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教师价值的地位转变,使得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研究的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同学生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在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都躲不过学生的眼睛,而且也感染着学生。假如教师的情绪烦乱,事不如意,愁眉苦脸,学生则惴惴不安,他们就不乐意同其交往。反之假如教师精神振作,和蔼可亲,学生也会心情舒畅,友好相处。有了宽松和谐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积极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已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工作,应当引起我们的校长足够重视。通过长期调查分析,教师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改革带来的难题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铁饭碗;职称评定、评聘分开、教师聘任、分流下岗、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一系列改革,使教师的职业稳定感受到冲击。而当前农村学校改革仍旧存在以学生成绩片面评价教师,穿着素质教育之鞋,走着应试教育之路,教师处在进退两难境地里。教育自身的追求与社会要求不协调,特别片面追求升学率、抢生源、抢时间、抢地盘。竞争造成教师之间关系恶化,昧着良心教学,师生关系紧张。许多教师既要承受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又为了学生出成绩超负荷的劳动,再加上各个关系不和谐,更担心因成绩不好被由中学贬小学或偏远学校甚至被落聘,每天惴惴不安、烦恼、急躁、焦虑、失眠,已出现心理变态甚至成了神经病患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已很多了.我县某乡镇中学因改革

已出现3位神经病患者教师。无休止的改革,教师何日安宁?身心何时健康?

2、社会需要与自己理想相抵触

教师的角色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变。在独生子女充当“小皇帝”的今天,教师更是扮演着微妙的角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家长和学生要求教师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要求教师严明公正;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特别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学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一旦遇到工作分配不如意,或者学生不听话,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大众传媒的严峻挑战,教师职业的神圣光环逐渐暗淡,传统的师道尊严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些年轻教师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老年教师肩挑重担,压力大,工作相当辛苦,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和信任,一旦不能称心如意,也会造成心理失衡。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3、教师身体影响

教师职业是应激强度较高的职业。在应激状态下,由于某些器官或系统高度忙碌积劳成疾,激素分泌紊乱,可以引起疾病。教师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讲授中度过,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和高响度的噪音刺激中,课后也得不到真正的放松。这种环境使教师的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受到影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受性降低。加上身体锻炼时间少,脑力劳动过度,大脑营养供应不足,教师的生理状况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教师职业病为长期持续的疲劳、恋床、四肢乏力、腹痛腹泻、记忆力减退、身体抵抗能力差、经常性感冒、心情焦虑等。

4、教师评价不科学

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能接受正确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反之,教师若对评价结果不满,担心由于人为的偏差,使自己在评价中受到误解、不信任,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

工作压力。当前,农村学校许多地方片面追求学生成绩,上级领导要学校出成绩,学校领导逼老师要成绩,老师逼学生要成绩。为了出成绩,教师想尽一切方法逼学生全力以赴,买试卷、定资料、开辅导班。这样,逼来逼去,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家长关系等紧张而异化,使和谐的校园变得危机四伏。生活中因逼学生要成绩而出现教学事故枚不胜举。经调查,我县中学教师有十分之一的曾和家长发生过矛盾。正因为教师评价不科学势必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人群要严重。

2楼

5\教师工作的性质所致

劳动的个体性与劳动产品的集体性的矛盾,使得教师的工作实绩难以评价;影响学生因素的复杂性和对教师责任的片面认定的矛盾,使得教师难以心悦诚服;很高的社会期望和并不能与之相符的实际地位的矛盾,使教师难以达到心理平衡。于是,许多教师选择改行或放弃。

6、教师责任所致

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里,教师就是家长,教师对学生具有无限的责任。现代社会里,师生关系是基于法律的平等关系。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立法首先着眼保护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称职的学生”。所以,在教师立法尚不完善的今天,教师是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一旦发生冲突,教师要比家长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现实生活中因学生偶发事件而导致教师免职,甚至受到法律制裁事例枚不胜举。

7、社会进步的挑战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迫使教师走出经验、强化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教师的传统劳动手段提出了挑战;一代代学生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校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师生之间的“代沟”愈趋加深,沟通愈趋困难。老教师越来越感到落后,压力加大。

8、工作磨难的挑战

教师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工作量过大,会使有的教师在体力和精神上感到不堪重压,过快的

生活节奏使他们苦不堪言;遇到难以调教的学生,会使有的教师失去自我控制,进而导致违

反教育原则,采用不妥当的教学方法,使师生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造成教师的自卑和自负心理。

9、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有的教师同领导的关系紧张,有的同同事的关系极不和谐。其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领导用人不当,管理不力;或由于同事间性格不合,看法不一;或因考评制度导致教师之间互相竞争。长期处于这种不良人际关系中的教师,往往会产生对立、消沉等不良情绪,并引发出自卑、妒忌、埋怨、畏怯等心理,对别人产生敌意,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形成人格障碍。10、外界压力加大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行中的竞争越演越烈;在个人生活方面,爱情生活,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等也会产生压力、对这种压力处理不当,就会使人对工作失去信心和自信,使人感到沮丧和失望,乃至于出现颓丧、消极和沉闷。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压力不会减轻,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绝不会降低,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永远存在,我们不可能改变客观存在,更

不可能用降低教育教学要求来换取教师心理的平和。而教师一旦适应不了这种现实,必然产生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