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海洋教育第五课海洋新能源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8
海洋能新能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海洋能的基本概念,掌握海洋能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学生能了解海洋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3. 学生掌握海洋能转换的基本原理,了解海洋能发电的常用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海洋能资料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海洋能利用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新能源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学生认识到海洋能开发的重要性,激发对国家能源战略的关注和责任感。
3. 学生在探索海洋能的过程中,培养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类课程,以实践性、探究性为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好奇心强,善于合作,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海洋能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能概述- 海洋能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海洋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2. 海洋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 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资源的分布与潜力- 海洋能转换技术及其原理- 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案例3.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海洋能利用的现状与国际发展动态- 海洋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及挑战- 海洋能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政策支持4. 海洋能实践探究- 设计简单的海洋能利用方案- 分析海洋能利用方案的可行性- 小组合作,展示与交流探究成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海洋能概述,了解海洋能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课时:海洋能资源及其利用技术,学习海洋能转换原理及发电技术第三课时:海洋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我国海洋能发展现状及前景第四课时:海洋能实践探究,设计并展示海洋能利用方案教材章节:《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能源与环境”,内容涵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包括海洋能的相关内容。
海洋教育教案弘文学校地校课程教学设计课题:海洋新能源年级:五年级课程:海洋教育教材分析:《海洋新能源》是《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五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全课主要由‚海水中蕴藏巨大能量、海洋能发电、海洋新能源好处多三部分内容组成。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优势,及目前开发利用状况,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目的:1.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海水中有大能量,引发学生对海水能量利用的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2. 通过观看互联网中搜集的视频,借助教材中呈现的图文资料以及教师补充的资料,运用知识抢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状况。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看视频、动手实验、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知道海水有能量,认识海洋新能源及其种类,初步了解海洋新能源的优势,培养热爱海洋的情感、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实验操作,初步认识海水能发电1. 小实验,认识水流有能量(准备盆、风车、瓶子里有水) (1)同学们,今天这节海洋课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师出示玩具风车。
) (2)谁能用这些材料让风车动起来,你想怎么做,(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操作,用小水流冲风车。
) (3)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能让风车转起来/是水冲的/是水流的力量/水有劲儿。
) 2. 观看视频,了解海水有能量大海有这么大的能量,假如我们能把这些能量利用起来为我们服务,那该多好呀,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3. 观察实验,认识海水能发电出示波浪发电机模型视频,问:请看这是波浪发电机模型,里面有什么,(桨、水、不锈钢球、齿轮(动不动,)、发电机及灯泡(亮不亮,)。
师小结:船桨的摆动带动水产生波浪,波浪带动了不锈钢球摆动,不锈钢球的摆动使齿轮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出电,从而使小灯泡亮了。
二、资料展示,认识各种海洋新能源1(播放视频,认识波浪能2(阅读网上资料,了解海洋新能源的种类。
3. 播放视频,认识潮汐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一、教学目的:1.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畅想以后新能源。
2.关怀与能源有关的新科技、新产品;认识科学是不断进展的;了解能源利用的正负面的阻碍;情愿合作与交流。
3.能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说明;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搜集、分析信息资料。
二、活动预备:学生课前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情形(包括能源的种类和利用能源造成的社会阻碍)、老师可提供调查提纲。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你明白我国建设和建成的两个核电站在哪里吗?(浙江杭州湾邻近的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核能是人类新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我国正在积极研究核能。
人类什么缘故要查找和研究这些新能源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新能源(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人类什么缘故要查找新能源[来源:]同学们,你们明白什么能源吗?我们现在常用的能源有哪些?这些能源各有哪些优缺点?小组交流、分析、整理课前收集的资料。
(课件显示“世界石油储备分布图”)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的吗?分析上面的图表,说说自己的方法。
[来源:](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经常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矿产能源是可更新资源依旧不可更新资源?这些能源燃烧后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后果?过渡人类正是感到了这种能源危机的威逼,许多科学家在不断地研究和查找新能源。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要紧的新能源。
2.探讨新能源(1)提出问题。
你明白哪些新能源?利用这些新能源有哪些优缺点?(2)学生汇报与交流。
请大伙儿先在小组内将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新能源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人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要注意倾听,可记录下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来源:学&科&网](3)新能源和常规能源有哪些区别?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表格项目不同点相同点常规能源大部分能源不可再生,对环境有污染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可利用的能量新能源可再生,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泛舟能源海洋教案专题6 泛舟能源海洋教案【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专题框架简图的整理完善,将重点掌握、难点攻破;对“泛舟能源海洋”这一专题的各知识点进行归纳、逐一过关。
2.掌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与电能的原理,及其生活中对能量的利用。
3.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完全与不完全燃烧,爆炸(空间有限、大面积燃烧所致),灭火原理和方法。
4.了解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新能源――氢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要求知道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5.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6.能将知识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爆炸原因。
3.易燃易爆物使用安全知识。
4.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空气的影响和危害。
5.化学能、放热、吸热现象。
【教学难点】1.框架简图的整理完善,使重点掌握、难点攻破;及对本专题的各知识点进行归纳、逐一过关。
2.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爆炸条件。
3.化学能、放热、吸热现象。
【教学手段】讨论、归纳、多媒体为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及相关书籍【教学流程】出示框架简图→学生看笔记、课本、目录→自己完善框架简图→教师评价→找出问题→讨论问题→巩固强化→突破难点→教师归纳→逐一过关→尝试练习→及时反馈→理解、应用→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A.出示框架简图→学生看笔记、课本、目录→自己完善框架简图…… [引入]今天我们来对“泛舟能源海洋”这一专题进行复习。
下面大家查找笔记、看书,将框架简图填写完整。
[简图见板书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查笔记、看课本或相关书籍填写框架简图。
从填写过程中找出不清楚或不理解的内容…… 通过对框架简图的整理,填写。
结合笔记和课本的复习起到巩固、复习知识的效果,为下一步流程做准备。
B.完成框架简图→教师评价→找出问题在巡视过程中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研究时间:2017年10月——11月学校:XXXXXX小学班级:五年级二班指导老师:XXXX组长:XXXXX小组成员:XXXXXXXX海洋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能。
世界大洋的面积浩瀚无边,热带洋面也相当宽广。
海洋热能用过后即可得到补充,很值得开发利用。
据计算,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的区间海洋洋面,只要把其中一半用来发电,海水水温仅平均下降l ℃,就能获得600亿千瓦的电能,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所产生的全部电能。
专家们估计,单在美国的东部海岸由墨西哥湾流出的暖流中,就可获得美国在1980年需用电量的75倍。
如何有效地利用海水温度差能量来为人类服务呢?法国的Arsened Arsonval 于1881年首次提出海洋温度差发电的构想。
即发明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
于是1930年Claude 在古巴的近海,首次利用海洋温度差能量发电成功,但是,由于发电系统的水泵等所耗电力比其所发出的电力更大,结果纯发电量为负值。
然而人们并没有泄气。
1979年,夏威夷的MINI-OTEC 发电系统第一次发出了15kW 的净发电容量。
1.通过研究了解什么是海水温差能?2.通过研究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海水温差能为人类服务?3.通过研究了解我国目前使用海水温差能的现状。
4.通过研究提出自己对海水温差能进一步利用的想法。
XXXX 负责文献收集整理,XXXX 负责比较研究,XXXX负责报告撰写。
文献调查法 比较研究法第一步:小组成员分别从从网络上、图书馆收集海水温差能的相关资料。
第二步:小组成员针对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人先自学,然后再集中进行讨论,谈谈自己对温度能的看法。
第三步:小组成员针对学习目标提出自己的意见,形成初步材料。
第四步:小组成员采用比较法,分别对其他人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统一意见。
第五步:统一意见,形成报告。
海水是吸热体海水的比热大,是一个巨大的吸热体。
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能,很大一部分被海水吸收,且长期被贮存在海水的上层。
1.青岛在董家口建设初期制定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区域建设近期用海规划》,其中就提出了有序开发,集约用海,节约用海的目标。
2.天津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港口,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原材料等运输物资的主要中转站。
3.青岛港,太平洋西岸的重要港口4.香港港中国的天然良港是全球最繁忙效率最高的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5.泉州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6.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得重要和珍贵7.红树林被称为海上森林能够抵御风浪处于保潘和巩固海岸是海岸带一带的天然屏障8.红树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9.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10.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建造潮汐能电站最多的国家11.浙江江夏电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世界上第三大潮汐能电站12.近期海洋新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和盐差能13.大洋一号的三大法宝为海龙号测探测扫声呐深海浅层岩心,取样专机14.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载人深潜器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载人潜水深度为110916米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保持15.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冷最小最浅的大洋,大部分在北京圈以内,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岛屿和大陆环绕北冰洋终年严寒,阳面几乎被冰封被冰封住是唯一的白色海洋16.在两极地区会形成多个太阳,齐聚天空的幻日,奇观在北冰洋地区可以看到绚丽的极光,极昼和阴霾17.在北冰洋居住着一种民族是因纽特人18.海上钢铁长城指的是中国海军,海军是负担,海军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和各专业部队组成19.蓝色对牌只的是海军的武器装备,包括驱逐舰常规动力潜艇导弹护卫舰和补给舰20.一体化指的是陆海空天站为一体化陆海空是指传统的武装力量天是指卫星定位导航情报获取系统,电子的是电信网络信息化处理指挥中心是一体化海防的大脑儿卫星是,战争的眼睛和耳朵21.2013年3月,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主体正式通过验收,世界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海洋绿洲”号和“海洋魅力”号可全天候自由进出。
青岛版五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教案全册1.初步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2.熟悉世界著名海洋旅游圣地和海洋产业的分类。
3.了解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1.出示2013年红岛蛤蜊节的图片新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
2.老师带来一则新闻,让学生仔细阅读,从中初步了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3.强调海洋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开展活动,初识海洋旅游业1.出示青岛旅游地图,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去过的青岛旅游景点,并将交流的景点标注在地图上,了解海洋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2.学生小组合作,了解世界著名海洋旅游圣地,认识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3.强调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的促进作用很明显。
三、自主探究,纵览海洋产业1.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中海带的作用。
2.学生交流海带的作用,了解海洋化工业、海洋养殖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属于海洋产业。
3.强调海洋产业的分类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四、案例分析,聚焦绿色发展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海洋产业的做法。
2.强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观。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例如查找相关海运线路和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感受海港及航运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通过研究海港和海运航线,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海港和航运对沿海经济的拉动作用。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经济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引入本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中国的海港图片,让学生了解海港的特点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