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设计中“空”的体现
- 格式:doc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的实际应用空间设计中的点线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空间设计的基本元素,也是实际应用中的核心内容。
点线面这三个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探讨点线面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点,是空间设计中最小的基本元素。
它可以是一个物体的位置,也可以是一个光源的位置。
在空间设计中,点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灯光的设置和装饰物的摆放。
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可以让空间中的点成为焦点,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在装饰物的摆放中,点的布置往往可以带来亮点和活力,为整个空间增添生气和活力。
线,是连接线条的形式,它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在空间设计中,线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用来分割空间,也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室内装修中,线的运用可以让空间更加有序和整洁,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和自在;而在景观设计中,线的布置可以让整个空间更加富有节奏感和动感,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面,是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立体。
在空间设计中,面的组合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决定整个空间的氛围和风格。
在室内设计中,面的运用可以决定空间的层次和结构,为人们提供细致而丰富的感受;而在建筑设计中,面的排列和组合可以决定建筑的外观和形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实际的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它们的合理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
在室内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往往是相互协调的,通过灯光的点缀和线条的装饰,加上面的组织,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温馨而典雅;而在景观设计中,点线面的运用往往是相互呼应的,通过植物的点缀和线条的引导,加上地形的面构成,可以使整个景观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
在建筑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中,点的运用可以通过灯光和装饰物的设置,使建筑变得更加引人注目;线的应用可以通过建筑的外立面和形态,使建筑更加具有动感和节奏感;而面的组合可以通过建筑的体量和结构,使建筑更加有力量感和气势感。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摘要:室内空间设计是设计三大体系当中空间、环境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室内,空间设计,表现形式室内设计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美化人们的内心世界。
优秀的室内设计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室内装饰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室内空间设计是设计三大体系当中空间、环境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设计乃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空间的使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心里要求、使人们心情愉悦、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克森曾提出“空间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可见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室内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基于人们对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种大类的表现形式,即①不同的室内空间有不同的空间设计表现形式;②不同的室内空间分隔方式有不同的设计表现形式;③对室内空间界面的艺术处理;④室内空间感的调节。
下面我们对这四点来加以逐一论述。
第一,室内空间我们通常可分为:结构空间、开敞空间、封闭空间、悬浮空间、静态空间、流动空间、虚拟空间、共享空间、母子空间、不定空间、交错空间、外凹空间、下沉空间、地台空间和迷幻空间等。
每一类室内空间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讲,它就是室内空间设计表现形式的一种。
我们可抽出部分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加以论述。
结构空间顾名思义,它是通过结构外露部分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表现形式,这种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使人们对结构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有所了解,引起赞赏,从而更加增强室内空间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这已成为现代空间艺术审美中极为重要的倾向。
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合适的结构本身为视觉空间艺术创造所提供的潜在的条件。
优秀的空间结构所具有的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是真、善、美的体现,使之繁琐的和虚假的装饰,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浅谈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杨广明摘要近几年来,在经济繁荣,经济技术的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从房地产的极大推动下,室内装饰成为了消费主体之一.从而不难看出人们对室内装饰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以及生活理念都发生了改变,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使用及舒适度展开了极大的联想,并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与实践。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的文化素质与品位都在不断的攀升,“家”这个词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有些人认为,家一定要舒适,劳顿了一天,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厌倦了乌云密布的室外空气,回到家里想过上桃花源般的清雅恬静生活,这就促使了人们的室内空间消费.这也促使了室内设计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各样的空间分隔。
从前那些简单的室内装饰,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美观与舒适度的要求,现在设计师们不仅要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大家考虑,而且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从室内空间的使用上下功夫。
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人们的个人需求,达到更完美的使用效果。
住宅的空间格局是业主生活形态的空间体现,不同职业、身份及家庭背景的客户,他们意识的空间形态都是有所不同的;比方说律师的家庭空间,由于他们的工作形态,是从书面语言当中找到漏洞与突破口,以紧凑、和谐为主体,那么他们的空间形态可能很简单很宽敞明亮,这不仅仅有利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可能还有利于他们对事物的其他方面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中找到理论依据,这样让他们善于发现,开阔思维;还比方说工程师,他们每天和建筑打交道,习惯了线与线之间的勾勒,习惯了对一大片的空旷田野进行规划设计,把成片的空间聚集成为便于使用的小空间,可能他们的家就会是很大的一个空间,然后分散成没一个用不同用处的小空间,这也会有利于自身对于空间的诠释,没一个主体围绕中心的展开联想.因此,设计师必须协助业主一起思考关于家庭与生活在住宅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如何体现。
对于从事住宅室内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第一重要的是从生活需求出发,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感受生活中的美;第二重要的是真诚的与业主沟通,了解其他职业特点、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用心设计。
浅谈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作者:梁洁梅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4期建筑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
本文将对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进行分析。
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面的围合限定而成,从而确定了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
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空间对象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心理与生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
它包含科学的、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艺术的、感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室内空间设计既有严谨、理性的一面,又有轻松、活泼、感情丰富的一面,它的具体特点是把理性和感性共同融会于室内空间环境中。
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建筑内部环境各个界面技术的和艺术的处理。
如:天棚、地面、墙面、隔断、楼梯与栏杆、门窗等。
室内空间设计还包括对各种使用功能要求空间的划分、使用者流线的规划、各种隐蔽设施的视觉处理以及室内环境氛围的营造等。
要求设计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的审美水平、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强的综合处理能力。
1.结合功能需要创新设计思路许多真正成功的优秀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紧紧围绕着“用”字上下功夫,以新的形式来满足新的用途,就要有新的构思。
例如荷兰阿佩尔多愚的办公楼,根据希望创造家庭式的气氛的构思,采取小型方便作为基本模型,布置2、3、4层以适应不同要求的工作室,空间亲切,分隔很自由。
2.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自然条件在各地有许多不同如气候、地形、环境等的差别,特别是建设地段的限制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更显著。
这种不利条件往往可以转为有利条件,产生别开生面的内外空间,都是在不利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意想不到的空间关系。
3.结构形式的创新结构的受力系统有一般的规律,但采取的形式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正象自然畀的生物一样,都有同一的结构体系,却反映出千姿百态的类别。
比如,某公司总部建筑由于采取平头“ A ”字形骨架,斜向支承杆件在顶部由横梁连接,使内部空间别具一格。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_什么是室内空间设计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那么,关于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人的行为是在室内的空间中进行的。
人的一生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空间度过的,因此所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须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舒适、健康、效率、安全等等。
从室内设计的构成内容上分析,室内空间的设计是整个室内设计的核心内容,因此空间的设计应注意保障安全,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便于人们的生活、工作,注重为“人”而设计,为“人”的生活而设计的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现代室内空间为求得人与自然在更高层次上获得和谐与协调,在空间处理上更多的注意利用自然采光、天然材料、自然能源;采取扩大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手法;并把自然山水及绿化引入室内空间中等。
浅谈住宅室内空间设计1. 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和建筑设计一样都有设计理念方面的考量,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设计理念考量度更加倾向于住宅的室内空间,而且这种室内空间是已经被建筑师设计好了的已经存在的空间,它是以建筑设计为基础的。
那怎样的设计理念才符合我们的品味呢?我们知道,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首先都需要一定的建筑设计基础,然后要求能够画出相应的图纸,最后熟悉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些做法就可以了,设计水平的高低和设计师的审美水平是成正比的。
根据建筑学界的一般说法,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都要符合以下几点:第一在室内功能区划上要以主人的兴趣爱好为主;第二是要以主人的思想观念为主,比如信仰爱好之类;第三是在住宅的地理环境上的要求。
如气候和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方面。
而要让这些得到完美的体现,其设计理念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秩序感:建筑设计中的秩序,是指形的反复、形的节奏、形的完整和形的简洁。
114摘 要:室内设计包括房屋内部功能、内部环境和房屋整体使用性质,需要根据房屋的不同结构创建不同的装饰设计。
在室内设计风格中,软装饰对室内整体设计风格的协调性和影响力具有不同的作用,有助于创建出和谐舒适的室内生活环境。
现代化的设计优势体现在注重细节化处理与合理选择装饰风格,遵循合理化与科学化的设计原则。
本文从室内设计风格入手,浅析室内装修设计的主流风格与室内装修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室内装修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装饰元素;风格设计;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783(2021)01-114-03浅谈室内设计风格在空间环境中的艺术表现李宝珠,刘海静,封澳杰(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1 室内设计的概述1.1 室内装修的概念和界定在古代时期,分工一般分为建筑技术分工和社会分工,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明确划分,施工的组织者通常代表设计者。
欧洲——建筑物材料以石材为主,设计者通常由石匠的首脑承担。
中国——建筑物材料以木材为主,设计者通常由木匠的首脑承担。
会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者要求,按照师徒相传的成规,加上自己一定的创造性,创造出适合的建筑并积累建筑 文化。
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学慢慢分成不同的专业领域。
西方——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在工业革命中逐步 发展。
中国——受外国势力影响而逐步形成。
分离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学的内容和任务越来越繁琐,与之相关的学科也越来越多。
由于物质和技术的性质不断地变化发展,单纯靠学习和经验不可能适应社会的客观现实。
此外,施工建筑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并投入使用,工匠无法客观地实现更细致的社会分工,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快速发展,因而室内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2 室内设计的兴起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个新的主题,尽管是现代的事,然而人们早就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装饰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空间环境氛围,这点早在人类文明发展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浅谈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的实际应用空间设计是一门极具创意和艺术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设计理论和原则。
在空间设计中,点、线、面是设计师经常使用的基本元素,它们在实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点、线、面的角度来探讨它们在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点在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在设计中,点通常代表着一个空间中的一个具体物体或者位置,它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焦点。
在室内设计中,点可以是一幅画、一盏灯、一件装饰物,甚至是一个窗户或者一扇门。
设计师可以通过灯光的明暗、颜色的对比、以及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来塑造点的效果,从而影响整个空间的氛围和感觉。
在景观设计中,点可以是一处喷泉、一个雕塑、一颗树木等等,它们能够突出空间的重要性,让人们聚焦在特定的地方。
在建筑设计中,点可以是一根柱子、一扇门、一个穹顶,它们能够为整个建筑物增添视觉上的亮点。
点在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设计师可以通过精心布置点的位置和形式来塑造空间的氛围和感觉。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面在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面代表着空间中的表面和平面,它能够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
在室内设计中,面可以是一块墙面、一个天花板、一块地面,它们能够为空间增添纹理和色彩,让空间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在景观设计中,面可以是一片水域、一片花坛、一块草地,它们能够为整个景观增添绿意和舒适感。
在建筑设计中,面可以是一个屋顶、一个立面、一个开口,它们能够为建筑物增添韵律和节奏,使其显得更加有力和有序。
面在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是非常丰富的,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面的材质和色彩来影响空间的氛围和质感。
点、线、面是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点、线、面的位置和形式,来塑造空间的氛围和感觉。
设计师们应该深入理解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以便更好地运用它们来创造出具有魅力和个性的空间设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摘要:室内设计反映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新中式风格家居设计,是现代中国人向世界展现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是室内设计风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中式风格家居设计风格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中国人风景线展现态度表达特点材料一、新中式风格介绍现代中式风格-中式风格的一种;也被称作新中式风格。
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
“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的脉络传承下去。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资讯转播越来越迅捷,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为了表现自我、突出自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追求个性的鲜明和独特,并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上表现出来,而人们自觉或不知觉的会有附庸大众的行为出现,这样便出现了不同的时尚流行元素和风格。
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风格大行其道。
但有些人不满足于现代风格底蕴的苍白,想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部分接受传统中式风格的人也不满足其复杂繁琐和功能上的缺陷,想在保持韵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变。
于是,现代中式风格就产生了。
1、新中式风格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是中式风格精神内涵的基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无不体现着儒释道精神的思想内核,其中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不谋而合。
新中式风格在利用现代手法把传统中式结构形式重新设计组合的同时,也充分传承了传统中式风格的精神内涵。
①和谐“和”的思想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老子日“知和日常,知常日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以及苟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均是讲的这个道理。
和谐是自然与社会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它强调世界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
浅谈建筑空间的营造【摘要】:谈空间不能脱离形体,正如谈形体要联系空间一样。
它们互相穿插、透漏,形体依存于空间之中,空间也要借形体作限定,离开实空间的虚空间是没有意义的;反之,没有虚空间,实空间也就无处存在。
【关键词】:建筑空间;空间营造Abstract: On the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body, as the talk about contact space. They are interspersed with space and physical, they are disclose, body depend on the space into the space but also by the body for qualified, leaving the real space of the virtual space does not make sense; the contrary, there is no virtual space and real space also no place to exist.Key words: building space; space to create a中图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前言作为从事建筑设计的一员,学院式教学和实际工程的应用往往使我们重点关注于对建筑平面功能与立面形式韵律的不懈推敲。
顾此失彼中,我们通常会忽略了对于建筑设计本质的理解,即“实”“虚”空间的交叉和“得之于外”的建筑形象。
因而在这里我们就从基本的建筑空间形式及其营造方法来总结一个新的思路,以利于今后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1、空间及建筑空间的定义我们一直以来所理解的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
” 被形态所包围、限定的空间为实空间,例如我们通常所说图底关系中的图。
浅谈室内设计中“空”的体现摘要:“空”是美学中艺术魅力之一,表现在中国古代的书法、园林同时还反映在中国的室内结构和装饰上。
建筑与室内的空间都要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美与丑的形态、安全与暴露的挣扎、隐私与开放的室内空间。
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又负载着丰富的内涵、艺术感、时代感。
关键词:空意境空间表现一对“空”的再认识1、“空”的概念“空”的概念包含二个意思。
一是,“空”—词源于德语Raumkunst,德国莱辛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
“空”是造型必要手段和必备条件,造型艺术在一定空间中,空间艺术必然首先,因此,空间艺术在本质上是对造型的把握,但是,在造型艺术中,造型性质亦不尽相同。
一般说产生于视觉、触觉、运动感觉和这些意识感知的空间、触觉空间、运动空间。
从精神心理的审美及各种审美的形式:优美的、悲伤的,那么,在营造生活空间的同时,心理空间营造各式各样的精神氛围,这样的空间也就是艺术的空间。
这一方式的艺术一般包括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种类。
所谓这些空间即物质的广延性,心理感受被区分为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公共空间等类型。
因而,最狭义的空间种类是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营造的空间典型代表。
在现实中利用不同性质的空间来驾驭,与此同时,根据人的不同心理需要营造各种各样的室内外建筑空间。
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需求之一,无论在虚拟社会还是在现实社会里,建筑艺术在虚虚实实的世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建筑空间的满足安全、温暖的心空间满足心理祈祷、净化的需求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工作、交流、娱乐。
二是,我认为“空”的另外的定义是留空的部分,空的用处不在于空的本身,是实体的用处发挥了作用,中国传统建筑擅于运用“空”,中国美学的问题之一,即虚实问题。
几乎在中国艺术都存在对“空”的解读,不仅书画、园林中的空,就连房屋室内的陈设都讲究“空”。
(如图[1])室内空间的多种类型,是基于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日益发展的科技水平和人们不断求新的开拓意识,必然还会孕育出更多样的室内空间,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室内空间类型。
(图1)交错空间、凹入空间、外凸空间、下沉空间、迷幻空间、地台空间、虚拟空间等,交错空间是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已不满足于封闭规整的六面体和简单的层次划分,在水平方向往往采用垂直围护面的交错配置,形成空间在水平方面的穿插交错,左右逢源;在垂直方向则打破了上下对位,而创造上下交错覆盖,俯仰相望的生动场景。
特别是交通面积的相互穿插交错,颇象城市中的立体交通,在空间中,也可增加很多情趣在交错空间中,往往也形成不同空间之间的交融渗透,因而一定程度上也带有流动空间与不定空间的特点。
凹入空间是在室内某一墙面或角落局部凹入的空间,通常只有一面或两面开敞,所以受干扰较少,其领域感与私密性随凹入的深度而加强。
根据凹入的深浅,可作为休息、交谈、进餐、睡眠等用途的空间,在饭店等公共场合,可布置雅座、服务台等。
凹入空间的顶棚应较大空间的顶棚低,否则就会影响围护感和趣味性。
是否设置凹入空间,要视母空间墙面结构及周围环境而定,不要勉强未之。
外凸空间,如果凹入空间的垂直围护是外墙,并且开较大的窗洞,便是外凸式空间了。
这种空间是室内凸向室外的部分,可与室外空间很好地融合,视野非常开阔。
当外凸空间为玻璃顶盖时,就又具有日光室的功能了。
这种空间对室内外都可丰富空间造型,增加很多情趣。
下沉空间,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可限定出一个范围比较明确的空间,称为下沉空间。
这种空间的底面标高较周围低,有较强的围护感,性格是内向的。
处于下沉空间中,视点降低,环顾四周,新鲜有趣。
下沉的深度和阶数,要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而定。
为了加强围护感,充分利用空间,提供导向和美化环境,在高差边界处可布置座位、柜架、绿化、围栏、陈设等。
在层间楼板层,受到结构的限制,下沉空间往往是靠抬高周围的地面来实现。
迷幻空间的特色是追求神秘、幽深、新奇、动荡、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超现实的戏剧般的空间效果。
在空间造型上,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实用性,而利用扭曲、断裂、倒置、错位等手法,家具和陈设奇形怪状,以形式为主,照明讲究五光十色,跳跃变幻,追求怪诞的光影效果,在色彩上则突出浓艳娇媚,线型讲究动势,图案注重抽象,装饰陈设品不是追求粗野犷放,就是表现现代工艺所造成的奇光异彩和特殊机理。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的、古怪的空间感,经常利用不同角度的镜面玻璃的折射,使空间感更加迷幻。
地台空间,室内地面局部抬高,抬高面的边缘划分出的空间称为地台空间。
由于地面抬高,为众目所向,其性格是外向的,具有收纳性和展示性。
处于地抬上的人们,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的方位感,视野开阔,趣味盎然。
直接把台面当座席、床位,或在台上陈物,台下贮藏并安置各种设备,这是把家具、设备与地面结合,充分利用空间,创造新颖空间效果的好办法。
不定空间由于人的意识与行为有时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是”与“不是”的界限不完全是以“两极”的形式出现,于是反映在空间中,就出现一种超越绝对界线的(功能的或形式的)、具有多种功能含意的、充满了复杂与矛盾的中性空间,或成“不定空间”。
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围透之间;公共活动与个人活动之间;自然与人工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形状的交错叠盖、增加和削减之间;可测与变幻莫测之间;正常与反常之间;实际存在的限定与模糊边界感之间等等。
对于不定空间,人们在注意选择的情况下,接受那些被自己当时心境和物质需要所认可的方面,使空间形式与人的意识流吻合起来,使空间的功能更为深化,从而能更充分体现室内空间的完美结构。
虚拟空间的范围没有十分完备的隔离形态,也缺乏较强的限定度,是只靠部分形体的启示,依靠联想和“视觉完形性”来划定的空间,所以又称“心理空间”。
这是一种可以简化装修而获得理想空间感的空间,它往往是处于母空间中,与母空间流通而又具有一定独立性和领域感。
虚拟空间可以借助各种隔断、家具、陈设、绿化、水体、照明、色彩、材质,结构构件及改变标高等因素形成。
这些因素往往也会形成重点装饰。
二空间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空间是通过精心组合各种要素来表达情感艺术,各种“空”就是我们来创意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空间需要不同的构思去分析,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以一个大的空间概念来衡量,根据其使用功能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更加艺术化设计,而不会局限于某个领域的某种常规的思维与表现手段,空间处理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考虑。
单个空间的处理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
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渗透、层次、序列等关系为主。
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
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常使人肃然起敬,多见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
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宜人,适合于大多数活动的开展。
其次,应注重空的渗透和层次变化,主要可通过对空分隔与联系关系的处理来达到目的。
被分隔的空间本来处于静止状态,但一经连通之后,随着相互间的渗透,好像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所以便打破了原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呈现出了空的层次变化。
空的对比是丰富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
当将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空布置在一起进,由于形状、大小、明暗、动静、虚实等特征的对比,而使这些特征更加突出。
空序列是关系到室内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
当将一系列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应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将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性格的空间序列。
在组织空间、安排序列时应注意起承转合,使空间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创造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少与其他民族不尽相同的审美习惯,如注重完整性、喜欢情节性,偏爱含蓄性等。
这些审美习惯,在中国室内设计中有多种表现:一是空间形式大多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多为矩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
很少使用不规则的形状,也不习惯在完整形中随意“砍”掉一块或“贴”上一块的非完形。
在多个空间组合时,喜欢形成序列,就像写文章,必有起承转合,有头、有尾、有高潮。
二是空间分隔常常“隔而不断”。
在空间分隔方面,多用虚拟分隔,以取得似分非分,似断非断,隔而不断的效果。
中国室内环境中的碧纱橱、落地罩、飞罩、屏风、博古架、帷幕等极有特色,为外国室内环境所少见,其最大特点就是“隔而不断”,并有很强的装饰性。
三是喜欢采用言蓄的装饰手法。
中国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最能反映人们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
传统的建筑中常用蝙蝠、鹿、鱼、鹊、梅等图案。
原因是“蝠”与“福”谐音,寓意有福;“鹿”与“禄”谐音,寓意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
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
这是一种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附会人事,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
象征和隐喻是相似的。
在中国室内设计中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松、鹤象征健康长寿等手法极为常见,都是托物寄情、寄志,用以表达美好的意愿。
装饰中还有以数字表达某种含义的,如以“十二”表示十二个月,以二十四表示二十四节气等。
因此,许多建筑的开间数、踏步数,都不是随意确定的。
中国素有崇尚“阳数”(奇数)的习惯,并以“九”为最尊贵,故在宫殿建筑与装修中,常常选用九字或九字的倍数[2]。
上述种种手法都是一些比较含蓄的手法,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确实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
中国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内容十分丰富。
深入研究这些精神层面,有利于理解中国室内设计乃至室内设计整体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理解室内设计何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特征;也必将有利于提高当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的多样性。
我们常见的还有许多不同的手法来创造不同的空间,其中,结构的“空”,在中间古建筑中是最易于见到的。
如亭、廊的结构都是空的,但“空”并非无用,空是为了供人休憩,空是为了借景。
因为其“空”,眼前的景色才能透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中国传统建筑认为“取景在借”,故营建房屋也善于借景。
如窗帘采用镂空的结构,便于将室外的景色引入室内,交融渗透。
李渔曾说:“开窗莫妙于借景”“窗帘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
然此皆属第二义”。
而且窗帘易简不易繁,宜自然不宜雕啄[1]。
如此才空灵、有生机。
室内除窗之外,罩、割断、博古架等也都采用了“空”的结构。
比如罩,不管是天弯罩、落地罩还是月洞罩,并不是象实墙一样将空间阻隔,而是通过“空”的手法使空间得到了延伸。
再如隔断,有的采用屏风,有的采用帷幔,有的采用卷帘,无论怎样的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将空间完全隔断,而是留出大片的空白,在不稳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空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