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鼓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非肝、脾、肾三 脏所能概括。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三焦决渎 无权, 气化失司,继而影响气、血、水的正常 运行, 导致气、血、水相互搏结, 停聚腹中。
将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体现了中医整体思 辨的优越性, 是一个易于掌握的可取之法, 且临床疗效较好。
1、肝硬化腹水与三焦的关系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可编辑
2、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的机理
肝硬化腹水乃气、血、水互结为患。三者 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致正气日衰, 臌胀日甚。如《医门法律·胀病论》 曰:“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腹 水是肝硬化腹水最突出、最主要的证候, 而腹水的形成机理, 以气滞血瘀为本, 水 停为标。气滞血瘀又以气滞为先导。化瘀 是利水的关键, 行气又是化瘀的关键。
这说明了三焦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 气化之场所, 具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 化的功能。一身之气, 是通过三焦输布到 五脏六腑, 充沛于全身的, 人体的气化必 须依赖三焦通畅才能实现。
三焦为六腑之一, 故三焦的功能特点为 “以通为用”。若三焦壅塞不通, 上下出 入之机闭塞, 气滞不通, 则津液运行障碍, 停聚于腹中而成腹水; 气滞湿阻,升降失司, 浊气充塞, 则出现胸胁满闷, 不思饮食;气 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滞则血瘀, 瘀 血积于肝脾, 则肝脾肿大, 两肋刺痛; 瘀 血阻于络脉, 则皮下瘀斑、出血, 或肝掌; 瘀血积于经脉, 则腹壁青筋暴露, 或食道 静脉曲张。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三焦者, 决 渎之官,水道出焉。”这说明三焦是水液升 降出入的通道, 具有疏通水道, 运化水液 的功能。一身之水液代谢,必须以三焦为通 道, 以气化为动力, 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