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07.66 KB
- 文档页数:2
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奥沙利铂与顺铂是常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近年来,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备受关注。
奥沙利铂与顺铂是通过干扰DNA合成和修复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它们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药理作用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
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可以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并且具有协同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比较不同剂量下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并探讨相关预后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推动结直肠癌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比较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与单药疗效的差异,探讨不同剂量下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探讨预后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指导,促进结直肠癌的治疗水平的提高。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未来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奥沙利铂与顺铂的药理作用比较奥沙利铂与顺铂都是常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二者在药理作用上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奥沙利铂和顺铂都是通过与DNA形成交联结合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转录,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
二者都对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DNA发挥作用,但奥沙利铂与DNA交联的效果更强,能够形成更多的DNA加成子,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奥沙利铂还具有较强的钍元素亲和性,能够与DNA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DNA双链断裂的频率,使DNA发生交链断裂,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奥沙利铂与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与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效果,分析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对照组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毒副反应发生方面各有千秋。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与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两种治疗方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治疗后的有效率差异不大,但是毒性反应不同,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或是需求,为患者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关键词】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结直肠癌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日益转变的新环境下,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日益上升[1]。
通常情况下,该肿瘤的早期症状不够明显,而伴随着癌细胞的扩散,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腹泻和贫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或是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
为明确上述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8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下,由医生根据随机对称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41例患者包括27例男性和14例女性;其年龄范围为30岁~75岁,平均年龄为(48.79±2.74)岁。
对照组41例患者包括26例男性和15例女性;其年龄范围为31岁~76岁,平均年龄为(49.26±2.83)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
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摘要】奥沙利铂与顺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和修复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5-氟尿嘧啶则是一种抑制嘌呤合成的药物,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
联合使用奥沙利铂、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其在不同病情下的安全性和效果。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治疗方案、探索新的联合用药策略,并进一步完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是值得期待和深入探讨的。
【关键词】奥沙利铂、顺铂、5-氟尿嘧啶、结直肠癌、联合应用、疗效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估、治疗前景、研究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然而结直肠癌的治疗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易发生复发和转移等问题。
奥沙利铂和顺铂是常用的铂类抗癌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5-氟尿嘧啶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具有干扰核苷酸代谢的作用。
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的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关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和临床应用情况仍需进一步探讨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对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也有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奥沙利铂与顺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特点,为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 探讨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分析其与铂类药物的配合优势;3. 深入分析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总结临床经验;4. 评价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包括肿瘤缓解率、生存率等指标;5. 对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评估,探讨联合应用的安全性;6. 展望奥沙利铂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5例效果评价杨东海【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经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床号奇偶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缓解率和总控制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02,0.030);T0时两组血清IL-2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T1和T2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结肠癌效果显著,并可显著增高血清IL-2和TNF-α水平.【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5(024)024【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伊立替康;氟尿嘧啶;晚期结直肠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作者】杨东海【作者单位】邢台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北邢台 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9.1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仍有很多患者手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20%~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转移[1]。
化疗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氟尿嘧啶是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且由于需要持续灌注,患者易出现口腔黏膜炎、感染等不良反应。
伊立替康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属于喜树碱半合成衍生物,临床常用伊立替康联合方案化疗对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2]。
本研究中分析了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0例。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将9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LV方案治疗。
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0.9%,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31.8%,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效率较高,疗效较为满意,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且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结直肠癌在早期并无特殊症状,导致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治疗效果较差。
目前,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取化疗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抗肿瘤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对传统化疗药物临床运用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使临床化疗疗效以及可耐受性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本院2008年7月~2012年1月采用FOLFOX4方案(即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4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0例,全部患者均经过病理或细胞学诊断证实。
90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35~73岁,平均51.6岁。
其中病理分型包括低分化腺癌47例,中分化腺癌25例,黏液腺癌9例,低分化鳞癌6例,印戒细胞癌3例;初治者37例,复治者53例;所有患者Karnofsky评分均≥60分,在化疗前均检查血常规、心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显示均为正常,均无化疗禁忌证,预计生存期均≥3个月,且在1个月内均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治疗转移或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陈育苗【摘要】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FA)治疗胃癌转移或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3例胃癌转移或复发患者,第1、8、15、22天,伊立替康70 mg/m2,静脉滴注1h,奥沙利铂50 mg/m2,静脉滴注2h,亚叶酸500 mg/m2,静脉滴注2h后,5-氟尿嘧啶2 000 mg/m2,静脉滴注24 h,每36 d重复1次.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8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便秘、周围神经病变.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治疗胃癌转移或复发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3(022)009【总页数】3页(P869-871)【关键词】胃癌;药物疗法;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作者】陈育苗【作者单位】江阴市利港医院内科,江苏江阴214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治疗胃癌转移以及复发病例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是,尽管接受了化疗,胃癌转移或复发的患者仍然无法完全治愈,他们的生存时间只有7~13个月[1]。
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多以顺铂为基础,但由于顺铂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耳肾毒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与顺铂无交叉耐受性,且与5-Fu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4]。
有研究证实,与以顺铂为基础联合用药相比,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能更有效地抑制DNA的合成,且安全性更好。
目前有一些Ⅱ期临床发现采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Fu、FA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较好[5-8],但是最佳的治疗剂量和给药时间还不清楚,江阴市利港医院应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Fu、FA治疗晚期胃癌33例,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田述梅【摘要】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纯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奥沙利铂,21d为一个疗程,连续应用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5.94%VS1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腹泻,食欲减退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应用5-氟尿嘧啶.【期刊名称】《西南军医》【年(卷),期】2011(013)004【总页数】2页(P643-644)【关键词】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中晚期结直肠癌;毒副作用【作者】田述梅【作者单位】611430,四川,新津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大肠癌是指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者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其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
其中Ⅰ期大肠癌单纯根治术后 5年的生存率为80%,Ⅱ、Ⅲ期术后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50%~60%和 30%~40%,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单纯行手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影响患者生存[1]。
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采用化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对结直肠癌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 5-氟尿嘧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
为此我院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 5-氟尿嘧啶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 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大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肠镜和病理以及影像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所有患者均不能手术或者不愿接受手术。
[12]武钧,许志伟,张泓,等.肾血管阻力指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8):998-1003.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08.017.[13]李敏利,张晓华,金鑫鑫,等.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促炎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2):140-143.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17.02.09.[14]龙建武,李晶,卢先州,等.西维来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1):1368-1370,1374.DOI:10.13699/ki.1001-6821.2018.11.031.[15]薛亚梅,王嘉影,刘英晓,等.血浆置换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高脂血症型胰腺炎1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260-262.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02.036.伊立替康及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缓解率及安全性分析胡晓鸣重庆西南铝医院肿瘤科401326【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缓解率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抽签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
参照组接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治疗方案,研究组接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方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23/30),显著高于参照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日常生活、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61.28±4.39)分、(58.64±5.27)分、(52.34±5.27)分、(57.36±6.28)分、(64.33±6.27)分,均高于参照组(52.16±5.34)分、(46.39±6.21)分、(41.19±5.36)分、(47.61±5.37)分、(51.28±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董秋霞;宋岩;王兴元;王玺;黄镜【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IRI)和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FU/替吉奥胶囊/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5例,第1天应用IRI 130~l60 mg/m2静脉滴注,同时予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后5-FU 400 mg/m2静脉推注,之后5-FU 2400 mg/m2持续泵注44 h;或替吉奥胶囊每次40~60 mg(根据体表面积确定),卡培他滨每次1000 mg/m2,早晚饭后各1次,连续服用10 d,停药4 d;第2天奥沙利铂85~100 mg/m2静脉滴注;14 d为1个周期.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及相关毒性反应.结果全组35例可评价疗效,中位化疗为4个周期(3~11).客观有效率(ORR)为54.3%(19/35),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8例.化疗后接受手术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达到R0切除(57.1%),其中18例患者系初始局部晚期,2例患者初始伴肝转移.所有3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3%(19/35),其中粒细胞下降发生率为20.0%(7/35),恶心发生率为17.1%(6/35),呕吐发生率为14.3%(5/35),腹泻发生率40.0%(14/35).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下降发生率,发生率为17.1%(6/35).结论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高,毒性反应可以耐受.%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chemotherapy of irinotecan (IRI), oxaliplatin (OXA) and fluoropyrimidines (5-FU/ S-1/ capecitabi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35 cases of advanced measurable colorectal cancer were enrolled, and the following regimen was administered:For day 1, IRI 130-l60 mg/m2,Ⅳ, plus leucovorin (CF) 200mg/m2,Ⅳ, followed by 5-FU 400 mg/m2Ⅳ bolus,Ⅳ, then 5-FU 2400mg/m2 continuous infusion for 44 hours;or S-140-60 mg (based on body surface area) or capecitabine 1000 mg/m2, bid, PO, for 10 consecutive days, and then discontinue for 4 days;For day 2, oxaliplatin 85-100mg/m2,Ⅳ, with 14 days as a cycl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assessed every 3 cycles. Result Of the 35 evaluable patients, the medi-an number of chemotherapy cycles was 4 (3-11). The objective response (ORR) was 54.3%(19/35). Complete response (CR) was observed in 1 case, with a partial response (PR) in 18 cases. 25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and 20 patients achieved R0 resection (57.1%), including 18 cases having local advancement and 2 cases with hepatic metastases. No treatment-related death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35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grade 3 adverse events was 54.3%(19/35), including neutropenia (20.0%, 7/35), nausea (17.1%, 6/35), vomiting (14.3%, 5/35) and diarrhea (40.0%, 14/35). The inci-dence of grade 4 adverse events was 17.1%(6/35), mainly neutropenia. Conclusion The triple combination 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was associated with good short-term efficacy and tolerable toxicity.【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4页(P155-158)【关键词】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替吉奥;卡培他滨;疗效【作者】董秋霞;宋岩;王兴元;王玺;黄镜【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已分别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五位[1]。
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陈鸿春【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rinoteca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 MethodsA total of 20 patients with mCRC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 leucovorin(FOLFIRI).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at least two cycles of chemotherapy,the pain relief rate was 100%,60% of patients with lesions reduced,the recent effective rate was 15.0%,an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80.0%. The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diarrhea(15%)and neutropenia(20%),othe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ild.Conclusion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mCRC treated with FOLFIRI is good with high disease control rate,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controlable.%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观察李红【摘要】目的研究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接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8个周期.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28%比3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95.45%比8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1.81%比6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24【总页数】2页(P4473-4474)【关键词】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结直肠癌;晚期【作者】李红【作者单位】扶沟县人民医院普内科河南周口 46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肠梗阻、发热、消瘦等,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多进展至中晚期。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转移性结直肠癌[1]。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虽然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取得长足进展,但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及预后并不理想。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一定程度缓解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欠佳[2]。
本研究选取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组探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联用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效果,具体如下。
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接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选择11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55例。
A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B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短期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A组短期内治疗有效率74.54%高于32.72%的B组,p<0.05。
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效果好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疗效,更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晚期胃癌胃癌发病早期并无特别明显的表现,导致度多数患者在知晓时已经成为中晚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有关数据中显示,有2/3的胃癌患者均为晚期[1]。
胃癌治疗主要方法为手术与化疗,以往研究这两种有效疗法的居多。
本次就110例晚期胃癌患者行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的疗效进行对比,得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的疗效更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接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选择11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55例。
本次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并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签订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期均在4个月以上,ECOG评分均在2分以上。
A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6-74岁,平均(56.64±3.4)岁,B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28-77岁,平均(57.12±4.5)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采取FOLFIRI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180mg/㎡伊立替康,在治疗开始的第1天,同时将5-氟尿嘧啶(400mg/㎡)以静脉推注方式注入患者体内,第2天增加2400mg/㎡的5-氟尿嘧啶,患者静脉滴注时间持续46h,增加400mg/㎡的亚叶酸钙,14d为一个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