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 格式:wps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8
探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绿色工厂规划设计1、绿色工厂内涵目前,“绿色工厂”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它至少应包括:绿色的产品、绿色工艺以及绿色的建筑三个方面的内涵。
由于工业行业千差万别,产品和工艺种类繁多,还没有对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的严格定义和评价,而绿色建筑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标准的评价体系。
绿色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内涵: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少用资源和能源,并且不污染环境。
②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低,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
③产品使用后可以和易于拆卸、回收、翻新或能够安全废置并长期无虑。
绿色工艺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2、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类似,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是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开始的,200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具体指导绿色建筑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领域的评价和推广。
工业建筑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建筑行业中具有较大比重。
鉴于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8月发布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初步建立了绿色工业建筑的“四节二保一加强”的评价体系。
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颁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该评价标准引入了权重计分法,通过不同条文分值提现了绿色工业建筑的引导性。
3、绿色工厂的规划设计绿色工厂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只是绿色技术的叠加。
它应该是以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为基础,贯彻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执行“四节二保一加强”的技术措施,因地制宜的确定绿色目标和绿色策略。
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而专业的,国内绿色项目一般委托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全程辅导。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2月前言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已于2013年8月8日发布,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工业领域第一本综合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指导绝大多数行业工业建筑评价的复杂性。
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工业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的评价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和评判依据,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和相关评审工作发展。
本细则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学会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员:徐伟、张家平、李丛笑、李国顺、袁闪闪、王明磊孙宁、郭丹丹、许远超、尹运基、宋甲英、曹国光曹国庆、李亨、吴剑林、俞水凤、张颖、孟冲邓高峰、牛秋蔓本细则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虞永宾、袁镔、张小慧、吕伟娅、巫曼曼赵霄龙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规定 (3)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7)4.1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7)4.2 节地 (13)4.3 物流与交通运输 (17)4.4 场地资源保护与再生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能源利用指标 (34)5.2 节能 (37)5.3 能量回收 (53)5.4 可再生能源利用 (56)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0)6.1 水资源利用指标 (60)6.2 节水 (66)6.3 水资源利用 (75)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5)7.1 节材 (85)7.2 材料资源利用 (90)8 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 (102)8.1 环境影响 (102)8.2 水、气、固体污染物控制 (104)8.3 室外噪声与振动控制 (112)8.4 其他污染控制 (114)9 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 (119)9.1 室内环境 (119)9.2 职业健康 (126)10 运行管理 (130)10.1 管理体系 (130)10.2 管理制度 (131)10.3 能源管理 (133)10.4 公用设施管理 (135)11 技术进步与创新 (139)附录A 权重和条文分值 (141)附录B 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46)附录C 工业建筑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48)附录D 设备能效值 (150)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工业建设的产业政策、装备政策、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规,推进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展计划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工程中心、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郑州烟草研究院、合肥设计院、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制造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卷烟厂、厦门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青岛卷烟厂、宝鸡卷烟厂、石家庄卷烟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引言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行可持续发展,规范烟草行业绿色工房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践多聚焦在民用建筑。
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改良以及对建筑室内环境需求的提高,工业建筑在建筑节能、节水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是一个待开拓的绿色建筑新领域。
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仅适用于民用建筑,尚未涉及工业领域。
烟草行业工业建筑,在生产工艺、负荷特性、使用规律、尤其是内扰特性和生产余热的形成与利用等方面有其明显的自身特点;直接将评价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应用于工业建筑,有些内容是不适用的。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我国烟草行业的绿色工房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烟草行业绿色工房的评价,推动烟草行业绿色工房的发展,并为其他工业领域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做有益的探索。
本标准根据烟草行业工业建筑的主要特点,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全方位衡量,多角度考察,建立新的建筑热工、照明、节水等评价体系,鼓励采用新技术,体现发展与进步。
绿色工房评价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草行业绿色工房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卷烟厂联合工房等主要生产厂房建筑。
打叶复烤工房、研发性试验用房的评价方法可参照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的通知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的通知(建科[2010]13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推动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识,我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作为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指导我国现阶段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依据。
现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积极推进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
附件: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三日附件: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编制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二〇一〇年八月前言近年来,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工业领域十分重视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如何做好绿色工作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
为满足工业建筑的绿色评价需求,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引导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健康发展,2010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将制定《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列入了国家标准制订计划,并已开展了编制工作。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出台前,为尽快将绿色建筑扩大到工业建筑领域,为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积累经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做为指导现阶段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为今后编制完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打好基础。
房屋建筑工程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评分表
— 1 —
— 2 —
— 3 —
注:名词解释:
1.绿色建筑:按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进行评价。
2.装配式建筑:按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进行评价。
3.绿色施工工程:是指绿色施工工作满足《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良好及以上等级标准,且在绿色建材选用、绿色工艺采用、绿色技术应用、绿色管理实施等方面有显著成效,按《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办法》,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的绿色施工工程。
4.全装修:(居住类)交房前墙面、地面等房屋固定面、水电管线、开关插座等基本设施完成装修安装,厨房和卫生间的固定设施安装到位。
(公共建筑类)交房前公用区域墙面、地面等房屋固定面、水电管线、开关插座等基本设施完成装修安装,各种公用固定设施安装到位。
5.拎包入住:(居住类)具备起居、就寝、盥洗等基本居住功能,提供装修及家具、家电等生活设施的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类)具备办公等基本服务功能,提供装修及家具、家电等办公设施的公共建筑。
6.采用绿色建材比例:按《湖南省建设工程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湘建科〔2018〕65号)计算得。
— 4 —。
一、总则
1.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的原则、要求及方法,旨在促进和推动四川省建筑业
的可持续发展。
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者重大改造的住宅、公共和非住宅性公用建筑物(包括学校、医院、会所、办公大厦)。
3.本标准不适用于农村民房以及小面积的单体式工业厂房。
4.本标准对各部门应遵循的行为作出规定,并不能保证所有情况下都能够达到目标效果。
二、评价要求
1.耐久性: 对使用寿命进行考量, 确保使用中不易失效;
2.能效节能: 选材时应当考虑使用寿命, 节省能耗;
3.生态保障: 法律法规要求, 尤其是地理特征上的生态保障;
4.人文感受: 舒适度, 室内装饰风格, 空间布局合理;
5.新材料应用: 新材料妥当使用, 有利于人体卫生; 6 .室外装饰 : 外立面装饰 , 防
止雾气侵扰 ; 7 . 精神感受 : 带来快乐 , 洒脱焦虑 ; 8 . 装备 : 高端装备 , 易于使用 ; 9 . 系统集成 : 多项子系统集成 , 易于运行 ; 10 . 安全 : 高效
相应 , 有效解决问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估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耗情况,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系统和设备的能效等。
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估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节水设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估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热环境、照明等。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估建筑物的材料利用情况,包括材料的可再生性、可回收性、环保性等。
5. 室外环境:评估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包括绿化、景观、噪声等。
6. 运营管理:评估建筑物的运营管理情况,包括节能、节水、绿化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效果。
具体的评价标准可能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资源利用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注: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公共建筑一、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不对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造成光污染。
一般项1、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设备房等。
2 、场地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3、充分考虑建筑周边、广场、道路、停车场的绿化和遮荫,绿地率高于国家及相关地区标准。
4、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减少单纯的草坪绿化。
5、绿化修剪和灌溉及时,绿地内无裸露土壤,绿化用地土壤厚度、土质条件满足植物的需要。
6、场地内无严重污染空气环境的污染源。
7、场地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8、室外风环境利于建筑通风和冬季人员行走舒适。
优选项1、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生态价值。
2、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为工业厂房改造。
3、道路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地面,场地透水指标符合以下规定:透水率>0.5×(1-建筑覆盖率)透水率:开发后基地透水面积÷基地总面积二、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有关规定。
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有关规定。
3、建筑采暖与空调热源选择,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4.2条的规定。
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规模要求
一、建筑面积
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其建筑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单体建筑面积:单体建筑面积应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民用建筑。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根据当地政策和标准,可能对建筑面积的要求有所不同。
2. 群体建筑面积:对于群体建筑,如住宅小区或办公园区等,总建筑面积应不小于5000平方米。
二、建筑类型
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类型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商场、医院、酒店等。
2. 居住建筑:如住宅、公寓等。
3. 工业建筑:如厂房、仓库等。
4. 文化教育建筑:如学校、图书馆等。
5. 交通建筑:如车站、机场航站楼等。
6. 其他类型的建筑。
三、建筑年代
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年代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新建建筑:指近五年内(含)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
2. 既有建筑: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超过五年的建筑。
四、节能与资源利用
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其节能与资源利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节能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的节能设计,并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
2. 资源利用: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筑材料等资源,优先采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3. 能耗监测:应配备能耗监测系统,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五、环境质量
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建筑,其环境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声环境、光环境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XX项目立项阶段绿色专篇编制说明:1.本《绿色专篇》为《项目建议书》中的一个章节。
2.各条文措施说明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不可直接抄写条文要求。
一、主要依据文件1.《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2.《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54.《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6.《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规则》7.《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8.《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9.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建筑节能说明依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规定,新建、扩建和改建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进行节能设计。
本项目建筑节能率目标:本项目拟采用节能措施:三、绿色建筑说明(一)绿色建筑目标项目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并将以人为本、关注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的绿色建筑内涵延伸到整个项目的建设中,凸显本项目的绿色特质。
本项目绿色建筑建设目标为:《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 星级(二)绿色建筑主要指标(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总体规划:项目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工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规划的要求。
厂址选择:场地无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危险,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节地: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国家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项目合理提高建设场地利用系数,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低于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交通运输共享社会资源:建设场地邻近公路、铁路、码头或空港;生产原料、废料与产品仓储物流采用社会综合运输体系;公用动力站房的位置合理,靠近市政基础设施或厂区负荷中心。
物流与交通组织:物流运输与交通组织合理,满足生产要求;物流运行顺畅、线路短捷,减少污染。
中国建筑业协会文件建协[2010]15号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本会单位会员及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和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充分发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发展模式,我会组织专家制订了《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
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此页无正文)抄报:本会会长、副会长,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筑市场监管司、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行业内组织开展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第三条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分类指导、行业推进、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监管与评价验收标准的原则。
验收评审工作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进行.第二章申报条件及程序第四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1、申报工程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2、申报工程应是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