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计基础讲义第四章
- 格式:docx
- 大小:90.78 KB
- 文档页数:18
会计基础讲义(1-4单元)第一单元总论学习目标1.知道会计的基本职能2.能够描述会计的目标和会计信息八项质量要求3.能够描述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框架4.能够说出四项会计假设的名称和解释其含义学习流程自学文字教材或阅读本讲义学习内容收看会计信息的作用及质量要求视频录像收看会计概念讲解录像及PPT阅读总论电子教案浏览趣味动画—“会计假设”微课拓展视频:会计的起源(中国大学公开课郭道扬教授)互动讨论:会计离我们有多近?互动讨论:期初学情问卷调查单元自测(在课程学习课件进入单元测试)学习内容1.会计的含义2.会计目标3.会计假设案例引子重视会计——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一大利器2010年2月1日,应日本政府之邀,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担任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零薪水出征拯救申请破产保护的日本航空公司。
他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这两家公司都进入了世界500强。
来到日航后,让稻盛先生大为吃惊的是,日航这么一个巨型公司,虽然人才济济,但是经营层居然不懂甚至不重视会计。
会计报表要迟三个月才能出来,出来的也只是“盖浇饭”式的笼统数据。
他们不晓得经营企业必须依据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真实状况的数字,正如飞行员驾驶飞机而不看仪表盘一样。
稻盛先生认为,这样的经营者连一家蔬菜铺也经营不好。
于是,在向日航注入灵魂——正确的经营哲学的同时,让日航的干部学习经营的实学——简明的会计原则,就成为重建日航的当务之急。
哲学、实学双管齐下,见效之快令人惊叹不已。
不到半年,日航就开始大幅度扭亏为盈,到2010年底,就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580亿日元的巨额利润。
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高度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稻盛和夫的哲学和实学,稻盛先生的成功不可阻挡。
第一节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讲,确实是根基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能够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立简单,然而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往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特别简单或特别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根底,关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置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元,如此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往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往。
其记录结果如图4-1。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1.关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能够全面、清楚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往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能够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纳。
我国过往曾采纳的复式记账法要紧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1992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那么?中明确,企业应当采纳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四章复式记账法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公式):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恒等式。
会计等式的作用——设置账户的理论依据;复式账户的理论依据;设计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会计等式有三种表现形式一、静态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基本等式)二、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三、综合会计等式:将上述两个公式结合起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者: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综合会计等式更加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资金存在的状况会计等式的左边反映企业现实存在的资产,右边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收入抵减费用以后获得的利润成为资产又一个新的来源企业的所有者对利润具有要求权,企业实现的会计利润要加到所有者权益中去四、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经济业务的定义:应该办理会计手续并且能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称为经济业务。
2、经济业务的类型(资金变化类型)经济业务的类型概括起来一共有以下九种: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①++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也增加,且增加的金额相等。
②——资产项目减少,负债项目也减少,且减少的金额相等。
③++资产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且增加的金额相等。
④——资产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且减少的金额相等⑤±资产项目内部相互增减且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⑥±负债项目内部相互增减且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⑦±所有者权益内相互增减且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⑧+—负债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且增减金额相等⑨—+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项目减少,且增减金额相等【重要结论】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不能改变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假定某企业2020年3月1日资产总额为100,000元,负债为40,000元,所有者权益60,000元。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 40,000 60,000【例题1】3月1日购买原材料10 000元,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原材料验收入库。
第四章会计凭证(会计工作的起步)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定义:~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二.分类:(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1.原始凭证2.记账凭证三.作用: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定义和分类(一)定义:~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经办人员填制或取得的,用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1.填制人:业务经办人员2.填制程序:业务发生或完成填制或取得的。
3.用途:(1)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
(2)明确经济责任。
(3)记账的原始依据和书面证明。
注:原始凭证必须能够表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凡是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各种单据(如购货申请、购销合同、计划、银行对账单等)都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二)分类:1.按来源不同:(1)自制原始凭证(2)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不同:(1)一次凭证:填制手续一次完成。
属一次有效凭证。
(2)累计凭证:一张凭证多次使用。
属多次有效使用的原始凭证。
(如:限额领料单)。
(3)汇总凭证注:汇总凭证所汇总的内容,只能是同类经济业务,不能将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汇总。
2.按格式不同:(1)通用凭证(2)专用凭证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教材第50页三.原始凭证填制的要求:(一)基本要求:教材第51-52页(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教材第53-56页(三)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教材第57页四.原始凭证的审核1.审核的内容:(1)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2)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2.审核后的处理:(1)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2)不正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更正、补充。
a.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并加盖公章.b.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 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更正.(3)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20 1 5 会计基础第四章讲义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考情分析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记账方法的种类: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
(但记账方法并非唯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1.概念: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1 000 元购买原材料。
2 000 元已入库,银行存款支付1 500 元,余款未付。
例如:采购商品2.复式记账法的特点(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3.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四、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这里的“借”、“贷”已失去其原有的含义,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
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一)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二)具体结构费用、资产=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贷方增加、借方减少1. 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例题】某企业的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800 000 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 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 000 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四)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1、基本要求(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
①分类编号:记账凭证由主管该项业务的会计人员,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并按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进行的连续编号。
一般一笔业务编一个号。
如:将记账凭证分为收、付、转三类凭证,然后将收款凭证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后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收字第1号、第2号、第3号…”; 将付款凭证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后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付字第1号、第2号、第3号…”; 将转账凭证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后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转字第1号、第2号、第3号…”;②综合编号:将一定时期内填写的所有记账凭证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后进行统一编号。
即它不再对凭证进行分类。
编号的编写格式为:“总字第1号、第2号…”③分数编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如 、 、 。
为便于监督,反映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不得由出纳人员编号。
(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
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
每一张原始凭证(4)记账凭证的编制依据 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5)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所附原始凭证必须完整,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以便核对摘要及所编会计分录的正确性。
313323333如一张原始凭证需要填制两张记账凭证,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已附在某张记账凭证后,以便查阅。
(6)记账凭证发生错误应按规定处理①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即尚未登账之前发现记账凭证错误),应当重新填制;②已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A、如果会计科目有错误,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
第一节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较简单,但是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元,这样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其记录结果如图4-1。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1.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
我国过去曾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借贷二字已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而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用来标明记账方向。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但是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
即当资产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例1】某企业的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00000元,本期购入200000元,本期发出400000元,则原材料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如下: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500000+200000-400000=300000(元)【答疑编号911040101】(二)权益类账户结构权益类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即当权益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账户的借方,其余额一般出现在账户的贷方。
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例2】某企业应交税费的期初余额为3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3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8000元。
则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余额为:应交税费账户期末余额=35000+36000-28000=43000(元)【答疑编号911040102】(三)收入类账户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似,也就是说,对于收入类账户,金额增加时记入账户的贷方,金额减少时记入账户的借方,在期末应予以结转,将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通过“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期利润。
因此,收入类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
(四)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费用是企业为了取得收入所发生的,在计算利润时将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掉;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与收入类账户相反,即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
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以图4-7概括如下:(五)账户结构总结1.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反映资产或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
2.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发生改变。
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
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账户都存在,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反映往来账款的账户以及“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双重性账户,都应根据它们期末余额的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反之,如果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
3.对于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所以一般无期初和期末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要相等。
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如果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贷方;或者反过来说,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贷方,必须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借方。
而且登记在借方的合计数与贷方的合计数金额必须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
下面举例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例3】大华公司2008年5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增值税略):1.5月5日大华公司获得凯文公司追加投资10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2.5月10日大华公司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一批,共价值50000元,货款暂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3.5月20日大华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所欠购原材料款50000元。
4.按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100000元,用银行存款向所有者支付。
5.5月25日大华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0000元购入生产用设备一台。
6.5月27日以前购货所欠的应付账款60000元到期,但公司暂无款支付,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60000元用于归还前欠货款。
7.以盈余公积80000元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经批准将企业原发行的20000元应付债券转为实收资本。
9.经批准企业用盈余公积70000元转增资本。
【答疑编号911040103】在上述所举的9个例子中,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
当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时,就应该使该借方账户金额等于该贷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使借贷两方的金额相等。
反之,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时,也应该使贷方账户的金额与借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例4】大华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格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30000元,余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答疑编号911040104】【例5】飞达公司收到某企业投入的资本,其中收到50000元是货币资金,已存入银行;另外30000元系木材且已验收入库。
【答疑编号911040105】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注:前面第一章第四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中归纳的9种情况的再归纳。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会使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称作账户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应借应贷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如:例3,业务1中的“银行存款”的对应账户为“实收资本”,二者形成对应关系;业务3中的“银行存款”与“应付账款”互为对应账户。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法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其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由于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的记录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的,这样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就一定相等。
根据前面例3大华公司5月份发生的9笔经济业务,可以编制如表1的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表1 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2007年5月(二)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等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其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注意:1.全部账户①全部账户包括没有余额或没有发生额的账户;②全部账户不能仅仅是某一类账户,如资产类全部账户。
(×)2.借方合计=贷方合计因为试算平衡法是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的,我们用的是借贷记账法,所以最后强调的是借方合计=贷方合计。
3.三个公式为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套入。
【例6】现在假定大华公司2007年5月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表2所示,根据表2和前述9笔经济业务,可编制如表3的余额试算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