矿井粉尘在空气中浓度过高时,遇到明火或高温表面易燃易爆,一旦引发火灾和爆炸,将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矿井粉尘防治对策1.技术措施(1)加强通风系统建设。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井粉尘浓度,减少矿工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时间,降低粉尘危害风险。
(2)采用湿喷尘技术。
在矿石破碎、装车等环节采用湿喷雾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矿井粉尘的扩散,减少粉尘对矿工健康和安全的危害。
(3)采用封闭式作业设备。
封闭式作业设备可以有效隔离矿井粉尘,减少矿工的暴露时间,降低粉尘危害风险。
2.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矿井粉尘防治管理规定》,加强矿井粉尘防治管理。
(2)加强矿工健康监测。
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职业健康问题。
(3)推广安全生产知识。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防尘口罩。
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时,矿工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减少粉尘对呼吸道的刺激和危害。
(2)合理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矿工在矿井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工作服、安全鞋和头盔等劳动防护用品,保护身体免受粉尘侵害。
以上所述是对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矿井粉尘危害不仅直接影响着矿工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给企业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浅谈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的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5-14T09:49:43.35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4期作者:高向阳[导读] 首先对煤矿采掘过程中粉尘产生的来源高向阳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永城 476600摘要:首先对煤矿采掘过程中粉尘产生的来源、特性和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分析了煤矿采掘作业过程中粉尘的具体治理措施,最后重点从科学管理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方面,重点论述了如何做好呼吸性粉尘的防治工作,以期对相关工作者能有所助益。
关键词:煤矿采掘作业;粉尘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前言煤矿采掘作业中,粉尘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同直径的粉尘对煤矿工人的危害性不同。
通常说来,大于10μm的粉尘,虽易被鼻腔、支气管粘液吸收,但会很快排除体外;5~10mm之间的粉尘,很有可能沉入气管深部;如果粉尘小于5μm,将会沉积在气管管壁和肺部气泡上难以剔除,会引起肺泡充血反应,引起较严重的尘肺病,甚至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肺病,导致煤矿工人较高的死亡率;这是目前煤矿工人普遍面临的大威胁,诱发煤矿工人的职业病。
一、煤矿采掘粉尘产生的途径及特性危害1.井下粉尘产生的途径∶煤矿生产的各环节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当煤矿采掘作业场内风速较大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甚至有些矿区粉尘排放量占到了煤炭产量的百分之二左右。
粉尘主要来源是采煤工作面,其粉尘占据总尘量的比重高达百分之六十。
对采煤工作面做好防尘工作,不仅可以防止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且可改善井下采掘现场的环境,提高煤矿工作效率。
通常,井下粉尘的四个重要来源为∶割煤的采煤机、支架移架、放煤设备、破击设备。
做好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必须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整治,降低粉尘浓度。
再者巷道掘进工作中,也会产生大量粉尘,也要注意防范和治理。
2.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危害∶煤矿采掘作业中会产生很多的微小煤尘和岩屑微尘,两者构成了煤矿井下粉尘的主要成分。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范文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危害因素,它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的危害来源、危害特点以及粉尘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进行探讨。
一、危害来源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矿开采、运输、破碎、破细、装载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其中,煤矿开采是粉尘产生的主要环节,它通过钻爆、掘进、支采等作业过程,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并经过破碎、破细等操作,使煤炭呈现细小的颗粒状。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细小的煤矿粉尘产生,并随着空气流动而飘散到工作场所的各个角落。
此外,煤矿运输、装载等环节也会产生粉尘,在矿工操作和机械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摩擦也会使得粉尘更容易飞散。
二、危害特点1. 毒性:煤矿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在吸入人体后,会对呼吸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导致矿工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乏力等症状,并可引发职业病。
2. 爆炸性:煤矿粉尘是一种易爆物质,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静电火花等引火源时,容易发生爆炸。
由于煤矿粉尘通常分布在矿井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生爆炸,矿工可能被震倒、窒息、烧伤等。
3. 扬尘影响:煤矿粉尘的存在会降低矿工的工作环境质量,使空气浑浊,影响能见度,给矿工的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带来困难。
同时,粉尘在工作区域内沉积,对机械设备、工具等产生腐蚀作用,降低设备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三、粉尘防治为了有效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和减少其对工人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粉尘防治措施。
以下为具体防治措施:1. 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增强排风设备的功能,确保矿井通风畅通,及时将粉尘排出到室外。
2. 进行煤矿露天作业时,应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尽量减少人员的暴露时间。
对于必须长时间进行露天作业的环节,应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3. 加大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矿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和操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
矿井是开采矿物质的地方,往往伴随着矿井粉尘产生。
矿井粉尘对矿工的健康和生产
环境都会带来威胁。
因此,对矿井粉尘进行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矿井粉尘的危害
性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治。
1.矿井粉尘危害性:
(1)对矿工的健康危害:由于矿井粉尘通常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等物质,
吸入后可能导致职业病,如矽肺病,尘肺病等。
这些疾病可导致矿工体力下降、职业寿命
缩短、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2)对生产环境的危害:矿井粉尘不仅会危害矿工的健康,还会污染矿井空气、工作
面和周边环境,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矿井通风系统是防治矿井粉尘的重要手段。
通风系统
的设计应考虑到有效地控制粉尘的扩散。
矿井通风系统应包含风井、讨水井、风障等系统,且操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2)加强作业现场管控:在矿井作业现场,应定期开展扬尘源监测,并在必要时增加
湿法降尘、覆盖作业、减少装卸物料堆场等防尘措施,减少粉尘的飞扬量。
(3)加强个体防护:除了进行集体防护措施外,还应提高矿工的防护意识,配备高效
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尘服等,以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4)技术措施:应引入新技术,如矿井湿法喷淋、静电除尘技术、固定式湿式除尘系
统等,对矿井粉尘进行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对矿井粉尘的防治措施是多样且必要的。
只有矿方和当地政府加强防治工作,矿工个体防护、技术措施配合,才能有效保障矿工的健康与生产质量、环境,实现可
持续发展。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工业有害物质。
长期以来,煤矿粉尘危害严重,对煤矿工人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1.直接危害(1)呼吸道危害:煤矿粉尘中的石英可以对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造成刺激,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2)中毒危害:煤矿粉尘中的硅酸盐、铅、锌等重金属元素会进入人体内部,对各个系统产生中毒作用,影响整体健康。
(3)机械危害:煤矿粉尘会附着在矿工的皮肤和眼睛上,引起皮肤炎症和眼部疾病。
2.间接危害(1)火灾爆炸:煤矿粉尘具有可燃性,一旦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矿山坍塌:煤矿粉尘积聚可以增加煤与岩石的摩擦力,使得矿山更容易发生坍塌。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1)保持通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质量与效率,及时排除矿井中的粉尘。
设计合理的送风、排风系统,确保矿井空气清新。
(2)湿法喷水:在煤矿粉尘易发区域进行湿法喷水,降低粉尘浓度。
利用雾化技术,将水雾微粒与粉尘颗粒结合,形成较大的颗粒,更加方便扬尘的排除。
(3)封闭空间:对于高浓度粉尘产生的煤矿设备和通道,采取隔离与封闭的措施,防止粉尘外溢。
(4)抽湿降温:在湿法矿井中加装除湿设备,有效控制矿井温度和湿度,减少粉尘生成。
(5)降低粉尘产生:煤矿生产过程中,合理调整工艺流程,降低煤与岩石的碰撞和破碎。
2.管理措施(1)合理配置人员:煤矿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种特点和煤矿粉尘的危害程度,合理调整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减少接触粉尘的机会。
(2)加强培训:对煤矿工人进行粉尘危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教育工人正确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定期体检:煤矿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早发现疾病。
(4)粉尘监测: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对煤矿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5)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煤矿粉尘防治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治理声控制设计标准》;厂区临界点噪声降至白天≤55dB(A)、夜间≤45dB(A),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一类标准。
通过对压风机房的噪声治理,改善了职工的工作条件,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消除了扰民的噪声污染,治理效果良好,环境效益显著。
(收稿日期:2008-4-16)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治理铜川矿务局通风处吴安强1粉尘的特性及危害煤矿井下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微细煤尘和岩尘的总称。
煤矿井下粉尘具有如下特性: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聚沉降。
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由于粉尘具有这些特性决定了以下危害:易引起尘肺;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2井下粉尘污染的治理由于煤矿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空间小,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给井下环境治理造成了较大困难。
近年来,煤矿防尘技术发展较快,就我局而言,形成了巷道风流净化,转载点喷雾降尘,炮掘工作面声控自动化喷雾,机掘工作面综掘机内外喷雾、二次负压除尘装置降尘,综采工作面内外喷雾,移架、放煤自动化喷雾,二次负压除尘装置除尘,并逐步推广应用智能化防尘系统,根据煤的干湿程度和空气中煤尘大小降尘,既达到了较好的防尘效果,又保证了煤质,节约水源。
多年来,各级厂矿企业、科研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在防尘工作中结合国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并总结了非常实用的“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防尘八字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革,即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以低毒粉尘代替高毒粉尘,是防止粉尘危害的根本措施。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范文煤矿粉尘作为一种常见的危害因子,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着重要的影响。
粉尘的产生和堆积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下降以及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煤矿粉尘的控制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煤矿粉尘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首先,我们来探讨煤矿粉尘的危害。
煤矿粉尘主要由煤炭的破碎、挤压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组成。
这些颗粒物直径较小,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长期吸入煤矿粉尘会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如煤工尘肺、慢性支气管炎等。
此外,煤矿粉尘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心血管疾病、肺癌等。
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了矿工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经济负担。
鉴于煤矿粉尘的危害,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粉尘的产生。
煤矿的粉碎、筛分等过程都是粉尘产生的主要环节。
因此,对这些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可以使用湿式粉碎设备取代干式粉碎设备,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传输与处理过程,减少煤矿粉尘的排放。
其次,要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
煤矿的工作环境通常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较高。
因此,采用适当的空气净化设备非常重要。
如工作面和巷道可采用湿式风机输送系统,通过加湿和稀释来降低粉尘浓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设备来净化空气中的粉尘。
除了从源头控制和空气净化,个体防护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矿工在工作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防护眼镜等,以防止粉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早期发现并治疗诸如煤工尘肺等疾病。
此外,从管理层面上加强煤矿粉尘的防治也是非常关键的。
煤矿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煤矿粉尘的控制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层应加大对煤矿粉尘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矿工对粉尘防治措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的来说,煤矿粉尘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产生着严重影响。
浅谈煤矿井下粉尘危害及防治措施邮编:719000【摘要】矿井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尘土,对矿井和工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使矿井安全生产能够更好地开展,我们要把粉尘的危害降到最低,而要控制好粉尘的危害,因此,应引起各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重视煤矿的安全工作,加强预防和控制,尽量降低粉尘对工人的伤害。
【关键词】煤矿;粉尘;危害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粉尘。
煤尘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不仅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火灾等事故,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为此,应加强矿井粉尘治理,采用综合治理技术措施,防止和控制粉尘危害及安全生产,营造安全生产条件。
一、煤矿井下粉尘产生及危害(一)煤矿粉尘煤尘是煤炭开采中的一种细小的煤粒、岩粒和其他固态材料,它是由煤层和岩层一起产生并生成的。
灰尘有浮尘和落尘两种形态,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煤尘是一种能够长期在大气中漂浮的灰尘。
煤尘按照组成分为岩尘、煤尘和水泥尘。
在这些样品中,煤粉的颗粒尺寸分别为0.75~1毫米和10~45微米。
(二)煤矿粉尘的产生及分布在矿井生产的每个阶段,例如钻井、爆炸、截断、支撑、卸货、卸料、搬运、吊装、设备施工等都会造成很多的尘土。
在采掘、喷浆、运输、装载等作业场所都会出现。
尤其是在煤矿的采掘中,媒体的含尘量最大,占到了70%~80%;其次是装车体系,占10%~15%;喷浆机工作的比例为5~10%;其他职位的比例是2%到5%.(三)煤矿井下粉尘危害1.引发尘肺病由于人体皮肤属于潮湿的,矿井中的工人长期接触粉尘,会造成皮肤产生炎症。
此外,长时间的接触粉尘,会通过呼吸道残留在肺部,导致慢性的职业病。
在详细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矿井下的粉尘种类是不一样的,所产生的尘肺病也是不一样的。
1)硅肺病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所以二氧化硅是矿山区的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症,一旦接触到了二氧化硅,就会引起肺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诱发硅肺病。
2)煤矿肺由于呼吸道的粉尘中有很多的煤尘和游离二氧化硅,因此,从事混合工程的人员,患有这类疾病。
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矿井粉尘是指在矿山和矿井中产生的由矿物颗粒和岩石颗粒组成的悬浮物质。
矿井粉尘的主要成分包括硅酸盐、铁、铝、镁等金属元素。
矿井粉尘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非常大,会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硅肺病等,同时也会对地下水资源、大气环境等造成污染。
矿井粉尘的防治非常重要。
矿井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矿井粉尘中的石英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吸入后会沉积在肺部,引起肺部纤维化和结节形成,严重的还会导致肺部功能减退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2.对皮肤的危害:矿井粉尘易附着在皮肤表面,长期接触会引起皮肤炎症、瘙痒等问题。
3.对眼睛的危害:矿井粉尘中的颗粒会直接进入眼睛,引起眼睛红肿、干涩、疼痛等不适。
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角膜炎症和视力损害。
4.对地下水资源的危害:矿井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地下水流动进入水源地,对水质造成污染,威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1.改变开采方式:应当采用湿法开采代替传统的干法开采,通过水雾喷淋和湿抑尘等措施,将矿石湿润,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建设排风系统:矿井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矿石破碎、运输和露天堆放等环节,应当设置排风系统,及时排除产生的粉尘,减少环境中的粉尘浓度。
3.使用粉尘抑制剂:矿井粉尘抑制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矿井粉尘扩散的化学药剂,可以通过喷洒或添加到矿山设备中,减少粉尘的飞扬。
4.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矿石破碎、装载、运输等环节,工人应佩戴口罩、防护眼镜、防尘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粉尘对身体的直接危害。
5.加强清洁管理:定期清洁矿山设备、道路和场地,减少粉尘的聚集和扩散,避免粉尘在环境中二次扬尘。
6.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
7.加强监测和管理:建立矿井粉尘监测体系,定期对矿山周边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加强对粉尘危害的管理和控制。
矿井粉尘的危害非常严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来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管理,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煤矿粉尘是指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由于其颗粒细小、悬浮浓度高和化学成分复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危害的来源、健康危害和环境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煤矿粉尘危害的来源煤矿粉尘主要来源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煤炭采掘、洗选、运输、装卸、储存和煤炭加工等环节。
其中,煤炭采掘是粉尘生成的主要环节,采煤过程中的机械破碎、机械运输和自然崩落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煤炭洗选过程中,由于煤矸石剥离时会产生更多的粉尘。
煤炭储存和装卸过程中,由于煤炭的堆放和搬运操作,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此外,煤炭加工过程中,如煤的破碎、磨粉、造粒等也会产生粉尘。
二、煤矿粉尘对健康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主要是细小颗粒物,当吸入到人体呼吸系统时,容易沉积在呼吸道中,对呼吸道造成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
长期接触煤矿粉尘,容易引起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尘肺病和煤工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2. 心血管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煤矿粉尘,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3. 消化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通过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煤矿粉尘,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等。
4. 神经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可以携带到人体的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煤矿粉尘,容易引发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
5. 癌症:煤矿粉尘中的多环芳烃等化学物质属于致癌物质,长期接触煤矿粉尘,容易引发肺癌、鼻咽癌等癌症。
三、煤矿粉尘对环境的影响1. 大气污染:煤矿粉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煤矿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煤矿粉尘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有机物等还会参与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如臭氧和二氧化硫等,加剧了大气污染。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2021浅谈煤矿井下粉尘危害和治理2021浅谈煤矿井下粉尘危害和治理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目前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井工矿开采的煤炭产量占93%以上。
由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
因此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
为了搞好工作面粉尘的防治,有效降低其粉尘浓度,必须针对井下不同尘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达到对粉尘进行综合治理的目的。
1、井下粉尘的分类、特性与危害1.1矿尘的概念、分类、来源1.1.1矿尘的概念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与岩石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及其他固体物质的细微颗粒称为粉尘,简称粉尘。
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1.1.2矿尘的分类按矿尘的岩性可分为两种:煤尘和岩尘。
煤尘是指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岩尘是指细微颗粒的岩石粉尘。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种:浮尘和落尘。
浮尘是指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落尘是指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上的粉尘。
落尘受风、爆炸冲击波等影响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
1.1.3矿尘的来源矿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破碎、转运而产生大量矿尘。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倾角大、脆性强、水分含量小,矿尘发生量就大;机械化程度越高,旋转破碎煤(岩)产生的矿尘越多;爆破、装煤(岩)、锚喷等掘进工序所产生的矿尘;运输系统中的各转载点也产生大量矿尘。
1.2煤矿井下矿尘的性质及特性:矿尘的主要性质有:密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比表面积、可见度、悬浮性、凝聚性、润湿性、自燃性、爆炸性、荷电性。
矿尘的这些性质与其特性有关。
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聚沉降。
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3、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4、采掘工作面中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1.3煤矿井下矿尘的危害1.3.1尘肺病工人长期在矿尘环境中工作,吸入大量细微粉尘,从而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
尘肺病分矽肺病和煤肺病矽肺病主要是长期吸入含有游离SiO2的矿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煤肺病主要是长期吸入煤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尘肺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矽肺病是煤矿重点防治的职业病。
因此要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通风除尘、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在内的多项措施。
1.3.2煤尘爆炸煤尘遇到外界火源,很容易引起火灾。
具有爆炸危险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在引爆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爆炸,往往造成矿毁人亡,损失严重。
2.煤尘爆炸2.1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45~2000g/m?);引爆火源的温度为700~800℃;氧浓度不低于18﹪。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2煤尘爆炸的主要特征1、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形成冲击波,造成巷道损坏,财产损失;2、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由于煤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冲击波,能将巷道中落尘扬起,甚至使煤体破碎形成新的煤尘,导致新的爆炸,有时可如此反复多次,形成连续爆炸,这是煤尘爆炸危害极大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采取多种隔爆措施,防止二次爆炸。
如隔爆棚、隔爆水袋和水幕等。
4、煤尘爆炸有“皮渣”和“沾块”产生,这是煤尘爆炸区别于瓦斯爆炸的特有标志。
2.3煤尘爆炸案例煤尘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样都属于矿井中的重大灾害事故。
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煤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本溪煤矿,死亡1549人,残246人,死亡的人员中大多为CO中毒,事故发生前,巷道内沉积了大量煤尘,是由于电火花点燃局部聚积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尘爆炸事故。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中外采矿史上最悲惨的煤尘大爆炸在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大同矿务局发生了。
事故死亡677人,连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
1960年5月9日13时45分,大地骤然抖动,老白洞矿15号井口喷出强烈的火焰和浓烟,威力不亚于12级台风。
随即,从16号井口也喷出浓烟,巨大的风力把打钟工和跟车工摔成重伤,井口房屋被摧倒,地面配电所由于掉闸而停止运行;井上井下电源全部中断,电话交换指示灯一齐闪亮后全部中断电源。
此时,正是井下交叉作业时间,交班的职工未上井,接班的职工已下井。
两个班的干部工人全被困在井下,井下干部工人905名,事故死亡677人,连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
3、井下粉尘的治理3.1采煤工作面粉尘的治理采煤工作面时煤矿产尘量最大的作业场所,为了搞好采煤工作面粉尘的防治,有效降低其粉尘浓度,必须针对采煤工作面的不同尘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对粉尘治理的目的。
(1)采煤机径向雾屏降尘。
在采煤机摇臂上靠近滚筒部分,加一直的和弧形的金属管连接器,在其上焊3~9个喷座并安装喷嘴。
每个喷嘴的流量5L/min,向喷嘴供应10MPa以上的压力水,这样在滚筒靠人行道侧形成一道径向雾屏,对控制和降低滚筒产生的粉尘有较好的效果。
(2)采煤机高压外喷雾降尘。
其主要原理时利用高压减小雾粒的浓度,提高雾粒密度、飞行速度、引射风量、涡流强度及带电量,增加了雾粒与尘粒的碰撞机率、能量及附着力,从而提高了水雾粒对尘粒的俘获率。
高压外喷雾可使总粉尘降尘率达到90%以上。
(3)破碎机转载点粉尘的处理。
破碎机防尘有两种措施。
即封闭破碎机,避免粉尘外扬(出口用软胶带);在密闭的基础上安装小除尘器,进行抽尘净化。
转载点一般采用喷雾降尘的方法,可采用触控液压控制器实现与设备同步的自动喷雾降尘,也可应用与破碎机相同的声波雾化和荷电喷雾降尘。
(4)溜煤眼粉尘的治理。
溜煤眼矿尘的控制,关键在于溜煤眼的设计,一般应将溜煤眼布置在回风侧。
如因条件限制需设在进风巷道附近时,也应将溜煤眼布置在主要进风巷道的绕道中。
溜煤眼口距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冲击风流最大距离(6-100m)。
此外,还要采取溜煤眼口密闭、喷雾洒水和通风排尘等综合防尘措施。
3.2掘进工作面粉尘的治理(1)凿岩时粉尘的治理。
机械凿岩是矿山井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产尘源之一,机械凿岩时所产生的矿尘浓度除和矿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生产强度等。
除矿山井下普遍使用的湿式凿岩降尘及干式孔口捕尘和孔底捕尘外还要泡沫除尘。
泡沫除尘技术时一种高效、简便、经济、易操作的新技术。
其原理是:在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泡沫除尘剂,通过一套机械装置,得到使水的表面张力小于3.5×10-5N/cm2的泡沫溶液。
由于将水发泡,不仅节省了大量用水,而且造成了多界面润湿条件,使矿尘增湿并成泥浆,提高了对呼吸性粉尘的捕获率,使其达到90%以上。
(2)爆破作业时粉尘的治理。
爆破作业时产尘最集中的生产工序,且其产生的浮游矿尘粒比干式凿岩时还要细微。
因此矿尘的自然沉降速度慢,不利于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其污染影响范围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爆破作业的产尘量主要与炸药数量、爆破方法和矿尘物理性质及润湿程度有关。
矿山井下广泛采用水封爆破降尘,水封爆破的降尘率可达60%,且对除去呼吸性粉尘有较好的效果。
另外,水封爆破还有降低炮烟(约70%)、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月37%-46%)、降温(约0.5-1℃)等作用。
此外,还有喷雾降尘、水幕降尘等措施。
(3)装岩时粉尘的治理。
除常用的喷雾洒水降尘外还有以下两种:①运输机水电连锁降尘,在运输系统所有装载点、转载点,可根据矿尘大小安设定点喷雾装置,进行经常或不定时喷雾洒水。
当运输距离较长时,最好采用水电连锁装置,即输送机启动运转时,控制喷雾阀门的电磁阀自动打开,实现喷雾洒水。
②矿车运输自动洒水降尘。
采用喷雾洒水的办法浇洒矿车,考虑到矿车运输不连续的特点,矿山多采用机械传动自动控制方式,实现矿车通过时喷雾器工作,矿车通过后喷雾停止。
(4)收尘措施。
控制机械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巷道外扩散是一种利用气流的附壁效应,将原压入式风筒供给机掘工作面的轴向风流改变为沿巷道壁运动的旋转风流,并使风流不断向机械工作面推进。
在掘进机司机工作区域的前方建立起阻挡粉尘向外扩散的空气屏障,封锁住掘进机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除尘器将工作面的含尘风流吸入吸尘罩,由除尘器净化,从而提高机掘工作面的吸尘效率。
3.3风流净化措施当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超过0.5mg/m3时,应采取风流净化措施。
矿井风流净化分为主进风源净化和局部地点的风流净化两种。
对于主进风源净化,首先要防止地表粉尘进入地下,保护入风质量。
当入风流含尘量超标时,可采用水幕净化或静电除尘等措施。
对于井下具备尘源的净化,要求采用的除尘装置具有体积小、效率高、阻力小,能有效地除去细微尘粒及工作可靠等特点。
4、煤矿井下防尘科学管理展望在机械化采掘作业和运输、转载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粉尘,危害十分严重。
目前的防降尘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严重的尘害治理需要。
近几年来,英国研制出的吸尘滚筒,已在英国煤矿50%以上的长壁工作面推广使用。
为适应新世纪采矿工业的发展,建立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对呼吸性粉尘的控制,是煤矿防尘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们应在吸收国外防尘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适合我国煤矿生产条件的吸尘滚筒、高压水辅助切割降尘技术、高压和超高压喷雾降尘、干式布袋安全技术 | DOCUMENT TEMPLATYK-AQ-0085除尘技术、声波雾化除尘技术、预荷电降尘技术等。
另外,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成的生物聚合物等新材料,可做成低阻力、高阻尘率的个体防护用具,防止呼吸性粉尘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人体,保护人体健康。
XX设计有限公司Your Name Design Co., Ltd.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