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的人工孵化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3
孵化鹦鹉蛋的方法(合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孵化鹦鹉蛋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如果您对孵化鹦鹉蛋感兴趣,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孵化鹦鹉蛋的方法的合集。
从选择正确的蛋到提供适当的环境和食物,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孵化鹦鹉蛋的全过程。
第一步:选择鹦鹉蛋如果您想开始孵化鹦鹉蛋,首先您需要选择健康的鹦鹉蛋。
一般情况下,您可以在宠物店或者鹦鹉养殖场购买到鹦鹉蛋。
确保蛋表面没有明显的瑕疵或者裂纹。
选择那些看起来干净整洁,表面无脏污或者异物的蛋。
最好选择那些比较新鲜的蛋,因为新鲜的蛋更有可能成功孵化。
第二步:准备孵化设备一旦您选择好了鹦鹉蛋,接下来您需要准备孵化设备。
通常,孵化设备包括孵化箱、温度计、湿度计和卵转蛋器。
确保您的孵化设备干净卫生,以避免蛋受到污染。
调整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以适应鹦鹉蛋的孵化需求。
将鹦鹉蛋放入孵化箱中,调整好温度和湿度。
鹦鹉蛋的孵化温度一般为摄氏37-39度,湿度为50%-60%。
您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鹦鹉进行调整。
定时转蛋,让蛋均匀受热。
通常,鹦鹉蛋的孵化周期为20-30天,具体时间会根据品种而有所不同。
在孵化过程中,确保孵化箱内无任何干扰,以免影响蛋的孵化。
第四步:孵化后的护理一旦鹦鹉蛋孵化成功,您需要及时将小鸟移到温暖的孵化箱中,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食物。
为小鸟准备好适合它们的鹦鹉粮食和水,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
定期清洁孵化箱,保持其干净卫生。
给小鸟提供良好的护理和关爱,让它们茁壮成长。
总结:通过以上的步骤,您可以成功地孵化鹦鹉蛋并照顾好小鸟。
孵化鹦鹉蛋需要耐心和技巧,但只要您有合适的设备和足够的关爱,将会取得成功。
希望本文的合集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孵化鹦鹉蛋,让小鸟健康成长。
祝您好运!第二篇示例:孵化鹦鹉蛋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但只要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成功地将鹦鹉蛋孵化成小鸟。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孵化鹦鹉蛋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孵化鹦鹉蛋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孵化鹦鹉蛋之前,您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孵化过程顺利进行。
虎皮鹦鹉孵化蛋过程-虎皮鹦鹉繁殖期要注意什么虎皮鹦鹉繁殖期要注意什么虎皮鹦鹉从理论上来说,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
但实际上,虎皮鹦鹉最好不要一年四季都繁殖。
在它繁殖的过程中,也还要注意很多方面。
1.夏季天气热,频繁繁殖的雌鸟身体十分脆弱,且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的身体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其后代质量大大降低,所以虎皮鹦鹉在夏季应停止繁殖。
2.在整个繁殖期间,一对种鸟应单笼饲养。
饮食方面,在平时的饲料中要多一些高钙营养食物,例如墨鱼板骨等等,以保证雌鸟产卵需求。
3.如果在虎皮鹦鹉孵蛋期间天气过于干燥的话,那一定要及时的向鸟巢外喷雾或洒水,以提高巢屋内的空气湿度,确保证雏鸟的成活率。
4.虎皮鹦鹉在繁殖期间,雌鸟会逐渐减少进食,而雄鸟会去喂哺雌鸟,而且雌鸟显得比平常没精神,好象很疲倦似的。
在此期间,饲养者不要随意去打扰,同时应该更为清静舒爽的生活环境。
如果反之期间的虎皮鹦鹉经常被滋扰,那鹦鹉通常会不孵蛋的了,而繁殖也就会不了了之咯。
虎皮鹦鹉繁殖期要注意些什么虎皮鹦鹉繁殖期要注意什么从理论上来说,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
但实际上,虎皮鹦鹉最好不要一年四季都繁殖。
在它繁殖的过程中,也还要注意很多方面。
1.夏季天气热,频繁繁殖的雌鸟身体十分脆弱,且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的身体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其后代质量大大降低,所以虎皮鹦鹉在夏季应停止繁殖。
2.在整个繁殖期间,一对种鸟应单笼饲养。
饮食方面,在平时的饲料中要多一些高钙营养食物,例如墨鱼板骨等等,以保证雌鸟产卵需求。
3.如果在虎皮鹦鹉孵蛋期间天气过于干燥的话,那一定要及时的向鸟巢外喷雾或洒水,以提高巢屋内的空气湿度,确保证雏鸟的成活率。
4.虎皮鹦鹉在繁殖期间,雌鸟会逐渐减少进食,而雄鸟会去喂哺雌鸟,而且雌鸟显得比平常没精神,好象很疲倦似的。
在此期间,饲养者不要随意去打扰,同时应该更为清静舒爽的生活环境。
水床孵化鹦鹉蛋流程我跟你说啊,这水床孵化鹦鹉蛋啊,那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咱先得准备个水床孵化器。
这孵化器啊,就像个小盒子似的,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它可是鹦鹉蛋孵化的小窝呢。
我把它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就琢磨着,这小玩意儿就能孵出小鹦鹉来?然后啊,得往水床里加水。
这水可不能随便加,我就小心翼翼地拿着个小量杯,眼睛死死盯着刻度,那模样就像在做什么特别精密的实验。
水加到合适的量,那水面平平静静的,就像一面小镜子似的。
接着就是把鹦鹉蛋放进去。
这鹦鹉蛋啊,小小的,白白净净的,拿在手里感觉特别脆弱,我都不敢使大劲儿,就像捧着个稀世珍宝。
我轻轻把蛋放在水床上,摆得整整齐齐的,心里想着,小鹦鹉啊,你可得好好在这儿成长。
温度控制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守在孵化器旁边,眼睛一直盯着温度显示器,那数字稍微有点波动,我这心里就一紧。
我就像个看大门的卫士一样,时刻警惕着温度的变化。
有时候温度高了一点,我就赶紧调一调,嘴里还嘟囔着:“这可不能热着小鹦鹉蛋啊。
”湿度也得注意。
我拿个小湿度计放在旁边,那小指针晃悠着,我就根据它的指示来调整湿度。
要是湿度低了,我就拿个小喷壶,往周围喷点水,看着那细细的水雾落下去,就像给鹦鹉蛋下了一场小小的雾雨。
在孵化的过程中啊,我时不时就凑到孵化器跟前,眼睛瞪得大大的,想看看蛋里面有没有什么动静。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个等着孩子出生的老父亲,心里又期待又焦急。
有一次,我正盯着蛋看呢,旁边有人路过,问我:“你看啥呢,这么入神?”我就指了指蛋说:“我在等小鹦鹉出来呢,这里面可是有小生命呢。
”我每天都这样守着,就盼着能看到小鹦鹉破壳而出的那一天。
那时候啊,肯定特别有成就感,我仿佛都能看到小鹦鹉毛茸茸的样子,听到它叽叽喳喳的叫声了呢。
人工孵化鹦鹉蛋注意事项
人工孵化鹦鹉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并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士
才能执行。
在决定尝试孵化鹦鹉蛋之前,需要了解注意事项和步骤,
以确保成功。
第一步是收集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你需要一个孵化器,以及一些
鹦鹉蛋。
鹦鹉蛋最好是从经过兽医检查过的健康母鸟那里购买的。
此外,你还需要其他小工具,比如光源、温度计和加湿器等,以确保恰
当的温度和湿度。
第二步是准备你的孵化器。
清洗并消毒所有设备和材料是非常重
要的,因为这可以防止疾病和感染的传播。
孵化器中的温度和湿度也
需要适当地调整,以适应鹦鹉蛋的需要。
一般来说,温度应该在36.5-38度之间,湿度应该在40-50%之间。
第三步是孵化鹦鹉蛋。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步骤,需要耐
心和细心。
你需要每天检查鹦鹉蛋,检查有没有蛋裂或其他异常情况。
当鹦鹉蛋开始孵化时,你需要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内更换恰当的设备和
环境。
最后,孵化鹦鹉蛋需要关注许多其他细节。
例如,你需要确保鹦
鹉宝宝拥有适当的营养,以及良好的生活条件。
你还需要确保它们受
到兽医检查,并随时注意它们的健康状况。
总之,在孵化鹦鹉蛋之前,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了解所有的注意事项和步骤,以确保
孵化成功并且它们得到了正确的照顾。
牡丹鹦鹉的养殖方法有以下几个要点地理分布:栖息地:坦尚尼亚北部、赛伦盖提国家公园、卢旺达、蒲隆地;从龙中逃脱的鸟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栖息於坦尚尼亚、肯尼亚等沿海地区繁殖:在乾燥季节他们的繁殖季为1月和2月、4月和6月、7月;他们会寻找枯死的树洞为筑巢地点,也有些鸟会在峭壁上的裂缝中筑巢;人工豢养的佛伊斯奇氏爱情鸟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开始,可以提供2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3到6枚卵,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32天。
如果缺乏矿物质,亲鸟会有拔去幼鸟身上羽毛的倾向,照顾得宜的话一年他们可以繁殖数次,但是为了亲鸟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为橘红色;头顶和头部後方为橄榄绿色;胸部上方和颈部为橙黄色;身体两侧、腹部、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上方为蓝色;翅膀内侧覆羽蓝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
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带有黑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佛氏爱情鸟主要栖息於灌木丛和金合欢属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区、介于1100米到2000米之间各种棕榈树和其他数种分布的林区、刺丛平原区、开阔的草原地型和农耕区等。
他们在繁殖季会组成20到80只左右的群体,生性非常吵杂,往往还没看见他们的踪迹就会先听见那尖锐刺耳的鸣叫;他们平时会大批聚集於农耕区,觅食黍类、玉米和谷类作物等,有时候会高达数百只;平时他们大多在地面觅食,个性十分活泼大胆,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内接近他们;他们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平常是游牧性质的鸟种,活动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而定。
体形特征:身长:15公分6吋食性:食物:佛氏爱情鸟主要以地面上的草类种子、浆果、水果、植物嫩芽等为食。
他们也会定期前往农耕区觅食农作物,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
牡丹鹦鹉的繁殖经验介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牡丹鹦鹉几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应拆除巢箱,控制繁殖季节在春、秋两季比较合适。
孵化金刚鹦鹉的技术和方法金刚鹦鹉是一种秀丽而受欢迎的鹦鹉品种,它们以其鲜艳多彩的羽毛和敏锐活泼的性格而著名。
孵化金刚鹦鹉需要一些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幼鸟的健康和生存。
起首,选择健康的鸟对是孵化成功的关键。
确保雌鸟和雄鸟都是健康、充盈活力的个体,没有任何明显的疾病或缺陷。
鸟对的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深思因素,最好选择成熟但仍年轻的鸟对进行繁殖。
其次,为金刚鹦鹉提供适合的孵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孵化箱应该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
通常来说,温度应保持在28到30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到60%之间。
为了保持温度的稳定,可以应用加热垫或灯泡。
此外,孵化箱应该提供足够的通风,以确保空气流通。
第三,正确的孵化时机也对孵化金刚鹦鹉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金刚鹦鹉的孵化期为24到28天。
前几天是最关键的孵化阶段,此时应特殊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孵化箱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温度和湿度在适合的范围内。
第四,适当的饮食对金刚鹦鹉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幼鸟孵化后应马上提供适当的饮食,通常为特制的金刚鹦鹉配方饲料。
这种饲料富含营养物质,可以满足幼鸟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新颖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加饮食的多样性。
最后,赐予金刚鹦鹉适当的护理和关注也是孵化成功的关键。
幼鸟需要屡屡检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行为正常。
饲养者还应该提供适当的游戏和练习环境,以增进幼鸟的身体和智力进步。
总而言之,孵化金刚鹦鹉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选择健康的鸟对、提供适合的孵化环境、注意孵化时机、提供适当的饮食和护理,都是确保幼鸟健康和生存的重要步骤。
通过正确的孵化技术和方法,我们可以孵化出健康、活泼的金刚鹦鹉,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快和幸福。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鹦鹉的繁殖习性。
- 掌握人工孵化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熟悉鹦鹉孵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操作人工孵化设备,进行鹦鹉的孵化。
- 学会观察和记录孵化过程中的变化。
-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鹦鹉繁殖的热爱和兴趣。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本教学方案适用于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三、教学内容1. 鹦鹉的繁殖习性:- 鹦鹉的繁殖季节、巢穴选择、繁殖方式等。
2. 人工孵化的基本原理:- 孵化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
- 人工孵化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 人工孵化的步骤:- 选择合适的鹦鹉蛋。
- 准备孵化环境。
- 放置鹦鹉蛋。
- 观察孵化过程。
- 孵化后的鹦鹉照料。
4. 孵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孵化失败的原因分析。
- 针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课堂讲授,系统介绍鹦鹉的繁殖习性和人工孵化的基本原理。
2. 演示法:- 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人工孵化的过程和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法:- 学生分组进行人工孵化实验,亲身体验整个过程。
4. 讨论法:- 针对孵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以鹦鹉繁殖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 讲解鹦鹉的繁殖习性和人工孵化的基本原理。
3. 演示:- 演示人工孵化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人工孵化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 针对孵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6. 总结:- 总结人工孵化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2. 结果评价:- 根据孵化成功率,评估学生的孵化技能。
手动孵化鹦鹉的操作方法
孵化鹦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方法,但请注意孵化野生动物是违法的,建议找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和操作。
1. 准备工作:
- 获取必要的设备,包括孵化箱、加热灯、温度计、湿度计等。
- 准备适当的孵化介质,例如鸟蛋的孵化介质、湿润的木屑或鸟巢,以提供适宜的环境。
2. 孵化过程:
- 将鹦鹉蛋放在孵化介质中,保持温度和湿度恒定,通常为37-38摄氏度和50-60%的湿度。
- 使用加热灯或加热器保持温度稳定,确保蛋的表面温度均匀。
- 轻轻转动蛋,保持其中的胚胎正常血液循环。
过于频繁的翻转可能会对胚胎造成伤害。
- 定期检查温度和湿度,并进行调整,以保持合适的孵化条件。
- 蛋通常会在孵化箱中的特定时间内孵化。
不同鹦鹉品种的孵化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请提前了解。
3. 孵化成功后的照顾:
- 当鹦鹉孵化出来后,将它们放回鸟巢中或特制的孵化箱中,提供温暖和安全的
环境。
- 继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供鹦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提供适宜的食物和水,例如婴儿鹦鹉专用食品、水果和蔬菜等。
- 监测幼鸟的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寻求兽医的帮助。
请注意,孵化鹦鹉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任务。
如果您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请务必寻求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帮助,以确保鹦鹉幼鸟得到适当的照料和保护。
鹦鹉的人工孵化本文报导专业鹦鹉的人工孵化过程,以及人工育雏条件下,雏鸟的食量、增重及生长发育的一些规律。
观察表明,鹦鹉的孵化期为30天,全人工饲育期约90天(断奶)。
人工孵化鹦鹉蛋技术:以下是大家在人工孵化需要注意的。
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使胚胎生长发育有足够的氧气,并排出孵化箱内的二氧化碳。
通风前期需要少,而后期多,前期胚胎需要较少氧气,代谢排出废气较少,通风量太大亦会影响孵化箱内温度,后期小鸟胚胎代谢旺盛,产热较多,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亦逐步增加,因此需要通风良好。
氧气不足会引起胚胎发育不良和死亡,因此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的让空气流通,可以安装个小排风扇,也可翻蛋的时候让空气流通下。
翻蛋:翻蛋有 3 个作用,一是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二是促进发育;三是使种蛋受热均匀。
翻蛋每 2-3 小时一次,翻蛋时要轻拿轻放,要防止两个蛋撞击,有点裂纹的都会成为死蛋,还有的朋友用那个自动转圈的滚筒翻蛋,个人不赞同那样做法,一是那样蛋容易破碎,二是对胚胎也不好,由于不停的滚动,对胚胎成长不稳定,鸟蛋受热也不太好,最好还是尊重亲鸟的孵蛋规律,因为亲鸟也是定时用爪子翻蛋。
凉蛋:前 7 天可以不用凉蛋, 7 天以后,由于胚胎自身产热增多,孵化箱内温度不稳定,所以在中后期要凉蛋,每天一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到最后两三天可以增加到 20 分钟左右。
如果孵化箱内温度控制精确,也可以不凉蛋。
以上这些加上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就是整个孵化过程,温度一定不能过高,超过 40 度两个小时你的孵化期就算结束了,会一无所有,还有翻蛋尽量要定时。
小鸟快出壳的最后两三天,可以用温水每天泡一会鸟蛋,这样有利于小鸟顺利出壳,在泡的同时你也会发现鸟蛋在水里面游泳,一动一动的,如果不动,基本上说明这个蛋已经完了,出壳的几率很小了。
小鸟出壳后 18 个小时以前不要喂食喂水,这段时间鸟宝宝会消化吸收肚里残留的蛋黄,有利于以后的开食, 18 小时以后先喂点水,四五天后就可以填料食了。
虎皮鹦鹉繁殖技巧与育雏,虎皮鹦鹉繁殖虎皮鹦鹉繁殖幼鸟训练不可少导读:爱鸟人士有些喜欢养鹦鹉,虎皮鹦鹉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牠会学人讲话、会逗人开心,但是你了解牠的繁殖过程吗?而且要怎么训练虎皮鹦鹉说话呢?爱鸟的人士们,跟着小编的脚步,我们往下一起关心。
一、虎皮鹦鹉繁殖小常识1、繁殖孵化率高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
但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方法是每年的7-9月将笼舍内的巢箱取出,进行消毒清洗,10月以后再放入笼内。
2、繁殖环境要求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应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
3、保持环境安静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
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配对品种慎选配对应该选择健壮和远亲的1-2岁的青年鸟作为种鸟。
虎皮鹦鹉出壳后5-8个月就性成熟。
另外要注意新品种培育的优良品种种性的保持,另外要注意不要将不同类型的鹦鹉胡乱配种,以免致于后代四不像。
小叮咛:群养繁殖时,雌鸟的数量应多于雄鸟的5%左右,以免雄鸟为争取配偶而打斗。
5、易繁殖好饲养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和北部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
注意事项:由于虎皮鹦鹉很早就被人工饲养,并且容易繁殖,已成为世界上很流行的宠物,人工饲养种在世界各地可见。
6、选窝后便产卵产卵雌雄鸟配对后,很快就会选定自己的巢窝并交配。
交配后不久,如果是在喂菜时,雌鸟不出巢箱,雄鸟守候在一旁,可能就是在产卵,一般是每天或每隔1天产1枚卵,每窝一般产卵4-7枚。
小叮咛:产卵期应在饲料中增加较多的石灰质,补充钙质,避免产软壳卵。
7、雄叼食雌孵化孵化虎皮鹦鹉的乳化期为18-20天,孵化初期雌鸟特别警觉,不要轻易搬动巢箱和窥视巢内的卵,要保持环境安静。
人工孵化虎皮鹦鹉需要多少度虎皮鹦鹉蛋人工孵化的具体方法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undu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园、草地等处。
结群活动。
以植物种子等为食。
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普遍常见的宠物鸟之一。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86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才会如此的普遍。
虎皮鹦鹉的孵蛋需要温度是多少呀虎皮鹦鹉繁殖最佳温度为20°C左右。
虎皮鹦鹉配对后,相互交嘴互喂。
一般多在上午,隔天产卵,每窝产卵2〜8枚,在产出2〜3枚后,即开始孵化,边产边孵。
孵化期为16天左右,孵化主要由雌鸟承担,在孵化期雄鸟含食哺喂雌鸟,小鸟出壳后,育雏由父母共同承担。
25天后雏鸟独立生活,即可分离。
发现卵不或率低和产卵少,雄鸟喂雌鸟或雏鸟,雌鸟母性差等情况,都要及时更换淘汰。
对产卵少的窝中之卵可以转入其他窝中代孵,这样可以使这一窝鸟重新产第二窝卵。
作好种鸟生产记录,建立档案,留下高产鸟的后代作种鸟。
一对种鸟平均两个月繁殖1窝小鸟。
除冬夏略作休息,一年可以繁殖4〜5窝,每窝平均出雏4〜5只。
一般每对种鸟可繁殖20只雏鸟,少数高产种鸟可产30只以上。
扩展资料:野生虎皮鹦鹉一般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浆果及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到秋季飞到田间啄食谷物。
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
虎皮鹦鹉繁殖期为6-1月。
孵化鹦鹉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拿到种蛋后,如果是快递运输过来的,需要在不低于15°不高于28°的室温情况下大头向上放4个小时左右静置,然后放入保温箱.如果不是快递运输过来的,我们可以先给蛋做好标记然后直接放入保温箱,在保温箱内用温度/湿度计观察温度37°~38°,湿度大约在55%~70%之间
如何孵化鹦鹉
种蛋孵化的前三天不用看蛋,不用翻蛋,也不要用手电筒照蛋!!
约孵化96小时也就是四天后可以进行翻蛋
有的孵化器可以自动翻蛋,没有自动翻蛋效果的需要手动翻蛋,2-4小时翻一次
第五天可以开始照蛋了,一开始用手电筒照蛋会看到一个小黑点,血管在黑点处向四周扩散,覆盖整个蛋的约四分之一左右。
俗称起珠,蚊虫珠,
鹦鹉种蛋孵化期时长大约为18~20天,第12天需要开始凉蛋,胚胎发育有自身血液循环,会产生热量,种蛋温度过高。
就会造成死胎。
如果孵化器温控特别准,就不需要凉的,凉蛋每天一次,一次3~5分钟,直接打开孵化器的盖子凉即可给种蛋降温,尤其是春秋冬不要拿出来
孵化出小鸟后一定要保温,春秋冬可以直接放进保温箱,鸟奶粉冲兑糊状2-4小时喂食一次,及时观察幼鸟嗉囊有无食物
注意事项
第四天需要翻蛋2-4小时翻一次不要在前四天照蛋!。
人工喂雏鸟-人工孵化雏鸟的三大要点人工孵化雏鸟的三大要点人工孵化雏鸟,不但要清楚雏鸟在野外的环境细节,一些雏鸟很容易受到大自然的气候影响,所以在人工孵化雏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环境对雏鸟的影响。
相思鸟(详情介绍)一、温度这时候可以将暖箱的温度调到36。
当雏鸟开始长出针状的羽毛,保暖能力增强之后,温度再次调低至29。
当雏鸟全身披上羽毛后,室温可以保持在25。
6-28。
当你调整温度时,要注意观察雏鸟的反应,雏鸟对当前的温度感到不适时,它会马上表现出来。
当温度过高时,雏鸟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前方,张开口喘气;温度过低时,雏鸟身体发抖,几个小家伙挤成一团来取暖。
你要记住,单个喂养的雏鸟比几个可以挤在一起取暖的雏鸟需要更多的温暖。
研究发现,相对于孵化室里孵出的雏鸟,由亲鸟自然孵化的雏鸟再转为人工喂养时,它们需要更低的温度。
这种情况很好理解,在自然条件下,亲鸟在孵化和喂养雏鸟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鸟巢外面的温度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夜晚的温度更低。
雏鸟必须互相依暖。
野外的鸟巢中没有恒定的温度可言,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来供给雏鸟。
当雏鸟感到寒冷时,它就会减少进食量,因为雏鸟很少运动,体温下降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食物。
在野外经受过严峻考验的雏鸟能够更好地适应气温的变化。
在鸟巢中被移走手养的雏鸟(1周龄或更大)能适应更低的温度,除非它们出生在炎热的夏天,而育婴雏里的气温又过低,这时才需要多加注意。
育雏室里的温度在雏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最好能比较接近室外的气温。
如果育雏室的温度比室外的更高,最好在4-5天之内将温度逐步下调。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很容易测试出一只浑身绒毛的雏鸟的体温是否过低。
如果感觉翅膀的顶端冰凉,这意味着孵化器里的温度过低,你需要重新调整一下。
这个方法仅仅对单独喂养的雏鸟才有效,几个关在一起的雏鸟会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它们的体温并不会很快下降。
当然,长出羽毛的雏鸟可以适应更低的温度。
如果几个雏鸟在暖箱里缩成一团,挤在一起。
鹦鹉人工繁殖许可证办理流程
1、申请人的书面报告。
2、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申请表》。
3、提供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物种来源证明,就是要找拥有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养殖场或养殖公司,给你提供引种证明一套。
4、提供鹦鹉养殖场地的相关使用权证明(土地证或者房屋租赁合同,需要加盖村或社区公章),须标明四周情况和无场地纠纷说明。
5、去银行办一个资金存款证明(一般期限三个月,存入的资金根据引进鹦鹉的购置资金确定)。
6、需要提供有兽医从业证的兽医担任养殖场技术顾问,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兽医资格证件复印件。
以及养殖场和兽医师的技术服务协议。
7、准备一份至少三页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提供饲养场所照片,防逃逸设施照片,隔离墙和隔离网照片,笼舍照片等,提供养殖场和笼舍的面积,规格,以及安全性的说明。
这些照片和说明可以打印在一张或多张纸上。
虎皮鹦鹉繁殖一、雌雄鉴别:1、雄鸟的鼻梁青蓝色,雌鸟的为深肉色或姜黄色。
2、雄鸟的体型相对苗条一些,雌鸟显得较为短胖。
3、雄鸟的羽毛颜色比雌鸟的毛色更鲜艳美丽。
下图为成年虎皮鹦鹉雌鸟(鼻梁白色)雄鸟(鼻梁蓝色)二、孵化过程:1、如果你发现2只成年鹦鹉动作过于亲密时,相互喂食,那么恭喜,它们恋爱了。
这时得准备一个鸟窝,供雌鸟产卵、繁殖,最好选一个大一点儿盒子,因为鹦鹉一般每次产5-8枚卵,随着小鸟的长大,盒子太小会造成悲剧的。
这是我养了半年的虎皮鹦鹉,4月1号愚人节那天下了第一颗蛋。
2、虎皮鹦鹉的孵化期为18-20天,在4月25号那天,发现孵化出了2只小鸟。
大家都说看着好肉麻,可是我觉得很可爱,一个小生命就这么孕育而生了。
3、到5月1号,四只鹦鹉全部孵化出,孵化出的鹦鹉眼睛还没睁开也没长羽毛,他们相互拥在一起取暖。
6、5月5号时,最大的一只虎皮鹦鹉开始长绒毛了。
7、5月6号,时隔一天,翅膀上的羽毛就长出来了。
8、5月7号,此时用上马赛克是不是很照顾你们的感受?我怕有的朋友看了得停食2天,确实有点儿恶心。
9、5月9号,半个月左右,裸露的身体已被绒毛覆盖。
10、5月13号,隔离3天是不是一下子就长大了?注意到没,此时只有3只鸟了,之前给大家建议,给鸟儿弄一个大一点的鸟巢,因为小鸟长得确实太快,大小相差太大,大的把小的压在身下造成窒息死亡。
11、5月14号,最大的一个尾羽已经长出。
12、5月15号,和上一张图片好像没什么差别,但确实长大了一些。
13、5月17号,相差2天孵出,差距还是蛮大的。
14、5月20号,上2张图是同一只鸟,下2张图是一只。
15、一家三口,近一个月就长到成鸟的模样。
不抛弃、不放弃、爱它你就照顾它科普:繁殖习性:虎皮鹦鹉营巢于树洞中,人工养殖需要提供鸟巢。
每窝产卵5-8枚,孵化期为18天,平均寿命是7年。
生活习性:虎皮鹦鹉是热带鸟,冬季应注意保暖。
如果不想养了千万不要放生,冬季太冷过不了冬的,可以送给朋友养。
人工孵鸟蛋最简单的方法
一、人工孵鸟蛋的最简单方法
1、准备好孵鸟蛋所需要的材料:孵蛋箱、湿棉花、温度控制器、湿湿布、把手、鸟蛋、碳酸钙粉和碳酸钠粉。
2、将湿棉花放入孵蛋箱,平均地铺放,加入少量的碳酸钙粉和碳酸钠粉,搅拌均匀,使它有一定的弹性。
3、将热水放入孵蛋箱,使湿棉花充分湿润,用湿湿布覆盖湿棉花,并用把手将湿湿布固定,以防外界干燥。
4、将适宜的温度控制器调到孵蛋温度,一般为37℃,在孵蛋箱中平均分布鸟蛋。
5、定期监控温度,确保均匀,孵蛋期间,湿布覆盖,湿棉花及时补充,避免鸟蛋表面烘干。
6、待孵蛋完成,取出鸟蛋,放入凉爽的环境,以免永久性损伤鸟蛋。
鹦鹉的人工孵化与育雏研究周颖施千里杨天春(上海动物园上海200335)[摘要$2016年2月19日上海动物园收容救助一批鹦鹉卵,对其进行人工孵化与育雏研究$鹦鹉卵27枚,其中受精卵25枚$在孵化温度36.9X、湿度65%〜70%和翻蛋1次/2h的条件下,出雏23羽,出雏率达到了92%$通过对鹦鹉雏鸟进行温湿度管理、食物选择、饲喂方式和断奶期管理,育成鹦鹉22羽,育成率达到了95.65%$经鉴定,此次收容救助鹦鹉包括折衷鹦鹉、灰鹦鹉、黄冠亚马逊鹦鹉、蓝黄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戈芬氏凤头鹦鹉、葵花凤头鹦鹉和小葵花凤头鹦鹉共8种$关键词:鹦鹉;人工孵化;断奶期;体重;育成率鹦鹉类种类繁多,有2科82属358种,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鹦鹉因其聪明伶俐,受到人们的喜爱,常作为宠物饲养,其野生种群因此而受到威胁,很多种类已成为濒危物种。
2016年2月19日,上海动物园首次收容救助了一批海关查获的鹦鹉卵,并对其进行了人工孵化与育雏,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6年2月19日,上海动物园收容救助了一批海关查获的鹦鹉卵,共计27枚。
相关鹦鹉卵的物种信息、孵化起始时间以及运输时长等均不清楚* 1.2研究方法入孵前,用2B铅笔在卵上标记序列号(如1〜27号)。
记录时将原有蛋壳上有相同字母标记的卵并入一组进行观察,默认为同一个物种*人工孵化:采用恒温孵化法进行人工孵化,孵化参数设定:温度36.9X,湿度65%〜70%,2h翻蛋1次。
孵化期间,每周照蛋1次,观察胚胎发育情况*人工育雏:对新生雏鸟进行编号,如字母(原卵壳上记录字母)+序号(按出生时间依次排序)*新生雏鸟均单独饲养,1羽雏鸟对应1个育雏盆;针羽长成后,同种鹦鹉雏鸟去育雏盆,在育雏框内合并饲养;断奶期间,根据鹦鹉种类和体型大小混养,如体重达到1kg左右的金刚鹦鹉合并在一间笼舍混养,500〜800g的葵花凤头鹦鹉合并在一间笼舍混养,不足500g的如折衷鹦鹉、亚马逊鹦鹉、灰鹦鹉基金项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8理局科学技术项目(G150407);上海动物园科技攻关项目(SZ170215)和戈芬氏凤头鹦鹉合并在一间笼舍混养*人工育雏期间,0〜30日龄,每日早上6:00空腹称重1次-1〜60日龄每3d称1次-1日龄后每7d称1次*1.3数据分析本实验所有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均以Mean+SD形式表示*2结果2.1人工孵化及鉴定入孵卵27枚,其中孵化早期卵有10枚,孵化中期卵9枚,孵化后期卵6枚。
鹦鹉的人工孵化本文报导专业鹦鹉的人工孵化过程,以及人工育雏条件下,雏鸟的食量、增重及生长发育的一些规律。
观察表明,鹦鹉的孵化期为30天,全人工饲育期约90天(断奶)。
人工孵化鹦鹉蛋技术:以下是大家在人工孵化需要注意的。
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使胚胎生长发育有足够的氧气,并排出孵化箱内的二氧化碳。
通风前期需要少,而后期多,前期胚胎需要较少氧气,代谢排出废气较少,通风量太大亦会影响孵化箱内温度,后期小鸟胚胎代谢旺盛,产热较多,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亦逐步增加,因此需要通风良好。
氧气不足会引起胚胎发育不良和死亡,因此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的让空气流通,可以安装个小排风扇,也可翻蛋的时候让空气流通下。
翻蛋:翻蛋有 3 个作用,一是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二是促进发育;三是使种蛋受热均匀。
翻蛋每 2-3 小时一次,翻蛋时要轻拿轻放,要防止两个蛋撞击,有点裂纹的都会成为死蛋,还有的朋友用那个自动转圈的滚筒翻蛋,个人不赞同那样做法,一是那样蛋容易破碎,二是对胚胎也不好,由于不停的滚动,对胚胎成长不稳定,鸟蛋受热也不太好,最好还是尊重亲鸟的孵蛋规律,因为亲鸟也是定时用爪子翻蛋。
凉蛋:前 7 天可以不用凉蛋, 7 天以后,由于胚胎自身产热增多,孵化箱内温度不稳定,所以在中后期要凉蛋,每天一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到最后两三天可以增加到 20 分钟左右。
如果孵化箱内温度控制精确,也可以不凉蛋。
以上这些加上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就是整个孵化过程,温度一定不能过高,超过 40 度两个小时你的孵化期就算结束了,会一无所有,还有翻蛋尽量要定时。
小鸟快出壳的最后两三天,可以用温水每天泡一会鸟蛋,这样有利于小鸟顺利出壳,在泡的同时你也会发现鸟蛋在水里面游泳,一动一动的,如果不动,基本上说明这个蛋已经完了,出壳的几率很小了。
小鸟出壳后 18 个小时以前不要喂食喂水,这段时间鸟宝宝会消化吸收肚里残留的蛋黄,有利于以后的开食, 18 小时以后先喂点水,四五天后就可以填料食了。
比如说󈬂个小时以前不要喂食喂水”。
本人则认为出壳后就可喂食!因为它是晚成鸟,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留巢者。
尽管出壳后18个小时不至于饿死,但过晚进食,体内水分散失太多等也不利于日后的快速生长发育。
这就是说都看大家怎么看18个小时的问题罢了。
当今对鹦鹉的全手饲研究已非常成熟,许多“鹦鹉奶粉”完全可满足雏鸟生长发育的需求。
所以,本人认为按产品说明推荐的量和浓度饲喂完全没有问题(当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 小时以后先喂点水”则万万不可,因为水和有一定粘稠度的奶不同,稍有不慎,水极易误入气管,引起雏鸟窒息死亡。
也有人在鹦鹉出壳后先喂点葡萄糖水,本人也不赞同。
本人建议用孵化机,以为孵化机有以上的全部特点。
幼鸟喂育技术:幼鸟食物及相关知识:鹦鹉属于晚成鸟,跟鸡鸭鹅不同,孵化后,鹦鹉自己还不能站立,不能独立进食,由于鹦鹉体内各消化系统还没发育,所以需要父母喂食流质才能继续发育。
自然界的鹦鹉父母是出外进食各种坚果、种子、植物嫩芽、蜂蜜、浆果等东西,经过嘴巴初步分解后进入鹦鹉的胃部(素囊)发酵,变成糊状物质,也就是我们说的流质,然后父母返回巢内,然后对准一个子女的口部,利用素囊的收缩,将素囊内的食物反刍给幼鸟进食,由于素囊内的食物经过父母分解和发酵,所以到幼鸟嘴巴里面的食物,基本已经很容易消化了。
要记住的是,鹦鹉的体温是41-43度的,所以,鹦鹉亲鸟反刍出来的食物温度也是这个温度,所以当我们模仿鹦鹉亲鸟喂育幼鸟的时候,也要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喂育幼鸟的食物可以是多样化的,跟自然界一样,可以是多种食物经过分解和发酵的混合物,但提供多样化的食物虽然对鹦鹉有益,但制作的过程将会很复杂,也很浪费时间,所以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个方法并不实际,但上面说的并非废话,而是提醒各位鹦鹉主人知道,鹦鹉是需要多样化的食物才会健康的,单一的食物会造成鹦鹉营养不良。
幼鸟食品分类介绍:一般国内我们人工喂育鹦鹉的食物主要有:鹦鹉奶粉:所谓奶粉,并非含有奶类成份,只是鹦鹉奶粉跟人类奶粉一样,经过温水开稀后,会变成糊状,所以一般鹦鹉朋友称为鹦鹉奶粉而已,事实上,鹦鹉奶粉并不含有奶类成份,有些朋友会用牛奶喂育鹦鹉,但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里面含有乳糖,而对于鹦鹉来说,鹦鹉体内并没有分解乳糖的酵素,所以,鹦鹉是不能有效分解乳糖,一旦乳糖不能分解,鹦鹉就会腹泻,严重的腹泻可以导致鹦鹉脱水的,所以不要以为牛奶就是好营养。
当然,有一些鹦鹉书籍是说可以使用牛奶作为流质食物的一部分,但这是建立在有丰富经验的饲养者喂育的情况下的,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有些鹦鹉进食小量牛奶,并没有出现腹泻现象,但如果没有经验的人,胡乱喂食牛奶,那鹦鹉的生命可以说是很危险的。
鹦鹉奶粉一般都是国外进口的,奶粉的制造是经过国外鹦鹉学家分析和参考鹦鹉的食物,然后购买采集这些食物,并按比例将这些食物原材料分解,经过处理后而制成鹦鹉奶粉的,所以一般鹦鹉奶粉的营养是足够的。
但不同牌子的鹦鹉奶粉,里面的食物成份会有不同。
具体那个好,我就没有做研究分析了,大家自己探讨一下吧。
这里给几个我用过的奶粉牌子给大家参考:kaytee、perrtybird、roudybush、harrison's这几个牌子的鹦鹉奶粉都不错,harrison's是美国和新西兰兽医推荐的牌子,不过我就没钱买这个牌子的奶粉了,因为贵的要命,呵呵···如果各位觉得鹦鹉奶粉价格太高的,可以自制鹦鹉幼鸟食品。
KT鹦鹉奶粉。
PRETTY BIRD 鹦鹉奶粉。
自制鹦鹉幼鸟食品:原材料上面说了,可以多样化的,可以是各种蔬菜或者水果的混合物,又或者其他种子压成粉末后制作的混合物,但为了方便大家制作,按自己的经验,我一般用麦片+葡萄糖+玉米粉或者亨氏胡萝卜米粉,比例大概是6:1:3。
麦片和玉米粉必须是选购无糖无盐,需要经过煮食的原麦片,不能买含奶类成份,或者含有糖和盐的。
自家制作方法如下:先把适量的麦片和玉米粉加热水,放火里面煮1-2分钟,待麦片和玉米粉煮沸后,放常温下降温,当接近40度时候加入适量葡萄糖,搅拌均匀后喂育鹦鹉即可。
切忌喂过热的食物给鹦鹉进食,会灼伤鹦鹉素囊的,太冷的食物,鹦鹉也不会感兴趣的,甚至会出现拒食。
特别注意:在这里慎重的提醒各位,不是人吃的东西都能给鹦鹉进食的,很多东西鹦鹉是不能进食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有毒的,举例说说部分鹦鹉不能进食的食物:咖啡、酒精、巧克力、苦瓜、牛油果以及含油盐的食物,和带苦涩味道的植物。
喂食器具介绍及其卫生注明:鹦鹉的喂食器具主要有2种,1是喂食器,我们俗称的针筒,2是匙更所谓喂食器,其实跟我们的针筒基本一样,不同的是针头部分,喂食器的针嘴是塑料的,而且长5cm左右,针嘴直径大概0.2-0.4cm,不是人类用的尖尖的不锈钢针头。
匙更,就是一般家用的匙更,可以是瓷的,也可以是塑料和不锈钢的。
话说回来,就鹦鹉人工孵化而言,其孵化条件重要的还是温度和湿度,再是翻蛋和通风。
而鹦鹉蛋也没有凉蛋的必要。
如果䄟天以后,开始凉蛋”,而且“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我保准你的鹦鹉孵不出来(特别是冬天)或者难以破壳、或者是弱雏。
使用的饲料:能够从饲料中获得好的菌种,对雏鸟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雏鸟一开始是由公母鸟抚养,所提供的是公母鸟嗉囊里类似牛奶的食物。
如果人工喂食,就必须提供另一方面的额外需求。
从开始人工喂时,会在所提供的任何新鲜食物,撒上一些由奶粉和有用的酵母粉的综合配方。
这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轻易击退任何疾病的侵袭。
要非常注意鸟儿身体不适的征兆,以及仔细观察鸟儿的粪便。
这个时期会有几种危险和致命的疾病侵袭雏鸟,例如:过滤性病毒、鹦.鹉热等,大多是由公母鸟或者是由其它的人、顾客带来的病毒,经由接触直接传染给鸟儿。
喂食器具:一般说到雏鸟喂食器,大概有汤匙,注射筒,还有喂食文鸟的灌食器,要特别注意;温度建议约比手温高 2~3 度为防止饲料温度下降可以在饲料碗的下面用较大的碗装热水保持温度以免雏鸟食欲下降,用主摄器喂养雏鸟的方式有两种:喂食方式:有两种喂食方法:匙羹喂食:先说说用匙更喂食,喂食时候,把幼鸟抓出保温箱,放置在大腿或者桌面,让幼鸟站好,然后抬起幼鸟的头部,让幼鸟张开嘴巴,用一只手轻轻固定幼鸟的头部(因为幼鸟进食的时候,头部会有抽动,若不固定头部,食物会很难落到嘴巴里面),再把匙更内的流质轻轻倒进去,每次倒的量不要太多,喂食时候,手要定,控制好食物流量,以免幼鸟未能及时吞食而浪费流质。
喂食后用湿布将嘴边黏附的流质擦干净,以免流质干了粘住羽毛。
用匙羹喂食的优点:用汤匙或类似物品:国外的专业人士,几乎一致推荐用汤匙或类似物品,因为汤匙在喂食的时候,幼鸟是自己吃下去,而不是被灌下去,如此才不会导致误入气管,引起死亡,就是所谓的噎死或呛死,用汤匙,这类的情形几乎不会发生,对不肯开口的鸟,可以用饥饿法,饿个 12 小时,慢慢诱导他主动索食,然后改以汤匙喂食,这样对鸟最好,此外,不当灌食有时候也会导致喉咙或口腔发炎。
针筒喂食:其实针筒喂食可以分2个方式的。
第一种针筒喂食:是采用大概长6cm的长嘴针筒,针筒嘴是用大概5cm长的塑料软管(医院打点滴用的软管或者是水族打氧气用的软管也可以)套在原有针筒硬嘴上。
这个方法是把针嘴直接插入鹦鹉喉咙到达素囊,把流质直接送到幼鸟的素囊,优点是方便、快捷、基本不浪费食物,缺点是,不是每个鹦鹉都愿意插喉,特别是买回来时候已经长好羽毛的幼鸟,不一定愿意接受这种喂食,而且打开它们的口插喉有点麻烦。
此外用这种方式喂食,会减少幼鸟吞食食物的过程,某程度上对幼鸟学习吞食食物会有一定影响,较容易出现难断奶的情况。
喂食时,把幼鸟从保温箱内抓出,放大腿或桌面,同样轻轻抬起幼鸟头部,打开嘴巴(注意舌头有时候会把长嘴推出来),小心绕过舌头,把针筒的长嘴慢慢插进喉咙,用一只手轻轻固定头部,防止鹦鹉甩动令针筒长嘴松脱,然后轻柔的把流质慢慢挤压送到素囊里面,喂食完毕后轻轻把长嘴抽出。
用湿布擦嘴。
第二种针筒喂食:是用短嘴针筒喂食,方法和长嘴差不多,但针筒没加软管,只是一般的3cm长的硬嘴,这个方法优点是,比瓷更快捷,容易控制喂食,可以让幼鸟有吞食食物的过程,缺点是容易让食物落到气管,要十分注意舌头后气管的位置。
喂食时,喂食时,把幼鸟从保温箱内抓出,放大腿或桌面,同样轻轻抬起幼鸟头部,这个方法尽量把幼鸟嘴巴抬高向上,这样能让流质更迅速流到喉咙里面,不容易流进气管,打开嘴巴,用手固定头部,防止头部抖动,然后针嘴放到嘴巴喉咙附近,轻轻把流质挤压进去。
要注意的同样是小心控制流量,别太急。
喂食完毕后也要擦嘴。
不锈钢鹦鹉幼鸟喂食器。
用注射器优点与缺点:优点:一干净。
不会吃得满身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