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24
高一生物教案: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2。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食物链的起点。
生产者主要分为两种,即植物和光合细菌。
它们利用氯ophyll所吸收到的太阳能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仅能够制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能为其他消费者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因此,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生产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费者则是一个生物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部分,他们是指那些靠食物链中其他生物而生存的组织。
消费者主要分为三类,即草食性消费者、肉食性消费者和杂食性消费者。
草食性消费者主要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它们以树叶、草等几乎所有的植物为食,因此成为了生态系统的第二个消费者等级。
肉食性消费者则以其他的动物为食,如狮子、老虎、豹子等。
杂食性消费者则是指那些吃草和吃肉两个渠道都能够满足其生存所需的生物。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控制某些群体的数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内的平衡。
分解者则是指那些能够利用有机物质并将其分解为无机物质的微生物,如细菌和蚯蚓等。
它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植物生产所需的底物和养分源。
分解者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废物并保持生态系统的清洁,还能够将这些物质转化为有机质,并对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物质循环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循环,只有当三者共同合作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和平衡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和践行的义务。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等。
5.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6.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一些营腐生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生态系统的X围1.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X围生态系统的空间X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组成成分[连线]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③实例:(2)食物网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①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②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2)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5)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6)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2.某自然保护区里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看不见的微生物以及水和光等无机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解析:选C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教材梳理知识点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对单个生物体而言,其周围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它的环境。
1.生态因子(1)概念: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可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的区别生态因子是环境中能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生态因子只是周围环境因子的一部分,如阳光、温度、水及其他生物。
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虽然是对环境因子的一种描述,但海拔高度(如2000m)、水域深度(如200 m)并不能直接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的作用是通过该高(深)度位置的阳光、温度、水、气压及其他因子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因而海拔高度、水域深度是环境因子而不是生态因子。
2.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1913年,谢尔福德提出了耐受性定律。
任何生物的种群数量都会随某种生态因子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钟形耐受曲线(如下图)。
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说明:(1)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也叫生态幅。
(2)对于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很不相同。
(3)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4)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进而成为一个整体,而非彼此孤立。
③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大的生态系统如整个海洋、陆地,其他的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甚至一块农田、一条河流都可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注意:小的生态系统可联合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可组合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第一、二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2.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取食而建立起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它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通道,而且也是有害物质和杀虫剂移动和浓缩的通道,有害物质和杀虫剂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4.生态金字塔中,能量金字塔绝不会是倒的,而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可能有倒的。
5.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
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
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大小为: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
6.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次级生产量是在生态系统中第二次有机物质的生产量。
对应学生用书P59食物链和生物放大1.生态系统概念[判断](1)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2)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 × )(3)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 )2.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的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食物链。
由于能量每次传递都会损失掉一大半,所以食物链通常只有四五个环节。
(2)类型:①捕食食物链:一般指以活的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
②腐食食物链:是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的生物链。
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3.生物放大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3.1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程标准素养要求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各组分及各组分之间的联系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观(统一体)。
2.科学思维:运用结构与分析方法,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3.社会责任:通过演绎归纳,能够解释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运用于指导社会实践。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的最活跃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成分实例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动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提醒]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
(3)生态系统是各组成成分的统一体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因食物关系不固定,但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③实例[提醒]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2)食物网①概念: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②特征: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3)意义①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②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水产用光合细菌摘要:光合菌是水产养殖中使用很多的一类“有益菌”,被很多人称为调水第一菌“光合菌”。
光合细菌是一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细菌的总称,是水体兼性厌氧层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多为厌氧性或者兼性厌氧菌。
光合细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以低级脂肪酸,醇类,糖类等低分子有机物作为光合作用电子供体进行光能异养生长。
光合细菌的适宜水温是15-40℃,最适水温是28-36℃。
适宜PH值6-10,最适PH 值7.5-8.5。
光合细菌在水产上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解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利用水体中的氨氮和硫化氢,净化水质;作为饲料添加剂拌料,调节肠道功能,促进饲料的消化,作为浮游生物的饵料,促进水体动物性饵料生长。
作为水体中的优势菌群,压制病原菌的生长。
一、光合细菌的概念光合细菌简称PSB。
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
以光作为能源、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是高营养、高效能、多用途的有益微生物。
光合细菌生命力、适应性都很强,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分解有机物和吸收水体中的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本身无毒无污染。
耐低温(即使冰冻也不会死亡)和高盐度(20%),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优良的水环境改良剂。
二、光合菌分类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微生物,属细菌中的一类。
有紫硫菌、绿硫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
紫色非硫细菌,它们是兼性厌氧菌,属原核生物界,光能异养型原核生物门,红色光合细菌纲,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主要有荚膜红、沼泽红、球形菌、深红红螺菌等种类。
现在人们已知的有23个属80余种光合细菌。
三、光合菌形态菌体外形有螺旋状、短杆状、近于球形和球形的。
一般规格:长×宽=1~3.2微米×0.6~0.8微米,球形菌直径0.8~1.5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