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测量数据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3
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项目名称:
检验仪器: 出厂编号: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水平角观测:(检验项目2C值<12")
说明:
1.本表格请不要删除表格或修改表格样式,否则会出现错误。
2.每按一次F9键或在表格里面点一次后都会随机变化一次,平均方向值这一列如果显示红色的填充,则表示半测回或各测回差值有可能偏大,需注意!!!
3.全站仪检验表格密码:123456,此说明表格不允许修改。
4.如发现此表有什么错误,请私信我,私信地址在说明批注里面。
5.本表用office2010版编写。
此表格仅供学习用,请同行多指教!!!
肖肖
2018.11.25。
二、水平角观测
(一)测回法
测回法测角记录计算格式如表3-1 。
表3-1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测站测回竖
盘
位
置
目标水平度盘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
O 1 左
A
B 右
A
B
O 2 左
A
B 右
A
B
(二)方向观测法
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当方向多于二个时,每半测回都从一个选定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观测,在依次观测所需的各个目标之后,应再次观测起始方向(称为归零)称为全圆方向法。
如图3-13所示。
图3-13 方向观测法
如需观测n个测回,则各测回间仍应按
n
180
变动水平度盘位置。
记录计算见表3-2方向观测法计算手
簿。
表3-2 方向观测法计算手簿
手簿中两倍照准误差2C 值的计算式为)(盘右度数盘左读数1802±-=C
提示:读数记录顺序。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1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2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3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4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5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6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7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8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9页,共11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10页,共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11页,共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已知点A
表格使用记录表式8、9;
如上图所示B点架设仪器,A和C架设棱镜,测量时先测左角(先瞄准已知点A,再瞄准未知点C),
具体流程:瞄准A——水平角置零——测距——记录水平角和竖直角以及距离——瞄准C——测距、记
录,然后仪器望远镜翻转180°瞄准C——测距、记录——瞄准A——测距、记录。
这是一个完整的左角
测回,然后对数据进行检查,2C应小于13秒,若两次瞄准目标则两次差值小于3秒。
对个测回计算得出
的角度差值应小于9秒。
一般要求测2-3个测回。
然后测设右角(先瞄准未知点C,再瞄准已知点A),流程:瞄准C——水平角置零——测距......
最后要计算左角+右角与360°的差值,一般要求小于5秒,若精度等级要求不高也可小于10秒。
竖直角测量限差一般不做要求(分配竖盘指标差即可),但两次测距差值不应大于5mm(3mm)。
后附样表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工程
导线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测站:B 仪器:仪高:作业日期:温度:气压:观测者:记录者:
本表应边测设边计算,以验证数据是否超限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工程
导线边长测量记录表
测站:B 仪器:仪高:作业日期:温度:气压:观测者:记录者:。
二、水平角观测
(一)测回法
测回法测角记录计算格式如表3-1 。
表3-1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测站测回竖
盘
位
置
目标水平度盘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
O 1 左
A
B 右
A
B
O 2 左
A
B 右
A
B
(二)方向观测法
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当方向多于二个时,每半测回都从一个选定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观测,在依次观测所需的各个目标之后,应再次观测起始方向(称为归零)称为全圆方向法。
如图3-13所示。
图3-13 方向观测法
如需观测n个测回,则各测回间仍应按
n
180
变动水平度盘位置。
记录计算见表3-2方向观测法计算手簿。
表3-2 方向观测法计算手簿
手簿中两倍照准误差2C 值的计算式为)(盘右度数盘左读数1802±-=C
提示:读数记录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