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外国文学
- 格式:wps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在运动中产生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学,也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1. 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彼特拉克:“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什么是爱情?它不在明天;/欢笑嘻游莫放过了眼前。
/将来的事谁能猜得到?/不要蹉跎了大好的年华;/来吻着我吧,你双十娇娃,/转眼青春早化成衰老。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卜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
”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区分。
”“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口号。
拉伯雷《巨人传》是一部歌颂科学知识,反对蒙昧的书。
最早提出人能上月球的预言。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讽刺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4.创造新体裁:流浪汉小说和悲喜混杂剧。
人文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
特点:1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2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复习资料
重要概念理解:
1、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并很快波
及全欧的一场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诸多领
域广泛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它虽然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但却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
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
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它肯定人
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个性解放
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它在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作。
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
义进行抨击。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分期: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
(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意大利
评论界把他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外国文学史自考试题自考试题一:古代外国文学史题目一: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起源之一,它有着丰富多样的体裁和深邃独特的思想内涵。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史诗时代、戏剧时代和哲学时代。
自考试题二:中世纪外国文学史题目一:中古时期文学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也是外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中古时期的外国文学以宗教题材为主,如《圣经》的译文和宗教颂歌等。
自考试题三:文艺复兴时期外国文学史题目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外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追求艺术与人性的完美。
此时期的作品有许多杰作,如但丁的《神曲》和彼特拉克的《卡农赞歌》等。
自考试题四:启蒙时期外国文学史题目一:英国启蒙时期文学启蒙时期是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它在政治、哲学和文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英国启蒙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批判意识和对人类理性的追求。
自考试题五:现代主义外国文学史题目一:法国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外国文学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它对以往传统文学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法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期作家如马尔克斯和普鲁斯特等通过创新的写作手法和深入的思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自考试题六:后现代主义外国文学史题目一: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外国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美国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作家如卡特和德里罗等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和多重视角的展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和人性的深层次问题。
自考试题七:当代外国文学史题目一:拉美当代文学拉美是世界上文学繁荣的地区之一,当代拉美文学以魔幻现实主义为特色,充满了奇幻和探索人性的元素。
作家如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等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关注。
自考试题八:跨文化对比与外国文学研究题目一: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与交融跨文化对比和交融对于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外国文学大二上知识点外国文学是研究和探索外国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学科,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
下面将介绍外国文学大二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起源之一,包括史诗、戏剧、哲学等各种文学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分别讲述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2. 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希腊文学的传统,以鲁莽和实用为特点。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史诗《变形记》。
3.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文学作品主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对古典文化的模仿。
其中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全球文学经典。
4.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界的超越力量,对写实主义进行了批判。
浪漫主义作品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人们对自由和个体独立性的渴望,如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拜伦的诗歌。
5. 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文学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这种文学追求个体的意识流、非线性叙事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代表作品包括卡夫卡的《变身》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6. 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关注女性的权益和经验,探索性别问题和爱情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之下》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7.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和语言的不确定性。
它追求碎片化的叙事和多元的文化视角,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托马斯·品钦的《儿童之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8. 非洲文学非洲文学反映了非洲大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
尽管在西方世界不太著名,但非洲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风格,如陈丹青的《平原漂流记》和矛盾之间的黑子。
以上是外国文学大二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外国文学常识大全外国文学是指发生在国外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
外国文学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达方式,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外国文学的常识。
1.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山之作,代表作品有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些作品描写了古希腊的英雄事迹,也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和道德思考。
2. 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代表。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的草根生活,也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爱情的思考。
3. 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外国文学的黄金时期,代表作品有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艺术表达精湛,也对人类存在和社会问题有深刻的思考。
4.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幻想,代表作品有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拜伦的《唐璜》。
这些作品充满了浪漫色彩,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冲动和对自由的追求。
5.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这些作品写实生动,反映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6.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扩展了现实主义的思路,更加强调环境和遗传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左拉的《红与黑》。
这些作品对社会不公和人类矛盾有深入的触及。
7.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规范,代表作品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卡夫卡的《变形记》。
这些作品探索了存在主义和意识流等新的文学表达方式。
8.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进一步扩展了现代主义的思路,对语言和结构进行了颠覆和重建,代表作品有布洛克的《利普斯·奥祖里斯》和帕芙的《迷宫花园》。
这些作品探索了文学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尽管这只是一个简明的介绍,外国文学的世界却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
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智慧和情感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外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十四世纪初到十七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它对欧洲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概念--------文艺复兴(名词解释)时间: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领域:思想解放运动意义和影响:对欧洲对人类重大深远影响三、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1、社会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地理大发现2、文化自身发展:基督教文化价值体系和世俗文学价值体系的激烈碰撞、市民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学倾向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核心是追求现世(朴素唯物主义)幸福(积极乐观精神)的人本主义(弘扬人性原欲),即活着为幸福(乐感文化)和或者为赎罪(罪感文化)。
3、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一起构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四、人文主义:1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2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1) 用人权反对神权。
(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人文主义是人本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结合。
绝限性:反对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愚弄而不反对宗教本身。
人文主义还迈出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第一步—肉体解放。
五、人文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
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文艺复兴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至16世纪初期欧洲所发生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变革和创新。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以及莎士比亚等。
2. 人文主义(Humanism):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人性的尊严,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和知识的追求。
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伽利略、莫雷、培根等。
3. 文艺复兴戏剧(Renaissance Drama):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是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以英国剧场为主,包括莎士比亚、马洛等的作品,具备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戏剧技巧。
4. 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是17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风格,强调运用复杂的技巧和装饰,讲究意象的震撼力和华丽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家包括莫里哀、福楼拜等。
5. 古典主义(Classicism):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风格,强调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标准。
代表作家包括翁·德·拉封丹、莫里哀、巴尔扎克等。
6.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风格,强调个体的感受和情感,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独立。
代表作家包括拜伦、雪莱、柯勒律治等。
7.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风格,强调以欧洲现代文明为背景和主题,尝试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陈规定律,并注重现代语言和精神内涵。
代表作家包括福克纳、卡夫卡、普鲁斯特等。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十四世纪初到十七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它对欧洲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概念--------文艺复兴(名词解释)时间: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领域:思想解放运动意义和影响:对欧洲对人类重大深远影响三、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1、社会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地理大发现2、文化自身发展:基督教文化价值体系和世俗文学价值体系的激烈碰撞、市民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学倾向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核心是追求现世(朴素唯物主义)幸福(积极乐观精神)的人本主义(弘扬人性原欲),即活着为幸福(乐感文化)和或者为赎罪(罪感文化)。
3、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一起构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四、人文主义:1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2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1) 用人权反对神权。
(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人文主义是人本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结合。
绝限性:反对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愚弄而不反对宗教本身。
人文主义还迈出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第一步—肉体解放。
五、人文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
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的描写现实世界,写实方法和浪漫幻想方法相结合。
扩大了体裁领域,十四行诗、框架式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开始形成。
六、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主旨精神:对人的关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人的觉醒题材主题:着力描写现实生活、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艺术风貌: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成为基本艺术追求。
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取代中世纪文学的“寓意象征”手法(现实主义方法);继承“浪漫和幻想”手法取代“玄学和神秘”的成分(浪漫主义手法);体裁领域:十四行诗、框架式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发端于这一时期并取得辉煌成就。
七、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三个时期)1、14世纪初到15世纪中叶,地点:意大利和英国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2、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上半叶,地点:法国描绘巨人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3、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地点:西班牙和英国除了前两个时期讴歌人性和展示巨人风范外,对由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探讨成为此时文学现象的基本任务。
八、人文主义文学的局限性人文主义作家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限制,他们所肯定的“人”和“人性”掩盖了人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将人的地位故意抬高,将现实生活主观化;由于抛掉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所以他们描绘的人也仅仅是新兴资产阶级自己的化身;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认识的局限,始终没有把人与神的联系彻底割断,因为当时还不具备对神学体系进行全面清算的条件。
反对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愚弄而不反对宗教本身。
在反对贵族血统的同时,又看不起下层人民。
九、各国文学1、意大利文学佛罗伦萨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A、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第一个指出“人学”和“神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代表作品:抒情诗集《歌集》内容:抒发了对女友萝拉的真挚爱情,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和幸福观。
其中的一些政治诗,表达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反对封建割据,号召和平统一的感情。
艺术:继承了“温柔的诗体”诗派传统,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
重在抒发个人情感,并用意大利语写作,使诗歌更接近现实生活,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彼特拉克体:B、薄伽丘和《十日谈》背景:佛罗伦萨爆发的灾难性瘟疫,居民死亡过半,城市十室九空。
框形结构(名词解释)故事有开场和结尾,故事中的人物也常常讲故事。
把众多故事组成一个严谨、协调的统一系统,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十日谈》是典型的框形结构小说影响: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渊源: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十日谈》思想内容(自己举例)1、揭露僧侣恶行,抨击教廷腐败,矛头直指宗教教义2、破除门第观念,追求自由爱情,歌颂爱情力量3、抨击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肯定女性社会地位4、肯定人的全面发展5、肯定人欲全面合理性《十日谈》地位和影响1、意大利评论界把《十日谈》和《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2、语言特色上,以文学古典名著为典范,又吸收民间口语的特点,语言精炼、流畅、俏皮、生动,描写事件和人物微妙尽致,灵动多姿。
3、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4、为以后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等著作提供了借鉴,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辉。
2、法国文学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两种倾向A、七星诗社16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法国的具有贵族倾向的诗人团体,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
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
《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代表人物以龙沙为代表,被称为法国第一位近代诗人。
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
提倡自然朴实,反对矫揉造作。
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但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一味仿古,并强调作家要出身高贵,是其局限性。
B、拉伯雷和《巨人传》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代表《巨人传》主要描写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故事。
《巨人传》主要内容:《巨人传》第一部的主人公是国王格朗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
他生下来便会说话,喝一万七千多匹母牛的奶,他的衣服用一万二千多尺布制成。
这种夸张的描写是要说明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卡冈都亚最初受中古经院教育的毒害,后来人文主义教育才把他解救出来。
他到巴黎旅行,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
这时,他的国家受到邻国国王毕可肖的侵略,他率领若望修士等击退敌人。
他建立德廉美修道院酬答若望的功劳。
第二部的主人公是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
他一开始就受人文主义教育。
祖孙三代巨人,一代比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一代比一代幸福,反映了作者的人类不断进步的思想。
《巨人传》思想内容:1、作家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在精神还是躯体上都高达雄硕的巨人典型,这是欧洲近代文学上,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屹立在神的面前的一次成功尝试。
2、全面的展示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笔下的巨人躯体高大,食量惊人,纵情享乐,表达了对人和世俗生活的肯定。
3、强调了人文主义教育和知识的重要。
卡冈都亚开始接受的经院教育,越学越蠢,后来学习人文主义知识,才聪明起来。
人只有在肉体和精神都得到解放和满足,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4、通过两个巨人的见闻,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和罪恶,嘲笑和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和封建上层建筑的腐朽。
例如,作者描写人们碰了《教会集》后,便会染上各种疾病,其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5、小说也描写了封建内战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每次战争,田地被践踏,士兵所到之处全被抢劫一空。
6、小说也提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卡冈都亚修建的“德廉美修道院”是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模型,其院规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人类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愿望。
《巨人传》思想成就对应思想内容回答,加上“《巨人传》情节离奇,想象丰富,夸张奇特,讽刺辛辣,不足之处是结构较松散”。
C、蒙田代表作《随笔集》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3、西班牙文学背景:16世纪中期后经济衰落,人民贫困,冒险风气盛行。
A、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星于欧洲的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基本特征是:1、思想倾向上,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具有不幸命运,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等,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2、取材上,基本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3、结构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以其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生活场景。
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通过第一人称小癞子的活动经历描绘了各阶层人物,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B、维加西班牙戏剧之父《羊泉村》揭露封建主的暴虐,歌颂农民反抗领主压迫的正义斗争,富于战斗性,民主性。
C、塞万提斯被狄更斯、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作家誉为“现代小说之父”《训诫小说集》是仅次于《堂》的又一部名篇,其中共有12篇小说,按风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浪漫主义风格作品,以爱情故事为题材;第二类是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以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现实为题材。
《堂吉诃德》创作目的:攻击骑士小说,消除骑士小说的毒害技法:戏拟骑士小说人物形象堂吉诃德:堂是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鲜明生动、复杂矛盾。
可爱可敬而又可笑可悲,善良正直、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嫉恶如仇、人生观是崇高高尚的、没有功利目的,只有理想追寻———————脱离实际、主观武断、迂腐顽固、不自量力,行为疯癫的喜剧感和远大抱负难以实现的悲剧感。
资本主义——————骑士制度:滑稽荒唐的行为———善良的动机,喜剧人物悲剧因素,令人钦佩和同情知识渊博的学者,人文主义的真知灼见堂吉诃德的矛盾,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人文主义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桑丘潘沙:西班牙农民的典型形象。
纯朴善良、光明磊落——狭隘自私、胆小怕事。
性格变化:聪明能干、大公无私、忠于职守的改革家。
就任海岛总督“好人我会保护,坏人绝不宽容”,人文主义者惩恶扬善的政治主张。
断案如神,执法如山。
人物形象关系主仆二人无论是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鲜明对照,就连坐骑也是那么不同,堂吉诃德怀有崇高理想,但有时又那么神智颠倒,而桑丘却讲求实际,甚至有点目光短浅,全书的矛盾冲突就在这一“智”一“愚”中发展开来。
他们两人还相互影响,相互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桑丘本来目光短浅、自私狭隘,但在堂吉诃德美好理想的感染下,心胸逐渐开阔起来,在他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这时桑丘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
德国诗人海涅说两者的结合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堂吉诃德》艺术成就1、西班牙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2、集骑士传奇和流浪汉小说长处为一体3.形象塑造:矛盾对照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