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论-第4章-发酵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28
高考生物发酵工程知识点高考生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酵工程知识。
发酵工程作为应用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发酵工程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如真菌、细菌、酵母等)以及它们合成的代谢产物进行生物转化的一门学科。
它将微生物的生理、遗传、工艺等知识与工程原理和技术相结合,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二、发酵工程的原理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对底物(如糖、淀粉等)进行代谢,产生新的化合物。
这个过程涉及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物生成的调控等多个方面。
首先,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值、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酸碱平衡等。
这些条件的调节是发酵工程的关键。
例如,酵母菌的发酵适宜温度一般在20-30摄氏度,而细菌的发酵适宜温度一般在30-40摄氏度。
其次,微生物通过代谢途径将底物转化成所需的产物。
这是发酵过程的核心。
例如,乳酸菌发酵乳糖产生乳酸,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最后,发酵工程要对微生物进行合适的培养和培养基的设计。
培养基的设计需要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来确定各种添加剂的浓度,以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
三、发酵工程的应用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物制药方面,发酵工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抗生素、激素、疫苗等药物。
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发酵工艺,可以提高药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在食品工业方面,发酵工程被用于生产酸奶、啤酒、酱油等食品。
发酵过程可以改变底料的性质,增加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在环境保护方面,发酵工程可以利用微生物对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高考生物中的发酵工程知识点涉及到了发酵工程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考中发挥得安稳,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简介本课程以宋思扬主编《生物技术概论》为教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各项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是非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能够了解生物技术基本知识框架,促进其他学科的本科生对生物技术的关注,促进化学,物理,数学,地理等专业学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促进文科有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学对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等的影响。
二,主要参考书:⒈宋思扬,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⒉马大龙,《生物技术制药》,2001,北京,科学出版社⒊莽克强,《农业生物工程》,1998,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⒋翟礼嘉,顾红雅,胡苹等,《现代生物技术概论》,19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三,主要内容:第一章生物技术总论(2学时)1.1 生物技术的含义1.2 生物技术发展简史1.3 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基因工程(6学时)2.1 核酸的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2 基因工程工具酶2.3 基因克隆载体2.4 目的基因2.5 目的基因导入受提细胞2.6 克隆的筛选2.7 基因工程进展隆的7基因工程进展第三章细胞工程(4学时)3.1 细胞工程的基本知识3.2 植物细胞工程3.3 动物细胞工程3.4 微生物细胞工程第四章发酵工程(5学时)4.1 发酵工程基本知识4.2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4.3 发酵设备概述4.4发酵产物的加工4.5发酵工业概况第五章酶工程(5学时)5.1 酶的基本知识5.2 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5.3酶分子的改造5.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第六章生物技术与农业(3学时)6.1 植物生物技术6.2 动物生物技术第七章生物技术与食品7.1 生物技术与食品加工7.2 生物技术与食品检验第八章生物技术与医疗(5学时)8.1 生物技术与疫苗8.2 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8.3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8.4基因治疗8.5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九章生物技术与能源(2学时)9.1 微生物与石油开发9.2 生物技术与新能源第十章生物技术与环境(4学时)10.1 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大气净化10.2 基因工程与污染治理10.3 生物技术与环境监测10.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对社会的影响共计36学时四,任课教师简介:杨建雄,男,1954年生,生命科学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教授,高校教龄23年,多年承担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高级生物化学》等课程,出版的著作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科学出版社,2002),《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曾任教育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指导组成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科院教学直到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