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第13讲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复习和加深学生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以及金属的溶解性等。
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较好地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常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2.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的认识和实践;3.金属的溶解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是物质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
学生需要掌握金属的一些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导电性是金属的重要性质之一,金属能够自由地传导电流。
导热性指的是金属能够快速地传导热量。
可塑性和延展性是金属的另外两个重要性质,它们能够使金属可以被轻松地制成各种形状。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学生需要熟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其中,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例子,学生需要掌握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3. 金属的溶解性金属可以被不同的溶液溶解,学生需要了解金属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包括金属的类型、溶液的成分以及温度等因素。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掌握金属的溶解性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复习金属的常见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2. 引入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展示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非金属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3. 实验探究金属的溶解性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带领学生探究金属的溶解性。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反应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总结与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与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3.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6.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 B.Y、X、Z C.Y、Z、X D.Z、Y、X7.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B.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8.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X最活泼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C.若金属Z是Fe,则金属X一定是AlD.金属Z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9.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10.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1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12.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1)将它们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Z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X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A.X>Y>Z B.Z>X>Y C.X>Z>Y D.Z>Y>X13.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Z、X、Y C.Y、Z、X D.X、Z、Y答案: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Y的活动性最弱,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Z。
故选D.2.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答案: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快慢,而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Zn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与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所以开始时左盘质量轻,故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右盘;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最终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所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右盘多一些,所以右盘质量轻,故天平指针最后偏向左盘.故答案为D3.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B.C.D.答案:A解析:A【解析】A、铜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银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能够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2. 课堂讲解:(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与酸的反应;(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金属生锈、金属腐蚀等,引导学生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解释。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下节课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动游戏:金属猜谜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方式:教师出谜语,学生猜测,答对者奖励。
2. 实验演示:金属与氧气反应目的:直观展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加深学生理解。
方式: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3讲 金属材料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材料)1.几种重要的金属(1)日常生活中的锄、刀等都是由_金属材料__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_纯金属__和它们的_合金__。
(2)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金属光泽__,密度和硬度较_大__,熔沸点较_高__,具有良好的_延展性__和_导电性__、_导热性__,在室温下除_汞__为液体,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_用途__,当然还需考虑_价格是否便宜__、_资源是否丰富__、_外形是否美观__、_使用是否便利__、_废料是否易于回收__和_对环境的影响__等多种因素。
2.合金(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金属__或_非金属__,形成的具有_金属__特征的物质,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性能上发生了改变,说明物质的_组成__改变会使其_性质__发生改变,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广泛。
(2)铁合金主要包括_钢__和_生铁__,它们的区别是_含碳量__不同,生铁含碳量为_2%~4.3%__,钢的含碳量为_0.03%~2%__,钢与生铁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3)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熔点高__、_密度小__、_可塑性好__、_易于加工__、_机械性能好__等,尤其是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例如: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_4Al +3O 2===2Al 2O 3__;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镁在空气中燃烧:_2Mg +O 2=====点燃2MgO__;铁在氧气中燃烧:_3Fe +2O 2=====点燃Fe 3O 4__。
(2)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镁和稀盐酸:_Mg +2HCl===MgCl 2+H 2↑__;铁和稀盐酸:_Fe +2HCl===FeCl 2+H 2↑__。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金属的活泼性1.1 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常见金属的位置及其活泼性。
1.2 讨论金属的活泼性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举例说明活泼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3 分析金属活泼性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二章: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2.1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
2.2 学习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
2.3 举例分析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金属的冶炼3.1 回顾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如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
3.2 探讨不同冶炼方法适用的金属类型及其原理。
3.3 分析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四章:金属的合金4.1 了解合金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合金的分类及应用。
4.2 讨论合金的性能,如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等。
4.3 分析合金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5.1 复习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腐蚀的类型及其特点。
5.2 学习金属的防护方法,如涂层保护、阴极保护等。
5.3 探讨金属腐蚀与防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六章:金属的化学反应速率6.1 回顾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6.2 学习金属与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探讨影响金属反应速率的因素。
6.3 分析金属反应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金属的腐蚀和焊接。
第七章:金属的化学平衡7.1 复习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理解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7.2 学习金属的化学平衡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平衡。
7.3 探讨金属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金属的提炼和回收。
第八章:金属的催化作用8.1 了解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催化剂的特点和作用机理。
8.2 学习金属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氧化还原反应和聚合反应。
8.3 分析金属催化作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第九章:金属的电化学性质9.1 复习电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
201 年初中化学专属讲义课题: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金属材料和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考能力目标1.了解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认识合金的制法,会区分纯金属和合金。
3.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A(基本要求)B(略高要求)C(较高要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笔记专题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金属材料定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它们的合金,所以金属材料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注意:金属氧化物等不属于金属材料2.金属物理性质的共同点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
说明:金属能抽成丝是金属的延性;能压成薄片是金属的展性,金属能够弯曲也是金属延展性的一种体现3.金属物理性质的差异(1)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俗名:水银(3)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4.金属的用途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绝大多数是金属元素,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往往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时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如铁能制成铁锅,不仅由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还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而且回收率几乎达到100%,很多精密仪器都用银做导线5.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例题精讲【例1】(1)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于了铁的性质(2)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性质;(3)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性;铁块也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性【例2】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复课)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完新课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金属活动性方面的认识,能判断一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知道金属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能很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总复的过程不是对已有的一些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再研究、再认识、再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本节课中采用“情景-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各个情境中回忆起金属的有关知识,并且能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
同时结合相应的练,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了解到初中阶段的学生玩性较大,注意力难集中和缺乏耐心的心理特征。
所以,想到设置一个游戏,让学生能在玩乐中研究。
我将从“化学趣史”中了解到的一些科学家探究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和遇到的困惑,作为本节课的情景素材。
设置了一个“拯救公主”的闯关游戏,学生作为战士,需要闯过几个关卡,回答或者完成一些相应的题目才能最终得到拯救公主的“秘方”,这样既能引起复的兴趣,,又因为在其中设置分组和抢答,奖励与惩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㈠知识和技能A、能背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知道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活泼性有关,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写出常见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相关问题。
D、通过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A、能准确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些反应能否进行;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B、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研究,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
㈢情绪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研究,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换与合作意识。
第13讲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2014,广州)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2.(2013,朝阳)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D)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B.纯铁比生铁的熔点低C.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D.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3.(2013,宜宾)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B)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4.(2014,株洲)如图是、Y、、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B)A.B.Y C.D.W5.、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3RNO3===3R+(NO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若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C.可能是Fe,R可能是CuD.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6.(2014,福州)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B)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7.(2013,广州)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D)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在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8.(2014,成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9.(2014,上海)为比较、Y、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3讲 金属材料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材料)1.几种重要的金属(1)日常生活中的锄、刀等都是由_金属材料__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_纯金属__和它们的_合金__。
(2)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金属光泽__,密度和硬度较_大__,熔沸点较_高__,具有良好的_延展性__和_导电性__、_导热性__,在室温下除_汞__为液体,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_用途__,当然还需考虑_价格是否便宜__、_资源是否丰富__、_外形是否美观__、_使用是否便利__、_废料是否易于回收__和_对环境的影响__等多种因素。
2.合金(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金属__或_非金属__,形成的具有_金属__特征的物质,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性能上发生了改变,说明物质的_组成__改变会使其_性质__发生改变,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广泛。
(2)铁合金主要包括_钢__和_生铁__,它们的区别是_含碳量__不同,生铁含碳量为_2%~4.3%__,钢的含碳量为_0.03%~2%__,钢与生铁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3)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熔点高__、_密度小__、_可塑性好__、_易于加工__、_机械性能好__等,尤其是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例如: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_4Al +3O 2===2Al 2O 3__;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镁在空气中燃烧:_2Mg +O 2=====点燃2MgO__;铁在氧气中燃烧:_3Fe +2O 2=====点燃Fe 3O 4__。
(2)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镁和稀盐酸:_Mg +2HCl===MgCl 2+H 2↑__;铁和稀盐酸:_Fe +2HCl===FeCl 2+H 2↑__。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13讲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材料)
1.几种重要的金属
(1)日常生活中的锄、刀等都是由_金属材料__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_纯金属__和它们的_合金__。
(2)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金属光泽__,密度和硬度较_大__,熔沸点较_高__,具有良好的_延展性__和_导电性__、_导热性__,在室温下除_汞__为液体,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_用途__,当然还需考虑_价格是否便宜__、_资源是否丰富__、_外形是否美观__、_使用是否便利__、_废料是否易于回收__和_对环境的影响__等多种因素。
2.合金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金属__或_非金属__,形成的具有_金属__特征的物质,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性能上发生了改变,说明物质的_组成__改变会使其_性质__发生改变,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广泛。
(2)铁合金主要包括_钢__和_生铁__,它们的区别是_含碳量__不同,生铁含碳量为_2%~4.3%__,钢的含碳量为_0.03%~2%__,钢与生铁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3)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熔点高__、_密度小__、_可塑性好__、_易于加工__、_机械性能好__等,尤其是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例如: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_4Al +3O 2===2Al 2O 3__;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镁在空气中燃
烧:_2Mg +O 2=====点燃2MgO__;铁在氧气中燃烧:_3Fe +2O 2=====点燃Fe 3O 4__。
(2)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镁和稀盐酸:_Mg +2HCl===MgCl 2+H 2↑__;铁和稀盐酸:_Fe +2HCl===FeCl 2+H 2↑__。
该反应的条件:①金属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之前的活泼金属;②酸为盐酸或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铁和硫酸铜:_Fe +CuSO 4===Cu +FeSO 4__。
该反应的条件:①反应物中金属活动性强于金属(K
、Ca 、Na 除外);②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
2._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__叫置换反应。
H 2、C 、CO 都能与CuO 反应,
但_H2、C与CuO反应__既是置换反应又是还原反应,_CO与CuO__则只是还原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 、Au__。
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_前__,它的活动性就越_强__;
(2)位于_氢前面的金属__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盐溶液__中置换出来(除K、Ca、Na)。
注意: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适用于溶液中的反应;
②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得到氢气;
③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否则不能反应。
【例1】(2014,株洲)中国南车株洲时代集团生产的油电双动力公交车因省油、环保而在全国推广,
双动力公交车制造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材料。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双动力公交车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
D.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B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是错误的,A错误;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抗腐蚀性增强,B正确;公交车并不是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如轮胎、玻璃等,C错误;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错误。
故选B。
【例2】(2014,佛山)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
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
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A.Y>X>ZB.X>Y>Z
C.Z>Y>XD.X>Z>Y
[答案]B解析: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则表明X、Y位于氢之前,Z位于氢之后;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