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技《金属丝工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2
课题:金属丝工艺——火柴人制作班级:七(1)班一、【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从“火柴人”入手,通过观察与探究、分析与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设计要求,确立主题、设计造型和选择相关的材料。
以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感悟金属丝工艺给生活带来情趣;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靠模成型、缠绕连接技术的操作方法。
(2)进一步掌握对金属丝材料进行分割、弯折的技能。
(3)能够根据设计对金属丝材料进行加工和整形。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技能体验,初步掌握金属丝成型方法和连接方法。
(2)让学生经历从设计、制作、组装的金属丝加工技术的一般过程中了解金属丝工艺。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操作中体验制作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技能技巧。
(2)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并在小组活动中养成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靠模成型,缠绕连接技术。
2.教学难点金属丝缠绕和整形。
四、【教学器材】1.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实例。
2.学具:材料:粗细不同的铁丝。
工具:尖嘴钳、斜口钳、圆形形状的靠模。
3、布置学生制作头部,让学生跟教师制作视频一起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完成的头部作品。
5、引导学生复习金属丝连接方法,学习缠绕的技术要点。
6、演示身体缠绕技术,播放教师制作身体的视频,强调缠绕技术的要点。
7、布置学生制作身体部分,让学生跟教师制作视频一起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演示肢体制作要点,展示各种火柴人造型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创意完成四肢动作的设计与整形。
9、以“可爱的火柴人”为主题制作火柴人。
生实践操作,运用圆形器具制作头部。
3. 参与分享制作中的难点。
4. 实践操作制作身体。
5.学生进行火柴人身体整形,自主创作造型。
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探究,运用缠绕的技术完成火柴人身体的制作及四肢动作的设计与整形。
2019-2020年七年级劳动技术《金属贴画的制作》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剪纸、纸雕、纸花等纸工艺品的制作,掌握了对纸材料的剪、刻、切、卷、折、粘等技法,懂得了立体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金属作为素材而进行学习的。
目的是让学生会利用金属良好的延展性等特性,运用描、划、按、擦等独特的技法,使薄铝片在外力作用下延展而产生塑性形变,使平面的金属片形成各种生动的浮雕立体造型与有趣的肌理效果,达到纸工艺品无法体现和渲染的效果。
我们不要求学生今后以制作金属贴画谋生,但是了解金属的特性、掌握基本工具的正确使用、利用材料的特性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制作、知道观察、对比,找出剪纸、纸雕、纸花、等工艺品各自表现的特色,运用和迁移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已经学会的工艺表现手法运用到金属贴画中去,进行设计和制作,使金属贴画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另一方面,了解金属的特性和制作工艺为以后的金属材料的加工制作(铁皮畚斗、瓶盖扳手、小榔头等)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通过金属贴画的制作,了解铝片等金属的特性,使学生学会并运用描划、按擦、啄戳等基本技法,模仿制作金属贴画工艺品,并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团队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最终能完成一件金属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描画、剪、刻划、组合粘贴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质量、注意安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剪切、描划、按擦、组装、粘合等技能制作浮雕金属贴画。
用描、划、按、擦等技法作浮雕立体造型。
难点:描划、按擦的力度控制,画面各部位凹凸形象的逼真体现。
(3)教具、学具准备:材料:薄铝片或铝质易拉罐、强力胶、双面胶、卡纸底板、图稿纸样。
工具:剪刀、美工刀、竹笔、橡胶垫板(或较软的旧书本、旧报纸)、镊子等。
《金属丝造型》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金属丝造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概念:介绍金属丝造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技巧:教授金属丝的选取、切割、弯曲、固定等基本技巧。
3. 金属丝造型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金属丝造型实践活动,包括设计、制作和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金属丝造型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金属丝造型的创新设计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属丝、剪刀、钳子、尺子、铅笔、橡皮泥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金属丝、剪刀、钳子和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金属丝造型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金属丝造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践操作,掌握金属丝造型的方法和步骤。
4. 创新设计: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金属丝造型的创新设计,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金属丝造型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概念:定义、特点、应用领域。
2. 金属丝造型的基本技巧:选取、切割、弯曲、固定。
3. 金属丝造型的实践操作:设计、制作、展示。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金属丝进行金属丝造型的创作,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一、设计环节设计环节是金属丝造型实践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创作出独特的金属丝造型作品。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设计和创作方法。
第三单元金自打车模型毀廿与匍作本设廿的容0tSH个方面:一是金属丝林料将性和用途的探究与分折;二是金属丝连接方法的尝试与IH纳;三是对金属^JJOII具便用及成塑方法的体豔与恿悟;四是自行车模型设廿匍作与评价。
设H的基本思路是:从实践与探究活朋为基號,通过设置金属丝则线、切剖、弯折、整形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规察、分斯、比较,得岀金属丝加工的一般规律,并指导自行车模型的设ii•与制作。
本设H要突出的車点是:金属丝成里与连接。
方法是:在对材科特性的探究活劝中,了解常用金属丝的基本Btt;在独立技能It验活动中,拿揮金属丝成塑的基本方法。
本设il要突破的难点是:自行车模型的设it与表达。
方法是:首先选择效果明显的探究活动,初涉学会常用金属丝的连接方氏,力自行车模型的设it简化与Siingiffio本设il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说与感悟、设廿与评价等手目,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冋題的能力;分折比较与解决冋题的能力;i殳廿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技术思想与技术皿新的教育。
完成本单元朝学大约需要13«时。
Zs【教学目标】1. 知1H与技能:(1 )知道常用金属峻的特性和用途。
(2)知道自行车结构与8J件名林,能识渎自行车模型的零件图。
(3)初步学会对金属丝林科逍行则找、分割、弯折、整形等技术。
(4)柳步学会常用金属丝的几种连接方氏及应用。
(5)能够依据示意图安卅工艺,并aiiJMl.装配和调试。
2. 垃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发现自己的需求,确定自行车模型设it的要求并构思方案。
(2)在自行车模型的设廿、制作及评价的沽动中,发现技术活动过相中出现的冋题,并且能修改原来的设计。
3. 倩废态度与价值现:(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步形成严谨、细致、耐Q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德O(2)初形养成与他人a lie术合作、技术交逍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贞】1. 教学重点:(1)金属丝M料的划线、分酱、弯折、整形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