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16.07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上海水源地原水系统的发展及对策建议水源地原水系统是整个城市供水安全重要环节。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上海市水源地原水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标签:水源地;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上海水源地原水系统的发展过程1、2000年前的水源地原水系统历史上上海的水厂均沿黄浦江沿岸建造,为提高上海城市供水服务质量,上海市政府于1985年投资5亿元人民币兴建黄浦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取水头部推移至黄浦江中游临江段,1987年竣工投产,供水能力230万m3/日,受益人口400万,自来水水质明显提高。
1994~1998年,上海市政府又投资28亿元,续建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取水头部上移至黄浦江上游松浦大桥附近,总供水规模500万m3/日。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1993年建成上海第二水源地--长江水源(陈行段)。
至1999年底,上海已建成黄浦江上游引水一、二期工程500万m3/日的取水规模,长江引水一、二期工程130万m3/日的取水规模。
2、2000年后水源地原水系统的建设“十五”“十一五”期间本着控制黄浦江上游的取水规模,重点开发长江口水源地,增加长江原水供应量;按照“两江并举、多源互补,一网调度、安全可靠”的水源地和原水系统规划格局,完成了长江引水三期工程;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推进集约化供水过程中,关闭中小河道取水口和地下水公共供水深井,供水水源向黄浦江上游和长江口集中。
截止2014年,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供水规模为731万立方米/日;长江口陳行水源地供水规模为206万立方米/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有6座取水口,总供水规模为781万立方米/日;长江水源与黄浦江水源供应比例从“十一五”末的3:7调整为7: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本市供水水源地原水系统总体适应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基本需求,但与国家和流域要求以及上海面临的形势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文化金泽水库——开溯上海670万居民的“生命之源”■ 潘春华2016年底金泽水库建成通水,标志着上海全面实现水库集中取水。
这座水库容量虽然并不能与青草沙水库相比,但在水库的“宝葫芦”中却汇聚了诸多新工艺与生态环保理念,从系统布局、水位设定、设备选型、变频配置、空调通风、建筑节能等多环节多方面践行低碳减排,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水库”。
金泽水库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黄浦江上游太浦河北岸,毗邻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处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地带。
水库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总库容量约910万立方黄浦江上的水库大坝 IC photo /图5820211的建成,标志着上海市初步形成了“两江并举、集中取水、一网调度”的水源地战略布局,工程总投资88亿元,其中库区投资达36.8亿元,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规模最大的供水基础设施项目,被誉为上海西南五区670万居民的“生命之源”。
金泽水库运行进入全封闭式库区,但见取水口闸楼巍峨矗立,进水道宽敞,拦污沉滤设施先进,各类生物与植物净化系统健全,库水清澈透亮,碧波荡漾,空气清新,库区环境优美,像一颗夜明珠似的镶嵌在太湖与太浦河之间。
据了解,金泽水库主体工程由金泽水库、连通管、闵奉支线、松浦泵站改造及郊区支线等子工程组成,日供水规模351万立方米。
此外,金泽水库拥有525万立方米的有效备用库容,可以保证西南五区至少两天的应急用水。
一旦污染时间拉长,将启用松浦大桥取水口。
从上海西南的沪苏浙交界米。
水库利用原有的天然地形扩建,通过增加强化预处理、生态强化净化、生态蓄水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净化系统。
经过十年论证、一年运筹、两年建设,金泽水库工程从2016年底开始,正式向上海市西南青浦、松江、金山、闵行和奉贤五区的自来水公司供应原水,现日平均供水规模约200万立方米,占上海市原水供应量的25%左右。
这意味着上海西南五区完成了“喝黄浦江水”的升级换代,使得670万居民受益。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二期)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11.02•【字号】沪水务〔2024〕481号•【施行日期】2024.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二期)初步设计的批复沪水务〔2024〕481号上海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你中心《关于报送〈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二期)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沪堤防〔2024〕189号)及相关设计报告已收悉。
经评审,现批复如下:一、工程任务通过实施堤防加高加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完善太湖流域防洪体系,保障城市防洪除涝安全。
二、工程建设内容本工程位于闵行区、奉贤区、徐汇区和浦东新区境内,西起女儿泾/千步泾,东至徐浦大桥,涉及堤防长度约109千米。
工程主要内容为:实施加高加固堤防59.47千米,堤身填筑19.06万立方米,新建支河桥梁2座,改建水文站1座,新建防汛屋1900平方米,新(改)建口门4座,新(改)建巡查通道和防汛通道10.48万平方米,新建绿化工程22.40万平方米,配套防汛闸门及排口恢复、标志牌、堤防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等。
三、建设标准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河道堤防、支河泵闸(涵)外河及主体结构为1级水工建筑物,内河次要结构为3级水工建筑物。
防洪(潮)标准:女儿泾至西荷泾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西荷泾/千步泾至徐浦大桥防潮标准为1000年一遇。
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
通航标准:本工程黄浦江干流段为Ⅰ级航道。
其余各支河航道等级分别为:大治河为Ⅲ级航道,金汇港为Ⅳ级航道,南沙港、北沙港、春申塘、周浦塘(黄浦江-三鲁河除外)为Ⅵ级航道,南竹港、六磊塘、俞塘、姚家浜为Ⅶ级航道。
桥梁标准:支河桥梁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
堤顶高程:6.00~6.30米。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2020年度黄浦江上游干流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0.09.27•【字号】沪水务〔2020〕715号•【施行日期】2020.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2020年度黄浦江上游干流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沪水务〔2020〕715号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你处《关于上报〈2020年度黄浦江上游干流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沪堤防〔2020〕92号)及相关设计报告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工程任务通过改造加固防汛墙,新建防汛通道,布置信息管线,布置绿化等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防汛除涝能力,确保区域防汛安全。
二、工程内容和规模整治范围共涉及黄浦江上流干流3个岸段(黄浦江右岸83+329~85+100,黄浦江左岸75+624~75+867及得胜港右岸0+000~0+193,黄浦江左岸91+427~91+756及长衫港左岸0+000~0+90),岸线长度共计2096米。
主要工程内容为:改造维修防汛墙2096米;墙前保滩1109.60米;新建涵闸1座、信息管2096米;新建防汛通道8832.90平方米、人行步道368.70平方米;新建绿化18889.59平方米(其中陆域绿化15996.39平方米,水生植物1489.00平方米,湿地绿化1404.20平方米)。
三、建设标准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水工建筑物。
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高潮位,并按100年一遇校核。
除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面雨量,1963年雨型及相应同步潮型。
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
防汛墙墙顶高程5.24米。
通航等级为Ⅲ级。
四、主要建筑物设计同意工程总体布置。
主要改造断面为高桩承台+保滩+12米桩基(前排板桩后方桩)、高桩承台+保滩+12米桩基(前排拉森钢板桩后方桩)、贴壁加固+保滩+12米拉森钢板桩+底板、高桩承台+12米(8米)桩基(前排钢筋砼板桩后方桩)、贴壁加固+12米钢筋砼板桩、低桩承台+10米桩基(前排钢筋砼板桩后方桩)、3米高程以上墙身拆除修复+墙后设置6米深压密注浆、新建墙身+墙后设置台阶和残疾人坡道至防汛通道+墙后设置6米深压密注浆、9米长单排拉森钢板桩+二级挡墙等结构型式。
上海市水务局转发《关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工程概算调整(第二次)的批复》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
•【公布日期】2024.04.18
•【字号】沪水务〔2024〕177号
•【施行日期】2024.04.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水务局转发《关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工程概算调整(第二次)的批复》的通知
沪水务〔2024〕177号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现将《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工程概算调整(第二次)的批复》(沪发改投〔2024〕47号)转发给你单位,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
2024年4月18日。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
【年(卷),期】2024()1
【摘要】一、工程概况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地带,供水规模达351万t/d,由总库容为910万m^(3)的金泽水库,管径为
DN3600~DN4000、总长41.8km的连通管,日供水规模为215万m^(3)的闵奉支线和松浦泵站改造等子工程组成。
工程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市青浦、金山、松江、闵行和奉贤等西南五区,受益人口约670万人。
【总页数】2页(P114-1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沉井施工的监督管理
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松江原水支线工程规划方案
3.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的BIM技术应用
4.大口径长距离钢顶管注浆减阻技术: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为例
5.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启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第三节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黄浦江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自来水的水源取水口与下水道排水口的位置犬牙交叉,城市水厂中约占70%能力的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下游,28%能力的取水口设在中游,只有1%的闵行水厂设在上游。
历年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黄浦江,使黄浦江的水质严重恶化。
1980年6~10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受市政府的委托,组织市内24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专门讨论上海市自来水的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质的改善途径。
认为利用现有给水设备,另觅新水源,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新水源的选择,比较了长江取水、淀山湖取水、黄浦江上游取水3个方案的优缺点。
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利用现有给水系统,将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作为新水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
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的总规模为500万立方米/日(1994年二期工程兴建时改为540万立方米/日),为节约近期投资,工程分两期建设,均由上海市政院设计。
一期工程从临江取水,设计规模为每日290~310万立方米,1987年7月1日建成通水。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参加通水典礼。
二期工程于1994年起兴建,从松浦大桥附近取水。
一期工程获1988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1989年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设计做到优质快速,中共上海市政院党委决定由院长徐彬士到现场,担任现场工作组组长,设计负责人陈宝书、范民权常驻现场及时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难题,直到竣工通水。
一、取水构筑物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最终取水点设在黄浦江松浦大桥附近,在女儿泾与得胜港之间,该处河段属凹岸起点,水深流大,与航道的矛盾较小。
一期工程的取水口设在临江。
在二期工程建成后,这里作为备用水源。
黄浦江上游引水系统改造工程QYG-C2(临江泵站等改造)施工管理大纲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黄浦江上游引水系统改造工程QYG-C2 (临江泵站等改造)工程项目部2010年10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 临江泵站改造工程----------------------------------------------------------------- 1 1.2 新建曹行分支点闸门井(2座) ----------------------------------------------------- 5 1.3 临江西溢流井改造----------------------------------------------------------------- 5 1.4 周边环境条件--------------------------------------------------------------------- 5第二章编制依据------------------------------------------------------------ 8第三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9第四章总体施工筹划------------------------------------------------------- 19 4.1 现场施工工区划分---------------------------------------------------------------- 19 4.2 临江泵站施工改造区总筹划-------------------------------------------------------- 19 4.3 曹行分支点闸门井施工区总筹划---------------------------------------------------- 20 4.5 施工平面布置-------------------------------------------------------------------- 21第五章项目管理目标------------------------------------------------------- 22 5.1 质量目标 ----------------------------------------------------------------------- 22 5.2 安全目标 ----------------------------------------------------------------------- 22 5.3 文明施工目标-------------------------------------------------------------------- 22 5.4 环境保护目标-------------------------------------------------------------------- 22 5.5 进度节点目标-------------------------------------------------------------------- 22 5.6 团队建设目标-------------------------------------------------------------------- 22第六章项经管理结构与任务分工--------------------------------------------- 23 6.1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23 6.2 任务分工 ----------------------------------------------------------------------- 24 6.3 项经部各岗位职责---------------------------------------------------------------- 24 6.4 组织管理制度-------------------------------------------------------------------- 30第七章进度计划与进度管理------------------------------------------------- 31 7.1 进度计划 ----------------------------------------------------------------------- 31 7.2 进度管理 ----------------------------------------------------------------------- 31第八章质量管理----------------------------------------------------------- 32 8.1 工作内容 ----------------------------------------------------------------------- 32 8.2 管理措施 ----------------------------------------------------------------------- 32 8.3 质量体系管理职能表-------------------------------------------------------------- 33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34 9.1 工作内容 ----------------------------------------------------------------------- 349.2 管理措施 ----------------------------------------------------------------------- 34 9.3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职能表---------------------------------------------------------- 35第十章材料设备采购与资源管理--------------------------------------------- 36 10.1 材料设备采购------------------------------------------------------------------- 36 10.2 资源管理 ---------------------------------------------------------------------- 36第十一章工程信息与资料管理----------------------------------------------- 37第十二章分包计划与分包管理----------------------------------------------- 38 12.1 分包计划 ---------------------------------------------------------------------- 38 12.2 分包管理 ---------------------------------------------------------------------- 38第十三章技术管理与施工变更----------------------------------------------- 39第十四章成本、合同管理与计量支付----------------------------------------- 40 14.1 成本、合同管理----------------------------------------------------------------- 40 14.2 计量支付 ---------------------------------------------------------------------- 40 14.3 材料款的使用------------------------------------------------------------------- 40 14.4 管理费的使用------------------------------------------------------------------- 41第十五章消防、治安与综合治理--------------------------------------------- 42第十六章应急处理--------------------------------------------------------- 43第十七章印章及文件管理规定----------------------------------------------- 46第十八章施工过程检查与监控----------------------------------------------- 47 18.1 工程例会 ---------------------------------------------------------------------- 47 18.2 非定期会议--------------------------------------------------------------------- 47 18.3 定期检查 ---------------------------------------------------------------------- 47 18.4 每日巡查 ---------------------------------------------------------------------- 47第十九章施工准备--------------------------------------------------------- 48 19.1 场地准备 ---------------------------------------------------------------------- 48 19.2 施工环境调查------------------------------------------------------------------- 48 19.3 技术准备 ---------------------------------------------------------------------- 48 19.4 分包准备 ---------------------------------------------------------------------- 48 19.5 其它准备工作------------------------------------------------------------------- 48附图-01:办公、生活区平面布置图附图-02:围护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第一章项目概况工程名称:黄浦江上游引水系统改造工程QYG-C2(临江泵站等改造)工程。
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及后续水源方案初步设想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浦江原水连通管为“一线、三点、四泵站”规划布局,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水连通管先期工程——闵奉原水支线的规划方案;从可持续进展高度谋划水源保障百年大计的角度出发,对东太湖引水、青浦金泽建库与长江引水三个后续水源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分析了各方案的利弊。
论文关键词: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后续水源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是目前上海市重要的集中供水水源地,承担着中心城区与闵行、奉贤、金山、松江、青浦等五个区的原水供应。
按照市政府批准的“两江并举、多源联动”的水源地规划布局,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仍将成为上海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之一。
根据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最新调整情况,规划2020年全市原水供应规模将达到1600万m/d,除长江青草沙、陈行与东风西沙水源地之外,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供水规模仍有475万m/d,依旧承担闵行、奉贤、金山、松江与青浦五个区域的原水供应。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服务水厂分布见图1。
图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服务水厂分布图1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1.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与存在问题1.1.1取水口现状分布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大部分集中在黄浦江上游干流,干流取水口有市原水公司松浦大桥、上水闵行公司、金山自来水公司与上水奉贤公司等4座取水口;支流取水口有松江原水公司斜塘取水口、青浦自来水公司太浦河取水口2个。
黄浦江上游现状取水口分布见图2。
图2黄浦江上游取水口现状分布图1.1.2原水水质海市水文总站根据2004~2009年对太浦河、斜塘与松浦大桥取水口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原水水质的综合评价,要紧结论见表1。
表1黄浦江上游水质检测点水质评价序号监测河流检测断面年份总项目数合格数Ⅲ类水质合格比例水质综合评价类别要紧超标项目补充项目超标1太浦河练塘2004-2009272592.6%Ⅲ总铁、锰2 斜塘夏字圩2004-2009272488.9%Ⅲ石油类总铁、锰3 黄浦江松浦大桥2004-2009272074.1%Ⅲ氨氮、总磷、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石油类总铁、锰根据上表,太浦河的水质优于斜塘与松浦大桥段的水质,27项Ⅲ类地表水水质指标达标率达92.6%,水质综合评价类别为Ⅲ类。
引长江水提高黄浦江上游水位与下泄水量改善黄浦江水质莫兴康
【期刊名称】《净水技术》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黄浦江本是太湖流域泄洪通道,受上游地区水位与迳流量直接影响,同时又是条潮感河流。
涨潮时,长江水进入黄浦扛最大纵深可达22公里以上。
六十年代以前原水水质比较好,江中还有鱼类游动及水生生物繁殖,但是从六十年代初,随着上海的工农业的发展与人口的猛增。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莫兴康
【作者单位】上海市自来水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太浦河调水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影响的试验 [J], 刘水芹;田华;胡岚
2.黄浦江上游水质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估 [J], 胡波;朱慧峰
3.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污染分析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分级 [J], 蒋增辉;曾次元;韩敏奇;赵平伟;朱慧峰;童俊
4.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因子筛选 [J], 张海春;胡雄星;韩中豪;夏凡
5.2006~2008年黄浦江上游水质变化简析 [J], 洪波;孙振中;张玉平;曾智超;田芝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4标SMW工法桩施工方案编写:审核:审定:目录1 工程概况 (1)1.1SMW工法搅拌桩概况 (1)1.2地质概况 (2)1.3水文条件 (3)2 施工部署 (4)2.1施工区段划分 (4)2.2施工步骤 (4)2.3施工场地布置 (4)2.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4)2.5劳动力组织计划 (5)2.6管理网络图 (5)3 施工方案 (6)3.1SMW工法施工流程图 (6)3.2SMW工法搅拌桩施工方法 (7)3.3SMW工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3.4SMW工法质量检验标准 (12)4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3)4.1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3)4.1.1 原材料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3)4.1.2 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4)4.1.3 工法围护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5)4.2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5)4.2.1 用电安全 (15)4.2.2 施工安全 (16)4.2.3 设备操作安全 (16)4.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6)4.3.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6)4.3.2 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17)1 工程概况1.1 SMW工法搅拌桩概况本工程SMW工法搅拌桩主要用于13#和15#顶管井周围泖岛公路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泖岛公路的影响。
三轴SMW水泥搅拌桩直径850mm,间距600mm,搭接长度≥250mm,水泥掺量20%,内插H700×300×13×24型钢间距1200mm,深度至搅拌桩桩底上方50cm。
各顶管井周围桩顶标高为地面标高,桩底标高为沉井刃脚下2.0m,水泥掺量为20%。
详见下附图1-1和1-2及附表1-1。
图1-1 15#工作井SMW工法搅拌桩平面布置图图1-2 15#工作井SMW工法搅拌桩剖面关系图表1-1 SMW工法搅拌桩环境保护范围1.2 地质概况经勘察查明,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最深65.0m)内的地基土为第四纪全新世Q34~上更新世Q22的沉积层,主要由填土、粉性土、淤泥质土、黏性土、砂性土组成。
水利史话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是提高上海市自来水厂原水水质的一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工程规模为540万m 3/d ,分两期实施,取水位置在黄浦江松浦大桥附近、女儿泾出流口的上游,是上海地区黄浦江水质较好的地段。
工程1994年7月开工,1997年12月19日建成通水,总投资26.6亿元。
主要工程包括取水和增压泵站、输水渠道、穿越黄浦江的大型过江钢管以及相应的供电、仪表、通信调度工程等。
(1)大桥取水建筑物。
由4只直径8m 、深8m 的钢筋混凝土圆简形取水建筑物组成,设置在黄浦江江心,4根全长140m 、直径3.5m 钢管延伸到泵房吸水井。
(2)泵站。
包括大桥、临江、严桥3座主泵站,泵站主要构筑物有泵房、调节池、调压池、闸门转换井和35kV 变配电间等。
还有进入各水厂的调节提水泵站7座,总设计能力364万m 3/d 。
(3)过江管。
共有3处,在黄浦江江底通过。
其中,临江过江管内径为4m,长720m,设计输水量310万m 3/d ;杨浦水厂段过江管内径3m,全长约1200m,包括过河段约600m,设计输水量140万m 3/d ;南市水厂段过江管内径3m,全长1120m,设计输水量90万m 3/d 。
(4)渠道。
输水干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暗渠,干渠总长约40km,沿线设置透气井、溢流井、检修井和排水管等。
(5)供电和检测调度通信工程。
3座泵站供电电源均为2路35kV 同时供电,通信检测实施统一调度。
黄浦江引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多项新技术措施,主要有: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添加粉煤灰技术;大容量水泵(单台泵容量1.6MW)采用的大功率串级调速装置和同步电机失步再整步技术;大口径钢管的水下顶进技术,大口径橡胶活接头,大型矩形断面的超声波流量计量技术以及PLC 通信调度和检测系统等。
黄浦江引水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取水点上移后,上海市供水水源水质获得很大改善,基本上可达国家规定的Ⅲ级水源水质标准。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2021年度黄浦江上游干流段堤防专项维修工程部分建设内容调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
•【公布日期】2023.10.19
•【字号】沪水务〔2023〕822号
•【施行日期】2023.10.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2021年度黄浦江上游干流段堤防专项维修
工程部分建设内容调整的批复
沪水务〔2023〕822号
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
你中心《关于2021年度黄浦江上游干流段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取消部分防汛通道、绿化等附属工程的请示》(沪堤防〔2023〕115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与即将实施的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做好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同意本工程取消防汛通道砂砾石垫层870.98平方米,水泥稳定垫层2985平方米,路缘石侧平台1364.3平方米,沥青混凝土面层2615.63平方米,信息管铺设1303.9米,信息管井46座,限高门架4座,绿化工程12816平方米。
二、上述建设内容调整后的相关费用,由财务监理单位根据招投标等有关规定审核后进行调整,控制在原批复概算范围内。
三、请按照相关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完善相关手续,尽早完工。
特此批复。
上海市水务局
2023年10月19日。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沉井制作及下沉方案编制:校对:审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编制依据 (1)1.1编制依据 (1)1.2适用范围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简介 (2)2.2沉井简介 (2)2.3地质条件 (5)2.4水文条件 (8)2.5工程管理目标 (9)2.6工程参建单位情况 (9)3工程特点、难点及针对性措施 (10)3.1沉井制作开展工作面较多,工期紧张 (10)3.2沉井下沉穿越⑥1-1粉质粘土等硬性土层,下沉系数较小 (10)3.3干封底施工的承压水治理 (11)4施工总体部署 (11)4.1施工前期准备 (11)4.2施工现场布置 (14)4.3进场道路交通规划 (14)4.4施工进度计划 (14)4.5拟投入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 (15)5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6)5.1沉井施工概述 (16)5.2沉井结构制作方案 (17)5.3沉井下沉施工 (38)5.4沉井降水 (59)5.5触变泥浆助沉 (62)5.6沉井监测 (62)6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3)6.1工程质量目标 (63)6.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65)6.3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6)6.4施工工序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68)7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72)7.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72)7.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4)7.3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76)7.4施工用电安全 (78)7.5消防措施 (81)7.6关键工序的安全保障措施 (82)7.7安全监护措施 (84)8应急预案 (85)8.1目的 (85)8.2基本原则 (85)8.3组织机构 (85)8.4主要设备物资准备 (87)8.5应急救援程序 (87)8.6现场抢险应急方案 (88)9附图附表 (89)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施工工程招标文件;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管工程C1标施工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答疑;3、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工程勘察Ⅰ标(施工Ⅰ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HK2014022-1);4、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工程连通工程初步物探报告(编号:2014-物-10-3);5、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工程C1标施工图。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方案研究
孙晓峰;王如琦;周建国;郑毓佩
【期刊名称】《给水排水》
【年(卷),期】2012(038)008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安全性,在分析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流域规划布局,提出了黄浦江原水连通管“一线、二支、三点、四站”的规划方案,同时对后续水源方案——东太湖引水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能够切实解决现状面临的难题,有效提高地区供水安全性;后续东太湖引水方案将进一步提高原水水质和保证能力.
【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孙晓峰;王如琦;周建国;郑毓佩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2;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2;上海市水务(海洋)局,上海200050;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6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环境管理方案研究 [J], 王虹扬;王敏;杨泽生
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松江原水支线工程规划方案 [J], 施烨锋;王如琦;洪景涛;董亚萍;唐继韵
3.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系统通水切换方案 [J], 李国平
4.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防护林规划与研究 [J], 王祥荣
5.《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获批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第三节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黄浦江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自来水的水源取水口与下水道排水口的位置犬牙交叉,城市水厂中约占70%能力的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下游,28%能力的取水口设在中游,只有1%的闵行水厂设在上游。
历年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黄浦江,使黄浦江的水质严重恶化。
1980年6~10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受市政府的委托,组织市内24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专门讨论上海市自来水的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质的改善途径。
认为利用现有给水设备,另觅新水源,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新水源的选择,比较了长江取水、淀山湖取水、黄浦江上游取水3个方案的优缺点。
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利用现有给水系统,将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作为新水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
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的总规模为500万立方米/日(1994年二期工程兴建时改为540万立方米/日),为节约近期投资,工程分两期建设,均由上海市政院设计。
一期工程从临江取水,设计规模为每日290~310万立方米,1987年7月1
日建成通水。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参加通
水典礼。
二期工程于1994年起兴建,从松浦大桥附近取水。
一期工程获1988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1989年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设计做到优质快速,中共上海市政院党委决定由院长徐彬士到现场,担任现场工作组组长,设计负责人陈宝书、范民权常驻现场及时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难题,直到竣工通水。
一、取水构筑物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最终取水点设在黄浦江松浦大桥附近,在女儿泾与得胜港之间,该处河段属凹岸起点,水深流大,与航道的矛盾较小。
一期工程的取水口设在临江。
在二期工程建成后,这里作为备用水源。
取水头部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宽8.5米,长31.5米,高
10米,前部设固定格栅,以1根直径3500毫米的钢板管与岸边调节池相连,相距约150米。
取水头部有引桥与江岸连接。
二期工程的取水头部为4座高8米,直径8米的钢筋混凝土筒形结构,由顶部及四周进水,筒体外装有格栅,以拦截漂浮杂物,并在四周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围护。
以4根直径3000毫米的钢进水管与岸边泵房接通,相距为125米。
二、输水管道
输水管道的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
对管道的材质、断
面、走向布置和埋设高程等,设计中都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输水总管道的材质比较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现浇钢筋混凝土低压输水渠、钢管3种,比较结果,以现浇钢筋混凝土低压输水渠道最为经济合理。
根据输水量大小分为3种断面,即:四孔,每孔3.6米×3.0米;三孔,每孔2.8米×2.5米;三孔,每孔3.0米×2.5米。
输水至各水厂的支管都采用钢管。
一期工程输水管渠的走向,经方案比较,选择了浦东方案。
优点是避免穿过市中心区,拆迁少、投资省、施工方便。
自临江泵站向东,经三林塘至杨高路与三鲁公路连接处,分为两路,一路向北至杨思水厂,另一路折向东北至严桥泵站。
自严桥泵站分两路,一路向西北,过黄江至南市水厂;另一路向东,再折向北,过黄浦江至杨树浦水厂。
在未过江之前有两条支管,一条接居家桥水厂;另一条接浦东水厂。
两处过江管均为直径3000毫米钢管,采用项管法施工。
南市水厂过江管全长1547米(顶管1120米),杨树浦水厂过江管全长1212米(项管690米)。
二期工程输水管的走向,比较了4个方案,最后选择浦西方案。
优点是距离短、施工方便、投资少。
由松浦大桥到共青路,由此分为两路,一路向北至长桥水厂及计划新建的陇西水厂;另一路向东北,过黄浦江至临江泵站。
过江管为直径3500毫米的钢管,全长约700米。
远距离大水量的混凝土输水管渠,为满足压力和抗渗的要求,设计中采取了几项有效措施:规定施工中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并掺加18%粉煤灰;合理布置纵向构造钢筋和沉降伸缩缝的间距,而对伸缩缝的构造和止水带的物理机械性能,从实际出发规定其扯断力、伸长率、永久变形、硬度和老化系数;实行管道试水泵验,检查每段管渠的施工质量。
上述几项措施实行后,保证了输水管的工程质量,达到了压力和抗渗的要求。
对于钢管的防腐蚀,设计中根据沿线土壤性状,综合评价属偏强腐蚀类型,采用氯磺聚乙烯耐腐涂料作为外防腐绝缘涂层,再加牺牲阳极法电化学保护。
过江管的外防腐采用超厚浆型环氧煤沥青防腐层,再加深井阳极(石墨)外加电流电化学保护。
钢管的内防腐采用水泥砂浆衬里。
直管埋地段均采用工场离心喷涂,过江管则用离心喷涂机现场喷涂。
涂层的厚度均为16毫米。
输水管道的管内壁粗糙系数对长距离输水的节约电能关系
颇大。
因此,设计中为了降低粗糙系数,规定混凝土渠道施工时采用钢滑模,底板进行两次刷浆,以保证平整和相对光洁度,钢管则全部做水泥砂浆内涂层。
采取以上措施后,管道粗糙系数可降低到0.013以下。
三、大型泵站
整个工程中有大型泵站3座,即大桥泵站、临江泵站、严桥
泵站。
大桥泵站属二期工程,临江及严桥泵站均为一期工程临江泵站为引水工程的增压泵站,在二期工程未建设前,又作为一期工程的取水泵站。
二期工程建成后,取水部分作为备用水源。
临江泵站由调节池、泵房、调压池及其他辅助设施组成。
调节池为有效容量2万立方米的矩形土堤式结构,半挖半填,最高蓄水位4.7米,最低蓄水位0.5米,池底标高-0.2米,一期工程建造时与取水头部的进水管连通,二
期工程建设时与浦西来的直径3500毫米过江管连接。
由1
条3.5米×3.0米的钢筋混凝土渠道连通调节池与泵房进水室。
泵房为大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长52米,宽49.4米,深14.5米,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沉井泵房。
泵房内配置6台1800HLWB-12型混流系,其中1台备用,为了节约电能,3台采用可控硅单级调速控制,总设计出水能力为每日310
万立方米,最大扬程18米,水泵启闭采用虹吸断流方式,
以节约电能。
自泵房敷设6根虹吸出水管,接入调压池内,调压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约2万立方米,设计最高水位标高为14.06米。
严桥泵站由闸门井、调节池、泵房、调压池及其他辅助设施组成。
闸门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为20.4米×11.6米,井底标高为-0.5米,分为2室,分别控制临江泵站来水,一室接通调节池,另一室接通调压池,2室中均装有闸门。
调节池为容量2万立方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水池,直径
68米,由6条3.0米×2.5米的渠道连通泵房前池、有闸门控制。
泵房为大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长48.9米,宽25.0米,深14.5米,上部为配电间。
泵房内配置6台1800HLWB -12型混流泵,其中1台备用,3台采用可控硅调速,总设计出水能力为每日250万立方米,最大扬程为18.0米。
调压池为49.0米×36.6米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最高水位标高为14.6米,有旁通渠道与闸门并连通。
两座泵站的电气设计中,采用“SBZ”(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及带载自动再整步)新技术,属国内首创。
整个取水引水系统的检测监控,设计中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由上海自来水公司中心调度室统一调度,指令各泵站运行或停止,并通过遥测、遥信传输各泵站的运行参数,包括液位、流量、压力、流速、水温、电气参数及开关信号等。
在临江泵站设立水质监测站1座,连续测定氨氮、溶解氧、氯离子、氧化还原电位、浊度、电导、酸碱度、硝酸根、氰化物等数据。
沿线泵站中都采用计算机现场数据采集、处理、记录、监视、打印报表及远传任务。
整个取水引水工程的自控系统采用无线通道,包括通话和传输两个信道,都是双机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