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
- 格式:doc
- 大小:527.50 KB
- 文档页数:26
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上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已知:①金属钠燃烧火焰呈黄色;②灼烧KCl火焰呈紫色;③硫磺在纯氧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④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焰色反应的是()A . 只有②B . 只有①②C . 只有②③D . ①②③④2. (2分)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的分子式为C4H4OB . 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C . A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 .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卤代、水解、消去3. (2分) 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B . 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 . a处通入氢气,发生还原反应D . 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SiH4比CH4稳定B . 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C . 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 . O2﹣半径比F﹣的小5. (2分) (2017高二上·成都期中)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A . NH4Cl 与 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B . 用 NaHSO4去除暖手瓶中的水垢C . 实验室盛放 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D . 加热蒸干 AlCl3溶液得到 Al(OH)3固体6. (2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 . 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 .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Cl-+2Fe3++H2OD .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 ,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二、实验题 (共1题;共7分)7. (7分)下图的实验装置可用于研究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物理本试卷共12题,共11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 000 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假设甲、乙两地原来用500 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 000 kV 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A .4P B .2PC .2PD .4P 2.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1T ,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2T ,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 ,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 ,则1T 与2T 之比为A B C D 3.一列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0.02t =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A .2 m/sB .3 m/sC .4 m/sD .5 m/s4.质量为2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从0t =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2010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1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 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 A .P/4B .P/2C .2PD .4P14.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1T ,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2T ,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 ,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 ,则1T 与2T 之比为A B C D 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A .2m/sB .3m/sC .4m/sD .5m/s16.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物体在t=0到t=12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A .18mB .54mC .72mD .198m17.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1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2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C .2t ~3t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 .2t ~3t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18.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Zn65 Ba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 淋巴细胞C.B 淋巴细胞D.效应T 细胞 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 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级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的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 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 替换为A-T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7、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8182O g 中含有AN个氧原子ANB.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AN个单质分子C.1 mol 2C l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AND.含AN个N a +的2N a O 溶解于1L 水中,N 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1L -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素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从HF 、HCl 、HBr 、Hl 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 、Cl 、Br 、l 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解的正确判断是A.在pH=12的溶液中,-3H C O N a K C l +-+、、、可以常量共存B.在pH=0的溶液中,Na +、-3N O 、2-3SO 、K +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 ·1L -一元碱BOH 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 溶液存在BOH =B ++O H -D.由 0.1 mol ·1L -一元酸HA 溶液的pH=3,可推知N a A 溶液存在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K 闭合时,d 电极反应式: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 电子时,Ⅰ中消耗的24H SO 为0.2molC.K 闭合时,Ⅱ中2-4SO 向c 电极迁移D.K 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正极12、化合物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和推测反应16min 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2010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1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 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A .P/4B .P/2C .2PD .4P【命题特点】本题以特高压输电这一生活情境为背景,相应了“两会”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建议,考查了用远程高压输电减小能耗的知识点,具有实际意义。
【解析】由=P UI 可知输出电压由500kV 升高到1000kV 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减为原来的一半;由=损P 12R 线可知电路中损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
【答案】A 。
【启示】高考复习中应关注物理问题联系生活实际。
14.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1T ,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2T ,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 ,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 ,则1T 与2T 之比为AD【命题特点】本题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考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这也几乎是每年高考中必考的题型。
【解析】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当航天器在星球表面飞行时,由222()Mm Gm R R T π=和343M V R ρρπ==⋅解得23GT πρ=,即T =;又因为3343M M M V R R ρπ==∞,所以T12T T =。
【答案】D 。
【启示】本类型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在处理有关第一宇宙速度、天体质量和密度、周期与距离及同步卫星的方法,特别要关注当年度航天事件。
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 时刻 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①,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②,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③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④吾师道也,?(韩愈《师说》)⑤,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⑥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
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①相望。
敬则志尚恢博,好学,重节义然诺,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于人。
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
咸亨中,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
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故授洹水尉。
久之,除右补阙。
初,武后称制,天下颇流言,遂开告密罗织之路,兴大狱,诛将相大臣。
至是,已革命,事益宁。
敬则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既庶而富,遂屠诸侯。
此救弊之术也。
故曰:刻薄可施于进趋,变诈可陈于攻战。
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宽简,润之以淳和。
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
此不知变之祸也。
陆贾、叔孙通事汉祖,当荥阳、成皋间,粮饷穷,智勇困,未尝敢开一说,效一奇,唯进豪猾贪暴之人。
及区宇适定,乃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
高帝忿然曰:‘吾以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对曰:‘马上得之,可马上治之乎?’帝默然。
於是贾著《新语》,通定礼仪。
此知变之善也。
向若高帝斥二子,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则复道争功,拔剑击柱,晷漏之不保,何十二帝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之蘧庐;礼者,先王之陈迹。
祠祝毕,刍狗②捐;淳精流,糟粕弃。
仁义尚尔,况其轻乎?”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
以老疾还政事,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
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像以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Zn65 Ba137第I 卷(选择题 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份,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 淋巴细胞C.B 淋巴细胞D.效应T 细胞 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 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5. 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 .①处插入碱基对G-CB .②处碱基对A-T 替换为G-C C .③处缺失碱基对A-TD .④处碱基对G-C 替换为A-T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 .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 。
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 .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 。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2010高考理综物理(福建卷)Word解析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A(P/4 B(P/2 C(2P D(4P 【答案】A【解析】由可知输出电压由500kV升高到1000kV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减为原PUI,12P,IR来的一半;由线可知电路中损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选项A正确。
损4 14(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T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1T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2TT则与之比为 123q1p3A( B( C( D( pq33pqpq【答案】D【解析】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半径为,当航天器在星球表面飞行时,由MR Mm2,43,31,23和解得,即;又因为,,,,,,,,GmR()MVR,,T,22GT3RTG,,33MMMRTq1,所以,。
选项D正确。
,,,,T,,34VR3TpM2R,3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A(2m/s B(3m/s C(4m/s D(5m/s【答案】B【解析】解法一:质点振动法(1)设波向右传播,则在0时刻处的质点往上振动, x,4m140.08t设经历时间时质点运动到波峰的位置,则,即。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数 学(理科)(2010-02)注意事项: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 P(A)+ P(B)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 P(A)· P(B)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集合的元素个数是( )A. 0B. 1C. 2D. 32.已知向量和向量对应的复数分别为和,则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A. B. C. D.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4.如果一个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那么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N=1A=1输出AN=N+1开始图1A. B. C. D.5.如图1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第3个输出的数是( )A. 1B.C. 2D.6.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单位长度:cm),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4俯视图A. 2B. 4C. 主视图 左视图是D. 4否结束图27.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xyODxyOBxyOAxyOC8.某班委会由4名男生与3名女生组成,现从中选出2人担任正、副班长,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是( )A. B. C. D.9.若函数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0.已知一个 数列的各项是1或2,首项为1,且在第个1和第个1之间有个2,即则该数列前2009项的和= ( )A. 2009B. 2011C. 4005D. 4007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命题“若”的逆命题是12.已知且与垂直,则实数的值为 .13. 不等式组所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若圆上的所有点都在区域内,则圆的面积的最大值是14.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存在正整数,使得,则.类比上述结论,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若存在正整数,使得,则 . 15. 已知函数, 数列满足,且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分别是△ABC中角A、B、C的对边,且.(Ⅰ)求角的大小; (Ⅱ)若,求的值.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E为AB的中点.(Ⅰ)求证:(Ⅱ)求异面直线BD1与CE所成角的余弦值;(Ⅲ)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18.(本小题满分12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曾在我市湄洲岛举行,之前甲、乙两人参加大会青年志愿者的选拔.已知在备选的10道试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6题,乙能答对其中的8题。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全卷共3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必考)本卷为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2.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
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A显示从第7天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C.图C显示装置内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D.图D中溶氧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生命系统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信息交流,以下关于信息交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后可被相应的记忆细胞识别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被甲状腺细胞识别C.神经递质可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D.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可被蛾幼虫的天敌识别4.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③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08²上海高考)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实验证实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7.A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 mL 1 mol²L1-的AlCl3溶液中,含有A13+的数目为0.1ANB.5.6 g Fe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3AN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2O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AND.2.8 g乙烯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为0.1AN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式:6126C H O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C.乙酸和乙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用于鉴别乙烯和乙烷9.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充分反应,反应前及反应完成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19.7 8.7 23.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2.0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C 一定是化合物 B .A 反应后的质量为29.4g C .此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若A 、C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7∶108,则参加反应的A 、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A .用惰性材料作电极,电解饱和金属氯化物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l - +2H 2O Cl 2↑+H 2↑+2OH-B .用铂作电极,在KOH 溶液中,甲烷-空气构成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CH 4+8e -+10OH -=CO 32-+7H 2OC .在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Al 3++2SO 42-+2Ba 2++4OH -=AlO 2-+2BaSO 4↓+2H 2OD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至过量:CO 32-+2H +→CO 2↑+H 2O 11.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0.1 mol²L -1氨水;②0.1 mol²L -1NH 4Cl 溶液;③含有0.1 mol²L -1盐酸和0.1 mol²L -1NH 4Cl 的混合溶液; ④含有0.1 mol²L -1NaOH 溶液和0.1 mol²L -1氨水的混合溶液。
四种溶液中C (NH 4+)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④①②③B .②③④①C .①④②③D .③②①④12.反应(1)、(2)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2NaI +MnO 2+3H 2SO 4═2NaHSO 4+MnSO 4+2H 2O +I 2(1) 2NaIO 3+5NaHSO 3═2Na 2SO 4+3NaHSO 4+H 2O +I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反应中NaHSO 4均为氧化产物B .I 2在反应(1)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是氧化产物C .氧化性:MnO 2>24SO ->3IO ->I 2D .反应(1)、(2)中生成等量的I 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13.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通电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1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时stt的图像,其中s表示位移,由图像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做曲线运动15.如图2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点相接触。
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则P、Q对球B无压力。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Q点对球B有压力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对B均无压力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对B均无压力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点对球B有压力16.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
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
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当汽车速度增加到7.9km/s时,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C.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hD.在此“航天汽车”上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17.如图3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
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B.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B图3Ast/m图2C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D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 1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 ,在M 点无初速度的释放带有恒定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 的电场中沿斜面运动到N 点静止.则从M 到N 的过程中( ) A .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少 B .小物块的电势能可能增加 C .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 点的电势D .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第Ⅱ卷必考部分19.(21分)(1)(1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一种金属丝的伸长量和长度的关系时, 所用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①实验部分步骤如下:A .在金属丝下端挂上一个较轻的重物将金属丝拉直,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重物的质量。
B . 然后,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与之相对应的值。
C .将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②根据所测数据完成F-L图象,并据此判断金属丝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有何关系?简要说明理由。
N ²²²M Q图5③若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 如图6所示,则d= cm 。
④设金属丝的纵应变L L ∆与外加胁强SF成正比,其中L 为金属丝原长,L ∆为金属丝在外力F 作用下的伸长量,S 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若比例系数数设为E1,试写出杨氏模量E 的表达式为,并求出E 的值为 N/m 2(取一位有效数)。
(2)(8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①第一组同学利用如图7的实验装置测量,电压表应选择量程 (选填“3V”或“15V”),实验后得到了如图8的U-I 图像,则电池内阻为 Ω。
(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②第二组同学也利用图7的连接测量另一节干电池,初始时滑片P 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发现滑片P 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 后电流表有读数,于是该组同学分别作出了电压表读数U 与x 、电流表读数I 与x 的关系图,如图9所示,则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V ,内阻 Ω。
0 5101图6图7图8图920.(17分)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滚轮作逆时针匀速转动,在滚轮的摩擦力作用下,将一金属板从斜面底端A 送往上部,已知斜面光滑且足够长,倾角︒=30θ,滚轮与金属板的切点B 到斜面底端A 的距离为m L 5.6=,当金属板的下端运动到切点B 处时,立即提起滚轮使它与板脱离接触.已知板之后返回斜面底部与挡板相撞后立即静止,此时放下滚轮再次压紧板,再次将板从最底端送往斜面上部,如此往复.已知板的质量为Kg m 3101⨯=,滚轮边缘线速度恒为s m v /4=,滚轮对板的正压力N F N 4102⨯=,滚轮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5.0=μ,取2/10s m g =。
求:(1)在滚轮作用下板上升的加速度;(2)板加速至与滚轮速度相同时前进的距离; (3)每个周期中滚轮对金属板所做的功;(4)板往复运动的周期。
21.(14分)如图.质量为m 1的物体A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 2的物体B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不计滑轮的摩擦.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 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弹簧的压缩量;(2)现用一恒力大小为F 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挂钩,求物块B 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 的加速度α;(3)在第(2)问中,若物块B 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 的速度为v ,求从开始施加拉力到物块B 刚要离开地面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 所做的功;(4)若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 3的物体C 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 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求此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 所做的功.(注意此问与第三问是彼此独立的,即此问已知量为m 1,m 2,m 3,k ,g )说明:此题不要求使用弹性势能公式,如果用弹性势能公式求解,不能得分.22.(20分)如图所示,x 轴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