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结构及常见故障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8
涡旋压缩机的原理与故障原因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动、静涡旋盘的相对公转运动形成封闭容积的连续变化,实现压缩气体的目的。
于涡旋压缩的高效、低噪音、体积小等众多优势性,主流中央空调生产厂家在风冷热泵、变频多联机、户式冷水机、风管机、空气源热泵等机组都广泛的应用。
结构:两个具有双函数方程型线的动涡盘和静涡盘相错180°对置相互啮合,其中动涡盘由一个偏心距很小的曲柄轴驱动,并通过防自转机构约束,绕静涡盘作半径很小的平面运动,从而与端板配合形成一系列月牙形柱体工作容积。
特点:利用排气来冷却电机,同时为平衡动涡旋盘上承受的轴向气体力而采用背压腔结构,另外机壳内是高压排出气体,使得排气压力脉动小,因而振动和噪声都很小。
1、压缩机故障检测正常涡旋压缩机处于冷态状态下,三相端子之间的电阻大致相等,约为2~5Ω;各端子与地之间的电阻均为无穷大(一般大于10M Ω即认为是无穷大)。
若三相端子之间出现电阻为无穷大、或端子与地之间电阻很小,即认为此压缩机已经烧毁。
压缩机烧毁的常见表象有:压缩机运转声音异常、无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接触器主触头烧熔粘连、压缩机启动时电源空开跳闸等。
原因:压缩机长期频繁启停:静态时油和冷媒沉积于压机腔体内,突然启动时油随冷媒一起被排出压缩机;运转时间不长又立即停止,油不能及时回到压缩机。
如此反复,压缩机最终因缺油而烧毁。
系统含空气或水分:含空气或水分压缩机长时间高温高压运行时,润滑油开始酸化及热化最终变成胶状物质,造成压缩机卡死。
系统回液或制冷剂迁移:回液稀释润滑油,不利于油膜的形成,导致润滑不足。
如多联室内机未统一供电,突然断电的室内机的EXV 阀仍保持一定的开度,造成系统的大量回液。
压缩机反转(如相序错):反转会让压机内部压差无法建立,导致润滑油无法输送到各摩擦表面。
系统制冷剂泄漏:时同时也可能造成润滑油泄漏,使得压缩机润滑油偏少。
涡旋压缩机的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具体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2.1 系统回油不良故障现象:压缩机分解后,动、静盘完好,电机绕组值正常,剩余冷冻机油油量普遍较少,油质均一般;动盘与曲轴卡死,取下动盘后,动盘和支架轴套严重烧伤;下部轴套完好。
曲轴上有油泵,且安装牢固。
原因分析:从动盘与曲轴卡死来看,压缩机故障是由于系统回油不良引起的。
由于系统回油不良压缩机缺油而无法把足够的冷冻机油输送到各润滑部位,使得各润滑部位(轴套)自下而上干磨擦状态依次加剧,短时间内导致动盘与曲轴卡死。
系统回油不良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压缩机运转时,压缩机排入系统的冷冻机油经过很长时间,油也不能返回压缩机,使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不断减少,最终使压缩机缺油;另一种是压缩机运转时,回油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歇性的,特别是压缩机刚起动或者工况处于过渡过程时,回到压缩机的油一会多一会少,且回油完毕后较长时间不回油。
导致回油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毛细管堵塞、储液筒内的回油孔不通、孔的大小不适、或者系统过负荷运转,或因泄漏而导致系统缺油等。
2.2 缺氟运转故障现象:压缩机分解后,内腔焦黑,剩余冷冻机油油质均劣化;动、静盘中心部均有明显的高温变色痕迹,O 形圈老化,电机烧毁。
原因分析:从动、静盘的高温均发生在中心部及O 形圈碳化破损来分析,这是缺氟运转现象。
由于缺氟运转,压缩机动、静盘中心部的温度越来越高,膨胀变形越来越大,产生硬性磨擦,温度也随之越来越高。
所以,冷冻机油碳化,导致内腔焦黑,O 形圈老化破损,情况严重时会使动、静盘卡死或破裂。
由于动、静盘硬性磨擦或卡死使电机产生较大电流,电机在大电流作用下,IP 频繁开闭,最终导致IP 触点粘连失效。
故障现象:一是电机绕组烧毁;二是电机烧毁而且使压缩机密封插座上的玻璃体软化,压缩机内的高压气体把接线端子的接线柱挤压出来。
当硬性磨擦引起动、静盘破裂,碎片掉到电机上时也会引起电机烧毁或者接线端子被挤出。
涡旋压缩机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1、压缩机常见故障—带液启动带液启动是停机状态时易出现的问题。
在停机状态时,制冷剂会从系统中迁移回压缩机内部并沉积在润滑油中。
危害:•制冷剂反复迁移会“洗”掉机械部件表面的油膜;•压缩机带液启动时,由于制冷剂蒸发会使润滑油泡沫化,影响轴承润滑等。
2、压缩机常见故障——回液过多制冷剂回液过多是运行状态易出现的问题。
是由于在压缩机运行状态时,反复过量的制冷剂液体迁移回压缩机而引起的结果。
危害:•制冷剂液体稀释润滑油,而导致轴承润滑不良。
任何系统都有回液过多的风险,回液过多可能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例如:•蒸发器负荷过小(过多的回液往往在低负荷情况下发生)•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差(蒸发器风扇故障 / 蒸发器中油太多,等)•化霜循环•膨胀阀选型过大•膨胀阀过热度控制不稳定•过热度设定偏低•……3、压缩机常见故障——回液液击是由于制冷剂液体,或者油,或者制冷剂和油的混合物,进入到涡旋压缩腔中而引起的结果。
压缩机液体产生的异常力会造成机械部件的损坏。
液击通常会出现在带液启动的条件下(制冷剂充过量,制冷剂大量迁移回压缩机)。
对于热泵系统,液击通常会出现在化霜循环中。
压缩机液体产生的异常作用力,会造成涡旋盘损坏(通常会损坏吸气侧的涡旋壁),以及十字滑环损坏。
液击引起机械部件损坏,所产生的金属碎屑进入到电机内部,通常也会造成电机绕组短路烧毁。
4、压缩机常见故障——失油/缺油失油会导致压缩机油池中的油量不足,而无法保证轴承及其它机械部件的润滑。
这种故障现象通常会发生在系统回油不良的情况下,会导致所有负载轴承面的严重磨损。
系统回油不良会由多种原因引起:•压缩机短循环;•管路设计原因导致油被滞留在系统中无法回到压缩机;•制冷剂泄漏;•长时间低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对于长管路系统(管长超过20米),没有适当的补油;•其它原因导致油被阻留在系统中,例如汽分的回油孔堵塞,或者过滤器堵塞,等等。
5、压缩机常见故障——排气温度高排气温度高是由于压缩机实际运行工况已超出压缩机安全运行曲线而引起的故障。
谷轮ZB涡旋压缩机构造及故障排除的简单观念首次发明于1905年。
涡旋盘是一个渐开线型螺旋线,形成一系列逐渐扩大的存在于两个部件间的空间。
当压缩时,一个涡旋盘保持静止(固定涡旋盘)而另一个涡旋(旋转涡旋盘)被允许作围绕第一个盘的行星运动(但不旋转)。
当发生该运动时,两个盘之间的空间慢慢地被推移至二个涡旋盘的中央,而同时容积也被减小。
当空间到达涡旋盘的中央,处于高压状态的气体通过位于中央的通道排出。
在压缩过程中,几个气室被同时压缩,形成非常平滑的过程。
吸气过程(涡旋盘的外侧部分)和排气过程(内侧部分)是连续的。
机配置型号内置释压阀排气温度保护排气单向阀电机保护器 ZB15-ZB45IPRTOD有中点保护器ZB50-ZB88无ASTP有中点保护器ZB92-ZB11M无内置排气温度传感器无外置电机保护模块+内置传感器系列Series应用指南内置释压阀(IPR阀)内置释压阀位于压缩机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当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的压力差超过26~32bar时开启。
当内置释压阀打开时,热的排气气体接触电机保护器温度感应的部位,电机中点保护器跳开,此时电机三相绕组开路,压缩机必须被充分冷却后,电机中点保护器才会复位。
ZB58KQ~ZB88KQ和ZB92KC~ZB11MC没有设置内置释压阀,为保证安全运行,在任何应用中都应该给系统中配置一个设定压力不超过30bar(表压)的高压压力开关。
内部温度保护器TOD或ASTP是设置在涡旋排气口的感温快动阀片。
当排气温度过高时它会打开让高温排气返回并接触电机保护器,从而保护压缩机。
电机保护模块ZB92和ZB11M的电机保护系统包含一外部电机保护模块,该模块接有4个串联起来嵌入电机绕组和位于内部涡旋盘排出腔中的第五个热敏电阻。
如果电机温度或排气温度中任一个超过设定值,该模块将跳开并保持30分钟。
(注:将模块电源断开,它将立刻复位)。
模块有30分钟延时,以便让涡旋有足够的冷却时间。
涡旋压缩机的原理与故障原因涡旋压缩机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涡旋腔和转子叶片。
涡旋腔是一个类似于一个宽而浅的椭圆形的腔体,有两个旋转叶片被椭圆形的壳体包围。
当涡旋腔内的气体进入时,叶片的旋转会产生一股强大的涡旋效应,将气体迅速带入腔体并进行压缩。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1.沿着螺旋形的腔体进入气体。
当气体进入腔体时,转子叶片的旋转将气体带到腔体的边缘。
2.在压缩腔体中,由于旋转叶片的运动,气体被连续地压缩,并沿腔体旋转。
3.在腔体的末端,气体已经被大大压缩,然后进入排气管道。
1.过热:涡旋压缩机可能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设计不良导致过热。
这可能是由于过热的环境,冷却系统故障或过载引起的。
过热可能导致涡旋压缩机性能下降或强制停机。
2.湿润:涡旋压缩机可能出现湿润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未正确安装防湿器、冷却系统故障或气体中含有过多水分而引起的。
湿润可能导致腔体中的叶片损坏或凝结物的积聚。
3.损坏的叶片:叶片的损坏可能是由于不当操作、外部冲击或长时间使用而引起的。
叶片的损坏可能导致涡旋效应减弱,从而降低涡旋压缩机的效率。
4.异常噪音:异常噪音可能是由于叶片损坏、部件松动或不当操作时产生的。
异常噪音可能是涡旋压缩机内部故障的指示。
为了避免涡旋压缩机的故障,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维护:定期对涡旋压缩机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零部件。
这将有助于保持涡旋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并减少故障的发生。
2.合理使用:遵循涡旋压缩机的使用说明,确保正确操作。
避免过载、过热和湿润环境。
3.安装和调试:在安装新的涡旋压缩机时,确保正确安装,并进行适当的调试。
这将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避免未来的故障。
总结:。
机房空调用涡旋压缩机常见故障浅析(1)- 电机烧毁摘要:机房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的电机绕组烧毁是压缩机常见的故障。
在绕组烧毁前,用户不易发现其故障征兆,而当电机绕组烧毁后,又会掩盖了一些导致绕组烧毁的真像,给事后故障原因分析增加了难度。
本文从压缩机长期过载运行、电机堵转、缺油、电压异常、压缩机散热不足、绕组绝缘破坏和电气电路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些因素与压缩机电机绕组烧毁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用户及维护工程师对压缩机损坏前的异常现象的重视关键词:机房空调、压缩机故障、电机烧毁、绕组烧毁涡旋压缩机的电机绕组烧毁是一个常见压缩机故障。
当压缩机的电机绕组烧毁发生了,因电机绕组线圈、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和制冷剂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会产生巨烈的化学反应,生成物通过压缩机的进排气管道会污染整个制冷系统。
维修时需要清洗制冷系统,维修难度大,维修成本高。
被污染制冷系统又会掩盖电机烧毁的原因,给事后故障根本原因分析增加了难度。
根本故障原因分析是维修工作的关键步骤。
没有找出故障原因的维修,可能会导致相同的故障重复出现。
本文将重点分析电机绕组烧毁的故障现象及其原因。
涡旋压缩机原理是在1905年就被发明。
涡旋压缩机的压缩部分主要由一个动涡旋盘和一个静涡旋盘组成的,如图1所示。
工作时静涡旋盘不运动,动涡旋盘由电机驱动下转动如图3和图4。
由于动涡旋盘不停的旋转,气体在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之间的月牙形封闭空间内,从外周向中心卷进,不停被压缩,最终从中间喷出,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图2由于二十世纪末的高精度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使涡旋压缩机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从而逐步地代替了传统的活塞压缩机,在机房精密空调行业中,机房空调几乎都是采用涡旋压缩机,如图3所示。
本文所说的压缩机,如没有特别注明的,皆指机房空调所使用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未注明的空调皆指维谛公司的机房空调。
图3图4电机绕组和转子压缩机在机房精密空调制冷系统的作用:压缩气体制冷剂,保证制冷系统的高低压力,并提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动力。
涡旋压缩机拆解与故障分析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组成。
包括使通过压缩机壳体的气体的分路流动方式以减少夹带的油的许多结构特征。
600工作原理:涡旋定子和涡旋转子的涡旋形状基本相同,相位差为180° ,并且具有一定的偏心距。
在2个涡旋之间形成4个压缩腔,每个压缩腔都呈月牙形。
480o600°在压缩过程中,涡旋定子(静盘)保持固定,而涡旋转子(动盘)则每隔90°顺时针圆周运动,气腔内的气体即被压缩成高压气体,并经涡旋中间的排气口排出。
涡旋压缩机主要表现故障:浮动密封圈损坏,造成高低压串气:故障现象一般表现为压缩机电机完好,并且能够通电运行,但机组的排气压力不升高,吸气压力也不降低,吸气与排气几乎没有压差,排气管不热, 吸气管也不凉。
涡旋盘损坏:一般表现为能听到压缩机内部明显的金属撞击声,这是涡旋盘被击碎后的金属碎片相互撞击或与压缩机壳体撞击的声音。
72Cr 840°g"电机抱轴,轴承损坏主要表现在:系统无冷冻油,造成压缩机内部机械磨损,加剧产生高热量,不能很开散发出去而导致抱轴,卡缸。
涡旋压缩机故障原因与分析: 密封圈发生了局部的融化、断裂是涡旋压缩机常见故障现象。
其原因是:由于制冷剂泄漏, 吸气压力降低,吸气过热度增大,致使排气温度迅速升高,会使系统存在严重的过热现象。
避免密封圈发生热损坏最有效的办法是正确安装排气温度保护器。
涡旋盘损坏一般是由液击引起,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开机的瞬间有大量的制冷剂液体进人压缩机;②蒸发器水流量不够(蒸发负荷减小),压缩机有回液现象;③机组热泵运行除霜不好,大量液体制冷剂没有蒸发就进人压缩机,或四通阀换向瞬间蒸发器(热泵运行时为冷凝器)内的液体进人压缩机。
电机绕组烧毁与电气设计的保护有关,或是由机组运行使用不当造成,分以下几种情况:①负荷异常。
② 如果电气设计没有过载保护或过流保护,有可能产生危险。
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摘要: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类技术和设备也层出不穷。
在众多的技术设备中,涡旋式空调压缩机一直是备受大众关注的一类,并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身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效率。
在对涡旋式空调压缩机进行应用时,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故障诊断工作。
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的故障诊断工作,在近年来随着相关单位质量意识提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对机器利用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据机器的结构原理,利用高效的诊断方法进行的高效故障诊断和处理可充分完善这种压缩机的使用效率。
本文从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出发,接着详细分析了这一压缩机的基本特点和故障类型,并详细指出故障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空调压缩机;结构原理;故障诊断;技术问题;措施改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质的飞跃。
但近年来在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背后,各类技术设备的成果也日益突出,但设备本身存在的故障成为制约设备利用效率突破下一个瓶颈和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而相关部门和单位也在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努力改善相关设备的具体工作效率。
在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对压缩机工作结构原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除此以外,在涡旋式空调压缩机使用过程中,故障诊断工作又处于核心位置,对于压缩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当下,故障诊断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弊病,主要表现在技术方面,需要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来针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
一、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的基本概况和结构原理1.1涡旋式空调压缩机的基本介绍涡旋式空调压缩机,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固定的涡旋体和动涡旋体,同时还具有偏心回转机构、密封装置和排气的阀片等等。
在压缩机的所有装置中,离合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装置主要进行动力的传输,线圈通电以后产生磁力,可以锁住离合器的带轮和驱动盘,在曲轴的高效运转下,可以进一步使得压缩机的内部动盘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压力,制冷剂产生一种循环。
详解涡旋压缩机(原理、结构、特点、⽐较,性能分析等)涡旋压缩机是⼀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组成。
其⼯作原理是利⽤动、静涡旋盘的相对公转运动形成封闭容积的连续变化,实现压缩⽓体的⽬的。
主要⽤于空调、制冷、⼀般⽓体压缩以及⽤于汽车发动机增压器和真空泵等场合,可在很⼤范围内取代传统的中、⼩型往复式压缩机。
基本结构结构特点两个具有双函数⽅程型线的动涡盘和静涡盘相错180°对置相互啮合,其中动涡盘由⼀个偏⼼距很⼩的曲柄轴驱动,并通过防⾃转机构约束,绕静涡盘作半径很⼩的平⾯运动,从⽽与端板配合形成⼀系列⽉⽛形柱体⼯作容积。
特点:利⽤排⽓来冷却电机,同时为平衡动涡旋盘上承受的轴向⽓体⼒⽽采⽤背压腔结构,另外机壳内是⾼压排出⽓体,使得排⽓压⼒脉动⼩,因⽽振动和噪声都很⼩。
背压腔如何实现轴向⼒的平衡?在动涡旋盘上开背压孔,背压孔与中间压⼒腔相通,从背压孔引⼊⽓体⾄背压腔,使背压腔处于吸、排⽓压⼒之间的中间压⼒。
通过背压腔内⽓体作⽤于动涡旋盘的底部,从⽽来平衡各⽉⽛形空间内⽓体对动涡旋盘的不平衡轴向⼒和⼒矩。
⾼压外壳的特点:1.吸⽓温度加热损失少;2.排⽓脉动⼩;3.启动时冷冻机油发泡。
低压外壳的特点:1.吸⽓温度易过热;2.压缩机不易产⽣液击;3.内置电动机效率较⾼。
数码涡旋压缩机采⽤“轴向柔性”浮动密封技术,将⼀活塞安装在顶部定涡旋盘处,活塞顶部有⼀调节室,通过0.6mm直径的排⽓孔和排⽓压⼒相连通,⽽外接PWM阀(脉冲宽度调节阀)连接调节室和吸⽓压⼒。
PWM阀处于常闭位置时,活塞上下侧的压⼒为排⽓压⼒,⼀弹簧⼒确保两个涡旋盘共同加载。
PWM阀通电时,调节室内排⽓被释放⾄低压吸⽓管,导致活塞上移,带动顶部定涡旋盘上移,该动作使动、定涡旋盘分隔,导致⽆制冷剂通过涡旋盘。
数码涡旋的调节机构⽤于冷冻系统中的系统流程图:对压缩过程进⾏中间补⽓的经济器运⾏⽅式,是解决涡旋压缩机在低温⼯况下运⾏时,由于压⽐过⾼导致排⽓温度过⾼的有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