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_刘政国
- 格式:pdf
- 大小:87.80 KB
- 文档页数:3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刘政国;龙明华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破除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技术有机械损伤种皮、植物激素处理和化学药剂处理.多数休眠的瓜类蔬菜种子在特殊条件下能够发芽.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原因有胚休眠、种皮的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和激素不平衡等几个方面.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刘政国;龙明华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大学路,530005;广西大学农学院,53000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一氧化氮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J], 廖卓毅;周健;钱存梦;夏涛
2.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J], 田志慧;沈国辉
3.激素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J], 申翼辰
4.激素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J], 申翼辰;
5.林木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研究进展 [J], 王艳梅;张小雪;朱秀征;张志华;李志;耿晓东;蔡齐飞;刘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辣椒的果实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的研究辣椒(Capsicum annuum)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许多国家的日常饮食中被广泛使用。
其种子在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研究辣椒果实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对于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和种子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休眠是指成熟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休眠状态,无法直接发芽。
辣椒果实的种子通常具有休眠性,即使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也无法迅速发芽。
破解辣椒种子休眠机制可以促进其早期发芽,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
在研究中发现,辣椒种子休眠与果实成熟度相关。
辣椒果实成熟后,种子内部的生长抑制物质逐渐降解,从而导致种子休眠状态的解除。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果实内的滞育物质可通过水分和氧气的渗透进入种子中,进一步促使种子休眠的破除。
另外,辣椒种子休眠还与果实外皮的特殊结构相关。
果实外皮通常由多层细胞组成,其中一些细胞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质,形成了一层抗渗透层。
这种抗渗透层可以有效地阻止种子内水分的流失,保持种子的相对湿度,从而维持种子的休眠状态。
虽然辣椒种子具有休眠性,但是一旦破除休眠状态,辣椒种子的萌发速度很快。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主要受到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辣椒种子在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5℃-30℃)和湿度(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萌发。
此外,一些生物调节剂如植物生长素也能促进辣椒种子的萌发。
辣椒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和种子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辣椒种子休眠的解除和萌发的调控机制,可以优化种子处理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存率。
此外,研究果实外皮的结构和滞育物质对种子休眠的影响,有助于培育不易休眠的辣椒品种,进一步提高辣椒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总之,辣椒果实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果实成熟度、滞育物质、果实外皮结构以及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调控。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可以为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和种子繁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配套技术服务。
采取专题 培训、现场指导、问题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全方 位技术服务,加强高山蔬菜基地选择、生产茬口 安排、蔬菜种类与品种选择、土壤培育、有害生 物绿色防控等方面的系统性培训指导,全面提升 菜农的标准化生产意识,树立蔬菜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理念,提高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充分挖掘 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推动当地蔬菜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3.2逐步改善、培育土壤针对秦巴地区菜田的土壤劣变情况(如十 字花科蔬菜土壤重茬问题),结合当地的小气候 特点,利用高山避雨、高山聚雨、微灌等水资源 利用技术,分析菜田肥料、农药等化学品的投入 现状,积极推广菜田土壤培育技术[34],优化菜田 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逐步恢复并全面改善 菜田土壤质量,促进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的全面提升。
3.3倡导菜田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根据秦巴地区菜田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引导菜农树立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理念,倡导 “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植保意识,杜绝菜田 禁用农药的使用,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菜田外源化 学品的投入,确保蔬菜产品的生态、健康与安 全,降低蔬菜生产的成本。
3.4借山地地利优势,推进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 在高山蔬菜特色产业升级的目标引领下,借 助秦巴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以生产生态、文献综迷___________Vegetables 2019.11健康的高品质蔬菜产品为目标,从蔬菜生产基 地、生产茬口、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技术等方 面,推广高山生态、健康蔬菜的配套综合生产技 术,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5],促进产品 的提质增效,推动当地蔬菜产业的高效发展。
3.5依托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绿色品牌优势 依托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导菜农牢固树立蔬 菜产品质量观念,强化品牌意识,引导人们认 知、认同和参与,增强全民的绿色生产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利用蔬菜产品的绿色品牌,充实和完善商标使用制度,推行贴标制度和编码制度, 做好蔬菜质量可追溯制度的配套工作,建立蔬菜 质量安全可追溯査询系统。
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宋松泉;唐翠芳;雷华平;姜孝成;王伟青;程红焱【期刊名称】《作物学报》【年(卷),期】2024(50)1【摘要】休眠使植物种子能够为萌发安排时间,直到环境条件变得有利于幼苗的存活与生长。
种子的休眠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意义和显著的农业价值。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处于休眠状态的成熟种子含有高水平的ABA和低水平的GA;ABA诱导和维持种子休眠,而GA拮抗ABA的作用和促进种子萌发。
萌发延迟-1 (DOG1)是种子休眠的主要调控因子,与ABA协同作用延迟萌发。
DOG1通过与PP2C ABA过敏感萌发(AHG1/AHG3)结合以增强ABA的信号转导,以及抑制AHG1的作用以增加ABA的敏感性和强加种子休眠。
印记基因在受精前后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与种子休眠的建立与释放密切相关。
近年来,种子休眠的调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ABA和GA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控制, DOG1调控种子休眠的作用机制,以及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表观遗传调控,并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深入理解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抗穗萌发育种以及促进休眠种子的萌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15页(P1-15)【作者】宋松泉;唐翠芳;雷华平;姜孝成;王伟青;程红焱【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湘南学院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相关文献】1.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一氧化氮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3.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4.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5.激素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水果,由于其高含量的维生素C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
猕猴桃种子作为植株繁殖的重要部分,其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猕猴桃种子休眠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影响其萌发的因素。
猕猴桃种子休眠是指种子进入一种休眠状态,此时种子处于一种不利于萌发的状态。
种子休眠有助于种子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并实现种群的平衡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猕猴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其种皮的物理性和生理性抑制。
种皮物理性因素是指种子外层的硬度和厚度对种子的萌发产生的限制。
猕猴桃种子种皮硬度高,抗压能力强,限制了种子的氧气、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种皮的厚度也增加了种子在土壤中萌发的困难。
种皮生理性因素是指化学物质对种子发育和萌发的影响。
猕猴桃种子中存在一定含量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顺式二倍半乳糖醛酸(ABA)。
这些生长抑制剂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其中,ABA被认为是猕猴桃种子休眠的主要生理因素。
ABA的合成和分解受到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调控,从而影响种子的休眠和萌发过程。
影响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因素还包括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外界环境因素。
温度是种子休眠和萌发的重要调控因素。
低温可以抑制ABA的合成和胚芽的生长,促进种子的萌发。
光照也对种子休眠和萌发产生影响,黑暗环境下的种子休眠期较长,而光照条件下的种子休眠较短。
水分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吸水和萌发。
综上所述,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受到种皮物理性和生理性因素、胚乳营养物质、外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制定种子处理和贮藏技术,促进猕猴桃种子的高效利用和繁殖。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也可以为其他物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山芹菜种子休眠特性及萌发生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项目背景
山芹菜是一种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等。
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但山芹菜种子的萌发率较低,
存在一定的休眠特性,影响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发育。
因此,对于山芹
菜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萌发生理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
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探究山芹菜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萌发生理,通过对其不同
处理方式的对比研究,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并为山芹菜的种
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
1.采集山芹菜种子,测定初始萌发率,并通过不同处理方式(如低
温处理、激素处理、光照处理等)的比较研究,探究其对种子的萌发率
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2.通过体外浸种和田间种植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比较
种子在不同环境中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并分析其萌发机理。
3.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包括叶
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酶活性、光合作用速率等,以探究种子萌发和生
长的生理机制。
四、研究意义
该研究对于揭示山芹菜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萌发生理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为山芹菜的种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还可以为其他作物
的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打破冬瓜种子休眠试验初报谢大森,何晓明,林毓娥,彭庆务,赫新洲(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摘 要:对冬瓜种子休眠及其发芽条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浸种前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发芽率;有棱种子采用33.3mg/L GA+33.3mg/L6-BA+0.7%K NO3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率可提高50% ~400%;浸种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冬瓜种子的发芽率,以浸种时间8小时左右的发芽率最高。
关键词:冬瓜;种子;休眠;低温处理中图分类号:S642.3;S60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74X(2002)02-0018-03冬瓜(Benincasa hisp ida Cogn.)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具有适应性广、栽培管理容易、产量高、耐热以及耐贮藏等优点,是盛夏季节广大消费者喜欢食用的蔬菜,也是调节夏秋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粤北、粤西以及海南、广西等地大力发展反季节种植冬瓜,成为北运蔬菜的主要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广东省冬瓜年播种面积达1.7万hm2以上。
冬瓜鲜采种子具有休眠性,其发芽率几乎等于零,在室温条件下贮藏,休眠程度随贮藏时间增加而降低,种子发芽势则随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强,其休眠时间大约为80天[1],这给生产者以及育种工作者带来诸多麻烦。
尤其是在华南地区,1年可以种植两造以上(海南省终年可种植),如果春种收获的种子不能打破休眠,秋造只能用前一年的种子,从而减缓育种进度,制约着冬瓜育种研究及生产的发展。
有关打破冬瓜休眠的研究很少报道,目前冬瓜休眠的产生原因还不清楚。
据报道,冬瓜种子休眠深浅与品种特性有关,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与其新鲜程度有关[1]。
李伯年认为冬瓜种子取出后必须在较低温度下干燥,超过30 时会影响其发芽力[2]。
林学诗报道采用0.4%硝酸钾能使鲜采种子发芽率提高到85.5%,且收稿日期:2001-07-17作者简介:谢大森(1970~),男,助理研究员首次认为冬瓜休眠特性为浅型生理休眠[1]。
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的研究植物生长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背后涉及的机制却异常复杂。
其中,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背后的那些精妙机理。
一、什么是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成熟后进入到一种沉眠状态,以便等待最佳的发芽条件。
实际上,种子休眠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当种子处于不确定的环境中时,它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避免过早萌发,从而影响其生存。
除此之外,种子休眠还有助于控制种子的数量和时机。
通过控制休眠和萌发时机,植物种群可以更加适应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下来。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种子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够萌发。
这些条件包括氧气、水分、温度、光照等多种因素。
如果缺少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种子就不能够萌发。
因此,种子休眠就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种子休眠的期间可以让种子等待到最佳发芽条件的到来,从而保证植物能够顺利地生长。
三、种子萌发的机制随着种子萌发,植物的生长启动了。
在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激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在种子休眠期间,激素的含量会积累。
当种子的萌发条件得到满足,激素的含量开始下降,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此时,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除了激素之外,种子萌发还受到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符合植物的需要时,种子就会进入萌发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种子一般需要在特定的季节才能够萌发的原因。
四、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应用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植物生长的了解,还可以为种植业和园艺业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通过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种子,从而获得更好的生长结果。
例如,在特定的季节选择种子,可以确保种子能够更好地生长。
此外,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还可以帮助开发更好的育种方法,从而培育出更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V ol. 33 No. 5May 2013第33卷 第5期2013年5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2-12-17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606);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WK2014);教育部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20094321110002)作者简介:程 鹏(1988-),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E-mail :cp8894@ 通讯作者:王 平(1964-),男,湖南常德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生物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 :c sfuwp@种子休眠是指一个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由于休眠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水、氧气、温度)仍然无法发芽的一种生理现象[1]。
这种现象在早期的种子生物学领域研究中显得很难理解[2]。
但近10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已有显著进展,有大量的相关文章发表,然而也存在很多争议。
在生态学领域研究中,F e nner 和Thompson [3]发现种子休眠与种子在土壤中的状态存在复杂关系,这引起对种子休眠原因的争论,如光线是否能解除休眠、诱导发芽等。
在生理学领域大部分研究都是采用的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利用模式物种,如拟南芥、茄科植物和谷类开展休眠机制研究,但这些模式植物都属于浅休眠型[4]。
此外关于种子的休眠类型,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且分类方式较为混乱。
尽管生态学家和生理学家都基于各自的领域研究种子休眠,但是很显然,这两种不同方式的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是完全可以互补的。
1 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一个非休眠的种子的基因型能使种子在普通的物理环境下萌发。
但在很多情况下种 子萌发除了必需水、氧气和适当的温度外,常常会对一些其他因素非常敏感,如:光照、硝酸盐、pH 值[5-7]。
黄瓜种子萌发过程调控机理研究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之一。
黄瓜的种子萌发是黄瓜生长发育的重要起始阶段,也是决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对于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黄瓜种子萌发过程的调控机理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黄瓜种子萌发的概述黄瓜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新的生长状态,包括种子吸水、胚乳膨大、突破种皮、胚轴伸长、根尖顶端穿破种皮、发育成为幼苗等一系列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
黄瓜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有机物质和水分的供应,同时还需要一系列激素的调控。
二、黄瓜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1.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需因素。
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种子吸水后进入代谢活跃状态,这是种子萌发的第一步。
大量的实验表明,种子对水分的需求量与渗透压密切相关,当种子渗透压增大,种子吸水后生理活性增强,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2.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黄瓜种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萌发。
种子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种子呼吸作用,加快新陈代谢的速率,增强酶的活性,从而加速种子的萌发。
3.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光照是影响黄瓜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
适当的光照条件能够提高黄瓜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速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4.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促进种子萌发的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这些激素参与调控了幼苗的形态和功能发生的生理过程,对种子萌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黄瓜种子萌发的调控策略1.种子处理技术采用适当的种子处理技术,能够增强黄瓜种子的活力,提高种子的耐逆性,减少种子的休眠期,促进种子的早熟发芽,提高幼苗的整体质量,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初探
黄玉户;张国仕;李凯清
【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
【年(卷),期】2006(021)005
【摘要】本实验主要用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三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或者不同的混合配方来浸种.另外,又用浓硫酸在不同的时间下,破壳处理毛节瓜种子,旨在研究节瓜种子休眠机制和破除休眠的方法.实验证明赤霉素是主要的促进剂,所有实验以80ppm赤霉素+20ppm脱落酸+25ppm细胞分裂素对节瓜种子的萌发促进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72.6%,比对照增加了67.3%.脱落酸是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抑制萌发的最佳浓度是25ppm,种壳亦是抑制萌发的因素之一,用浓硫酸处理种壳有一定解除休眠作用,其处理最佳时间是3分钟,发芽率为21.33%,比对照增加16%.【总页数】4页(P8-11)
【作者】黄玉户;张国仕;李凯清
【作者单位】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农业服务中心,530231;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农业服务中心,530231;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农业服务中心,5302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山茱萸种子休眠机理与解除方法初探 [J], 洑香香;周晓东;刘红娜
2.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机理初探 [J], 彭庆务;陈清华;赫新洲;何晓明;林毓娥;黎庭耀
3.节瓜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J], 刘政国;秦荣耀
4.虉草种子休眠机理与休眠破除方法初探 [J], 张浩;张永亮;高凯
5.中泰南五味子种子休眠机理初探 [J], 陈伟; 陈绍安; 李江; 孟梦; 冯弦; 刘际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刘政国;秦荣耀
【期刊名称】《种子》
【年(卷),期】2004(023)004
【摘要】本研究认为苦瓜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0h,适宜浸种和催芽温度均为30℃;变温催芽显著降低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0.50gL GA3浸种2~4h再用清水浸种8h能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刘政国;秦荣耀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2
【相关文献】
1.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J], 刘榛;张延安
2.苦瓜种子发芽困难的原因及播前处理新技术 [J], 徐永杰;刘伟华
3.电解水浸种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J], 万新建;缪南生;熊德桃;赵萍
4.不同苦瓜品种种子发芽和苗期耐冷性差异的研究 [J], 黄玉辉;罗海玲;张曼
5.苦瓜种子发芽相关技术研究 [J], 张武君;张玉灿;邓昌琳;韩立芬;林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