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层厚度计算(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4.07 KB
- 文档页数:12
保温工程计算公式
保温工程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保温层厚度计算、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计算、保温层传热损失计算以及保温材料消耗量计算等。
一、保温层厚度计算
1.较常用的计算方法为采用温度下降法,即根据要求的表面温度和环
境温度之间的温差,结合材料导热系数和保温层厚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保温层的厚度:
T-To=K*d
其中,T为表面温度,To为环境温度,K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d为
保温层厚度。
2.根据热阻法,保温层的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T-To)/(K*A)
其中,A为保温材料导热面积。
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计算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主要根据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组织结构来确定。
较常用的计算方法有:
1.常规计算法:通过试验测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并按实际情况考
虑使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修正。
2.标准法: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提供的数据,选择符合要求的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三、保温层传热损失计算
保温层传热损失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Q=K*A*(T1-T2)/d
其中,Q为传热损失(热通量),K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A为保温材料导热面积,T1为内表面温度,T2为外表面温度,d为保温层厚度。
四、保温材料消耗量计算
保温材料消耗量的计算主要基于保温材料的密度和实际需要的保温层厚度。
保温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为:
V=A*d
其中,V为保温材料消耗量,A为保温材料导热面积,d为保温层厚度。
以上是保温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计算建筑外墙保温层是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计算保温层厚度对于保证建筑的保温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因素。
一、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经验法和计算法。
经验法是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经验值,适用于一般建筑;计算法则是基于热工学原理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适用于对保温效果要求较高的建筑。
1. 经验法经验法通过建筑外墙的类型、保温材料的热导率、气候条件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保温层厚度。
一般来说,常见的墙体保温层厚度为5-10厘米,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建筑类型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计算法计算法是根据建筑的热传导原理和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参数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平衡法、静态法和动态法。
平衡法是通过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参数(如室内外温度差、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墙体面积等)来计算保温层厚度,使得室内外热流平衡。
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的热传导稳定的情况。
静态法是通过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参数和所需的保温性能来计算保温层厚度。
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合适的保温层厚度。
动态法是通过模拟建筑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传导过程,计算出保温层厚度。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二、影响保温层厚度的因素除了计算方法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建筑外墙保温层厚度的选择。
1. 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物所需的保温性能会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寒冷地区需要更厚的保温层来提高保温效果,而温暖地区则可以适当减少保温层厚度。
2. 建筑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保温层厚度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住宅建筑通常需要比商业建筑更高的保温性能,因此其保温层厚度可能会更大。
3. 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保温材料的热导率是影响保温层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导率越低的保温材料,其保温效果越好,因此相同保温性能要求下,可以选择较薄的保温层。
保温层厚度计算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1)厚度公式式中δ——保温层厚度,m;Do——保温层外径,m;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m·℃);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fn——热价,现取7元/106kJ;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n——计算年限,取15年;i——年利率(复利率),取7%;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用试差法,经计算δ=22.5mm。
(2)管道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式中q——单位表面散热损失,W/m。
经计算q=42.2 W/m,满足国标GB 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要求。
(3)温降计算式中℃t——卑位长度温降,℃/km;Q——流量,kg/h;cp——比热容,W·h/(kg·℃);L——管长,km。
℃t=0.15℃/km,满足建设方提出的温降要求。
(4)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式中ts——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经计算ts=9.44℃。
2.直埋管道保温热力计算(1)保温层厚度计算全式式中λT——土壤的导热系数,取湿砂土值2.326 W/(m·℃);tT——土壤温度,取5℃;h——土壤埋设深度,取0.7m;其余符号同上。
用试差法算得δ=32mm。
(2)管道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算得q=17.125 W/m,温降℃t=0.1℃/km。
1.圆筒面(公称直径等于和小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D1/D0)Ln(D1/D0)=2λ/αsD0*(Tf-Ts)/(Ts-Ta)
δ=(D1-D0)/ 2
2.平面单层保冷层(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δ=λ/αs*(Tf-Ts )/(Ts-Ta )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介质温度 T f =
5℃露点温度 T d =20.54℃环境温度 Ta =
23.6℃表面温度 Ts =21.54℃取值T d +1℃相对湿度 RH =90%导热系数 λ=0.034
w/(m·k)放热系数 αs =8.14w/(m2k)保温管内径 D 0=
15mm 1.圆筒面(公称直径等于和小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福耐斯保温层厚度为δ=17.3mm
3.95458≥
4.4715854公式右边2λ/αsD0*(Tf-Ts)/(Ts-Ta)注:设的保温厚度值必须使公式左边≥公式右边
2.平面单层保冷层(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福耐斯保温层厚度为δ=33.536891mm
计算保温层厚度(防凝露法)
一、保温厚度计算公式:
二、设计参数:
三、计算保温层厚度:
公式左边(D 1/D 0)Ln(D 1/D 0)=
(Tf-Ts)/(Ts-Ta)。
保温层的厚度怎么计算1.正常情况下的保温层厚度计算:首先,需要确定要使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单位为W/(m·K)。
然后,确定所在环境的温度差(ΔT),即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
最后,根据希望的保温效果(通常以保温层中心的温度为基准),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保温层的厚度(d):d=(ΔT×希望的保温效果)/(λ×2)例如,如果希望在介质温度为100°C,环境温度为25°C的情况下,保温层中心的温度不超过70°C,且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4W/(m·K),则保温层的厚度可以计算为:d = ((100 - 25) × 0.7) / (0.04 × 2) = 87.5 mm2.冷却设备的保温层厚度计算:对于冷却设备,保温层的厚度计算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只需将温度差改为冷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并根据要求的保温效果计算厚度。
3.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在管道保温层的厚度计算中,需考虑到管道的直径、流体温度、环境温度等因素。
根据使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管道的外径和环境温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保温层的厚度(d):d=(0.21×管道外径×(流体温度-环境温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为一般情况下的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如保温材料的耐久性、成本、安装和维修方便性等。
因此,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细致的计算和决策。
在实际工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工程设计软件来进行保温层厚度计算,这些软件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计算结果。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1)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δ=3.14dwl.2λ1.35tl.75/ql.5 (式1)δ——保温层厚度(mm);dw——管道的外径(mm):λ一一保温层的导热系数(KJ/h·m·℃);t一一未保温的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q一一保温后的允许热损失(KJ/m·h)。
(2)允许热损根据建设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中的规定选取(若要用到这本书里的数据可向我要,我已经下载下来了)3)参数确定公称管径为:2 0、40、5 0的管道(钢)其外径分别为33.5mm、48mm、60mm保温层的导热系数λ:1.1中已经确定,未保温的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t:由于钢的导热系数很大,管道壁又薄,所以可以认为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和流体的温度相等(误差不超过0.2℃)(4)根据式——1计算的保温层厚度如表4:3.结果验证和实际热损(1)模型的建立如图所示是包裹着保温材料的管道的横截面。
设管道中的热水温度为t1,管道内壁的温度是t2,管道和保温材料接触处的温度为t3,保温材料外表面的温度为t4,管道所处空间的温度为t5:设管道的内径是r1外径是r2,保温材料的外径是r3。
设管道材料的数为λ2,管内热水和管导热系数为λ1,保温材料导热系外空气与管壁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a1、a2。
由传热学公式可知,热水通过管道壁和保温层传热给空气的过程总热阻为R=1/(2a1πr1)+(1nr2/r1)/2πλ1+(1nr3/r2)/2πλ2+l/2a2πr3=R1十R2+R3+R4 (式2)式中:R1——管内对流换热热阻,R1=1/(2a1πr1);R2——管壁导热热阻,R2=(1nr2/r1)/2πλ1;R3——保温层导热热阻,R3=(1nr3/r2)/2πλ2;R4——保温层外对流换热热阻,R4=1/2a3πr3.q=(t1-t5)/(Rl+R2+R3+R4) (式3)由于所计算的管道材料为铸铁、钢或者铜,其导热系数都很大,而且管道壁的厚度很小,所以其热阻可以忽略,认为其外壁温度和其中热水的温度相等;同时,为了计算的简便可以将R4忽略,这样得出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值偏大,但若在偏大的情况下能满足表——3的要求,则精确的结果肯定也能满足。
保温层的厚度怎么计算
1.经验法
经验法是一种简单粗略的计算方法,通过经验值来估算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建筑物或设备的保温设计。
经验法需要考虑到保温材
料的导热系数、室内外温差、环境温度等因素。
根据经验值表,找到相应
的保温材料、环境温度和温差,即可得到保温层的厚度。
2.热工计算法
热工计算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热工方程来
计算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或设备的外表面温度、室
内表面温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
通过热传导方
程计算,可以得到保温层的厚度。
3.能耗计算法
能耗计算法是一种以能耗为基础的计算方法,通过设定能耗限制来确
定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或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以
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室内外温差等因素。
通过计算能耗,将其限制在
一定范围内,得到保温层的厚度。
4.经济性计算法
经济性计算法是一种以经济成本最低为目标的计算方法,通过考虑保
温材料的价格和使用寿命,来确定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
建筑物或设备的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保温层的导热系数、温差等
因素。
通过最小化经济成本,可以得到最经济的保温层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以及计算的具体步骤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保温要求和项目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工艺、材料的使用特性、使用环境等。
因此,保温层的厚度计算往往是一个综合分析和决策的过程。
编号:SM-ZD-55758 保温层厚度计算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保温层厚度计算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1)厚度公式式中δ——保温层厚度,m;Do——保温层外径,m;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m·℃);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fn——热价,现取7元/106kJ;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n——计算年限,取15年;i——年利率(复利率),取7%;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
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动力管道设计手册、工业锅炉经济运行、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管道外径(裸管外径)m Do0.108假设保温层厚度m δ0.127设备或管道外表面温度℃T250环境温度℃Ta12年运行时间 h t8000单位换热系数A10.0018975保温层外径(两层时为内层保温层外径)m D10.362热价 元/GJ P E16保温材料制品热导率W/mkλ0.05498保温层单位造价 元/m³P1400保护层单位造价 元/㎡P215保温结构单位造价 元/m³P T581.9400235年利率%(复利率)i10%计息年数 年n7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复利计算)S0.2054055管道外的風速 m/sω0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表面传热系数W/㎡kɑ11.63保温层厚度mδ0.127D1/Do×ln(D1/Do)= 4.071931838D1/DO 3.36附表校核保温层外径m D1j0.36288保温层厚度mδ0.12744保温层厚度计算(控制散热损失)管道外径(裸管外径)m Do0.108设备或管道外表面温度℃T250环境温度℃Ta12保温层内外表面平均温度℃Tm131富裕系数K0.9允许散热损失w/㎡Q163保温材料制品热导率W/mkλ0.05498查表管道外的風速 m/sω0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表面传热系数W/㎡kɑ11.63D1/Do×ln(D1/Do)= 1.56D1/DO 2.1查表保温层外径m D10.2268保温层厚度mδ0.0594保温层厚度m(快速计算)δ0.102管道外径(裸管外径)m Do 0.108设备或管道外表面温度℃T 200环境温度℃Ta 25假设保温层外表面温度℃Ts 50保温层内外表面平均温度℃Tm 125保温材料制品热导率W/mk λ0.0539查表管道外的風速 m/s ω0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表面传热系数W/㎡k ɑ11.63对于防烫伤,则取8.141D1/Do×ln(D1/Do)=0.51D1/DO 1.43查表保温层外径m D10.15444保温层厚度m δ0.02322管道外径(裸管外径)m Do 0.108假设保温层厚度m δ0.127设备或管道外表面温度℃(介质温度)T 250环境温度℃Ta 12年运行时间 h t 8000单位换热系数A10.0018975保温层外径(两层时为内层保温层外径)m D10.362热价 元/GJP E 16内层保温材料制品热导率W/mk λ10.05498保温层单位造价 元/m³P1400保护层单位造价 元/㎡P215保温结构单位造价 元/m³PT 581.94年利率%(复利率)i 10%计息年数 年n 7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复利计算)S 0.21管道外的風速 m/s ω0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表面传热系数W/㎡kɑ11.63保温层厚度m δ0.127D1/Do×ln(D1/Do)=4.07D1/DO 3.36附表校核保温层外径mD1j 0.363保温层厚度mδ0.127(T-Ta)/Do 2203.70单层散热损失w/㎡Q 58.26单位管道长度散热损失w/mq 66.22保温层外表面温度℃Ts 17.01保温层厚度计算(控制外表面温度)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计算和外表面温度计算与假设保温层厚度接近,则正确。
保温层厚度计算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696-80保温层厚度计算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1)厚度公式式中δ——保温层厚度,m;Do——保温层外径,m;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 ;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m·℃);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fn——热价,现取7元/106kJ;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n——计算年限,取15年;i——年利率(复利率),取7%;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保温层厚度计算以管径d=250为例进行计算。
取管内水温t=95℃.埋深h=1.6m.土壤温度t T =5℃,土壤导热系数λT =1.75w/m ·℃,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为保温层,玻璃钢为保护层,求:(1)保温层厚度;(2)保温层表面温度;(3)散热损失。
假设保温层表面温度按公式:t s ,=33.4+0.028(t-50)计算,则t s ,=33.4+0.028(95-50)=34.66℃。
取t s ,=35℃.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导热系数 λ=0.029w/m ·℃.保温层厚度按公式:lnD 0=)'()''(4ln )'(ln )'(t s T s T s i T s t t t t h t t D t t -+--+-λλλλ计算。
则 LnD 0=)3595(029.0)535(75.124ln )3595(029.025.0ln )535(75.1-+-⨯-+- =60029.03075.1079.260029.0)386.1(3075.1⨯+⨯⨯⨯+-⨯⨯ ==++-74.15.5262.377.72-51.49/54.24=-1.275 得D 0=0.28m.δ=D 0-D i /2=0.28-0.25/2=0.155m.保温层表面实际温度。
按公式:t s =000/4ln /ln /ln /4ln D h D D D D t D h t i T i T T λλλλ+⋅+⋅⋅计算,则t s =28.0/2.14ln 029.025.0/28.0ln 75.125.0/28.0ln 575.128.0/24ln 95029.0⨯⨯+⨯⨯+⨯⨯⨯ =35.3029.011.075.111.0575.135.395029.0⨯+⨯⨯⨯+÷⨯ =097.0193.096.082.0++ =31.6 得t s =31.6℃散热损失按公式:q =iT i T D h D D t t /4ln /1/ln /1)(20λλπ+-计算。
冷库保温层厚度计算
1. 环境温度:冷库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影响保温层厚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高,保温层厚度应该越大,以避免冷空气的流失。
2. 冷库内部温度:冷库内部的温度也会影响保温层厚度的选择。
如果冷库需要保持极低的温度,那么保温层厚度需要相应增加,以减少冷空气的散失。
3. 构造材料的热传导系数: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系数不同,决定了保温层需要多厚来达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泡沫、岩棉、聚苯板等。
基于以上因素,冷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可以采用热传导方程进行估算,其中热传导方程为:
Q = (T1 - T2) / (λ * A / d)
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传导,T1为冷库内部温度,T2
为环境温度,λ为保温材料的热导率,A为冷库的表面积,d
为保温层的厚度。
通过调整保温层厚度d的值,可以使Q的值逼近于零,实现
保持冷空气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效果。
具体的计算需要根据冷库的具体参数和要求来确定。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是衡量其绝热保温性能的重要参数。
导热系数越小,保温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
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聚氨酯泡沫、矿棉、岩棉等。
在使用这些材料进行保温设计时,需要根据所需的保温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一般来说,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静态法:根据温度差和导热系数计算保温层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安装在设备表面的保温材料,用于减少设备外表面的散热,保持设备内部的温度稳定。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2.动态法:根据设备的运行工况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计算保温层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在设备运行时保持稳定温度的场合,如管道、储罐等。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Q为传热量(单位:W/m),L1为设备内外表面离保温层的距离(单位:m),L2为保温层厚度(单位:m),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W/(m·℃)),T1为环境温度(单位:℃),T2为设备温度(单位:℃)。
3.经验法:根据实际经验和实测数据,预估保温层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常见的设备和场合。
根据类似的设备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保温层厚度。
这个厚度通常是保温层厚度的上限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微调。
需要注意的是,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大致的估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如安装方式、保温材料的可用性、经济性等。
此外,还应注意选用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保温材料,并对保温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同时,应定期检查保温层的完整性和性能,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温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
根据导热系数、温度差、传热量等参数,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保温层厚度的估算。
但是,最终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保温效果和安全性。
文件编号:TP-AR-L8384
保温层厚度计算(正式版)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保温层厚度计算(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
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
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
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
(1)厚度公式
式中δ——保温层厚度,m;
Do——保温层外径,m;
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
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 ;
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 /(m·℃);
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
fn——热价,现取7元/106kJ;
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
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
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
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
;
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
;
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
n——计算年限,取15年;
i——年利率(复利率),取7%;
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 /(cm2
·℃)。
用试差法,经计算δ=22.5mm。
(2)管道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
式中 q——单位表面散热损失,W/m。
经计算q=42.2 W/m,满足国标GB 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要求。
(3)温降计算
式中△t——卑位长度温降,℃/km;
Q——流量,kg/h;
cp——比热容,W·h/(kg·℃);
L——管长,km。
△t=0.15℃/km,满足建设方提出的温降要求。
(4)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
式中 ts——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经计算ts=9.44℃。
2.直埋管道保温热力计算
(1)保温层厚度计算全式
式中λT——土壤的导热系数,取湿砂土值2.326 W/(m·℃);
tT——土壤温度,取5℃;
h——土壤埋设深度,取0.7m;
其余符号同上。
用试差法算得δ=32mm。
(2)管道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
算得q=17.125 W/m,温降△t=0.1℃/km。
(3)保温层表面温度
经计算ts=9.3℃。
3.管道多层绝热层厚度计算
玻璃钢导热系数较低,由玻璃钢制作的管子及保护层,均视力保温层,在此基础上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厚度。
式中 D——第一层绝热层外径,取0.215m;
Dl——第二层绝热层外径,取0.215+2δ;
D2——第三层绝热层外径,取0.221+2δ;
δ——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厚度,m;
λ1——第一层绝热层导热系数,取O.028W/
(m·℃);
λ2——第二层绝热层导热系数,取0.25 W/(m·℃);
λ3——第三层绝热层导热系数,取0.25 W/(m·℃);
R1——管道的传热阻,取0.03m2
·℃/W;
q——允许单位热损失,采用国家标准GB 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能则》,取53W/m。
经计算δ=19mm。
4. 在允许温降条件下输送液体管道的保温层厚度
式中 A2——单位换算系数,A2=3.6;
t1——管道始端介质温度,取55℃;
t2——管道终端介质温度,取50.7℃;tm——介质算术平均温度,取52.85℃;qm——介质质量流量,取281250 kg/h;C——介质比热容,取4.181 kJ/(kg·℃);Lc——管道计算长度,Lc=KrL,m;
Kr——热损失附加系数;
L——实际长度,m;
其余符号同上。
用试差法计算δ=4.5 mm。
用不同方法测算得保温层最薄者为4.5 mm,最
厚者为32 mm,介于中间者为22.5 mm及18 mm。
直埋地和经济公式测算的保温层外表面的湿度为9℃,温降0.15℃/km和0.1℃/km。
经分析对比认为这两种计算结果更可靠,以此求出两者的壁厚算术平均值27.5mm为保温层设计厚度,制作厚度为
30mm。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