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顺口溜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防要点
稻瘟病在秧苗3-4叶期防苗瘟,6月下旬分蘖盛期防叶瘟,7月底、8月初破口期防穗颈稻瘟病。
每亩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对水喷雾,重点防治穗颈稻瘟病。
纹枯病控制氮肥用量,浅水勤灌,适度晒田,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分蘖盛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毫升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对水50千克对稻株中下部均匀喷雾,隔7天再防治1次。
稻曲病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破口抽穗前5-7天,每亩用16%“仙耙稻丰收”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5%三唑酮100克,对水50千克对穗部喷雾,隔7天再喷1次,还可兼治纹枯病和穗颈稻瘟病。
二化螟插秧后5-7天,结合追肥每亩撒施3.6%杀虫双粒剂1.5-2.0千克。
7月底、8月初结合“两防一喷”注意施药,减少虫伤株,以免植株大面积倒伏。
稻蝗大田插秧前,抓好秧母田的防治。
插秧后7-10天,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还可兼治早期螟虫。
稻苞虫7月底、8月上旬,对叶色浓绿、贪青晚熟的稻田进行挑治,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00-120克对水喷雾。
齐穗后停施一切药肥,保证稻米食用安全。
稻纵卷叶螟当发现田间个别叶尖卷起应及时防治,每亩可用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100
克,对水50千克喷雾,以傍晚施药为宜。
农作物病害诊断口诀:“八看六问十三查”!病害很多,而且有些病害真的很像,那么多症状真的是很懵圈!今天呢,给大家梳理了分类,和一些比较相似的病害,给各位来参考一下。
大分类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侵染引起的田间往往是分散发生有发病中心,并有逐渐向周围扩散蔓延的现象,会相互间进行传染。
非侵染性病害由外界不良环境引起的在田间往往是大面积成片发生一般病株分布较均匀,没有发病中心,也没有从点到面扩展的过程。
然后再对照具体的症状表现特点。
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有病斑存在于植株的各个部位。
病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轮纹形或不定形。
大多数在叶片上发生,少数在茎秆(包括茎外表、茎内维管束、地下块茎等)、枝梢和果实上发生。
既无真菌性病害一类的霉、毛、霜、粉、锈、粒、点病征,也无细菌性病害一类的菌脓或胶状液。
常表现为全株性病变,花叶、黄化、畸形、坏死、丛枝、矮化等,没有组织溃烂现象。
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颜色有白、黑、红、灰、褐等。
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
长不长毛是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
花叶表现为叶片皱缩,有黄绿相间的花斑。
黄色的花叶特别鲜艳,绿色的花叶为深绿色。
黄色部位都往下凹,绿色部位往上凸。
根茎腐烂出现黏液,并发出臭味。
有臭味为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厥叶表现为叶片细长,叶脉上冲,重者呈线状。
细菌病害比真菌性病害蔓延速度要快。
卷叶表现为叶片扭曲,向内弯卷。
为害果实的蔬菜病毒性病害,主要表现在成熟期果实上有条斑。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一般是混合发生的,只是发生时会有一种病害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对病害进行防治时会选择两种病害一起防治,真菌性药剂和细菌性药剂一起施用。
病毒病主要依靠昆虫取食传播,所以在病株和病田中常有昆虫残迹。
病害诊断的口诀:八看六问十三查!八看(看植株病状)一看色泽变没变,二看叶片水渍斑,三看病斑扁或圆,四看斑色深或浅,五看斑纹显不显,六看畸叶是否现,七看霉层产不产,八看植株是否蔫。
Z i x u n t a i水稻是黑龙江省三大经济作物之一。
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笔者将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建议介绍如下,以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水稻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
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2、防治建议①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②合理施肥灌溉;③及时喷药:用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喷雾。
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 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二、稻杆蝇1、危害症状。
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2、防治建议:用18%杀虫双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三、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
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和两广南部稻区迁入我省。
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1、危害症状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2、防治方法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最好,一般年份防第3代在6月20日左右。
可用杀虫双(兼治钻心虫)、杀虫单等防治。
四、稻瘟病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1、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
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烂颈瘟。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
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
急性型两种。
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斑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
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防治方法:40%富士一号乳油或40%可湿性粉剂: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叶瘟初发期和早期预防,常用浓度1000倍液,亩用制剂量60-75毫升。
2.稻曲病也叫青粉病,属真菌病害,只在穗部发生,为害单个谷粒,病菌在颖壳内把谷粒变为黄绿色或丝绒状球形的“稻曲”,初期稻曲很小,病菌在颖壳内生长,以后撑开内外颖自合缝处外露将整个花包裹起来,表面光滑,外层包有薄膜,逐渐向两侧膨大,成扁平的球状物,稻曲代替米粒,随着稻曲的长大,外面薄膜破裂,由橙黄转为黄绿,最后转为墨绿色,最外面覆盖一层墨绿色粉状物,带粘性,不易随风飞散。
病菌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病菌发育适温26~28℃,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
水稻孕穗至开花期最易受害,抽穗扬花期遇雨或低温或偏氮或穗肥过重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水稻破口前5天左右和稻株破口50%左右,药剂有:每亩用3%的井岗霉素水剂150克或50%多菌灵100克或30%DT 杀菌剂100克或50%稻丰灵200克加水60升喷雾。
在水稻孕穗后期喷洒一次,防效达79~96%,破口初期再喷一次,效果可达100%。
3.水稻纹枯病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
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稻瘟病:1、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
2、种子消毒杀菌。
1公斤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液浸秧。
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用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
茎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
叶瘟治疗,用稻瘟灵类。
纹枯病:1、农业防治,规范栽培,不偏施,迟施氮肥,适度晒田。
2、药剂防治。
掌握分蘖,孕穗两个易感生育期,亩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60公斤喷雾,控制病害向上部蔓延。
稻螟虫:1、防治指标:水稻分蘖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
2、防治措施:亩用0.2%高渗甲维盐40~60毫升或5%锐劲特30毫升或20%三唑磷80~100毫升。
稻飞虱、叶蝉:1、稻飞虱、叶蝉体形小,常常混合发生,一般年份减产一成以上,大发生年减产二到三成,有的甚至基本无收。
2、防治措施,亩用22%蚜虱灵10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对水60公斤喷雾。
稻纵卷叶螟:1、防治指标,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巧施追肥,不过迟施用氮肥,避免水稻贪青徒长而诱致成虫集中产卵为害,平均100丛虫卷15~20个应施药。
2、防治措施,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
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
稻苞虫:1、防治指标,在成虫盛发期重点查看叶色嫩绿,生长茂盛的稻田,凡100丛水稻上有卵10粒以上,或分蘖、孕穗期有幼虫10头,应进行施药防治。
2、防治措施,铲除沟边、田边的杂草和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用BT乳剂20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75~100克对水60公斤喷雾,喷雾时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为好。
棉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要点一台、二台、营养枝,易染病虫争养分。
连同老叶摘除净,棉田透光又通风。
五、十、十五、廿毫升,矮壮素量逐渐增。
棉苗移栽活棵后,半月一次把苗控。
控高控密不控旱,控旺还要看苗情。
最后留枝十三台,中秋前后要打顶。
打顶七天要化控,矮壮素廿五毫升。
叶螨为害叶背面,超过五头红砂生。
受害严重叶焦枯,脱落死苗减铃重。
草根土缝向阳处,枯叶树皮里越冬。
天热少雨发生快,南洋风起棉叶红。
周有菜田长势差,干燥田块为害重。
双枪一套一壶水,轻轻松松来稿定。
盲蝽高峰在六月,幼嫩组织吸汁液。
幼蕾被害成黑色,小苗无头、破头风。
花萼基部水渍状,幼铃被害黑点生。
喜温喜湿怕见光,早晨晚上来活动。
危害严重不用怕,泰生双枪来搞定。
兑水足量细喷施,四面围打难逃命。
棉铃虫卵半球形,分散产卵不集中。
二代产卵叶正面,顶端嫩叶注意看。
后代产卵比较乱,果枝花蕾叶背面。
初孵幼虫吃卵壳,吃掉卵壳吃叶片。
二龄以后害蕾铃,钻入棉铃外排便。
成虫趋性有三点,趋高趋化趋光线。
防治铃虫不见虫,虫卵出现是高峰。
卵壳上面有农药,吃掉卵壳虫死掉。
保时捷药喷棉田,泰生胜凯来轮换。
两翻一扣四面打,配足药液喷施透。
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要点:除了施肥防病虫,水浆管理别看轻。
移栽机插和抛秧,一定要留浅水层。
翻耕整地后上水,自然落干再播种。
二叶一心前保湿,利于分蘖把根生。
分蘖末期要搁田,干湿交替把苗控。
减少无效小分蘖,提高群体抗逆性。
中期及时施穗肥,抗倒大穗产量增水稻生长中后期,干干湿湿来交替。
深灌满灌不可以,三到四分最适宜。
自然落干不开裂,田沟无水后复水。
收前七天排干净,防止早衰菌核病。
水稻灌浆乳熟期,深灌防病抗冷风。
目标产量一千四,四十尿素七十斤。
稳氮保磷增钾肥,适中补微多有机。
微量元素叶面喷,科学施用生物肥。
稻瘟病,分时期。
有苗瘟,有叶瘟。
穗茎瘟,抽白穗。
连阴雨,易发生。
急性斑,易流行。
慢性斑,最稳定。
施氮多,发病重。
用索格,可防治。
纹枯病,烂如泥。
花脚杆,叶生霉。
水稻、玉米病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一、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一)、秧苗期主要病虫的症状识别1、苗叶瘟:病苗最初基部灰黑色,随后叶鞘及叶片变淡红褐色,病斑为圆形或梭形,继而幼苗枯死。
2、赤枯病:因缺钾和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病叶上密生褐色不规则斑点,秧苗僵直矮缩。
大田期赤枯病又叫坐蔸,危害严重时远看似火烧,稻株僵直矮缩,不分蘖(发蔸),直至枯死。
3、恶苗病:病苗徒长,纤细,基本不分蘖。
大田期病株不抽穗,部份能抽穗病株,穗小、穗粒少。
4、稻秆潜蝇第一代:成虫体长仅3毫米左右,幼虫孵化后先进入叶鞘内侧,而后潜入心叶为害,秧苗被害,抽出的心叶上有不规则的长条形排孔2-4个,叶片枯黄,植株发僵,有的心叶形成扭曲的短枯心,心叶被吃成丝状。
(二)、大田期主要病虫害的症状识别1、水稻二化螟:俗称钻心虫,在水稻移栽后分蘖初期,二化螟初孵幼虫多群集于近水面的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在分蘖盛期,3龄幼虫分散蛀入茎内为害,形成枯心,在孕穗期为害,形成枯孕穗,出现枯鞘时是防治二化螟的关健时期。
2、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在分蘖至孕穗期发生危害,初孵幼虫多在心叶和上部叶鞘内取食叶肉,随后在稻叶中上部吐丝卷叶成束腰,称为“束腰期”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3、白背飞虱:俗称厌,在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发生危害,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在稻株中下部取食为害,使水稻叶片发黄、分蘖减少,秕谷增多,受害严重时水稻成片倒伏枯死,出现黄塘。
当达到5头/窝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4、褐飞虱:俗称厌、黄塘,多在水稻灌浆至成熟期发生危害,成虫或若虫常群集在稻丛基部吸取汁液,为害严重时使水稻烂秆倒伏(即黄塘)。
5、稻秆潜蝇第二代:在水稻孕穗期,幼虫潜入嫩穗中为害,造成死孕穗,能抽出的穗,也多半穗残粒小,秕谷多,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
6、稻蝗:俗称蚱蜢,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产生危害。
成虫除啃食叶片外,还常咬断稻穗。
7、稻苞虫:俗称青虫,是一种暴发性害虫,1-2龄幼虫在叶尖边缘纵卷结苞,3龄幼虫在叶片中部纵卷结苞或单叶倒折结苞,4龄幼虫多以2-4个叶片结成较大虫苞,苞外有明显缺刻,5龄幼虫常以5个以上叶片缠结成苞;老熟幼虫腹部有白色腊粉;发生危害严重时,全田稻株被吃成桩桩。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第一篇: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讲稿长胜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杨林生1.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生长有哪些危害?答:水稻稻纹枯病是长江流域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
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其次危害叶片,严重时病菌可侵入到茎杆内部,造成贴地倒伏。
孕穗期受害严重时常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受害较轻时,出现部分黑褐色秕谷。
蔓延至穗部,造成秕谷,有时形成白穗,甚至引起植株枯死,对水稻的产量与米质影响很大。
2、如何识别水稻纹枯病?答:水稻纹枯病发生时,先在近水面叶鞘处发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绿色至灰褐色;最后,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
常常是几个病斑连合成云状大块斑。
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
稻穗受害,初为墨绿色,后变灰褐色。
3、水稻纹枯病有哪些综防措施?答: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密植,采用健身栽培技术;(2)湿润灌溉,适时搁田。
做到浅水发棵,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分蘖末期适度搁田。
(3)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料和BB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使水稻达到前期不披叶,后期不贪青,收割时秆青穗黄。
(4)选用抗病品种。
(5)适时用药防治。
4、如何开展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答: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剂有真灵和井冈霉素二种,是目前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为理想的药剂,这二种农药均为生物农药,对水稻安全和人畜比较安全,对病害具有治疗作用。
用药适期,第一次用药时间通常在水稻搁田结束后复水时,防治指标为发病穴率15~20%,以后的防治,视病情发展而定。
因该病害发生在水稻的中下部,用药防治时应注意将药液尽量喷在水稻的中下部,提高防治效果。
5、稻瘟病对水稻有哪些危害?答:稻瘟病是危害最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秧苗上发病,降低秧田素质,甚至发生烧苗铲田的现象;分蘖期发病,影响稻田分蘖,降低有效穗数;孕穗、抽穗后发病,重者造成白穗、半白穗,轻者造成秕谷。
水稻病虫草害及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措施1、立枯病症状:一般是在水稻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发病。
发病特征为一簇一簇发生,秧苗变黄色,最后因秧苗茎基部腐烂导致死亡。
立枯病防治:(1)搞好床土配制,土壤调酸,消毒。
(2)培育壮秧,精选和消毒的种子播种。
(3)床土消毒,用立枯净、克枯星和病枯净进行床土消毒。
(4)做好苗床防寒和通风炼苗工作。
(5)发病初期药剂防治:35%清枯灵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喷雾30m2苗床或用3.2%克枯星或3%病枯净配成300倍液喷洒苗床,每平方米2—3升药液。
2、青枯病症状:成片发生,病苗因失水而叶片卷曲青枯,最后导致死亡。
防治:发病应立即浇水上床,水层高度为苗高的2/3,并进行串灌,如有条件应及早异地寄秧或及时插秧。
3、稻瘟病、胡麻斑病稻瘟病发生规律:7月中下旬至8月初,如连续阴雨天低温、光照不足,N肥施的过多发病严重。
胡麻斑病发病规律:一般是缺肥、缺钾,土壤瘠薄,砂质土,酸性土和长期积水中,在干旱、缺水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一是用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插,多施基肥。
合理施用P、K肥,防止N肥过多。
实行合理浅灌,防止深水淹灌,清理进水渠道,提高水温。
三是减少菌源,处理带病稻草,减少病菌源。
(2)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可防治稻瘟、胡麻斑病,采用80%402浸种或强氯精浸种。
②叶瘟病发病初期用75%三环唑、75%丰登或40%富士一号喷雾。
③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采用20%三环唑喷雾。
④胡麻斑田间防治,加强水肥管理,稻苗生长期增施氮和钾肥以及硅肥,避免深水灌溉和长期积水、干旱、缺水等因素。
4、潜叶蝇水稻潜叶蝇属耐低温害虫,温度超过14℃不利于成虫产卵活动。
所以在田间危害每年常在5月末至6月中旬,即以插秧田插秧后15—20天,直播田以水稻3—5叶期危害最重。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一是培育壮秧,直播田要浅水灌溉,插秧田尽可能缩短插秧后秧苗的返青期,避免弱苗,特别是倒伏苗的出现。
1.稻瘟病病草种子是病根处理不好苗病生三月以前草用完种子消毒才放心石灰水高三四寸浸泡天不翻身栽秧以前药浸秧三十分钟日下闷三环唑的千倍液八百倍的稻瘟灵发病初期细褐斑到了中期梭子形后期最怕死吊颈孕穗齐穗要抓紧次施药不放过富士一号效果明2.稻纹枯病土壤带菌是病根俗名花脚烂杆症炼田过后的浪渣一定要清除干净七月中旬初发病八月上旬病情深多施磷钾少施氮晒田要起鸡爪纹发病初期要用药井岗霉素效果灵二到三次隔七天一般可以脱灾星3.水稻二三化螟大家叫它钻心虫稻桩稻草里过冬年前桩草全沤烂受点虫害也不凶产卵叶尖成块状蛾子黄色小飞虫幼虫钻进稻秆里心死叶枯白穗终蛾子高峰十天后杀虫双或杀螟松水稻破肚好时机施药防治莫放松4.稻纵卷叶螟卷叶虫又白叶虫万里海南去过冬五月下雨返稻田卷叶身藏在筒中成虫黄褐黑边蛾卵粒分散难寻踪幼虫卷叶吃叶肉留下表皮白网筒此虫防治需抓紧卷叶初期用药攻百丛有虫二十头锐劲特或杀螟松5.稻飞虱俗名叫做秧猛猛南方热带去过冬五月下雨返田中风大雨急来势凶成虫只有高粱大卵块产在片脉中成若两虫吸植汁传毒耗养当其冲百丛小若五六百用药防治莫误功叶蝉散或大功臣秧苗中下该喷通6.稻苞虫俗名又叫裹叶虫沟塘田边草过冬成虫是个黑蝴蝶幼虫卷叶作苞通白天躲在苞里睡早晚出来吃叶凶随着虫龄长大后多片稻叶苞成蓬如果时晴又时雨严重爆发叶吃空趁虫还小早施药锐劲特或杀螟松7.稻蓟马针尖尖大的小虫田边杂草上过冬秧田禾苗叶受害叶尖卷起虫其中远看秧苗似火烧黄白黑虫在里闹此时若不消灭它抽穗扬花莫开交叶尖被卷有一成用药防治时间到敌敌畏或乐果药对水喷雾效果好7.稻曲病种子土壤是病根开花时节病菌侵大家叫它牛屎谷人畜吃了病痛生此病好防不好治关键打好预防针种子消毒是基础剪除病穗是本份施肥切莫氮太迟灌水不要久长深齐穗预防好时节多菌灵或托布津。
水稻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给农民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水稻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解决这些问题。
一、水稻病害1.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田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大片的白色病斑。
为防治稻瘟病,可在移栽前用50%美施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或定期喷洒3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 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病害,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
稻瘟病的病征是稻株叶鞘和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的长斑,严重时整株水稻叶子都会枯黄、倒伏。
针对稻瘟病,可采用磷酸盐和钙质元素进行预防治疗,也可以选择适宜的稻种抗病品种进行栽培。
二、水稻虫害1.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田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水稻的嫩叶和嫩梗。
稻飞虱叮咬水稻会使叶片出现黄化、卷曲和脱水现象,严重时会引起水稻减产。
为了防治稻飞虱,可以合理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喷洒,也可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
2. 稻螟稻螟是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的害虫之一。
稻螟成虫常见于水稻田中,幼虫则危害稻株幼苗和叶片。
稻螟对稻株的危害表现为水稻叶片上出现褪色斑、冻疮样斑和蛀孔。
为了对付稻螟,可在农田中设置灯光陷阱进行诱捕,或使用有效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三、综合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充分供给水稻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水稻的免疫力和抗病虫能力。
2. 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的轮作休耕,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保持水稻田间的良好生态环境。
3. 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抗病虫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策略。
抗病虫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 防止过度密植过度密植容易造成水稻茎秆粗细不一,叶片生长无法充分展开,从而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三分钟搞明白水稻种植的“三病三虫五防治”,为高产保驾护航水稻属于一年生禾本科作物,与小麦、玉米同属于前三名的粮食作物,而在三者中水稻的产量居首位。
自古以来温饱问题是决定国泰民安的头等大事,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过程中,袁隆平院士研究的的杂交水稻功不可没。
我国的水稻根据种植方式及生长周期等特点主要分为四种:籼稻和粳稻、中熟和晚熟、水稻和旱稻、非糯稻和糯稻。
水稻种植区主要分为六个区域,分为华南稻作区、华中稻作区、西南稻作区、东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西北稻作区。
但主要以南方种植为主,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3%。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会比较多,比如说稻白叶枯病、稻恶苗病、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丛卷叶螟、稻飞虱等等,严重的降低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稻白叶枯病和稻恶苗病主要在苗期至抽穗期进行危害,本文不做探讨。
水稻二化、,三化螟和大螟以幼虫进行危害,防治方法类似,归结为水稻螟虫进行分析。
下面针对当前中晚水稻主要发生的三虫三病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病: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1.稻纹枯病发病规律稻纹枯病从苗期至抽穗拔节期均可染病。
主要危害叶鞘,初期形成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形成云纹状病斑。
易造成叶片茎杆枯死,籽粒千粒重下降,出现枯白穗症状。
需在苗期和分蘖期做好防治准备。
发病特点:•苗期、分蘖期阴雨天较多,田间湿度大,易于病害的发生与传播。
•种植密度过大,水稻分蘖后,田间通风不良,生长受阻,染纹枯病几率增加。
•水肥条件充足长势较快,或苗细苗弱,容易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
•种植时未经晒田,增加了纹枯病的发病几率。
2.稻瘟病发病规律稻瘟病主要分为5种,分别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在水稻生长前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容易发生苗瘟和叶瘟。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抽穗期以后)容易发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易造成节间折断、枯白穗和稻谷变黑。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水稻种植要提早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工作。
经过多年观察记载,水稻常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水稻赤枯病的识别与防治主要症状:植株矮小、不分蘖或少,叶片初期变为暗绿色,老叶尖端出现许多红褐色小斑,好像铁锈。
远望如火烧,造成早期坐蔸。
防治方法:(一)开沟排除锈水、冷水,科学用水,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促进稻株壮苗早发,增强抗病性。
(二)缺钾肥的田块,增施钾肥或草木灰,每亩l0-50千克。
缺磷肥的田块施过磷酸钙,每亩l0-l5千克。
酸性中毒田块,每亩撒施石灰l5-25千克。
水稻稻飞虱的识别与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发生的生态环境。
合理施肥,防止水稻封行过早,贪青晚熟。
在水的管理上,要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防止长期积水,深水浸田,田泥污烂。
药剂防治。
应采取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并要统防统治,集中扑灭,不留死角。
防治药剂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25 一3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20%叶蝉散乳油l00克/亩,或80%敌敌畏乳油l00 克/亩,兑水50千克喷施。
水稻稻瘟病的识别与防治加强水肥管理。
应注意氮、磷、钾肥料的配合使用,避免后期使用过多氮肥和长期灌水,促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药剂防治。
在叶瘟发生初期应及早施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株或稻田药剂保护,在控制叶瘟的基础上,于孕穗末期、始穗期或产穗期各施药1次,预防稻瘟。
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l00克/亩,兑水50千克喷施。
水稻白叶枯病的识别与防治早施追肥,促使水稻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对将要发病的田块以及初见发病中心的大田应及时喷药预防或封锁发病中心。
暴风雨及洪涝之后也应立即喷药,用20%叶枯灵可湿性粉剂l00克/亩,兑水50千克喷施。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顺口溜)
黄建军
【期刊名称】《植物医生》
【年(卷),期】2004(17)2
【摘要】由于多数农民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了解不够,防治方法无法掌握牢记,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滥用农药,毒性越大越好。
而且多年使用一个品种,药量越用越大,造成病虫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为了便于农民掌握和记住各种病虫的特点、防治时期及农药对路,笔者编写了这篇顺口溜,供广大农民防治病虫害时参考。
【总页数】1页(P8)
【作者】黄建军
【作者单位】贵州省玉屏县植保站,5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
【相关文献】
1.北方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J], 唐建涛;王志强
2.汉中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J], 闫东林;赵经华
3.北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J], 胡喜云;裴淑红;胡喜文;胡俊生
4.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J], 赵玉萍
5.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J], 赵玉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顺口溜
由于多数农民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了解不够,防治方法无法掌握牢记,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滥用农药,毒性越大越好,而且多年使用一个品种,药量越用越大,造病虫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为了便于农民掌握和记住各种病虫的特点,防治时期及农药对路,特贡献这篇顺口溜,供广大农民防治病虫害时参考。
1.稻瘟病
病草种子是病根处理不好苗病生
三月以前草用完种子消毒才放心
石灰水高三四寸浸泡2天不翻身
栽秧以前药浸秧三十分钟日下闷
三环唑的千倍液八百倍的稻瘟灵
发病初期细褐斑到了中期梭子形
后期最怕死吊颈孕穗齐穗要抓紧
2 次施药不放过富士一号效果明
2.稻纹枯病
土壤带菌是病根俗名花脚烂杆症
炼田过后的浪渣一定要清除干净
七月中旬初发病八月上旬病情深
多施磷钾少施氮晒田要起鸡爪纹
发病初期要用药井岗霉素效果灵
二到三次隔七天一般可以脱灾星
2.水稻二三化螟
大家叫它钻心虫稻桩稻草里过冬
年前桩草全沤烂受点虫害也不凶
产卵叶尖成块状蛾子黄色小飞虫
幼虫钻进稻秆里心死叶枯白穗终
蛾子高峰十天后杀虫双或杀螟松
水稻破肚好时机施药防治莫放松3.稻纵卷叶螟
卷叶虫又白叶虫万里海南去过冬五月下雨返稻田卷叶身藏在筒中成虫黄褐黑边蛾卵粒分散难寻踪幼虫卷叶吃叶肉留下表皮白网筒此虫防治需抓紧卷叶初期用药攻百丛有虫二十头锐劲特或杀螟松4.稻飞虱
俗名叫做秧猛猛南方热带去过冬五月下雨返田中风大雨急来势凶成虫只有高粱大卵块产在片脉中成若两虫吸植汁传毒耗养当其冲百丛小若五六百用药防治莫误功叶蝉散或大功臣秧苗中下该喷通5.稻苞虫
俗名又叫裹叶虫沟塘田边草过冬成虫是个黑蝴蝶幼虫卷叶作苞通白天躲在苞里睡早晚出来吃叶凶随着虫龄长大后多片稻叶苞成蓬如果时晴又时雨严重爆发叶吃空趁虫还小早施药锐劲特或杀螟松6.稻蓟马
针尖尖大的小虫田边杂草上过冬秧田禾苗叶受害叶尖卷起虫其中远看秧苗似火烧黄白黑虫在里闹此时若不消灭它抽穗扬花莫开交
叶尖被卷有一成用药防治时间到敌敌畏或乐果药对水喷雾效果好7.稻曲病
种子土壤是病根开花时节病菌侵大家叫它牛屎谷人畜吃了病痛生此病好防不好治关键打好预防针种子消毒是基础剪除病穗是本份施肥切莫氮太迟灌水不要久长深齐穗预防好时节多菌灵或托布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