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10章 神经系统生理
- 格式:ppt
- 大小:15.18 MB
- 文档页数:172
第十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递质2、受体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传入性侧支抑制6、回返性抑制7、特异性投射系统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9、牵涉痛10、运动单位11、脊休克12、牵张反射13、去大脑僵直14、后发放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和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等特征.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Na+内流K+外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和.7、突触抑制可分为和两类。
除了突触抑制外,还有。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和递质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和两大类.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非特导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10、内脏痛的定位,还往往发生。
11、牵张反射有和两种类型.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和。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
此僵直属于丁僵直.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和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脊髓小脑的功能是,皮层小脑的功能是。
15、自主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17、下丘脑是较高级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和等过程。
18、学习的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9、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与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条件反射的建立,实质上就是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的过程。
20、人类大脑皮层活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语言和抽象思维机能;人和动物共有的系统的是,人类特有的系统是有。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一.名词解释:1 神经元2 突触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 神经递质6 胆碱能神经纤维 7反射 8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9 胆碱能受体10肾上腺素能受体 11特异性投射系统 1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3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14 皮肤痛 15 内脏痛 16 牵涉痛17 运动单位 18 脊休克 19 牵张反射 20 肌紧张 21 腱反射22 锥体系 23 锥体外系 24 条件反射 25 非条件反射 26 第一信号系统27 第二信号系统 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优势半球 29 脑电图 30波阻断31 慢波睡眠 32 快波睡眠二.填空题:1 神经纤维的功能在于————————。
2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
3 经典的突触指————、————和————。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和————。
5 突触后电位包括————和————两种,其意义是产生——和——。
6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
7 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和————,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其中————类递质又包括————、————和————。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其中——型受体又分成————和————受体亚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两种受体均又可分别分成————、————和————、————受体亚型。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和————————。
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是————、————、————、————、————和——————————————。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则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经—————————系统上传,广泛到达————,维持其产生————。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一.名词解释:1 神经元2 突触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 神经递质6 胆碱能神经纤维7反射8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9 胆碱能受体10肾上腺素能受体11特异性投射系统1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3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14 皮肤痛15 内脏痛16 牵涉痛17 运动单位18 脊休克19 牵张反射20 肌紧张21 腱反射22 锥体系23 锥体外系24 条件反射25 非条件反射26 第一信号系统27 第二信号系统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优势半球29 脑电图30 波阻断31 慢波睡眠32 快波睡眠二.填空题:1 神经纤维的功能在于————————。
2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
3 经典的突触指————、————和————。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和————。
5 突触后电位包括————和————两种,其意义是产生——和——。
6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
7 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和————,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其中————类递质又包括————、————和————。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其中——型受体又分成————和————受体亚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两种受体均又可分别分成————、————和————、————受体亚型。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和————————。
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是————、————、————、————、————和——————————————。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则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经—————————系统上传,广泛到达————,维持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