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熬夜食疗吃清炖墨鱼干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03期夏天是养阳的季节,可以适当地晚睡。
但一到秋天熬夜就对身体特别不好,因为这是养阴为主的季节,应该早睡早起才好。
一旦你熬完夜,肯定会皮肤发干,眼睛发涩,虚火上扰,各种症状都来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不睡觉的危害。
可是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哪有不熬夜的呢?我自己也不例外。
看看身边许多事业成功的朋友,对他们而言,晚上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不由感慨大家都在透支生命。
我们没有办法避免熬夜,但是可以想办法把它的危害尽量减轻,对透支体力的身体进行修补。
清炖墨鱼干就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月。
最近两位朋友相继传来喜讯,一位怀孕了,另一位刚刚生下小孩。
然而,喜中有忧。
怀孕的朋友在医院查出贫血,十分紧张,询问吃什么可以快速补血。
炖墨鱼干恰好可以同时解决她们俩的问题。
别忘了,墨鱼本为妇科良药,是女性的好朋友。
女性朋友常喝墨鱼汤,既滋阴又补血,对于孕妇产妇更是相宜。
孕妇如果贫血,既要补血又要防止血热,不可用热性之物,最好是凉补,墨鱼汤可谓上选。
产妇由于失血多会造成血虚,严重的还会阴虚,这时候就会感觉有内热,那么用墨鱼汤滋阴正合适。
阴血足了,内热自灭。
而且墨鱼汤还有下奶的功效。
孕妇和产妇喝墨鱼汤,可以跟鸡一起炖。
鸡汤补气,墨鱼补血,补益的效果更好。
鸡肉性质温热,产妇要想吃鸡又怕“热气”的,加墨鱼一起炖就不怕了。
墨鱼本是一味良药,多用于妇科。
古人说它“最益妇人”,用它来调理贫血、闭经、催乳等效果非凡。
其实墨鱼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
以上这些妇科疾病,究其根源都与肝肾阴虚有关。
而墨鱼的主要作用正是滋补肝肾阴虚,它入肝能养血,入肾能滋阴。
正因为参透了这个原理,我家先祖才会独具慧眼,选用这味传统的妇科上品,用来做熬夜的食疗药膳,男女皆补。
而且这个汤品是清补的,怎么吃都不会使人上火,又丝毫不油腻,实在是一个妙方。
清炖墨鱼干做法十分简单:提前几小时用冷水泡发墨鱼干,清洗干净,放锅内加冷水炖熟,不放任何调料。
龙源期刊网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半个猕猴桃,一天营养全够了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02期在日本,猕猴桃外号“千岁”,号称吃一个可活一千年,传说有点夸张。
不过猕猴桃能让人年轻的作用的确很强。
不仅如此,它还能调理糖尿病、脂肪肝、肝炎黄疸、胃热食滞、肠燥便秘、肺热咳嗽、结石……据说徐福东渡日本为秦始皇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就是慕此“千岁”果之名。
听起来好像很神奇,小小一个水果,有这么多的作用吗?从中医的角度说,猕猴桃性寒,味道酸,质地滑。
它的寒能解热,酸能养肝,滑能泄下,所以它可以泄肝胆之热。
换句话说,它最强的作用,就在于解毒保肝。
肝肾是同源的,保肝就是保肾。
有清洁的血液,有健康的肝肾,人自然健康长寿。
从成分上说,一些对人体很重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钙、叶酸、纤维素还有各种抗癌物质,在猕猴桃中的含量都远远超出了大多数的水果。
就拿维生素C举例,你只要吃上半个猕猴桃,哪怕这一天不吃任何其他的水果和蔬菜,身体所需要的维C都够用了。
这些年流行营养药,有的人一天要吃七八种。
其实,现在医学界对于人工提取的营养素是否对人体有害还有很多争议。
真不如每天吃一个猕猴桃,重要的营养素就全齐了。
快过年了,节日期间难免烟酒应酬、大吃大喝。
如果要说过节的养生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实际上却很难做到。
在放假期间,坚持每天吃一个猕猴桃,倒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猕猴桃是最适合在节日宴席吃的水果。
吃正餐的时候,大家习惯最后来上一道果盘。
其实,好多水果都不适合在饭后吃。
但是,猕猴桃恰恰相反,空腹吃伤胃,最好是饭后吃,尤其是在有酒有肉的大餐后吃,节日盛宴配上它是最完美的。
如果你要为节日大餐准备一些饮料,那么建议你做猕猴桃汁。
不要用超市卖的果汁,那种里边都有防腐剂。
喝果汁,必须喝鲜榨的才健康。
猕猴桃汁自己做特别方便,没有榨汁机也没关系。
选软的猕猴桃,放在碗里捣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水和糖搅匀就行了。
龙源期刊网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04期茴香菜香,温胃散寒茴香馅的饺子的确好吃。
不过,总是一种做法,未免有些单调,委屈了这样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茴香菜其实是可以当做蔬菜来吃的,炒菜、做汤、凉拌都行。
我家的茴香菜多半都被我们生吃了。
把新鲜的茴香菜洗净切碎,拌点酱油和醋就是一道芳香开胃的凉菜。
凡绿叶蔬菜大多偏于凉性,而茴香菜却是温性的。
茴香温热的作用,在绿色菜中可以说排名第一。
阳虚的人,也就是体质虚寒,平时比较怕冷的人,最适合多吃茴香,可以补肾助阳。
茴香不仅能调虚寒也能调实寒。
外感寒邪的时候,吃茴香可以发散风寒。
茴香对于所有的寒证都有保健调理作用。
凡是身体局部或是整体有寒冷症状的人,比如手脚发凉、胃寒爱吃热食或是小腹冷痛等,吃茴香对身体有好处。
茴香也入胃经,能暖胃、开胃、养胃,调理各种胃寒型胃病。
胃寒胃痛的人吃茴香能暖胃止痛,食欲不振的人吃茴香能开胃,消化不良的人吃茴香能帮助消化,情绪抑郁的人吃茴香能振奋精神。
茴香气味辛香,所以它理气的作用也很强,对于气滞气逆引起的病可以通调,比如胸闷、打嗝、肠痉挛、腹部胀气、疝气、口气,甚至寒湿脚气等。
茴香是助阳的,所以阴虚阳亢,平时特别怕热的人不适合吃茴香。
茴香有轻微的发汗作用,特别爱出汗的人也不要多吃。
体质偏热的人,如果一定要吃茴香馅的饺子,不要配热性的羊肉,而要配偏凉性的肉类比如猪肉。
如果吃素馅,最好不配鸡蛋,而是配豆腐,因为豆腐是偏于凉性的。
一般体质的人,春天和夏天吃些茴香,可以助长阳气。
特别是夏天,天热使人胃口不好,贪吃生冷又容易伤胃,吃茴香既开胃助消化,还健胃养胃。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韭菜芹菜,升阳宽心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2年第02期生意清淡了,应酬少了,也许正是上天给我们一个回归家庭的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与家人围炉夜话,讨论明天的早餐,学会从一碗家常便饭中品尝出幸福的味道。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
立春前后发出的野菜嫩芽,既积蓄了整个冬天的能量,又带着立春一阳初生的活力,可以说是阴阳并济,有推陈出新的功效,能帮助你化解肠胃残留的浊热,为你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到了立春,新的一年才正式开始。
南方习俗过了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加一岁。
记得某年父亲刚过冬就念叨着:过了立春,我就算是七十岁的人了。
春天,我在心里想的是要父亲老当益壮,正像陆游写的四句诗:“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每一年,随着寒冬远去,每个人都添了一岁,也添了更多的人生智慧。
春天来了,春气主升,万物生长,人的情绪也应该随之高涨起来。
尽管年龄和各种压力同增,但日子总是要过,饭总是要吃。
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
不如多想想高兴的事儿,把每天的饭都吃得有滋有味。
人生的每一天都不可复制。
过去已经覆水难收,将来尚不可知,何必让过去的不良情绪影响到现在呢?人之所以比别的动物高级,也许就在于对着同一碗饭,可以吃出不同的味道。
心情,是比什么都有效的调料。
外在的事物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但是内在的心情可以调整。
春天升发的阳气正好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立春该吃什么呢?萝卜、韭菜、芹菜,还有春饼……人生大部分的快乐,也许就来自于这些日常的琐事,一点儿小小的讲究和用心更能使它加倍。
如果你现在正在南方,那就更有口福了。
去市场买点新生的野菜吧,去野外采更好。
如果你和我一样,住在北方,那就找找萝卜,看看上面是不是长着新鲜的萝卜缨,这也是秉冬气得春阳而生的好东西,千万别把它当废物给扔了。
把它掰下来,切碎,用盐腌一下,再加干辣椒和花椒炝炒,立春那天的早餐就多了一样下粥的小菜,吃了它,你一定会感到神清气爽。
龙源期刊网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
作者:陈允斌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5期
在酒店吃早餐,总有煎鸡蛋。
那些鸡蛋往往煎得两面发黄,看起来很香,实际上有毒,因为蛋白质变焦以后会产生很厉害的致癌物质。
鸡蛋久蒸或久煮也不好,会变得硬硬的,吃下去不容易消化,更严重的是蛋白质在长时间的高温下会产生有毒物质。
在粥中煮鸡蛋,由于米汤中含有淀粉,能保护蛋白质的营养,同时米汤有隔热的作用,鸡蛋是间接加温的,不会产生毒素,所以时间可以稍长一些。
而平时用白水煮鸡蛋,时间就要短才好。
白水煮鸡蛋的最佳火候,是煮到蛋黄刚好凝固。
这种鸡蛋吃起来嫩嫩的,营养最容易吸收。
那鸡蛋是不是煮个半熟更好呢?绝对不行。
因为不熟的鸡蛋可能含有活的沙门氏菌,会给人身体造成很大危害。
吃煮鸡蛋,偶尔会碰到“溏心”的,就是蛋黄还没有煮熟,还在流汤的那种。
妈妈再三告诫我们,不要吃这种没煮熟的鸡蛋。
她的两位同事,都是在吃蛋的时候感染沙门氏菌而得急病的,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就没命了。
可能有人说,我吃过生鸡蛋也没有出事啊。
是的,一千只鸡蛋里边也许只有一个含有沙门氏菌。
但是一个人一生要吃多少鸡蛋呢?碰到沙门氏菌的机会比中彩票的概率还是要高得多了。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入伏那天,全家人按惯例做了保健拔罐。
这两天,餐桌上便多了道药膳:当归炖鸡蛋。
拔罐疗法,是打通经脉瘀阻,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自然对人体的气血损伤也较多。
全身拔罐后,吃当归炖鸡蛋,可以补益气血,同时活血化瘀,加快人体的修复过程。
当归是血药之圣,补血活血的功效十分强。
中医讲“血药不容舍当归”,说到补血药一定会提到当归。
凡是与血相关的病,不管是血虚、血热、血瘀,都可用到当归。
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当归是血药,所以当归的药性归肝、心、脾三经。
当归入肝经,可以补肝血。
肝藏血,肝有热则伤血,当归能平息肝热,活血通经;肝主筋,肝血足则筋润,所以当归可以调理跌打损伤;肝主风,肝血足则风定,所以当归可以调理与风邪有关的病,比如风湿、关节炎、痛风。
当归入心经,可以补心血,故可调理眩晕心悸;心血足则火息,故可调理各种发于皮肤的热毒,比如疔疮、疖肿、溃疡。
当归入脾经,可以补益脾胃,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可调理血虚证,面色暗黄。
当归属于气味辛香的中药,这种辛香味表明药的活性成分强,善于走窜,能攻上也能攻下。
因此当归被称为“血药”中的“气药”,就是说它还有具有一定的理气作用。
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所以当归的活血作用强。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当归能活血,就能止痛,如头痛、经痛,还能润燥通大小便。
当然,也因为如此,出血、腹泻、阴虚内热的朋友就不宜服用当归。
当归是补气血的药。
凡是这种补药,最适宜跟营养丰富的食物配着吃,利用食物提供的营养精华,能充分发挥补气血的作用。
鸡蛋本身也有养血、长筋骨、滋阴润燥、解热毒的作用。
配上当归,很适合在拔罐后调理身体。
女性可以在经期服用。
贫血、血虚发热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更是可以经常吃。
当归炖鸡蛋的做法很简单:将整只当归横切成薄片,放入清水,打入一个鸡蛋,煮开后马上关火,盖上盖子,将鸡蛋焖熟成荷包蛋即成。
由于配了鸡蛋,这道药膳每天早上吃最好。
鸡蛋有提气的作用,早上吃一个鸡蛋,会让你一天都有精神。
龙源期刊网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消食防病的橘皮糖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07期小孩子最爱得的病就是咳嗽和发烧,让很多妈妈备感头痛。
天气一变冷,妈妈们更是紧张,每天给孩子穿得厚厚的,唯恐着凉。
其实,寒冷充其量只是个诱因。
一般小孩子生病,还是从吃上来的,尤其是过食甜食。
不过,喜欢甜味是孩子的天性。
既然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吃甜食,那就尽量选一些有益健康的给他们吃吧。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橘子皮做成蜜饯给孩子吃,既是可口的零食,又是保健佳品。
橘皮能消食,还能防治风寒感冒。
但新鲜的橘皮有些辛辣,孩子可能吃不下去。
把它做成蜜饯,缓和了辛辣味,还增添了润肺的作用。
橘皮糖的做法十分简单,很适合家庭自制。
将白糖加少量水放入锅中烧化,再把洗净切成丝的红橘皮放进去煮几分钟就好了,可以长期保存。
如果想做得精致一点,可以参考以下我母亲介绍的私房做法。
原料:新鲜橘皮、白糖,二者用量比例为2:1。
制作过程第一步,取新鲜的橘子,不要剥皮,先洗干净。
第二步,用刷子或钢丝球蘸上细盐仔细地擦拭橘子的表皮,然后冲洗一遍,再将橘皮剥下,切成丝。
第三步,锅内放入白糖和少许清水,水量以没过白糖为度,小火煮一两分钟至白糖溶化。
第四步,放入橘皮丝继续煮几分钟,用筷子搅拌。
第五步,准备一碗凉开水,当锅内的糖水冒出大的气泡时,试着用筷子挑起几丝带糖的橘皮,放到凉水碗里。
如果糖溶化了,说明还要继续煮一会儿;如果糖凝结成丝,说明火候已到,马上关火起锅。
第六步,准备一个大盘子,撒上一层白糖,把锅里的橘皮糖用漏勺盛到盘子里,用筷子迅速搅散,晾凉,橘皮糖就做好了。
龙源期刊网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孝敬老人的补气养神汤/五色蔬果配五脏
作者: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09期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
孝敬老人的补气养神汤
文/陈允斌
吃甜黄泥的时候,必喝一道汤,这道汤叫鸡酪汤。
是用做甜黄泥剩下的蛋清来烧的。
甜黄泥是给孩子准备的甜品,而鸡酪汤就是专门孝敬家里老人的汤品了。
甜黄泥的做法十分简单,鸡酪就要费工费时得多。
孝敬老人的汤品嘛,当然要做得非常精细讲究了。
原料:十个鸡蛋清,二两鸡胸脯肉,鸡汤,豌豆苗(没有可用莴笋叶或生菜代替)。
做法:
一、把做甜黄泥剩下的十个鸡蛋清,使劲地搅打,全部打发成泡沫状,直到筷子竖立在盆中不倒为止。
二、鸡胸脯肉用刀背捶茸,切成碎末,越碎越好。
三、鸡汤烧开,把鸡肉茸放下去搅散,这样汤就浓了。
四、把打好的蛋清倒进汤里一搅,蛋清变成白白的豆花状就关火。
五、在汤碗中垫青,也就是把生的豌豆苗、莴笋叶或生菜洗净放在汤碗中,把沸腾的汤倒入,菜叶烫熟,鸡酪汤就做好了。
这道汤上桌非常好看,鸡汤是清的,豆苗是绿的,蛋清是白的,一团一团像云朵一样飘在汤面上,很有卖相。
鸡酪汤的口味突出的是清鲜二字。
配菜用豌豆苗是最好的,豆苗特有的清香味跟鸡汤是完美搭配。
千万不可用味道较浓的菜比如菠菜、蒿子杆来配,否则就会掩盖汤的本味。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药中贤妻陈皮/小食疗大健康——冠心病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04期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药中贤妻陈皮文/陈允斌如果把中药比作人,陈皮则像贤良的主妇,是夫唱妇随的典范,它跟什么性质的药物搭配在一起,就能相应地产生什么样的功效。
把吃橘子剩下的橘皮,晾干保存一年以上,就变成了重要的中药陈皮。
陈皮有三大基本功能:理气、燥湿、和中。
理气是使脏腑之气畅通,并且流向该去的地方;燥湿是祛除体内的湿邪;而和中是调和中焦,也就是调和脾胃的功能。
凡是跟“气”和“湿”有关的病,如气滞、气逆、痰湿、寒湿以及脾胃不和等,都可以用到它。
陈皮的功效能通达五脏六腑,上可调理心肺系统的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痰多咳喘、胸闷;中可调理脾胃系统的病,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海鲜中毒;下可调理肝肾系统的病,如乳腺增生、乳癌、脂肪肝、水肿、小便不利、便秘、醉酒等。
一般生活中常见的小病,只要是跟呼吸道或是消化道有关的,如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等,除了热病之外,吃一些陈皮都会有帮助。
有的人早上起来嗓子里总有痰,吐不干净,去医院查又查不出有什么炎症。
遇到这种人我就会建议他们,每天拿一个陈皮泡水当茶喝。
一般的人喝上两周,嗓子就清静了。
我家上一辈传下来两个调理感冒的秘方,一个专调高烧不退,一个调理重感冒,其中都用到了陈皮。
陈皮能够帮助发散风寒,对于发烧感冒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药。
陈皮作为药中贤妻,不仅出得厅堂,还下得厨房呢。
我妈妈在冬天做炖肉的时候,必放陈皮。
她用陈皮有一个诀窍,就是事先把陈皮切成碎末,用一个调料瓶装好,跟盐、糖、酱油等调料瓶一起,放在锅台边。
做菜的时候,顺手拿起来往锅里洒一点,真是太方便了。
从保健的方面说,平时吃点陈皮可以帮助降血压、降血脂,预防癌症、心肌梗塞和脑溢血。
陈皮用于食疗,不用刻意去单独食用它。
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当做调料,做菜的时候按需要放一些就行了。
比如用陈皮煮粥,就很适合冬天。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越苦越坚强,专祛湿热两邪的苦蒿/小偏方与健康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越苦越坚强,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2年第12期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越苦越坚强,专祛湿热两邪的苦蒿文/陈允斌苦蒿煎水的味道十分苦涩,一般人很难喝得下去。
但我也知道,许多人为了减肥,其毅力是十分惊人的,别说味道苦不苦,就算损害身体健康也在所不惜。
若是苦蒿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出了名,进而被不加节制地采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了不误人,也为了给后世的子孙留下些许踏青寻药的乐趣,想想还是让苦蒿继续寂寞下去吧。
现在的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苦蒿。
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野草。
听说现在市场上还有人拿它当做艾蒿卖,这可太误人了。
苦蒿和艾蒿的作用区别很大。
妈妈告诉我区别艾蒿和苦蒿的方法:艾蒿比较矮小,长满白色的绒毛,叶子直接长在主茎上,不分叉。
苦蒿是深绿色的,比较高大,能长到一米多高。
两者从外观上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苦蒿也是药。
但是它的性质与艾蒿不太一样。
艾蒿是热性的,苦蒿是寒性的。
艾蒿可以散寒,而苦蒿是清热的。
南方有些地方,端午节习惯用艾蒿来泡澡,说是洗了夏天不长痱子和疹子。
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选择,就是苦蒿。
苦蒿和艾蒿一样含有挥发油,二者都能够清洁皮肤,祛除湿毒,杀虫止痒,可以调理皮肤病,比如湿疹、疥癣、疮疡。
但新鲜艾叶有刺激性,而新鲜苦蒿更平和,给小孩用效果更好。
艾蒿和苦蒿祛湿气的作用都很强,但寒热截然相反。
一定要分清楚。
艾蒿祛湿寒,而苦蒿祛湿热。
热盛为毒,苦蒿不仅可以祛除一般的热,而且可以解热毒。
同时它既能入里,又能出表,不论热毒是蕴积在皮肤,还是已经深入血脉骨髓,苦蒿都可以将之逐出。
因此,苦蒿调理小儿湿疹、过敏和长痱子的效果很好。
小孩是阳性体质,皮肤有病往往是湿热化毒所致,最适合用苦蒿。
用法也很简单,采一大把新鲜的苦蒿,加一锅水煮,水开后煮五到十分钟,然后连水带叶子一起放入澡盆里泡浴。
泡的时候,用煮过的苦蒿叶子在患处擦洗。
老胃病,试试清水猪肚/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肾盂肾炎的食疗方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10期老胃病,试试清水猪肚文/王长胜郭女士的儿媳妇得了胃炎,看她痛苦的样子很心疼,又担心老吃药对身体不好。
后来用祖传的猪肚秘方,才把她的胃炎治好了。
方法是:猪肚洗干净后用白水煮,加入适量砂仁豆蔻,不添加其他调料。
煮熟后,每天早晚各一次,把汤也一起喝下,但不能同时吃任何咸的食物。
当然,中午可以正常吃饭。
一般轻度胃炎,用这个偏方2天就见效。
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长洪介绍,猪肚就是猪的胃。
中医认为,猪肚具有补中益气、止渴消积、益脾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胃溃疡有辅助治疗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再为大家推荐一种桃仁猪肚粥:桃仁、生地各10克,熟猪肚片、大米各50克,将肚片切细,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1剂。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食疗只能作为辅助方法,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患了胃病最好去医院诊治。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肾盂肾炎的食疗方文/陈允斌有一天,朋友的夫人从千里之外发来信息,说朋友昨晚发烧,去医院急诊,诊断为肾盂肾炎。
朋友的症状还挺严重,发烧、尿痛尿频、尿液混浊、淋漓不尽,叩击双侧腰部有痛感,左侧更甚,而后腰正中不痛。
血检白细胞增加,尿检红白细胞3+。
这些都符合肾盂肾炎的症状。
另外,朋友的太太还说腰痛喜按,食欲尚可,稍有便秘,面色发白。
舌尖和左侧舌根部都正常,而右侧舌根部舌苔厚腻。
我综合了这些情况,分析应该是肝胆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
果然,他太太说他上周下巴长了些好像湿疹一样的东西,位置在嘴角左边及左下方,右边也有一点。
看来身体早就发出了警报,提示下焦受到湿毒侵扰。
我分析他的病多半是从饮食上来的。
大概是多喝了些酒,吃了些鱼虾蟹类食物,在体内产生了湿热浊毒。
发病前可能疲劳过度,或是受了些风寒,身体抵抗力下降,湿毒乘机侵袭下焦,导致发病。
我问了一下,的确如此。
两周前朋友去欧洲某地出差,那个城市素以美酒和美食著称,他自然不会错过。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2年第09期饮食是一种习惯,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没兴趣,但是当你吃完之后,感受到它的好,就再也不能自拔了。
鱼腥草就是这样,多少人因其味道望而止步,但又有多少人,因其功效而离不开它。
总之,为了身体尝尝鱼腥草,总比吃药给自己身体添负担好吧。
十九年间胆厌尝,盘馐野味当含香。
春风又长新芽甲,好撷青青荐越王。
这是王十朋的一首《咏蕺》诗。
诗中咏的蕺菜,就是中药里的鱼腥草,南方一些地区把它叫做折耳根。
凉拌折耳根,脆嫩鲜香,一到夏天,我就开始怀念起这道风味独特的美食了。
鱼腥草,是中药名,它原来是一种野菜。
历史上,有一个人吃鱼腥草吃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
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践,他带领越国人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在这个故事中,勾践奋发图强的一系列事迹,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包括采蕺食蕺。
至今在越国的古都绍兴,还有一座蕺山,就是当年勾践采蕺菜的所在。
上面王十朋的诗,咏的正是这个典故。
看南宋人写的诗,还提到越女采蕺到市场上贩卖,且“论价不止金与玉”,可见当时江浙一带的人还很热衷于吃蕺菜。
可惜这个传统好像没有在那边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是西南地区的人吃得比较多,而且广泛种植,由野菜演变成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蔬菜了。
在北京,偶尔也能在超市或菜市见到鱼腥草。
由于南方人爱吃,供不应求,价格还颇为昂贵呢。
夏季餐桌上常备一盘凉拌折耳根,开胃解暑,还能保健祛病,真是一举两得。
植物抗生素,各种炎症都能消作为中药的鱼腥草,更为人所熟知。
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植物抗生素,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
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有效果。
有时候,炎症发生在体内人可能意识不到,如果到医院做血液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那就是发炎了。
这时候,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马上用鱼腥草来调理,保证很快就能见效。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烹调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作者:陈允斌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10期前两年开春的一天,我跟两位长辈聊天,他们问我:“知不知道现在流行一种喝果蔬汁的疗法,提倡蔬菜要吃生的,打成汁大量地喝,说是可以排毒养生?”我说:“现在还是初春,天气冷,您二位又是老人,喝这个恐怕太寒凉。
”他们说:“对啊,我们那天喝了以后就觉得不舒服了。
”其实,这种喝果蔬汁和一种提倡所有的菜都生吃的疗法,全是从美国传过来的。
由于人种、饮食、运动方面的原因,多数美国人先天的体质阳气比较旺盛。
这些方法对他们来说,确实比较好,能帮助他们清热降火。
我认识一位美国朋友,他就几乎不吃熟的蔬菜,全部生吃,连土豆、茄子都是生吃的。
这位朋友是军队里出来的,快50岁了,身强体壮,声音洪亮有力,面色发红,典型的阳亢体质,他吃生菜当然没事,对调节他的体质还有好处。
咱们中国人跟他们人种不同,体质还是很有差异的,大多数人阳气都没有那么旺盛。
尤其是中老年人,肠胃一般都比较虚弱。
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所有自然界的动物都吃生的食物,包括原始人一开始也是茹毛饮血,为什么后来人类要把食物做熟了再吃呢?大自然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
动为阳,动物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动的状态,所以它们的阳气足,多吃阴性食物才可以达到阴阳平衡。
但是人类进化的趋势是动脑越来越多,身体动得越来越少,所以阳气就不如动物那么足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总是吃生的食物,阴气过度,人就受不了,所以才需要用烹调来调和阴阳。
烹调不外乎水火。
火为阳,用火把食物做熟,就可以给它增加阳性的特质,减弱它原有的阴性。
这是烹调的基本作用。
除了用火,做菜还会用到各种调料。
实际上,这也是调和食物阴阳的手段。
通过添加不同性质的调料,我们就可以改善食物的阴阳性质,使它们更适合我们的体质。
盐是咸味的,阴性很强,菜里放一点点就足以调和阴阳。
为什么干重活的壮劳力吃得比较咸?他们动得多,动为阳,就可以多吃点盐。
红楼梦-⾷谱⼤推荐红楼梦-⾷谱⼤推荐 ⽬录: 第⼀章:红楼梦⾥贾母与湘云进补⾷谱⼤推荐 第⼆章:妈妈传给我的饮⾷秘⽅——⾲菜芹菜,升阳宽⼼ 第三章:春季养⽣要注意的饮⾷搭配 编者按:红楼梦是我国四⼤名著之⼀,每当我们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总能看到⾥⾯有许多美⾷很吸引⼈,也很滋补,你是不是常常会看着都要流⼝⽔了呢?今天⼩编给⼤家推荐红楼梦⾥贾母与湘云进补的美⾷,很营养哦,赶快去看看学学做法吧。
红楼梦⾥贾母与湘云进补⾷谱⼤推荐 红楼梦⾥的养⽣美⾷——贾母进补蒸⽺羔湘云作诗烤⿅⾁ 【原⽂赏析】 宝⽟因⼼⾥惦记着诗社,天亮了就爬起来,盥漱已毕,忙忙往芦雪庭来。
⼀时众姊妹来齐,宝⽟只嚷饿了,连连催饭。
好容易等摆上来,头⼀样菜便是⽜乳蒸⽺羔。
贾母便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的药,没见天⽇的东西,可惜你们⼩孩⼦们吃不得。
今⼉另外有新鲜⿅⾁,你们等着吃。
这“⽜乳蒸⽺羔”为中⽼年⼈滋补佳品,故贾母说“你们⼩孩⼦们吃不得”。
于是取出⿅⾁,凤姐、平⼉、湘云三⼈“褪去⼿上的镯⼦,三个围着⽕炉⼉,便要先烧三块吃”。
探春笑道:“你闻闻,⾹⽓这⾥都闻见了,我也吃去。
”这⿅⾁便是温阳补肾佳品(《红楼梦》第四⼗九回:琉璃世界⽩雪红梅,脂粉⾹娃割腥啖膻)。
↓点击图⽚直接进⼊下⼀页↓ 蒸⽺羔 【历史溯源】 据《本草纲⽬》记载:隋朝的⼤总管⿇叔谋有次患病,隋炀帝令宫廷太医去诊治。
太医看过病后,要⿇叔谋吃蒸⽺羔,结果⾮常灵验,⼀个疗程来到,⿇叔谋的病就好了。
宋朝的黄庭坚、苏东坡等⼈也喜欢吃蒸⽺羔。
蒸⽺之法在《齐民要术·饮⾷篇》已有记载,清代《⾷宪鸿秘》详记制法,均可参考。
【制作⽅法】 将未见天⽇的⽺胎外⾐⽤⼑轻轻划开,放出⽺⽔,将⽺胎⽤清⽔洗净,⽤⼑剖开⽺腹部,取出内脏,择净⽺胎上的乳⽑,放置盆中⽤冷活⽔冲泡2个⼩时,洗净⾎⽔,去掉黏液。
炒锅置⽕上,放⼊开⽔,将⽺胎浸烫⾄⽺胎⽪绷起时,再⽤冷开⽔洗净,沥⼲⽔分后⽤盐、⽩酒、胡椒粉将⽺胎⾥外擦匀备⽤。
龙源期刊网 从头到脚花来养——香囊随身带,健康里面藏/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何香猪肚汤调理胃病效果好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4年第02期从头到脚花来养——香囊随身带,健康里面藏文/吴大真每逢端午节,人们除了吃棕子、插艾叶外,还要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不仅仅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节前后)多阴雨天,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
旧时人们认为这个月诸事不吉,称之为“恶月”。
古人认为,人吃五谷杂粮生百病,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
在这个疫病萌发的时节,古人为了确保健康,用中药制成香囊拴在衣襟和肩衣上。
香囊常用的是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
将这些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挂在门口。
做香囊选用的中药,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并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正、持久,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
蛇虫闻之远遁,可以减少传染源。
而吸入或通过肌肤、穴位经络等途径“渗入”人体,可起到开泄腠理、活血化瘀、宣畅肺卫、平衡阴阳的作用。
不仅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的作用,还可避瘟、防病。
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在中国古代,用“香”治病的例子比比皆是。
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
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的记载。
丁香是各种香囊配方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药材。
对于胃病患者,这里推荐几个制香囊小方子。
取丁香、木香、砂仁、高良姜、藿香、干姜各等量,研成细面,装入布袋制成香囊,固定在脐部,可起到理气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寒凝气滞腹痛等。
对于脾胃虚弱的胃炎患者,可用丁香、高良姜、小茴香、白芷,花椒等分制成香袋,放置在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穴处即可。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5年第03期暮春三月,在山清水秀之地,踏青赏花,吸取天地之灵气,再采摘一些荠菜烹调而食,既可祛春寒,防春季流行病,又可降胃肠之火,利湿健脾,通小便。
荠菜入药,最大的作用是祛陈寒的功效特别强,而药性又十分平和。
三月三吃荠菜,就是为了祛除冬天积存的寒气。
《黄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天受了冻,如果没有及时化解,寒气会深入体内潜伏下来。
到了春天,阳气升发,这些潜伏的寒气发作起来,寒极生热,就会引起流感发烧,这也是春天特别容易产生各种流行病的原因。
因此,为了防止冬季的伏寒郁积化热,在春天不能用大辛大热的药物,而是要用荠菜来预防春天的“温病”。
荠菜是平性的。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能祛陈寒,又能祛血热,使得伏寒无法化为内火,维持人体的寒热平衡。
荠菜祛陈寒的特殊功效,对于产妇尤其有用。
在坐月子的时候,用荠菜煎水喝,连菜一起吃掉。
要用全株的荠菜,就是带着根的那种。
如果是新鲜的差不多用一斤,晒干的二三两就够了。
锅里水烧开,整株放下去煮,新鲜的煮两分钟,干品煮七八分钟就好了。
连汤带菜一起吃下去效果最好。
这个方法适合于所有的产妇。
在月子里喝过荠菜水,就不容易发烧了,还可以预防得月子病。
记住只要吃一次就好,不要多吃。
凡事过则不宜。
荠菜的一大好处就是它的药性非常平和,是维持人体寒热平衡的好帮手。
它既不偏寒也不过热,能祛寒,却又不会引起内火;能祛热,却又不会导致寒凉伤身。
可谓寒热通杀。
前面说过了祛寒,再介绍一下荠菜祛热的功效。
荠菜入胃经,可以降胃火,又不苦寒伤胃;它入小肠经,可以清小肠火,调理小便不利;它入脾经,可以利湿健脾。
荠菜还能止血,对各种出血症都有一定的效果。
爱流鼻血的,或是经常牙龈出血的人,平时就可以多吃点荠菜。
荠菜的药性平和到连不满周岁的小婴儿也可以用。
婴儿如果积食了,用带籽的老荠菜煮水喝就能调好,而且长大以后还不容易得胃病。
老年人吃荠菜也很好,可以降血压,通利小便,还能预防白内障。
妈妈传给我的饮食秘方
每个刚来我家里的保姆,发现厨房没有味精都有些紧张,这怎么做菜啊?但很快,她们就发现不放味精的饭也能做得很香。
时间长了,她们也都与味精说拜拜了。
凡是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的人,最后都被如此同化了。
奥妙就在于,我们有自制的“味精”。
这是妈妈做菜的绝招,轻易不外传呢。
我家厨房里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调料,唯独找不到味精和鸡精。
那是因为我家有自制的“味精”。
妈妈自制的“味精”有两种,一种是蘑菇,一种是黄豆。
蘑菇“味精”做法最简单:把市场上买来的晒干的蘑菇,什么蘑菇都行,比如松蘑、香菇等,用粉碎机打成粉末,装在调料瓶里。
做菜的时候,洒一点蘑菇粉,跟用味精一样方便。
黄豆“味精”的做法要稍微复杂一点:干的黄豆用水泡几小时直到泡涨,沥干水分。
锅里放油,放黄豆,用大火炸到起泡,再改小火炸到金黄色酥脆起锅。
用瓶子装好,保存在冰箱里。
用的时候,放十几粒到菜里一起煮就行了。
也可以直接做凉拌的调料。
如果是做汤,这两种调味料可以在一开始就放。
如果是
炒菜或者炖菜,在菜下锅之后随时可以放。
要注意的是别在菜还没下锅之前放,锅里的热油会把它们给炸煳的。
蘑菇是抗癌食品,每天吃一点,保健的效果是最好的。
平时我们不一定天天都能吃到蘑菇做的菜。
把它磨成粉做调料,就可以随时给自己补充蘑菇的营养了。
黄豆是抗衰老食品,但是多吃不好消化,容易胀气。
做菜的时候加一点调味,吃的量不多不少,正合适。
这两样东西都很鲜,一般的菜,不管放哪一种都可以。
如果一定要找出区别,那么蘑菇“味精”更适合放在肉类菜里,黄豆“味精”则更适合米粉、面条、凉粉等淀粉类食物。
如果是做青菜或者炖汤,它们俩的味道则各有千秋,你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哪一样更符合你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