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00.34 KB
- 文档页数:2
抗阻运动在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作为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至今有15%的人类患有此类疾病。
现有研究发现,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血液、肌肉等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针对抗阻运动在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加以探究,以期为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II型糖尿病;抗阻运动;运动疗法;实践指导糖尿病(DM)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疾病,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引发机体胰岛素功能障碍或抵抗的综合性代谢紊乱疾病。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血糖血脂代谢会出现严重紊乱,常伴随多个机能器官的功能减退[1]。
本文旨在研究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肌肉、脂肪组织等的作用,为糖尿病的运动治疗方式提供新的选择依据。
1,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的初步成果1.1 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作用后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研究发现II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
姜辉[2]对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通过8周实验后,将对照组和抗阻运动组进行对比后发现血糖有明显降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肌酐等指标有一定增加。
马翠红[3]等人对85例II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抗阻运动训练,用以比对其入院前与入院后的初始空腹血糖和初始糖化蛋白值来证明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的影响,发现进行长期抗阻训练有利于II型糖尿病血液指标(空腹血糖和糖化蛋白)的降低。
王一书[4]等人收集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80例做对照实验,发现抗阻训练对血糖的有改善和控制作用。
汪亚群[5]等人将60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抗阻运动对照实验,发现机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出现降低趋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有显著增幅,证明抗阻训练对II型糖尿病人血脂水平的改善和控制有着明显作用。
所以经过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血糖相关指标有着正调节作用,对控制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
1.2 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作用后骨骼肌相关指标的研究发现血糖的内稳态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是一个重要的人体调节系统。
太极拳运动对糖尿病辅助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重要的慢性非传染病之一,其患病率和患者绝对数量逐年增加。
随着病情进展,糖尿病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组织,其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运动、饮食、教育、监测和药物治疗。
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健康运动管理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作为干预或辅助治疗措施。
本文对太极拳运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The prevalence and number of patients increase year by year. As the disease progresses,diabetes can affect all organs and tissues of the body. Its treatment measures include exercise,diet,education,monitoring and medication. Tai Chi,as a kind of exercise therapy,is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healthy exercise and can be used as intervention or adjuvant treat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role of Tai Chi exercise in diabetes therapy.[Key words] Diabetes;Tai Chi;Exercise therapy;Fasting blood glucose;Peripheral neuropathy糖尿病是重要的慢性非传染病之一[1],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饮食及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和运动干预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形式将其分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饮食和运动干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性。
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中在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饮食和运动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2型糖尿病;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预防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的干预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饮食干预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控制食物摄入来控制血糖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关键,特别是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限制,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此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饮食干预还包括适当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维持良好的营养平衡。
与饮食干预相结合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显著的益处,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水平,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降低血糖的运动方式,此外,体力活动还可以控制体重、减少胰岛素抵抗和改善心血管健康[2]。
本文旨在进一步评估饮食和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形式将其分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区间40-65岁,均值51.23±5.36岁;另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饮食和运动干预,为研究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区间38-66岁,均值52.05±5.4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患者全部知情并且同意本次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研究进展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不断增加的发病率。
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低血糖事件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低血糖感知受损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状态下出现症状减轻或无症状的情况,极大增加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危险性。
以下将就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低血糖感知受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等。
近年来,许多研究旨在探究低血糖感知受损的分子机制,以期揭示其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低血糖感知受损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着血糖的平衡,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研究表明,低血糖感知受损与交感神经反应异常以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受损有关。
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状况下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受损,导致了对低血糖状态下的异常反应,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受损则可能导致低血糖时血糖恢复的缓慢。
除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外,内分泌系统的异常也可能与低血糖感知受损有关。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异常,低血糖时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
此外,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在低血糖状态下的反应异常也被认为可能与低血糖感知受损有关。
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脑功能改变,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受损。
脑部的改变可能导致对低血糖状态的感知减弱或丧失,进而造成低血糖感知受损。
从治疗的角度看,目前对于低血糖感知受损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感知受损。
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从而减轻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症状。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是一个复杂多因素的问题,涉及到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
运动对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糖尿病的主要类型,简单的发病机制,以及目前临床,包括运动医学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将运动对糖尿病患者(部分研究针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进行综述。
主要针对运动中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对糖尿病的影响,比较两者的优势,并且阐述运动与一些药物或者膳食调理的交互作用,显示运动对于糖尿病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运动糖尿病影响一、前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dm)。
目前国际上主要研究2型糖尿病,此型糖尿病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7-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领导下,对国内14个城镇20岁以上人群中的4万多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为15.5%。
这一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情况,这也表明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
二、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运动、药物和饮食控制是当前防治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训练可以改善糖尿病骨骼肌细胞葡萄糖代谢,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然而对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中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发挥生理作用的首要步骤[8]。
(一)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目前临床医学已经把运动和医学营养治疗都作为糖尿病治疗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并且早就证实有氧运动有利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控制,并且这一研究成果已经运用于临床。
·1575·E-mail:******************.cn ·新进展·连续性及高强度间歇运动对2型糖尿病血糖调控影响的研究进展闫增印1*,闫平平2,秦春莉3,罗炯4【摘要】 规律运动可以帮助预防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本文综述了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血糖的改善情况,尤其是连续性及高强度间歇运动对2型糖尿病对血糖调控的影响,得出高强度间歇运动可调节骨骼肌中葡萄糖代谢情况,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3次/周及每周总计150 min 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改善2型糖尿病的症状最佳方案,且训练频率越高及训练量越大对于2型糖尿病病情的改善越有效;抗阻训练同样能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但抗阻介入有氧运动及抗阻介入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否对2型糖尿病产生更大的改善效果尚需更多的试验去验证。
【关键词】 糖尿病,2型;高强度间歇训练;胰岛素敏感性;血糖;综述【中图分类号】 R 587.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35闫增印,闫平平,秦春莉,等.连续性及高强度间歇运动对2型糖尿病血糖调控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2):1575-1580.[ ]YAN Z Y ,YAN P P ,QIN C L ,et al .New advances in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and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s on blood glucose regul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1,24(12):1575-1580.New Advances in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and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s on Blood Glucose Regul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YAN Zengyin 1*,YAN Pingping 2,QIN Chunli 3,LUO Jiong 4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2.The College of Exercise Medicin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3.Chongqing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Chongqing 400016,China4.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 Zengyin ,Lecturers ;E-mail :***************【Abstract 】 Regular exercise may help to improve blood glucose control,prevent the incidence or reduce the risk of diabetes-rel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ics.We reviewed the improvement in glycemic control achieved by aerobic exercise,especially the regulation of glycemic level by continuous and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s,and summarized that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regulates the glucose metabolism in skeletal muscle,and reduces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more than 150 minutes in total) is recognized to be the optimal scheme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type 2 diabetes,and better effect could be achieved by higher training frequency and greater amount of training within the bearable range;resistance training can enhance insulin effect,but whether it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or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can yield better effect,which needs to be verified by further studies.【Key words 】 Diabetes mellitus,type 2;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Insulin sensitivity;Blood glucose;Review 血管疾病的风险[4],对抑制全球2型糖尿病的急速增长极具现实意义。
跑步机—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目的探讨跑步机-运动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的影响。
方法便利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0例,措施对比其运动前后血糖数值进行自身对照。
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行跑步机运动后血糖明显下降(P<0.001)。
结论跑步机运动是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较适合的运动方式,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安全有益。
标签:糖尿病;跑步机;血糖据2007~2008年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全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人数达9240万人[1]。
2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运动治疗是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患者往往对运动治疗缺乏足够的重视,规则运动的依从性差[2]。
本研究旨在观察跑步机运动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影响,以提高住院患者对运动治疗的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6.21±8.0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5±4.32)年,其中有36例为胰岛素治疗,45例为口服药物治疗,6例为胰岛素加口服药治疗,3例为规律饮食及运动控制。
90例患者均自愿参加跑步机运动。
认知功能障碍及不合作者、有运动禁忌证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运动前血糖大于16.7mmol/L或小于5.6mmol/l等患者不列入研究范围[3]。
1.2方法1.2.1全部病例均在专职健康教育者根据患者体质指数、日常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要的热量,对饮食的种类、热量按糖尿病饮食治疗常规模式进行三餐分配,并由营养科统一配餐。
1.2.2跑步机运动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约14d,在专职健康教育者指导下进行跑步机跑步运动。
①每天上午8时在健康教育室由一名健康教育者负责运动指导。
②运动前与运动后休息10min监测血糖数值。
运动前后血糖均以美国产强生稳豪型便携式血糖测量仪进行测定。
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抗阻运动是对抗阻力的负重训练方法。
通过抗阻训练可改善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指标的有效方法。
抗阻训练康复应用的核心要素有适宜性、累积性和控制性。
抗阻运动要选择大肌肉动作,多关节运动,同时兼顾身体的均衡性。
抗阻运动的负荷评价方法心率、最大摄氧量、代谢当量、主观疲劳程度等,长期坚持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将获得更好的降糖脂效益。
标签:糖尿病;2型;抗阻运动;康复应用;研究Research Progress of Resistance Exercise in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IANG Shan,LI Sheng-nan,ZHU Deng-yue,YU JingNanjing spous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14 China[Abstract] The resistance exercise is a weight training method on resistance. Improving the body composition,muscle strength,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resistance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glucose and lipid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core elemen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are the suitability,accumulation and control. The resistance exercise requires the selection of a big muscle action,multi-joint movement,and the balance of the body.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load resistance exercise includes the heart rate,maximum oxygen uptake,metabolic equivalent,subjective fatigue degree,insisting for a long time on the high intensity resistance training will be better beneficial to lowering glucose and lipid.[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Type 2;Resistance exercise;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Research高血糖是全球第三大死亡風险因素,缺乏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独立风险因素。
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方法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对照组,运动组早餐后1h起分别行30min八段锦或步行运动,观察患者空腹、运动前、运动后、中餐前血糖,及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计算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
结果八段锦组及步行组运动后及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八段锦组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P<0.05)、VO2max(P<0.01)低于步行组。
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八段锦为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经济、简便的运动治疗方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八段锦;运动疗法;餐后血糖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而有效的运动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2]。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功法,其通过舒缓伸展、动静相兼的动作,有效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各脏腑功能[3-5]。
相比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对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影响更大。
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观察餐后30min有氧运动八段锦对患者血糖、心率及最大耗氧量的影响,寻找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运动方法。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6.06-2016.12无锡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
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 年龄30-70周岁;③ 病程≥0.5年;④ 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或并发症;⑤ 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或目前未用降糖药。
2023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萎缩机制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最重要的靶器官之一,胰岛素抵抗(insu1inresistance,IR)可引起骨骼肌萎缩、功能丧失川。
葡萄糖在骨骼肌细胞内氧化或酵解生成三磷酸腺苗(adenosinetriph。
SPhate,ATP)供机体利用。
如葡萄糖不能立即用于供能,将转化为糖原储存在骨骼肌细胞,当骨骼肌需要能量时,肌糖原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骨骼肌是机体维持葡萄糖稳态的关键组织之一,进食后骨骼肌摄取的葡萄糖占机体摄入总量的大部分[2],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11itus z T2DM)发病的主要因素。
骨骼肌约占成人体重的40%(男性)与30%(女性),因此,骨骼肌质量是机体葡萄糖和能量稳态重要决定因素,骨骼肌质量由骨骼肌组织中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平衡决定。
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主要氧化I型纤维数量减少,主要糖酵解II型纤维数量增加,I型纤维比例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3]。
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进入骨骼肌受抑制对机体葡萄糖稳态产生严重影响,诱发骨骼肌萎缩加剧。
胰岛素抵抗引起骨骼肌中脂肪异常生成、骨骼肌细胞内脂质沉积。
1 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多方面受损1.1 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体积减小研究表明骨骼肌萎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高达15%[4]β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异常释放引发骨骼肌信号转导异常,引起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导致骨骼肌萎缩。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再生纤维和肌卫星细胞数量下降,肌卫星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最终引起骨骼肌萎缩、功能下降[5]。
骨骼肌脂肪浸润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葡萄糖、脂肪代谢,促使骨骼肌萎缩。
2型糖尿病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早期,早期糖尿病患者肌肉质量下降最显著,发生骨骼肌萎缩的风险更高。
胰岛素通过Akt信号通路诱导雷帕霉素(mamma1iantargetofrapamycin,mTOR)激活并促进蛋白质合成,胰岛素抵抗mTOR激活减弱导致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6]。
分析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饮食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显著,特定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运动同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正面影响,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代谢。
饮食和运动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血糖的影响更为显著。
饮食和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治疗方法,我们建议开展更多临床试验,加深对饮食和运动治疗机制的了解,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有效方案。
该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饮食、运动、治疗、影响、研究、方法、实验结果、重要性、建议、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4亿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糖尿病治疗中,饮食控制和运动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和血糖,还可以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
本研究旨在分析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糖尿病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饮食和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全球糖尿病防治工作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针对这一疾病,饮食和运动治疗被认为是重要的控制手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饮食及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的优势和作用机制。
工作单位:253000㊀德州㊀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李海平: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7-12җ综述运动疗法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李海平㊀付新青㊀周春红㊀师晓倩摘要㊀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加,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日益突显㊂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运动疗法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各项相关指标㊂除此之外运动疗法还有助于改善患者有氧耐力和心肺功能的调节能力㊂本文从运动治疗的分类㊁运动治疗糖尿病机制㊁不同运动方式对病人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㊂认为个体化的科学运动治疗方案,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在糖尿病运动治疗方面效果更优㊂关键词:运动疗法;临床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5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1-0006-03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约80%糖尿病患者在发展中国家,总人数已达到3亿7000万人[1]㊂中国T2DM和IGR患病率分别为11.6%和50.1%,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2]㊂研究认为,运动的缺乏与IG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IGR人群的糖调节受损状态可以通过运动干预显著改善[3]㊂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㊁万方网㊁维普网截止到2018年7月共查阅了50篇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文献,得出制定有效㊁易学㊁可持续的科学方案是当前应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㊂制定运动计划需要将运动因素(如运动的方式㊁方法㊁强度㊁时间㊁频率)与患者个体因素(如患者的性别㊁年龄㊁疾病)结合起来考虑㊂现将不同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㊂1㊀运动治疗的分类及运动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机制1.1㊀运动治疗的分类㊀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一种,按有无外力参与和肌肉收缩可分为:主动运动㊁被动运动㊁助力运动㊂目前,关于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㊂氧气供应充分时进行的运动叫作有氧运动㊂常见的运动如步行㊁慢跑㊁游泳㊁骑自行车㊁各种舞蹈㊁太极剑等均为有氧运动㊂给予多种形式的㊁长期的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是糖尿病运动疗法中的一种常见方法㊂肢体在克服外界阻力的情况下完成的主动运动叫作抗阻运动㊂直到近几年,抵抗阻力运动才逐渐被人们认识㊂对抗运动㊁克服弹性体运动㊁阻力运动和力量器材训练(如健身球㊁弹力带㊁哑铃等)[4]均为抗阻运动,它能恢复和发展肌肉组织,研究发现,有效运动项目的共性是全身大肌群或多肌群参与[5]㊂1.2㊀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机制㊀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消耗能量,大部分情况下,运动初期消耗内源性糖原,随运动时间延长,通过增强糖异生作用来保证脑和肌肉对葡萄糖的需求㊂若运动仍继续进行,则由游离脂肪酸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㊂这个复杂的过程依赖于机体内的激素㊁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调节㊂运动时胰高血糖素㊁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均升高,而皮质醇的升高会加速胰高血糖素分解脂肪内游离脂肪酸的速度㊂除此之外,因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与胰岛素相结合,增强了葡萄糖的弥散和转运能力㊂因运动参与肌肉活动因子的释放,不仅增强了胰岛素对外周组织的敏感性,而且增强了胰岛素的作用㊂长期有氧运动还通过激活脂肪细胞和骨骼肌内脂蛋白酶的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㊁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㊂因此长期运动既可增加各种酶的活性又可改善肌细胞氧化代谢能力㊂2㊀不同运动运动方式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2.1㊀有氧运动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2.1.1㊀步行㊀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㊂王正珍[6]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经过12周有氧运动后,高血糖㊁胰岛素抵抗状态都得到明显改善㊂赵璨[7]研究发现,坚持长期的持杖健步走能减轻绝经后IGR妇女的体重和脂肪含量㊂另一项研究[8]也发现登山杖行走除可有效降低T2DM和IGR人群的血糖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能调节血脂指标,还能改善机体有氧耐力和心肺调节能力㊂2.1.2㊀游泳㊀研究发现,游泳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非常好的疗效[9]㊂相关学者以糖尿病前期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游泳对胰岛素的影响,发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细胞形态学指标在游泳运动的干预下得以逆转,使IGR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并能改善机体糖脂代谢情况[10]㊂Cox[11]比较游泳和步行改善血糖的作用时,发现在改善脂肪分布,调节血脂㊁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方面游泳均优于步行㊂Connolly[12]发现,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㊁血糖调节能力方面短时间较高强度的游泳训练更有优势㊂Gi-bas-Dorna[13]的研究得出在冷水中游泳亦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㊂2.2㊀抗阻训练㊀抗阻运动能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肌肉力量㊁预防骨质疏松,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14]㊂罗曦娟[15]对IGR受试者给予抗阻运动干预12周后,记录统计相关指标的变化㊂分析数据发现,IGR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空腹和餐后2㊃6㊃TODAY㊀NURSE,July,2019,Vol.26,No.21小时血糖均下降,但对肥胖相关因子无显著的作用㊂汪亚群[16]干预治疗受试者3个月后,测量记录空腹㊁餐后2小时血糖㊁糖化血红蛋白㊁血脂等相关指标,发现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虽对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不明显,但均能降低IGR人群的空腹㊁糖化血红蛋白㊂抗阻运动对降低餐后2小时的血糖效果显著㊂3㊀科学的个体化运动治疗方案对病人的影响3.1㊀有氧运动疗法㊀患者可自由选择各项有氧运动,如快慢走㊁快慢跑㊁骑自行车等,也可在家中借助设备进行运动,如弹力带㊁弹力球等㊂卧床患者,可在床上做四肢屈伸动作,双腿弯曲,双手放于膝上,使双腿内侧面靠近腹部,抬起头,紧绷脚前掌,慢慢抬起双腿直至肌肉酸痛,勾脚尖4 5秒,缓慢放下双腿㊂借助设备进行运动时,前3个月60%的VUCMAX运行平台的强度(德国H/P/COSMOS运行平台Muryy4.0),每次锻炼时间15 20分钟,每2周1次,坚持运动控制,并确保患者的正常状态㊂每3个月运动量递增10%㊂有规律的有中㊁低强度(25% 75%Vo2MAX)运动是糖尿病运动治疗中最常见的,因中㊁低强度的运动更易接受和长期坚持㊂实验研究表明,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㊁增加胰岛素敏感性㊁改善血糖血脂方面,规律长期的有氧运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㊂在实际研究中,对个体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研究较少,没有定量标准可统一㊂有氧运动程序不完善㊁有局限性㊂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又重新对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合分析,总结绘制出程序图,见图1㊂图1㊀有氧运动治疗方案程序图3.2㊀抗阻运动疗法㊀由医护人员教授,患者主动参与㊁家庭成员配合,三者一起进行训练㊂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抗阻训练的有效性㊁优越性㊂院外期间,患者在家属协助和保护下进行抗阻训练㊂同时,医护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等联系方式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抗阻训练治疗的监督反馈,训练方案是以患者机体状态为依据做相应调整㊂抗阻运动是无氧运动㊂抗阻强度训练会增加运动风险,为避免运动损伤,有必要清楚地描述每个动作点㊂既要做到对重要关节的训练如肩㊁肘㊁膝等关节的训练,又要做到对大肌群和关节肌的训练㊂每组抗阻训练为三个循环,需持续完成2 3组,各组完成后休息3分钟;运动中通过滑轮和绳索将自身肢体重量或其他器械重量作为负荷,进行蹲踞式起立㊁仰卧起坐等㊂训练前,通过肌肉持续10次等张收缩来测量最大负荷(10rm)㊂第一组运动强度为10rm的50%,第二组运动强度为10rm的75%,第三组运动强度为10rm的100%,每组训练需重复10个循环,组间休息1min,早晚各1次,持续锻炼3个月后训练强度增加,每周增加1组,直至坚持到最大强度10组㊂图2㊀力量训练治疗方案程序图图2是谭俊珍[17]采用力量训练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时的治疗程序㊂可见从最初的最大肌力测量到运动计划,都以科学为依据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避免运动损伤㊂推荐给普通人群的运动方案也可用于糖尿病患者,但为达到不同目的,需做不同的指导㊂强度或阻力不超过50%1rm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㊂疾病较轻,力量较大的人则应选更大强度(60% 80%1RM)的训练方案来提高肌肉耐力和力量㊂在强度或阻力增加时训练重复次数应减少,每组需重复8 12次,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每组运动至少完成8次,才有明显治疗效果,如不能完成,则强度不够㊂如超过12次重复动作,则应增加负荷,因患者还有潜力,但注意勿造成拉伤㊂糖尿病病人参加抗阻训练的目的不是增加肌肉力量㊂制定培训计划时,在确保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每组重复动作次数㊂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过抗阻训练,即使仅给予一组运动刺激也可增加肌肉力量㊂一次抗阻训练使胰岛素增加和改善糖耐量的效果维持3天[18]㊂对以增加肌肉为目的的方案,则应对指定肌肉群推荐2 4组的运动计划,合理安排间隔时间,每组间休息时间为2 3min,两次锻炼时间间隔大于48h[18]㊂糖尿病患者不能连续两天不运动,锻炼频次每周至少3次,以确保有效治疗㊂4㊀展望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终身治疗[19]㊂主要用胰岛素和其他药物控制,但病因主要与患者的生活方式㊁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㊂因此,长期治疗的关键是非药物性干预㊂证据显示,IGR人群经过长期有效的运动后,胰岛功能可转为正常㊂对于T2DM患者,运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既能促进糖代谢降低血糖,又可预防血管的硬化㊂研究表明,有氧运动疗法已应用于临床[20]㊂通过长期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达到降低患者血糖㊁血脂[21],减少体内脂肪的堆㊃7㊃当代护士2019年7月第26卷第21期(下旬)积[2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23]㊁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应激,减少炎症的目标㊂通过分析文献,找到抗阻训练的可操作程序,但程序的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㊂所有力量训练研究报告都仅指明了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可利用组合型器械进行,但未指出究竟锻炼哪些肌肉群,应用哪些器械锻炼能确实影响糖尿病的治疗,这使方案的可操作性㊁可控性明显降低㊂由于抗阻运动训练知识的匮乏,国内外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应用抗阻训练的研究还不够具体㊁不够深入,这就要求研究者需加强这项研究㊂通过实践应用等经验的积累,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训练方案,使抗阻训练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更科学的方法㊂如何明确不同个体运动治疗时的量效关系,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并确保运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成为当前IGR人群进行运动治疗临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需要研究者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1(10):064-067.[2]㊀XuY,WangLM,HeJ,etal.Prevalenceandcontrolofdiabe⁃tesinChinese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3]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88.[4]㊀申翘璇,楼青青,张丹毓,等.抗阻力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67-369.[5]㊀陈勇.关于运动疗法专用术语和分类规范统一的建议[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79-880.[6]㊀王正珍,王艳.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1-13.[7]㊀赵璨.北欧式持杖健步走对糖尿病前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绝经后女性腹部㊁肝脏脂肪及血脂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6.[8]㊀轩睿.登山杖行走对2型糖尿病前期中老年女性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9]㊀ConnollyLJ,NordsborgNB,NybergM,etal.Low-volumehigh-intensityswimtrainingissuperiortohigh-volumelow-in⁃tensitytraininginrelationtoinsulinsensitivityandglucosecontrolininactivemiddle-agedwomen[J].EurJApplPhysiol,2016,116(10):1889-1897.[10]肖靖.早期干预糖尿病前期高胰岛素状态KKay小鼠对肝细胞形态及功能影响和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11]CoxKL,BurkeV,BeilinLJ,etal.Acomparisonoftheeffectsofswimmingandwalkingonbodyweight,fatdis?tribution,lipids,glucose,andinsulininolderwomen theSedentaryWomenExerciseAdherenceTrial2[J].Metabolism,2010,59(11):1562-1573.[12]ConnollyLJ,NordsborgNB,NybergM,etal.Low-volumehigh-intensityswimtrainingissuperiortohigh-volumelow-intensitytraininginrelationtoinsulinsensitivityandglucosecontrolininactivemiddle-agedwomen[J].EurJApplPhys⁃iol,2016,116(10):1889-1897.[13]Gibas-DornaM,ChecińskaZ,KorekE,etal.Coldwaterswimmingbeneficiallymodulatesinsulinsensitivityinmiddle-agedindividuals[J].JAgingPhysAct,2016,24(4):547-554.[14]GiulianoC,KarahaliosA,NeilC,etal.Theeffectsofre?sis⁃tancetrainingonmusclestrength,qualityoflifeandaerobiccapacityin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Ameta-analysis[J].IntJCardiol,2017,227:413-423.[15]罗曦娟.有氧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调节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6.[16]汪亚群,楼青青,嵇加佳,等.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4:294-297.[17]谭俊珍,李平,潘建明,等.力量训练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2):1103-1104.[18]美国运动医学会.2型糖尿病运动指南[J].糖尿病天地,2011,5(3):108-113.[19]宋美洁,钟慧球.延续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7,5:113-114[20]周加峰,叶新新.中等强度有氧和抗阻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64-66.[21]陆丽荣,戴霞,陈青云,等.联合抗阻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指标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57-59.[22]ZhanHY,TangXL,ZhenDH.Effectsofdifferenttypesofexercise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iabet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14,34(3):211-213.[23]王正珍,王艳.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1-8.(本文编辑:张和群)㊃8㊃TODAY㊀NURSE,July,2019,Vol.26,No.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