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与接地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接地隐蔽验收记录防雷接地项目名称:防雷接地工程隐蔽验收记录施工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验收单位:x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验收人员:xxx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防雷接地工程1.2 工程地点:xxx地区1.3 施工期限:xxxx-xxxx二、工程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本工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2.1XXXX2.2XXXX2.3XXXX三、施工情况3.1 施工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3.2 施工人员:本次施工共有xxx名人员参与,其中xxx为专业技术人员。
3.3 使用材料:本次施工使用的主要材料有:xxx3.4工艺流程: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施工按照以下工艺流程完成:xxxx四、验收情况4.1 验收时间:xxxx年xx月xx日4.2验收标准: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本次验收参照以下标准进行:xxxx4.3验收内容:4.3.1现场勘察:验收人员在现场对接地设备的位置、设置、连接等进行仔细勘察,检查是否存在与设计不符、不合理等问题。
4.3.2设备测试:验收人员通过仪器设备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判断接地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3.3现场记录:验收人员对勘察和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图片、说明、测量数据等,方便后续的检查和评估。
4.4验收结论:根据勘察和测试结果,本次接地工程的隐蔽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规范的要求,验收合格。
五、存在问题及处理在本次验收过程中,未发现问题及处理。
六、施工质量评定本次隐蔽验收结果表明,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施工单位在本工程的建设中,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完成施工任务,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七、验收意见及建议7.1验收意见:本次防雷接地工程隐蔽验收合格。
7.2建议:施工单位在后续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接地设备长期有效,防止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防雷功能失效。
八、附件1.图片记录:共x张2. 测量数据表:xxxx以上为本次防雷接地工程隐蔽验收记录,供相关单位参考。
避雷带及引下线安装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编号:8-1表号:DL/T 5161.1表5.0.2序号分项工程名称分项验收结论备注1综合楼避雷带及引下线安装合格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接地装置安装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编号:8-2表号:DL/T 5161.1表5.0.2序号分项工程名称分项验收结论备注1屋外接地装置安装合格2屋内接地装置安装合格3电气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装置安装合格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全站地下-0.8m 接地网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编号:8-2-1.2表号:DL/T 5161.6表1.0.2安装位置全站地下-0.8m 接地网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质量验收结果单项结论原材料检查接地材料材质、规格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有合格证明文件合格降阻材料材质、规格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有合格证明文件垂直接地极敷设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小于0.8m埋深0.8米,符合设计要求合格接地极间距离不小于2倍接地极长度间距10米合格水平接地极敷设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包括通过道路时的埋深)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小于0.8m埋深0.8米,符合设计要求合格水平接地极的间距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小于5m 间距7米,符合设计要求合格接地极与建筑物的距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间距大于1.5米,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均压带敷设间距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接地网的外缘各角应成圆弧形且闭合,圆弧的半径不小于1/2临近均压带间距半径为6m 的圆弧形合格接地线保护措施通过道路、铁路、管道等交叉处及可能使接地线遭机械损伤处用角钢覆盖或穿钢管;穿过已有建(构)筑物处有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穿钢管保护合格断接卡的位置、数量及保护措施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断接卡位置、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并设置断线盒保护合格引向建筑物入口处的接地点标识白底黑色的“”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〨”符号合格标识位于接地点正上方,便于识别标识位于接地点正上方,便于识别合格接地装置连接焊接搭接长度扁钢与扁钢(槽钢)主控不小于2倍宽度,且焊接面不小于3面圆钢与圆钢或圆钢与扁钢(槽钢)主控双面焊接时不小于6倍圆钢直径单面焊接时不小于12倍圆钢直径直接焊接,或在接触部表号:DL/T 5161.6续表1.0.2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质量验收结果单项结论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检查焊缝外观质量符合要求,无焊渣、表面防腐合格;放热焊接头无气孔放热焊接无气孔,并刷防腐沥青漆合格螺栓连接部位的检查连接规范、防松可靠断接卡螺栓连接紧固合格压接端子连接部位的检查紧密、电气连接可靠与其他连接装置间连接点数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小于2点大于2点,可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合格降阻和防腐施工降阻施工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接地极的防腐材料和质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回填土回填土质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无腐蚀性,无石块、建筑垃圾粘土回填,无石块、建筑垃圾合格分层夯实符合设计文件要求250mm厚,分层夯实合格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屋内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编号:8-2-2表号:DL/T 5161.6表2.0.2安装位置变电综合楼屋内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质量验收结果单项结论原材料检查接地材料材质、规格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有合格证明文件-50×6热镀锌扁钢,合格证明文件齐全合格接地装置安装明敷接地线敷设位置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便于检查,不妨碍设备拆卸检修支持件安装支持件间距水平直线部分0.5m~1.5m垂直部分 1.5m~3.0m转弯部分0.3m~0.5m支持件固定主控牢固沿建筑物敷设时与建筑物的间距与建筑物平行,间距为10mm~15mm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面高度250mm~300mm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或沉降缝的措施应有伸缩补偿装置接地线弯成弧状合格穿过墙壁、楼板处的保护措施加装钢管或坚固的保护管穿管保护合格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的接地点标识白底黑色的“”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〨”符号合格标识位于接地点正上方,便于识别标识位于接地点正上方,便于识别合格电气装置的接地与接地母线或接地网的连接主控连接可靠、无串接连接可靠、无串接合格接地体连接扁钢与扁钢(槽钢)主控焊接长度不小于2倍宽度,且焊接不小于3个棱边搭接110mm,3面满焊合格圆钢与圆钢或圆钢与扁钢的连接长度主控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6倍圆钢直径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2倍圆钢直径焊接部位检查主控焊缝外观质量符合要求,无焊渣,表面防腐合格焊缝饱满,无焊渣合格表号:DL/T 5161.6续表2.0.2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质量验收结果单项结论接地装置安装与屋外或其他接地装置连接点数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小于2点与屋外主接地网27点连接合格接地线与支持件间连接牢固其他明敷接地线标识15mm~100mm等宽的黄色、绿色相间的条纹标识中性线标识淡蓝色标识淡蓝色标识合格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综合楼避雷带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编号:8-1-1表号:DL/T 5161.6表3.0.2安装位置综合楼楼顶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质量验收结果单项结论集中接地装置敷设材料材质、规格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有合格证明或复检结论合格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小于0.8m 接地极间距离不小于2倍接地极长度与接地网连接可靠引下线安装器材材质、规格主控符合设计文件要求-50×6热镀锌扁钢,合格证明文件齐全合格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连接可靠引下线与避雷带焊接牢固,与主接地网螺栓连接紧固合格引下线固定牢固暗敷固定牢固合格断接卡设置与连接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暗敷接线盒保护,距地1.6米,与主地网螺栓连接合格其他接地装置安装用作避雷针接地引线的金属筒体与接地极的连接两点对称,可靠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距离主控≥3m ;当小于3m 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独立避雷针和避雷线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3m ;不能满足时,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与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可靠且连成一体可靠且连成一体合格厂、站内避雷线检查挡内不应有接头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 月 日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工程编号:8-2-3表号:DL/T 5161.6表4.0.2安装位置变电综合楼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质量验收结果单项结论等电位接地网装置安装材料材质、规格铜制材料,截面不小于100mm2TMY-25×4铜排,合格证明文件齐全合格与主接地网的连接主控采用不小于50mm2、不小于4根的铜缆与主接地一点直接连接,且连接位置远离强电场4根VV-1.0-1×50电缆与主地网1点连接合格屏柜下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成环网,用绝缘子固定连成环网,用绝缘子固定合格屏柜内的等电位接地铜排截面不小于100mm2,用绝缘子固定25×4铜牌,用绝缘子固定牢固合格屏柜内等电位接地铜排与等电位接地网连接铜芯电缆,截面不小于50mm2合格电缆屏蔽层接地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与等电位铜排可靠连接,接地方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合格等电位接地铜排的固定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用膨胀螺丝将380V绝缘子固定于沟道内上方沟壁,铜排与绝缘子螺栓固定合格其他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地电流回路各绕组一点接地,公用电压回路全站一点接地,接地点位置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电流回路各绕组一点接地,公用电压回路全站一点接地,接地点位置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合格控制电缆铠装层直接接地直接接地合格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全站地下-0.8米接地网屋外接地装置隐蔽前检查签证工程编号:8-2-1.2表号:DL/T 5161.6表6.0.2检查范围全站地下-0.8m接地网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备注接地沟深度(m)-0.8米水平接地极材质、规格垂直接地极材质、规格接地装置连接方法热熔焊接地极搭接长度接地极焊接面数水平与垂直接地极连接方法热熔焊焊接处的防腐措施刷沥青防腐漆接地装置顶面距地面高度(m)-0.8米沟内有无石块、建筑垃圾无石块建筑垃圾接地装置布置图应有份数1实有份数1验收结论: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接地电阻测试签证工程编号:表号:DL/T 5161.6表6.0.4测试范围测试日期年月日天气情况环境温度(℃)测试方案及过程简述:接地电阻实测值(Ω)接地电阻设计值(Ω)测试人员资格检查情况检测用设备、仪器检查情况施工记录资料检查情况附件:接地电阻测试报告,接地导通测试报告验收结论:[经检查验收:××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及报告(接地电阻测试、接地导通测试)真实、齐全,所测区域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规定,接地导通合格]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
防雷接地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项目概述本次隐蔽工程验收项目为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地点为XX建筑工地。
本工程旨在确保建筑物在雷电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接地能力,从而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
二、验收内容及标准1.采用的接地装置材料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
2.接地系统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且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之间有良好的连接。
3.接地系统与其他相关设备(如电源系统等)的连接接头符合要求,并留有合适的余量。
4.接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通常小于4Ω)。
三、验收时间和参与人员本次验收工作于XX年XX月XX日展开,参与人员为:1.建设单位代表;2.防雷施工单位代表;3.监理单位代表。
四、验收过程1.建设单位代表介绍了防雷接地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设计方案、施工进度等,并提供了相关施工记录和资料。
2.防雷施工单位代表向与会人员详细汇报了接地系统的具体施工过程,包括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接地线材的敷设等。
3.监理单位代表对防雷接地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核对了施工记录和相关设备的规格参数。
4.参与人员对整体工程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梳理和解决。
五、验收结果1.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记录、安装资料和材料凭证齐全,并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
2.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接地系统的导通性良好,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3.监理单位对防雷接地工程给予了肯定,认为该工程符合相关要求。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经过讨论和检查1.部分接地线材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敷设,需要重新进行整理和固定。
2.接地装置的连接接头存在一定的松动情况,需要进行重新检查和紧固。
为解决以上问题,参与人员一致决定:1.部分接地线材将在XX日前重新敷设,并进行充分的固定。
2.接地装置的连接接头将在XX日前进行检查和紧固。
七、验收结论本次防雷接地隐蔽工程验收过程中,参与人员就工程的施工情况、设备的规格参数等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检查,并经过多次的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至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
综合结果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
综合结论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项目专业质检员签名:
年 月 日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检测调试负责人签名热镀锌扁钢,形成环形接地网。
2、防雷接地安装采用搭接焊接,焊接接头不小于10d,焊口的焊渣已清除,无夹渣现象。
3、防雷接地安装的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验收日期:2021年06月11日2021年06月11日
简介隐蔽工程范围(内容)/隐蔽方式/施工方法/隐蔽前已进行的检测调试项目及其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可附相关的示图、照片和附页、附表等作说明):
1、防雷接地连接线:利用基础地梁两根底部主筋通长焊接,跨接及交接处采用12厘钢筋连接,无地梁处采用-40*4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
号
建筑电气施工方案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相关施工图名称及其图
号
基础接地平面图 电施E01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分部/子分部/分项
(系统/子系统)
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编号GD-C5-71250所在的施工部位
基础接地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通用表式二)
GD-C4-611/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
称。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3-2002说明:⒈主控项目:①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时间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②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时间要求。
③防震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④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⑤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⒉一般项目:①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⑵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⑶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⑷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⑸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②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表24.2.2的规定。
③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3-2002说明:⒈主控项目:①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时间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②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时间要求。
③防震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④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