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皖系军阀是指哪些人?皖系军阀势力是如何形成
- 格式:docx
- 大小:4.35 KB
- 文档页数:2
INTELLIGENCE【摘要】皖系军阀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中最早出掌北京政权的派系, 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曾经占据重要地位并产生过深刻影响的军阀派系。
它胚芽于晚清时期,历经段祺瑞三造共和之打磨,于1917年基本形成。
【关键词】皖系军阀形成特点一、皖系军阀形成的背景皖系军阀是北洋三大军阀派系之一,它因首领段祺瑞是安徽人而得名。
皖系北京政府上承袁世凯政府,下启直系军阀的统治,在北洋军阀统治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皖系军阀的形成过程,主要以几个关键事件与时段为界标。
其一,段祺瑞与袁世凯死后的政治格局。
伴随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败亡,北洋军阀集团领袖之位及对北京政府最高权力的控制虚缺,各方各派对此展开激烈争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段祺瑞首先凭借其两造共和之功,及刚愎自用的政风,在北洋集团中以袁世凯第二自居,为入主政权营造政治氛围。
继之,为维护北洋利益,抵制孙中山及西南军阀的影响,与其展开新旧约法之争。
旧约法是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制定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新约法是袁世凯于1914年5月的中华民国约法。
双方在所采用的政体以及总统的选举、任期、权限有很大的不同。
段祺瑞企图用新约法的“副总统代行大总统的权限,只限三天,不能即位。
”[1]来踢开黎元洪,摆脱南方的影响。
当这种做法遭到各种势力激烈反对时,段祺瑞以退为进,暂时答应恢复旧约法,结果,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则人国务院。
在新旧约法之争中,段祺瑞也为消除南北对抗,消弭南方各省各党派的反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原将军、巡抚改为督军省长;对帝制祸首进行惩凶。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非北洋势力的矛盾,岑春萱在给段祺瑞的一则电文指出“段公老成厚望,海内所崇,以魁台阁,允其当选。
”[2]。
梁启超更是指出:“此公宅心公正,持躬清直,维持危局,非比莫属”[3]。
最终,段祺瑞成功地使皖系成为了袁死后第一个掌控北京政权的军阀派系。
其二,段祺瑞与府院之争。
新旧约法之争后,段祺瑞出组责任内阁,以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与以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围绕内部权限、对德外交等各个方面展开激烈的权力斗争,即府院之争。
民国军阀史之皖系:从反日到亲日段祺瑞的成长与皖系的抉择#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提起亲日派军阀,多数人都会先想到张作霖的奉系。
其实和日本人最铁的,是段祺瑞的皖系。
作为北洋分裂后最先上台的势力,一度控制了皖、鲁、直、察、绥、陕、浙、闽等地,大概就是起于东南沿海然后绕着河南围了一圈。
但它也是皖、直、奉三家中最早衰落的。
今天的民国军阀史,咱们就来聊聊段祺瑞,和他的皖系军阀。
已经连着好几期告诉我“不适宜推广”了,这回不说西北了别再给我限流了。
在民国军阀的众多派系中,多数都是因势力范围而得名,比如奉系、晋系、川系、滇系。
但皖系比较特殊,它虽然也一直控制着安徽,但被称为“皖”的原因,则是首领段祺瑞和一些核心成员的籍贯在安徽。
所以聊皖系,一定要先聊段祺瑞。
段祺瑞出生在安徽六安,和老大哥袁世凯一样祖上都属于李鸿章的淮系。
段祺瑞的祖父段佩就是淮军将领,和冯玉祥他爹一样都在刘铭传手下听用,只不过一个当官一个当兵(低级武官)。
本来家世还算不错,但他的青少年过的并不顺。
先是因为段佩与人结仇又领兵在外,仇家上门寻仇父母只能领他外出避祸。
后来祖父病死,没几年他爹遭遇劫匪被杀,他妈也å因悲伤过度跟着离世。
18岁的段祺瑞就已经没有(直系)亲人了,而且还身在异乡漂泊。
但他跟着祖父和族叔在兵营里混过好多年,又是淮系出身,所以当李鸿章创建天津武备学堂的时候段祺瑞就顺利的考进去了,这年他刚好20岁(1885年)。
因为学习刻苦很受李鸿章看中,后来有一个选派去德国军校留学的机会李鸿章也点了他的名。
不过回国后的段祺瑞并没有马上到部队中服役,因为他学的是炮科,除了作战技巧外他也很懂金属加工,所以起初他被分配去了天津机器制造局,后来又当起了部队的教官。
段祺瑞的人生转机出现在他30岁这年。
1895年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战败,随后袁世凯领命在天津编练新军。
因为新军要使用新式火器,而且军制还是照搬德国。
所以像段祺瑞这种,懂火器,还留过德的自然就会被重用。
论皖系军阀的形成
莫建来
【期刊名称】《安徽史学》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皖系军阀是北洋军阀集团中与直系军阀、奉系军阀鼎足而立的三个重要派系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占据重要地位并产生过相当大影响的军阀派系.关于这一派系的形成问题,学术界尚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近代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最、段祺瑞的个人因素以及清末民初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争斗三个方面,对皖系军阀的形成问题作了专门而较有深度的论述,揭示了皖系军阀的形成原因及其由胚胎而胎儿而脱胎成为军阀派系势力的形成过程.
【总页数】6页(P82-87)
【作者】莫建来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2
【相关文献】
1.皖系军阀的对日外交策略 [J], 贾德威
2.皖系军阀与研究系关系探析 [J], 莫建来
3.关于“北洋军阀”和“皖系军阀 [J], 江地
4.梁启超与皖系军阀关系述论 [J], 潘日波
5.试论皖系军阀的形成 [J], 莫建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系军阀发展史(一)1916年6月6日,北洋集团首脑、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咒骂声中可耻地死去。
袁世凯在世时,凭着他的资历、声望和手段,尚能控制整个北洋集团。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群龙无首,很快走向分裂,其中主要的派系,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及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这三个军阀集团,互相牵制,互相争斗,长达十年之久。
我们在这里里先谈到皖系,并不是因为最强大,而仅仅是在袁世凯死后,皖系首先控制了北京政权。
段祺瑞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
1865年生。
他的祖父以办团练镇压捻军起家,官至淮军统领。
其父也在旧军中任过管带。
段祺瑞幼承家训,也立志从军,1885考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
由于学业精良,毕业后被派往德国,在克虏伯炮厂学习。
一年后回国,被派往威海随营武备学堂任教习。
在旧军中,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并不受重用,段祺瑞当了五年的教习。
1895年底,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练兵,除了自己的亲兵亲将,他也起用一批武备学堂的毕业生。
1896年初,段祺瑞与王士珍、冯国璋等调到小站,很快受到袁世凯的赏识和重用,不久越级提升为炮兵统带兼炮兵学堂监督。
一次,袁世凯请德国军官观操,那军官用马鞭指着王、段、冯三人称赞说:“他们不愧为杰出的将才。
”因此,王、段、冯三人被吹捧为“北洋三杰”,后来,更形象化地称为“王龙、段虎、冯狗”,段祺瑞因而有“北洋之虎”的美誉。
段祺瑞遇上袁世凯,如鱼得水,尽力为之效力。
袁世凯也对他倍加重用,先后任命他为常备军第三镇翼长、第四镇统制、第三镇统制、北洋武备学堂监督、保定军官学校总办、第六镇统制等。
此外,袁世凯还把义女张佩蘅嫁给段祺瑞作续配夫人,这样,袁、段的关系又更深入了一层。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被迫起用被开缺回籍的袁世凯。
段祺瑞被任命为湖广总督,统领湖北前线各军,协助袁世凯向革命党人不断施加压力,并胁迫清帝退位,使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段祺瑞也被任命为陆军总长。
皖系军阀的发展皖系军阀是如何盛极一时的?>袁世凯死后,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声势显赫。
但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一败涂地,一蹶不振,尽管后来段祺瑞又曾出山担任“执政”,不过是有职无权。
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
作为段祺瑞的心腹谋士,皖系的核心人物,徐树铮的所作所为与皖系的兴衰有着直接的极大的关联。
从某种意义上说,皖系兴则在徐,败亦在徐。
徐段邂逅。
徐树铮字又铮,安徽萧县人。
1901年赴济南拟投袁世凯,投袁不成,却意外碰到了段祺瑞,段“约与长谈,深相契,遂延揽焉”,聘为书记官。
1905年由段支持赴日本留学军事,1910年学成归国任江北军事参议,实为江北提督段祺瑞的总参谋,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段祺瑞署湖广总督,统率第一军,委徐树铮为总参谋。
时南北且战且和,相持不下,段奉袁世凯之命联合北洋军官50人通电拥护共和,电文云:“立定共和政体,以观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再行召集国会,组织共和政府。
”这份轰动一时的电文便是徐树铮草拟的,它对促使清帝退位,为段祺瑞捞取政治资本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后段为北京政府陆军总长,徐则任陆军次长;段为国务总理,徐则任国务秘书;段为参战督办,徐则任西北边防军(前身为参战军)司令,可见二人一荣俱荣,步步相携,段视徐为肱股,徐奉段为至尊。
扑灭了“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利令智昏,意欲帝制自为。
段祺瑞从一开始就不附和,所以袁段的关系闹得很僵。
徐树铮是段最亲信的人,陆军部事务基本上由其全权代理,故袁很讨厌徐,几次想把徐调离陆军部,段都拒不照办。
1915年5月,段经与徐树铮等心腹密商后,决定“藉病退养”,消极对抗。
后形势有变,护国军兴,袁很希望段能出山助一臂之力,段委他人与徐商量对策,徐建议段称病不出。
段果然一直归隐不出,随着袁世凯一命呜呼,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大军阀派系势均力敌,争权夺利,徐对段的影响,对皖系的作用也愈来愈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军阀割据混战各方势力一览表
导语:一: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
一:北洋军阀
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
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
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
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
滇军是旧中国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
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
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
生活常识分享。
袁后时代的三大军阀派系袁世凯死后的头一二年,三大派系的军阀逐渐形成,首先是皖系形成,段祺瑞以其掌握政府事权的地位,拉拢北洋军人,靳云鹏、徐树铮、吴光新、曲同丰、傅良佐等,依靠过来。
而安徽倪嗣冲、山东张怀芝、福建李厚基、陕西陈树藩、浙江卢永祥、湖南张敬尧、山西阎锡山、两广龙济光、四川刘存厚也是纷纷投靠过来。
直系也逐渐同时形成。
1918年秋冯国璋下台后,曹锟、吴佩孚站到前台,实力急剧膨胀。
张作霖在东北占有全境,利用空档,招兵买马,形成奉系。
几派勾心斗角、翻云覆雨,战云笼罩。
1920年夏,直皖战争爆发。
吴佩孚借口撤防北归,段祺瑞遂在南苑布防,挟总统徐世昌以令诸侯,组成定国军。
第一路司令兼戒严总司令段芝贵,第二路司令兼前敌总司令曲同丰,第三路司令魏宗瀚,第四路司令刘询。
直系则在保定组织讨逆军。
曹锟任总司令,吴佩孚任前敌总司令。
率兵直逼京师。
通电有谓“段氏祺瑞,秉性凶残,专擅恣睢,阴贼险狠……民国九载海内分崩,追原祸始,段为戎首。
”战争打到第四天,直军一路突破,皖军瓦解。
直奉联军进京包围段公馆。
皖系政客作鸟兽散,段氏被逐出北京。
袁世凯死后四年间,北京政局为皖系所把持。
他们聚敛财富,用作庞大军费开支。
为实现武力统一,加紧对国内的经济掠夺。
北京政府的岁入总数中,一半以上用作军费开支。
冯玉祥曾回忆这段时间段祺瑞给他数十万钱,他不要,他说那数字庞大得令他震恐。
左手拿钱,右手又用于打内战的支出,段政府出卖矿山、铁路、电讯的经营权,甚至领土主权,以赢得主政之权。
期间,日本人的上下其手、勾结引诱确不可忽视。
郑孝胥笔下“李季高来,龟井、波多来,谈南北大局及日人处置袁世凯之法”(《郑孝胥日记》1916年4月28日,中华书局版)。
6月7日,郑氏又写道:“袁世凯病死,黎元洪为总统,段祺瑞为总理,日本允以兵力助段,保北京治安,段辞之。
”6月8日:升吉甫至济南,约张怀芝共图复辟,闻今日归青岛,乃日本海军无线电所报。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掌握实权的人物是()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掌握实权的人物是谁?在中国近代史上,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动荡的时期。
此时,中国正处于分裂的局面,各地的军阀势力争霸,相互之间进行着残酷的争斗。
在这个时期,有一个人物掌握着实权,对于中国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最初,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皖系军阀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了解。
皖系军阀是指那些在安徽地区建立势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而掌控中国政治的军阀集团。
他们主要由张勋、徐树铮、孙传芳等人组成。
然而,在这些军阀当中,有一位人物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
这个人就是徐树铮。
徐树铮,字锡铮,江苏省徐州人。
在北洋政府时期,他曾积极参与保护国家利益的斗争,受到了袁世凯的赏识和提拔。
随着袁世凯去世以后,他以皖系军阀的身份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了皖系掌握实权的核心人物。
徐树铮之所以能够成为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的实权掌握者,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具备了足够的权力和资源。
在当时的混乱局势下,徐树铮通过灵活的政治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利用自己在军队和政府的地位,积极收编各方势力,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同时也控制了一定数量的资源。
这种权力和资源使得徐树铮能够在局势不稳定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逐渐成为皖系军阀中的核心人物。
其次,徐树铮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个军阀,军事实力对于掌握实权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徐树铮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优势而在军阀集团中脱颖而出。
他曾参与多场军事战斗,展现了出色的指挥和战略眼光。
这些战绩不仅为他积攒了声望,也为他赢得了军队的拥护和支持。
正是凭借着这种军事实力,徐树铮才能在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掌握实际的权力。
此外,徐树铮还拥有一定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是非常复杂和残酷的。
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和谋略,才能在这个乱世中生存并取得实权。
徐树铮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决策能力,在政治斗争中展现了出色的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皖系军阀是指哪股势力?占据地区现在是什么位置导语: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1916年6月袁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
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
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
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
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
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
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
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
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
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
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
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
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
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
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
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皖系军阀是指哪些人?皖系军阀势力是如何形成
导语: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
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
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
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
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
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
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
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
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
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
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
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
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
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
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
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
皖系军阀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
皖系军阀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
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
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