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版)二〇一八年九月目录理论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应用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2)理论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或专业代码:0201)一、学科概况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和外国经济的理论、历史及其发展,为探索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的经济科学。
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代经济学的有益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使得理论经济学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更为密切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理论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
西北师范大学理论经济的研究是伴随着学校由师范教育为主逐步向综合性大学转变而发展起来的。
早在1984年经济系成立之前就有一定的基础,并于1982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2000年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之后,学校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通过人才引进、研究梯队搭建、学科平台的搭建等措施,对该学科进行了专门建设,使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加强,学科优势不断突出。
我校理论经济学现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三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学科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突出理论经济学内部各学科方向之间的相互借鉴、渗透与交叉,研究方向以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为出发点,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突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对地区发展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相关理论与规律的实证检验,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特色。
二、培养目标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发现理论难题,创新理论思路,做出理论论证;具有较强的学术悟性和表达能力;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对经济理论问题和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对外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勇于开拓,具有宽广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学风严谨优良,外语水平高,既能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又能从事对外贸易实际业务,具备独立从事外贸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专业,现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 )国际贸易;( 2 )国际投资;(3 )世贸组织;( 4 )电子商务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二年半五、课程设置A 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马列原著选读( 3 学分)英语( 4 学分)B 类:现代经济学( 3 学分)国际经济学( 2 学分)计量经济学和建模( 2 学分)现代财务管理( 2 学分)C 类:国际贸易实务研究( 2 学分)世界经济研究( 2 学分)国际贸易名著选读( 2 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开放宏观经济学( 2 学分)企业组织理论( 2 学分)商用软件与网络??( 3 学分)D 类:国际投资研究(2学分)东亚经济研究( 2学分)空间经济学( 2 学分)世界经济文献选读( 2 学分)国际投资研究( 2 学分)国际服务贸易研究( 2 学分)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2 学分)日本经济研究??? (2学分)日本商法研究( 2 学分)电子商务( 2 学分)博弈论( 2 学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 学分)六、培养方式1 .硕士生入学后经一年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
2 .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导师。
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订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同意后具体实施。
3 .硕士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学科、专业代码 020206 名称国际贸易学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 37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3门共7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4 门共 10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6 门共 15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共 2 学分
注:至少选修上述2门课程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
内容、考核方式)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020206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学制:3年所授学位:经济学硕士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掌握坚实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政策与实务专业知识,熟悉多边贸易体制与规则及主要国家对外经贸政策,熟悉深圳市外经贸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
研究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合同的商定与履行以及国际贸易方式等。
2、国际贸易理论。
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贸易环境等。
本专业研究生导师具有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教学、科研经历,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进行研究,是一个较早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并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的学术群体,在本学科范围内形成一支专业特色鲜明、人员结构合理、科研教学成果突出的梯队,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特色,并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优势,在国内确立了相应的学术地位。
导师队伍:本专业目前有导师11人,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
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
陈勇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院长。
在《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文汇》、《财经问题研究》、《财经论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6年出版专著《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独自承担或参加了多项省、市级课题。
赵登峰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主讲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出版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
江虹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
出版专著1部;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现代企业经营谋略库》外贸篇,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刘伟丽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
出版专著一部;在《经济学动态》、《财经问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CSSCI 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精编资料国际贸易理论354√世界经济354√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354√国际金融理论354√中级国际经济学354√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354√选修课国际竞争力研究...贸易学,贸易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之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及本专业特色,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级国际贸易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培养符合我国对外开放需要,掌握宽广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次的对外贸易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掌握“六个一”,即一个国际组织;一个国家;一种产业;一个企业;一位经济学家;一种理论。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国际竞争力研究该方向着重研究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经济实力提升中的国际竞争力。
2、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该方向重点研究我国金融结构演化变迁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调整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该方向着重把握和探讨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实践发展所衍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从而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
4、国际商务与国际商法该方向着重探讨国际和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惯例规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5、世界经济与东南亚经贸合作该方向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以及东盟各国贸易、投资以致经济发展的影响。
6、中国对外贸易研究该方向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以及实践伴随而生的中国国际贸易政策进行深刻的分析,并对国际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招生目录802世界经济综合科目为单独命题,招生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状况确定,因此实际招生人数会有所调整,此数据仅供参考。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1国际经济研究院020105世界经济01国际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02中国对外经贸发展03区域国别经济04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05产业国际竞争力06国际农业经济参考主页历年统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2世界经济综合802科目所含内容:宏微观经济学(70分左右),世界经济专业基础(40分左右),专业英语50分。
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简介一、国际经济研究院简介国际经济研究院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教学机构,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研究教学队伍,高级职称占80%。
教师具有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学位,博士率达60%;全体教师均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研究能力,部分教师还具有在我国驻外使领馆及国外大学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具有英、法、日、俄等多种语言翻译能力。
国际经济研究院承担高等院校与学科建设领域相关的科研任务,在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企业管理以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等学科领域取得大量科研成果。
研究院还承担国家以及政府部门、机构委托的专题研究任务,为国家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服务,并为国内外各类公司、企业、政府提供有关中国政府政策、中国市场、商业、投资、贸易政策以及客户所要求的各种咨询和培训服务,享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和学术影响。
二、世界经济专业特色世界经济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强、涵盖面宽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为世界各国、地区间经济关系和全球经济资源组合与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其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和复杂。
本专业将从全球、区域和国别以及资源流动多个层次,全面、立体地研究和认识世界经济,探讨有关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202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坚实的应用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掌握现代国际经济分析基本原理和较系统的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的适应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具有能够继续进行博士课程学习和经济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按二级学科设置)(一)国际贸易学(020206)1. 国际投资与技术合作2.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3. 国际企业管理4. 国际税收与金融创新(二)统计学(020208)1、国民经济统计与分析2、管理统计与分析3、统计方法应用研究三、学制及学分要求: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四、课程设置注:1、专业选修按二级学科设置,每位硕士生至少选修本专业三门;2、满足以上要求,可选修其他课程,见《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总学分不低于30分。
五、实践性环节及其它要求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简介》。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一般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及引用的参考文献等。
1.开题报告选题要求围绕理论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展开。
要进行广泛的文献阅读和综述,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初步构建出论文框架并适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于第三学期期末前提出并通过论文选题报告。
2.论文阶段工作汇报硕士研究生进入论文研究工作半年时应做阶段性研究工作汇报。
由导师与学科内相关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提出质疑,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江苏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工作细则》组织评审与答辩。
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206 )一、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
2.具备坚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把握世界贸易发展规律和趋势,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及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在政府对外经贸部门、跨国企业以及教学与研究机构从事管理、决策支持和教学研究工作。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
二、研究方向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国际贸易实务3.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年限为三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及考核方式(详见“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总学分数为36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补修课、实践课程、学术讲座。
其中: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必修课为学位课,为26学分;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为非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1学分;学术讲座1学分;补修课不计学分。
1.学位公共课(共计4门,8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两门课程。
其中政治理论课程(2门,3学分),含1门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占2学分;1门选修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占1学分。
外国语课程(2门,5学分),含“英语阅读(3学分)”、“英语听说”(2学分)。
2.学位基础课(共计3门,9学分)包括: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
3.学位必修课(共计3门,9学分)包括:中级国际经济学(上)(3学分)、中级国际经济学(下)(3学分)、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3学分)。
4.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6学分。
详见“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02 企业管理专业组织与战略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02 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02企业管理专业物流与运营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02企业管理专业企业财务与管理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02企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02企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21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5门课程总学分32。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20221市场营销专业会展旅游业管理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包括外语总共修满16门课程总学分34。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020206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向课程注: 2、3学分为必修课( 必修课一定要上) , 1.5学分为选修课。
贸易经济学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贸易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管
理等方面知识,能够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管理、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掌握贸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贸易
规则和惯例,具备独立开展外贸业务的能力,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3.课程设置:包括贸易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
际金融、国际商法、市场营销、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
4.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方面。
其中,
校内实训包括模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外贸单证制作等;校外实习包括在对外贸易企业或相关机构实习;社会实践包括参加贸易展览会、国际商务会议等活动。
5.师资队伍:要求教师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
够承担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6.教学资源: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
7.评价与反馈: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全
程监控,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2015年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江大学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考试科目: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三④经济学综合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一、本文系统介绍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浙江大学经济学就业,浙江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浙江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二、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经济学考研一直以来都是浙江大学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2015年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53人左右。
相对来说,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招生量较大,复试分数线比人大低得多,因此考试难度总体来说不算太高,而且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浙江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本科经济学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你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三、浙江大学经济学就业怎么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2010年6月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经济学门类,学科代码:0202)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经济学门类,学科代码:020209)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专业,经济学门类,学科代码:020206)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教学工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经济分析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然辩证法(文科类)(60610053)3学分(考试)春以上三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础泛函分析(60420144)4学分(考试)秋(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9学分,考试,不少于3门课程)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级宏观经济学(70510283)3学分(考试)春等计量经济学(70510123)3学分(考试)秋理经济学(70510263)3学分(考试)春融经济学(70510143)3学分(考试)秋融工程案例分析(先修金融工程导论)(70510473)3学分(考试)秋际经济学高级专题(80511132)2学分(考试)春级资本市场理论(90510193)3学分(考试)春级公司财务理论(90510203)3学分(考试)春证金融学(80511762)2学分(考试)司财务理论专题与案例(70510183)3学分(考试)春高级微观经济学I(90510053)3学分(考试)高级微观经济学Ⅱ(90510063)3学分(考试)高级宏观经济学I(90510153)3学分(考试)高级宏观经济学Ⅱa(90510402)2学分(考试)高级宏观经济学Ⅱb2学分(考试)高级计量经济学I(90510133)3学分(考试)高级计量经济学Ⅱ(90510043)3学分(考试)应用宏观经济学I(90510372)2学分(考试)应用宏观经济学II(90510382)2学分(考试)应用时间序列基础(90510392)1学分(考试)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80514543)3学分(考试)(3)必修环节(2学分)(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不少于11学分)入产出分析(80510092)2学分(考试)春国宏观经济分析(70510153)3学分(考试)秋展经济学(80510102)2学分(考试)春融市场微观结构(80511742)2学分(考试)春资学(80510312)2学分(考试)春级财务会计(70510163)3学分(考试)春级管理会计(70510173)3学分(考试)秋生金融市场2)学分秋行和金融机构(80512153)3学分(考试)秋融衍生证券(80512163)3学分(考试)春券市场(80512173)3学分(考试)秋融统计学(80511983)3学分(考试)春际企业管理(80511112)2学分(考试)春级管理沟通(80511472)2学分(考试)秋际商法(80511772)2学分(考试)春源与环境经济学3学分(考试)春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理学门类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研究生课程3、补修课程(本专业直读生不用补修,其他学生在教研组或导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
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0202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与名称:020202区域经济学020204金融学020205产业经济学020206国际贸易学020209数量经济学一、学科概况、学科优势与特色应用经济学历史积淀深厚,是学校建设历史最长的传统优势学科,1999年开始与湘潭大学联合培养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面向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等5个专业招生。
现有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2人。
该学科以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为基础,以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国际贸易学和“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的建设为引领,以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研究基地”、“湖南省区域战略与规划研究基地”和“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基地”三个基地以及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度量、控制与政策”为依托,形成了“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城市群发展与规划”、“商贸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金融计量方法与应用”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7个研究方向。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6项,逐步形成了涵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国家自科基金规划项目的国家级项目群。
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现已形成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商科特色鲜明,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成效显著,带动相关学科群共生发展的示范性学科。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掌握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学术型人才。
附表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备注机械学院080104工程力学1机械学院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6机械学院080202机械电子工程33机械学院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9机械学院080204车辆工程11机械学院0802Z1工业工程3机械学院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6机械学院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8机械学院0804Z1微系统与测控技术1机械学院082501飞行器设计5机械学院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13机械学院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1机械学院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1机械学院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17机械学院082602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7机械学院082603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26机械学院0826Z1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8机械学院085400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28机械学院085500机械(机械工程)160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105机械学院085500机械(兵器工程)60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30机械学院085500机械(航空航天工程)29机械学院085500机械(车辆工程)30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20机械学院125603工业工程与管理5环生学院081703生物化工7环生学院083001环境科学3环生学院083002环境工程23环生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3环生学院085400电子信息6环生学院085700资源与环境57环生学院086000生物与医药29化工学院070301无机化学2化工学院070302分析化学4化工学院070303有机化学3化工学院070304物理化学4化工学院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化工学院080104工程力学3化工学院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3化工学院080502材料学27化工学院080503材料加工工程3化工学院080706化工过程机械1化工学院081701化学工程3化工学院081702化学工艺3化工学院081704应用化学34化工学院081705工业催化3化工学院0817Z1爆炸化学及应用8化工学院082604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11化工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1化工学院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12化工学院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48化工学院085600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115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60化工学院085700资源与环境(安全工程)17化工学院086000生物与医药(制药工程)18电光学院080300光学工程46电光学院0803Z1光学测试科学与仪器3电光学院0803Z2光电科学与工程3电光学院080901物理电子学7电光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7电光学院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5电光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8电光学院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59电光学院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25电光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5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光学工程)80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35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5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169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75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5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5计算机学院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8计算机学院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1计算机学院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计算机学院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12计算机学院0812Z1智能计算与系统12计算机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1计算机学院083500软件工程8计算机学院083900网络空间安全8自动化学院081103系统工程13自动化学院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2自动化学院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9自动化学院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自动化学院085400电子信息(控制工程)85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40自动化学院085800能源动力(电气工程)75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30自动化学院086100交通运输13理学院020204金融学2理学院025100金融3理学院070101基础数学5理学院070102计算数学3理学院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理学院070104应用数学9理学院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7理学院070201理论物理2理学院070205凝聚态物理16理学院070207光学1理学院071400统计学2理学院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3理学院080102固体力学7理学院080104工程力学10理学院080300光学工程13理学院0803Z2光电科学与工程2理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1理学院085400电子信息(光学工程)15理学院085400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5理学院085900土木水利(土木工程)49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35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9外国语学院050205日语语言文学5外国语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外国语学院055101英语笔译55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35公务学院030300社会学19公务学院035200社会工作56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30公务学院120400公共管理22材料学院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11材料学院080502材料学38材料学院080503材料加工工程18材料学院085600材料与化工55含新增江阴校区计划25知识产权学院030100法学20知识产权学院035101法律(非法学)56知识产权学院035102法律(法学)4知识产权学院1201Z1知识产权4重点实验室080103流体力学1重点实验室080104工程力学6重点实验室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重点实验室080701工程热物理3重点实验室080702热能工程1重点实验室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3重点实验室082602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8重点实验室085400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9重点实验室085400电子信息(控制工程)10重点实验室085500机械(兵器工程)27重点实验室085800能源动力(动力工程)6体育部045200体育10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2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5思想政治教育17创新中心080300光学工程4创新中心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创新中心085400电子信息(光学工程)4创新中心085400电子信息(控制工程)3格莱特研究所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2格莱特研究所080502材料学7格莱特研究所080503材料加工工程1格莱特研究所085600材料与化工20中法工程师学院085500机械(机械工程)3中法工程师学院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3江阴校区085500机械(机械工程)35江阴校区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35附表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备注机械学院080202机械电子工程10机械学院085500机械(兵器工程)22环生学院083002环境工程20化工学院085600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15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光学工程)10电光学院085400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30经管学院125100工商管理180工作所在地为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盐城等六市的硕士生须在江阴校区培养经管学院125300会计40能动学院085800能源动力(动力工程)20自动化学院085400电子信息20自动化学院085800能源动力30自动化学院086100交通运输20理学院070104应用数学20理学院085900土木水利(土木工程)10外国语055101英语笔译30公务院125200公共管理150工作所在地为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盐城等六市的硕士生须在江阴校区培养知识产权学院035101法律(非法学)25江阴校区035200社会工作40江阴校区085400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20江阴校区085400电子信息(软件工程)20江阴校区085500机械(机械工程)20江阴校区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20江阴校区125602项目管理30江阴校区125603工业工程与管理30。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对外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勇于开拓,具有宽广坚实的国际贸易及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学风严谨优良,外语水平高,能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证券等事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贸易实务与管理以及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属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实务的应用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类专业,现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 )国际贸易;(2 )国际投资;( 3 )世贸组织;(4)国际商务
三、招生对象
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三年
五、课程设置
A 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 2 学分)
英语( 4 学分)
B 类:
高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
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
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
C 类:
国际贸易研究( 2 学分)
国际经济学研究(2学分)
世界经济研究( 2 学分)
应用计量经济学(2学分)
D 类:
国际商务( 2 学分)
东亚经济研究( 2学分)
世界经济文献选读( 2 学分)
国际投资研究( 2 学分)
国际贸易实践研究( 2 学分)
国际经济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2 学分)
国际货币经济学(2学分)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 学分)
现代财务管理( 2 学分)
企业组织理论( 2 学分)
六、培养方式
1 .硕士生入学后经一年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
2 .培养采取硕士生导师和专业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
入学一年后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导师及所在的专业指导小组。
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订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同意后具体实施。
3 .硕士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 .本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一般不得少于一个月),熟悉我国外贸的业务活动。
5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活动,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团结同志,乐于助人,遵守纪律,严于律已,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七、考核方式
1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单位负责考核;
2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学生写专题论文,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学位论文开提前,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应在第二学年末以前提交论文选题报告,经导师修订同意并交系审定确认后方可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组织评审答辩。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参考书目和期刊
书目:
1.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
2.瓦西里·里昂惕夫著:《投入产出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0 年.
3.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01 年
4.盛斌著:《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5.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6.戴维·罗默著:《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8.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三联书店,1997
9.“ The world Economy ” Black well Publishers Oxford, UK & Cambridge,USA.
期刊:
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国际经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