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2-1物质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化学中两种不同的物质分类方法,即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一、树状分类法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归纳与总结:①酸的分类: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硫酸,硝酸和碳酸)和无氧酸(盐酸,硫化氢);按性质分为易挥发性酸(盐酸,硝酸)和难挥发性酸(硫酸,磷酸)。
②碱的分类:碱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易溶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钡)和难溶碱(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③盐的分类: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可溶盐(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铵)和难溶盐(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按组成离子分为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盐(硝酸钾,高锰酸钾,亚硫酸铁)和无氧酸盐(氯化钠,氯化钙)。
④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七氧化二锰),碱性氧化物(氧化钠),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过氧化物(过氧化钠,过氧化氢),其它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铅,二氧化氮)。
⑤单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分为活泼金属(钾,钙,钠),较活泼金属(铁锡,铅),不活泼金属(银,铂,铜);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稀有气体),由分子构成(氢气,氮气,氯气,氧气)。
二、交叉分类法特点: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应用举例:如碳酸钠即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涉及分类的不同角度,所以比较复杂多样,同学们在实际应用当中需灵活处理。
三、两种分类方法的对比。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地沟油”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应用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解析:Al(OH)3受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A项错误;K2FeO4的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胶状物,能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但不能软化硬水,B项错误;Na2O2不能氧化CO2,C项错误;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3.已知X和Y能发生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H2O,酯不属于盐。
4.分类贯穿在化学学习的始终。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同位素:1H、2H2、3H ②同系物:C2H4、C3H8、C4H10③酸性氧化物:CO2、NO2、SO3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C.②⑤ D.⑤答案:D解析:2H2是氢元素的单质,①错误;C2H4是乙烯,C3H8、C4H10属于烷烃,乙烯与烷烃不是同系物,②错误;NO2不是酸性氧化物,③错误;水银是金属单质(Hg),④错误。
]5.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
第2章第2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许多公共场所都注意环境消毒,以下消毒药品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84消毒液B.高锰酸钾C.酒精D.醋酸答案:B解析:84消毒液是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盐类,属于强电解质,酒精是非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
2.[2013·天津模拟]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H+、SO2-4、ClO-B.Na+、Fe2+、SO2-4、NO-3C Al3+、Na+、SO2-4、CO2-3D.K+、H+、Br-、MnO-4答案:D解析:D项中MnO-4(H+)具有强氧化性,而Br-具有较强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在中性条件下,NO-3无法氧化Fe2+。
3.[2013·洛阳模拟]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强电解质KNO3H2SO4BaSO4HClO4弱电解质HF CaCO3HClO CH3COONH4非电解质SO2Al H2O C2H5OH答案:A解析:B项中CaCO3为强电解质,Al不是非电解质;C项中H2O为弱电解质;D项中CH3COONH4是强电解质。
4.[2013·潍坊质检]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Ba2+、NO-3、HCO-3B.Cl-、Mg2+、H+、Na+、SO2-4C.MnO-4、K+、Cl-、Mn2+D.Fe2+、NO-3、SO2-4、OH-、Na+答案:B解析:能与NH4HCO3作用产生气体的溶液既可能是酸性溶液(此时产生CO2),也可能是碱性溶液(此时产生NH3)。
A项中HCO-3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MnO-4为紫色;D项中Fe2+为浅绿色且和OH-不能大量共存。
5. [2013·成都七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答案:D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选项错误;在水溶液中必须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B 选项错误;电解质与是否导电无必然关系,只要求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即可,C选项错误。
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复习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分馏和煤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水蒸气的液化和煤的液化均属物理变化D.干冰和氨都属于非电解质2.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与食盐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C.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4.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白色的硫酸硐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③胶体的电泳④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⑤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⑥给装有氯化铵的试管加热,管口又有白色晶体产生⑦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A.只有②③⑥B.只有①③⑦C.只有③⑦ D.只有③⑤⑦5.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②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根据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有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⑤⑥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7.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8.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用书P25]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1.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一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无机化合物⎩⎪⎪⎪⎪⎪⎪⎪⎨⎪⎪⎪⎪⎪⎪⎪⎧酸⎩⎪⎪⎪⎨⎪⎪⎪⎧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等盐⎩⎪⎨⎪⎧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喷晶州喇遇市喊景学校第一单元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4·湖南五市联考)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C.溶液、胶体D.化合物、电解质解析A项中化合物包括氧化物;B项中分散系包括溶液;C项中溶液与胶体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D 项中化合物包括电解质。
答案D2.(2014·湖南联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③电解质:明矾、二氧化碳、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素异形体:C60、C70、石、石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解析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③错误;C2H4O2、C3H6O2、C4H8O2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酯,④错误;①②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3.(2013·西城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C.SO2+Cl2+2H2O===2HCl+H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AgNO3+HCl===AgCl↓+HNO3不能说明盐酸酸性比硝酸强解析A项,如Fe+2FeCl3===3FeCl2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B项正确;SO2+Cl2+2H2O===2HCl+H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盐酸和硝酸都属于强酸,AgNO3+HCl===AgCl↓+HNO3能发生是因为有AgCl沉淀生成,D项正确。
答案A4.(2014·石家庄质检一)Na 2O 、NaOH 、Na 2CO 3、NaCl 、Na 2SO 4可按某种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A .①④B .③④C .②⑤D .①③解析 此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一、选择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和“含氟牙膏〞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理解为( ) A.元素B.单质C.分子 D.氧化物【解析】一不是单质,有的有毒或不能吸收,不一以分子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上述物质中,只能笼统地称元素。
【答案】A2.()物质NaCl、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
以下物质中也完全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A.Na2CO3、C、CO2、CO、NaHCO3B.Na2S、S、SO2、Na2SO3、Na2SO4C.NH3、N2、NO、NO2、NaNO3D.P2O5、H3PO4、Na3PO4、Na2HPO4、NaH2PO4【解析】NaCl、Cl2、NaClO、Cl2O5、HClO4中都含氯元素,且氯元素的化合价是依次升高的。
C项NH3、N2、NO、NO2、NaNO3中都含氮元素,且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依次升高的。
【答案】C3.以下树状分类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纯洁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物质⎩⎪⎨⎪⎧混合物纯洁物⎩⎪⎨⎪⎧溶液化合物C.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酸⎩⎪⎨⎪⎧氧化物非氧化物碱盐D.纯洁物⎩⎪⎨⎪⎧无机物⎩⎪⎨⎪⎧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解析】该题是对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要求对各类物质的分类都必须很明确。
A选项的分类都是正确的;B选项中,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洁物是正确的,但对纯洁物的分类是错误的,因为溶液属于混合物;C 选项中,把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实质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实质为无机化合物)是正确的,对无机物的分类也是正确的,但下一层对酸的分类显然是错误的,假设能迅速看到这一点,那么会对该选项迅速作出判断;D选项中,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类,不是并列关系。
故该题答案选A。
【答案】A4.(质检)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 D.①④⑤⑥⑦【解析】氢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氢;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HNO3为易挥发、强氧化性的一元强酸。
1.(2011·北京高考卷)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A B C D垃圾废易拉罐废塑料瓶废荧光灯管不可再生废纸垃圾分类解析:废塑料瓶可以回收再利用,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答案:B2.(2013·兰州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四种物质是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B.强电解质均是离子化合物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解析:硫酸钡是电解质,A项错误;H2SO4是强电解质,但H2SO4是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项正确;如NO、CO都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C3.(2013·南昌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D、T属于同位素,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B.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水玻璃是纯净物C.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H3CH2OH是非电解质D.水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属于混合物,B错;NH3是非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
答案:D4.(2013·四川部分学校二调)潜艇上的核反应堆使用液态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成) 作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钠、铝之间B.钠或铝形成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钠和铝分别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D.若合金中n(Na)>n(Al),将其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可得无色透明溶液解析:合金的熔点一般都低于各成分金属,A错误;过氧化钠、氧化铝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错误。
答案:D5.(2013·潍坊模拟)某商品的广告词是“臭氧,世界上最强大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臭氧与氧气是同分异构体,二者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B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C .臭氧有毒,所以不能用于水的净化D .因为臭氧分解生成氧气,所以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越高越好解析:臭氧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A 错误;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B 正确。
答案:B6.(2012·南昌模拟)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 .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C .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 60,石墨烯,金刚石D .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解析:B 中氯气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B7.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K 2OB .Na 2CO 3C .CaCO 3D .CO 2解析:K 2O 不能和碱、盐反应,CaCO 3不能和碱反应,CO 2不能和酸反应,Na 2CO 3和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如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
答案:B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肢体中分散质粒于直径小于1×10-9mB .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C .往NaOH 溶液中滴入FeCl 3溶液立即可制得胶体D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解析:(1)⎭⎪⎬⎪⎫溶液胶体浊液――→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大小 (2)丁达尔效应――――――――→胶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答案:B9.KHSO 4、BaCl 2、Na 2CO 3、FeSO 4和氯水五种溶液,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 学反应。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X 一定为KHSO 4B .Y 一定为Na 2CO 3C .Z 可能是氯水D .M 、N 必定各为BaCl 2、FeSO 4中的一种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每种物质能与其他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然后代入框图验证,得出答案。
答案:A10.(2010·福建高考卷)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 3 B Cu CuSO 4 Cu(OH)2 C C CO CO 2 DSiSiO 2H 2SiO 3解析:NaHCO 3不能一步转化为Na ,A 项错误;Cu(OH)2不能一步转化为Cu ,B 项错误;根据C ――→O 2CO ――→O 2CO 2――→Mg C 知,C 项正确;SiO 2不能一步转化为H 2SiO 3,H 2SiO 3不能一步转化为Si ,D 项错误。
答案:C11.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6种物质:SO 2、SiO 2、CaO 、MgO 、Fe 2O 3、Na 2O 2。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用_______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答案:(1)①SO 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②Na 2O 2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CaO +SiO 2=====高温CaSiO 3(或MgO +SO 2=====△MgSO 3等其他合理答案) Na 2O 2+SO 2===Na 2SO 4(3)(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4)溶液 胶体 丁达尔效应1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右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
(2)以Na 、K 、H 、O 、C 、S 、N 中任两种或三种 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① HCl ②____③___ ④Ba(OH)2⑤Na 2CO 3 ⑥____⑦CO 2 ⑧Na 2O 2(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 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由图可知为树状分类法。
(2)酸可填写H 2S 、H 2SO 4、HNO 3、H 2CO 3中的一种,碱可填写KOH 、NaOH 中的一种,盐可填写K 2SO 4、K 2CO 3、NH 4NO 3等中的一种。
(3)CO 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 反应生成Na 2CO 3。
(4)Na 2O 2和H 2O 、CO 2反应都能产生O 2。
(5)CaCO 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答案:(1)树状分类法(2)②H 2SO 4 ③NaOH ⑥K 2CO 3(合理即可) (3)2NaOH +CO 2===Na 2CO 3+H 2O (4)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 +O 2↑(5)CaCO 3 稀盐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生成的气体为CO 213.已知A 、B ,C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 为固体,B 和C 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符合框图关系的可为A为Mg、Al、Zn(不能为Fe),B为Cl2,C为H2。
答案:(1)③⑤(2)A金属单质在室温下不可能为气态物质(3)HCl14.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四例:(1)做实验时,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