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第三次-多动句和兼语式的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37
汉语兼语句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特有的句型之一,然而在维吾尔语中不存在兼语式。
本文着重介绍汉语兼语句在维译时的方法,为这种特殊句式的翻译提供合适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
翻译汉语兼语句时首先要弄清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要弄清全句主语和兼语之间的意义联系。
一、汉语兼语句概述(一)汉语兼语句的来源“兼语式”的问题由来已久,这种句式在古代已被提出,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已大量存在。
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等。
由于对其系统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晚,这种句式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学者们对它的理解不甚相同。
黎锦熙最早将兼语句解释为,“某成分既有宾语的资格,又有主语的资格,故名‘兼格'”。
吕叔湘把“兼语句”定义为,“递谓式―两个动词不属于同一主语,第二个动词的主语就是第一个动词的宾语。
第一个动词常常是‘使、叫、让'或带有这种意义的词”。
上述各家的一致性,就是有一个“名词性成分”,它既是前边动词的宾语,又是后边谓词性成分的主语,两个谓语不连系同一主语。
差异就是对“兼语句”的范围理解不尽相同。
(二)汉语兼语句的定义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叫作兼语短语。
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称作为兼语句。
它的基本格式是:主语一谓语1—兼语一谓语2。
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同时也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句式。
而维语中没有和它相同或相似的形式,于是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兼语句前后两个谓语动词之间总是总是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只要弄清兼语句前后两个谓语之间的意义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汉语兼语句的类型及特点(一)汉语兼语句的类型1. 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这种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如:“使、让、叫、请、派、强迫”等等。
932016年第12期总第169期No.12. 2016Sum 169哲学文史研究作者简介:钱 琼(1989-),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研究。
兼语句这种特殊句式由来已久,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但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却开始于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1997)把兼语句定义为:“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
”现有的研究,有很多事从分析兼语句的定义入手,已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
同时许多学者也对兼语句的结构和与之相类似的相关句式做了不同角度的比较研究,主要与下列相关句式进行过对比:一、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的区别双宾语句中,以动词、动词性短语或主谓短语作远宾语时,就容易与兼语句相混淆。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双宾语的动词是三价动词,两个宾语之间不构成结构关系,但兼语句中 N2 和 V2之间存在结构关系。
兼语句中 V2 回答V1+N2“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提问,而双宾语句回答V1+N2什么的提问。
在双宾语句中,当远宾语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小句的谓语,它所表示的含义其实是动态的,而兼语句动词所表现的是静态的;其次,由于双宾语的V1是三价的,是可以带三个名词的,而兼语句的 V1 却只能带两个名词。
二、兼语句和连动句的区别连动句是指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它所有的动词或动词短语都可以分别跟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是陈述同一主语的;兼语句则是V2和N2构成主谓关系,不与N1构成主谓关系。
由于连动句动词之间结构紧凑,几个动词之间是没有停顿的。
三、兼语句和主谓宾语句的区别:主谓宾语句是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句子,整个主谓短语一起充当V1的宾语,N2与主谓短语的动词不构成关系。
而兼语句的N2与V2是构成关系的。
例如“我请他来”和“我知道他来”两个句子分别是兼语句是主谓宾语句。
仔细比较能够发现两者有明显区别:(1)停顿处和可加状语的地方不同;(2)第一个动词的性质不同;(3)句子的变换式不同。
兼语句名词解释兼语句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格,它是前后两个谓语交错使用,兼有两种语义。
因为兼语句既可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也可以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所以兼语句又叫做“三重”句。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常常采用兼语句,这是一种主语与谓语倒置的修辞格。
它是指一个句子里同时出现几个并列成分,每个成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即各说各的话。
其目的是扩大语言容量,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
这种兼语句也被称作“多重复句”或“多重层次”。
1、主谓倒置。
就是主语与谓语倒过来说,如:(1)四川军阀刘湘派兵包围成都,大肆屠杀人民,严重破坏革命力量。
( 《收回川汉铁路建筑权》)(2)整天跟着这些孩子东奔西跑,他们的父母,祖国人民怎能不操心?( 《第二次握手》)以上例句,前面的“刘湘”是主语,后面的“兵”是谓语,属于主谓倒置。
2、主宾倒置。
是主语和宾语倒过来说,如:( 1)无论哪一本书,只要读得认真,思考得深刻,都能受到教益。
(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上例句,前面的“无论……”是主语,后面的“那一本书”是谓语,属于主宾倒置。
3、定语后置。
是定语放在谓语的前边,如:( 1)张大娘见李玉和衣衫破旧,身体瘦弱,很同情他,常常接济他。
( 《荷花淀》)以上例句中的“张大娘”是定语,后置。
3、定语后置。
就是定语放在谓语的前边,形成了倒装句。
它具有兼语句的一切特征,只是在语序上颠倒了。
4、状语后置。
是状语放在谓语的前边,形成了倒装句。
它具有兼语句的一切特征,只是在语序上颠倒了。
5、补语后置。
就是补语放在谓语的后边,形成了倒装句。
它具有兼语句的一切特征,只是在语序上颠倒了。
6、独立成分倒装。
它是把不是并列成分而是构成短语(或单句)的成分安排在前面,如:( 1)敌人出动了飞机大炮,我们只好边打边退。
( 《狼牙山五壮士》)(2)政府号召全民族一定要保卫胜利果实。
( 《打响了第一炮》)(3)夜深了,路灯亮了,银光闪闪,像一排排士兵在前边开道。
兼语句例句兼语句,也被称为双重结构、复合句式或并列复合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同等重要的句子组成的句子。
这种句子结构常用于强调、比较、转折、因果等复杂的表达方式中。
在英语中,兼语句的构成形式非常灵活,可以使用不同的连词、标点符号和词语组成。
下面将通过例句的形式来了解什么是兼语句,并掌握它的常见结构和使用方法。
1. 强调结构兼语句可以用于强调一件事情,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例如:- I saw her last night, and she was absolutely stunning. She was wearing a red dress, and her hair was tied up in a bun. 我昨晚见到她,她真是惊艳无比。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裙子,她的头发绑成了一个丸子头。
2. 比较结构兼语句也可以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
例如:- I love both pizza and pasta, but I think I prefer pizza. Both are delicious, but pizza is just more satisfying. 我喜欢比萨和意大利面,但我觉得我更喜欢比萨。
两者都很美味,但比萨更加令人满足。
3. 转折结构兼语句可以用于表达转折之意,比如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
例如:- She said she loved me, but she left me without a word. 她说她爱我,但她没有任何话就离开了我。
4. 因果结构兼语句也可以用于表达因果关系,即一个事件或行为导致了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例如:- He didn't study for his test, so he failed it. 他没有为考试而学习,所以他就没通过。
5. 程度结构兼语句可以用于表达程度,并强调某个行为的程度。
例如:- I was so tired after running the marathon that I couldn't move for several hours. 我跑完马拉松后非常疲惫,几个小时都不能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