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变化小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
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1、(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的等级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3)、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以毫米为单位。
(日、月、年降水量)
(4)、通常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有季节变化,也有年际变化)
2、降水的分布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接成线。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⑵季节变化: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的分布情况。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⑷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四多四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初一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试题1.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答案】C【解析】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水逐渐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B、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不符合题意;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符合题意;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不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识记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2.2.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答案】B【解析】本题可以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南北纬30°-40°及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照即可得出答案。
A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是正确的,因为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C是错误的,因为冬季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而不是东岸。
D是错误的,因为赤道附近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本题如果只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的三条规律无法完成,有一定难度。
世界十大气候类型判断.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分布规律:赤道附近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渐变):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自然景观:热带草原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突变,最多月份突破500mm)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规律:亚洲南部、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自然景观:热带(季)雨林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型)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
自然景观:热带荒漠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夏季多雨的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地中海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物 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0.4C.2.0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 ,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NB.400NC.600ND.800N17、图(a )所示的电路中,K 与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 两端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b)图CU /st O 12345K L CR (a)图/s/s/sD/s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世界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位置、陆地地貌、气候特征等。
下面是世界降水空间分布的一些规律:
1. 季风影响: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受到季风影响,降水量较高。
如东南亚地区、印度次大陆以及非洲的赤道地带。
2. 纬度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大致呈现出从赤道向中高纬度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
即地处低纬度的地区降水量普遍较高,而高纬度地区降水量较低。
3. 高山影响:高山地区通常会有较高的降水量,这是因为山地对空气流动和水汽凝结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高降水地区。
4. 气候带影响:不同气候带的降水分布也存在差异。
热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而温带和寒带地区降水量较低。
5. 地形和近海环流影响:海洋对降水分布有重要影响,附近海域与陆地接触的地区通常降水量较高。
此外,地形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如靠近山脉和河流的地区常常出现较多的降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律并不是绝对的,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受到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2020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卷八【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多少C.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的地区,南美洲分布的面积最大D.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2)C处降水量比D处多,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2.下图为亚欧非三大洲部分地区降水量分布图,请阅读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③两地相比,年降水量大的是________地,有可能出现野生骆驼的是________地。
(2)相比之下更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是①还是④地?请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某人从④地出发,经过②地,到达⑤地,其经过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过程是________,由此证明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________(双选)A.沿海多,内陆少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C.沿海和内陆一样D.由东西沿海向中部减少形成这样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选择)-1-2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季风(4)图中乞拉朋齐是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因此被称为世界雨极。
从上图中可知乞拉朋齐的年降水量约是________mm;这里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
从图18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降水分布特点是________;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因此可以断定下图中箭头所示的季风会出现在________月(1月或7月)。
3.下面是A,B,C,D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A 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D 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它们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有何不同?________。
地理降水知识点归纳总结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最终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雨、雪、霰等。
降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量的变化对土地的干旱、水资源的充沛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地理降水的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降水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一、降水的形成原理1. 蒸发和凝结:大气中的水蒸气来源于地表水体的蒸发、植被蒸腾以及海洋等水体的蒸发。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冰晶时,就会形成降水。
2. 上升运动:空气在受热膨胀后会向上上升,升高后空气温度下降,此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而形成降水。
3. 对流作用:地球表面受到太阳的辐射,地表受热后空气密度降低,形成对流运动,将水蒸气带到高空,形成云和降水。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1. 纬度影响:一般来说,赤道附近的地区降水量较大,逐渐向两极减少,呈现出“赤道高雨量,极地低雨量”的规律。
2. 大陆性影响:内陆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小,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
3. 地形影响:地形对降水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山地、高原等地形对气流的升降运动都会对降水分布产生影响。
4. 季节性影响:不同季节地表的温度差异会对大气运动和水汽的输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
三、降水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水对植被的生长、土壤的水分含量、动植物的生存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类型。
2. 对水资源的影响:降水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具有重要意义。
3. 对农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降水的多少和分布对农业生产、人类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干旱和洪涝等灾害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四、降水的气象观测和预测1. 气象观测:降水观测是气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采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来描述降水的情况。
2. 降水预测:通过气象观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和数值模式等手段,可以对降水的发生、发展和消散进行预测,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重要的信息。
地球降水分布规律是什么地球降水与气温分布都是很多学习地理的同学都会想要知道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降水有什么规律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地球降水分布规律,来欣赏一下吧。
地球降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结合气压带、风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2.大气环流(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降水多。
从内陆吹向海洋的降水少。
3.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海陆位置即距海的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到海洋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降水量分布也就会产生差异,从而产生自沿海向内陆递变(如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
同时降水分布还具有以下规律:副热带少雨带的大陆东部出现多雨区,温带多雨带的大陆内部出现少雨区(结合季风和海陆因素)4.下垫面条件对降水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海拔的高低,森林覆盖和人类活动因素影响)5.各种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
世界气温的分布范围等温线特征: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为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分布地区,它以终年高温多雨为特征,没有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º,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
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大致到南、北纬15°的地带,属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分布。
这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有密切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这里处于东北信风带,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信风带相应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吹来自赤道海面的西南风,降水显著增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因为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2、两极地区降水少。
因为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因为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因为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从时间分布看:
全年多雨区:赤道两侧
全年少雨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
全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从空间分布看:
与纬度位置的关系: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
与海陆位置的关系: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与地形的关系: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